越野e族论坛
标题:
本田Crossroad (大家帮忙补充)
[打印本页]
作者:
浪漫的猪
时间:
2010-1-9 22:43
标题:
本田Crossroad (大家帮忙补充)
关于此车网上资料非常少,只知道有四驱版本,而且1.8 2.0 两种排量,看底盘怪高不知道能不能越野?适合改装不?
我发些我搜集的图!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凭借第一代的奥德赛开辟一个新的车型领域,并且成功的实现了这款车的热卖。从而也让其他的车商开始模仿,纷纷进入了迷你货车这一领域。
最近的用户都开始追求多元化,而车商也开始朝这个方面努力。根据买家的要求来改进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时候却难以得到类似的反馈,同时也可能时间太长。这一次本田发售的crossroad的就是一个例子,这款车既不是迷你货车,也不是SUV,更加不是单厢车,它就是一款纯粹的crossroad。
这样一款crossroad如果能够吸引到备有新价值观的用户,那么获得大卖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也不排除标新立异而失败的可能。
2.0
升
前
轮驱动
版本
X
i
。
外观上和
1.8
升
版本的最大区别在于
轮胎尺寸
,但是实际上这两者的
轮胎
本质也都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第三排
坐席
向
前方
折叠的状态
。
因为可以
完全
变成平的,所以非常适合于运载货物,一般的来说,车主都会使用这种状态的
将
第三排的
坐席
移动到左边
。
身高
接近
180
厘米
的如果乘坐在这个位置的话,那么第二排的乘客
的膝部空间也会非常紧张
。
不过,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忍受得住,时间长了就不舒服
想要进入第三排
坐席
的位置,就要将第二排
坐席
的靠背部分的把手提起来,这样会让乘客更加方便的出入车内
crossroad
上是没有
备用轮胎
的
。
因为备用轮胎原来的位子已经被别的东西
占用了。随车附带的
修理
剂使用
真空
包装,能够保质
5
年
在这一次的试驾会上面,有2.0升的前轮驱动版本和1.8升的版本两种,考虑到行驶的动力性能,我们选择了2.0升引擎版。这款车采用了Stream的平台(缩短了轴距),整个车车身比较高,所以坐上去视野也会很开阔,感觉就像坐在了一款SUV里面。身高将近180厘米的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不过对于那些身材比较矮的驾驶者来说,可能就要借助把手了。
在你坐在了驾驶席上面之后,调节驾驶姿势就非常简单了。驾驶杆拥有倾斜以及伸缩装置,并且坐席也可以调节高度。车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姿势来进行驾驶,实在是妙不可言。
但是千万要小心,在调整驾驶位置的时候,不要让左脚刹车的时候令膝盖太过于接近车身控制台的下部。
PR7201I8.jpg
(101.5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0-1-9 22:43 上传
作者:
浪漫的猪
时间:
2010-1-9 22:44
在街道中行走的时候非常平稳,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诟病的部分,不过在停车的时候可以感到一些震动,而且是车子处于D档位的时候要比N档位的震动小。
一般来说,在D档位刹车并且停止的话,引擎上被施加了压力,那么引擎被固定的效果就会减弱,然后震动会比较容易传递到车身上,现在得到的结果居然是相反的。不过笔者转念一想,其实这也挺好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地带,空转的状态待机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震动就会成为一种烦恼,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肯定可以消除驾车者的一块心病。”
宽敞的空间以及舒适的空调都能够保证安全的驾驶环境
前脸的样子,引擎盖的位置很高,非常有魄力。根据驾驶者的身高不同,还有可能看见车子的最前端
这就是
2.0
升
引擎版本
。
使用
i-VTEC
机构,由于吸气量可变,所以在负荷比较
小的时候能够降低能量损失,在机箱轴下面还有平衡装置
1.8
升引擎
版本
。
这款引擎和
2.0
升版本的区别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虽然同样也有可变的吸气系统,但是却没有平衡装置
引擎的特性和減速比有一定的关系,但是1.8升明显要比2.0升的減速比要小。关于操控的特性情况,如果驾驶者保持40千米每小时左右的速度,进行比较大幅度的拐弯(约莫在80~90度之间)的话,车辆的反应速度就会比较慢。这也就是俗称的反应迟钝了,不过这样一来即使是重心比较高的车辆,也不会产生不稳定的情况。当然,只要你能够稍微掌握一下车辆反应迟钝的特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那就能实现非常具有运动感的转向了。
Stream虽然采用的是同一平台,但是却没有这样的特性,从这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重视行走性能的车辆以及追求稳定的车辆的不同之处。
以5档的1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的话,引擎转速达到2100转每分。这个时候进入车内的路噪非常之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设计者在于闭音性能上面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不过很可惜,从左右的后视镜部分还是会传来一些风噪。如果连这个都可以避免掉,那就在静谧性上达到完美了。
挂给人的感觉当然是有些硬,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也会粘呼呼的。所以我们特意追踪了一下各种驾驶的切换,结果发现该车的运动性不足。这个估计是和该车的重心比较高,反应迟钝有关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4轮驱动版本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车身的一个倾斜调整装置如果一开始发车的时候太冷没有适当的温度的话,悬挂的动作就会受到限制,车身就有会左右摇晃的趋势。当然在发动车辆5分钟之后这个症状就会自然消失,不必过于担心,这一现象也和外界的气温有很大的关系。
车身的刚度,悬挂的特征,几何特性以及驱动方式之间会有这微妙的关系,一起影响转向的特性。但是对于一款重心如此高的车辆来说,动作却相当的自然潇洒,实在是难得。
5
速自动变速箱
使用的是
流行
的面板上的换档设定,而没有附加手动换档系统。
如果按下
D3
按钮
的话,车辆就会保持在
3
歌档位之内进行变速
由于没有了辅助型的
A
柱,所以视野开阔了许多。使用三角形的车窗也是因为考虑到驾驶的便利性
全高
1670
毫米、全
宽
1755
毫米で、全
长
4285
毫米
的这款车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上去都具有极佳的平衡性
这个是
4
轮驱动的版本
。
相比
前
轮驱动版本要重
60
千克
,行驶起来也非常的稳健,和
前
轮驱动版本在尺寸上没有什么区别
乘坐感舒适的
坐席
,即使是长时间的行驶也不会增加乘坐者的疲劳感
2.0
升
版本才采用的节能
轮胎。
在直接前进的时候,和路面接触的部分
(
白色部分
)
的橡胶会受到
比较少的摩擦力,但是刹车会接触到粉色的区域,产生比较高的刹车力
4
轮驱动
样车的后部
悬
挂
的周围
作者:
peixiuming
时间:
2010-1-12 18:41
。。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