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中国越野往事——清代 [打印本页]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4:15
标题: 中国越野往事——清代
这次出游欧洲,听到一个清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越野故事。

离开一入秋就迅速变冷的北欧,来到阳光温暖的地中海小岛MALLORCA。德国朋友在这里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天地,三面环山,正面迎海,左边邻居是最后一个007的豪宅,右边邻居更是一个疯狂的老太太,花一千万欧元翻修屋顶却没来住过一晚。这个德国朋友是摄影师郑义陪我进香格里拉大峡谷爬山时认识的。我很奇怪,一个大腹便便的老头还来高原爬山。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个资深的户外旅游探险爱好者,一生在世界各地转悠,去了许多常人不去的地方,旅游历史知识丰富。令我更为不解的是,他竟然知道中国的历史,那朝那代说得八九不离十。四五十年前,他已经转遍了喜马拉雅周边地区,包括中尼边界、锡金、不丹、阿萨姆、拉达克,当然也包括外国人难于进入的古格王朝遗址。他和我都说是缘分,聊了几个小时的吐蕃和南诏历史就成了莫逆之交。我已经来这里小住几次,这次准备呆多一段时间。我在这里有吃有住还不用洗衣服,每天都在他的大量藏书和他在世界各地拍摄的照片里查寻各国有关茶叶贸易,消费习惯的图片和资料。有趣的是,罗塔到那都同当地人喝茶,徒步喜马拉雅山区还带了一把当地的茶壶。在锡金和不丹还同驮茶的马帮徒步行走多天。照片里有阿富汗的饮茶方式和特殊的茶具,工匠修理老瓷茶壶的场景。最最让我兴奋的,是他拍摄的照片堆里翻出一张文革期间几个戴红袖套的人散坐在一群懒散的饮茶者中的大场景彩色照片。我有了这样的认识:TEA IS NOTHING IMPORTANT THA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UT HAVE BEEN LASTING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UNCHANGED.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3 03:13 编辑 ]

A1.jpg

A4.jpg

喜马拉雅山区

喜马拉雅山区

L04.jpg

里海饮茶

里海饮茶

L06.jpg

L6.jpg

不丹小孩

不丹小孩

L08.jpg

L09.jpg

L10.jpg

L13.jpg

L112.jpg

牦牛队.jpg

阿富汗-1959年

阿富汗-1959年

作者: 天涯浪子2020    时间: 2010-10-8 14:39
难道断楼了?怎么看不到清代的故事?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4:40
标题: 回复 2楼 天涯浪子2020 的帖子
别急。网速慢。
作者: 越野痴狂    时间: 2010-10-8 14:40
楼主厉害,说说清代的越野事。。。。。。。。。。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4:46
我们原来相约今年开罗塔的车从马赛渡船过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他带我去看当地人的特殊饮茶习惯。不巧他的腿下部感染发炎未能成行。前年我们曾开四驱越野吉普从昆明去老挝北部山区转了一圈寻找老茶树。他在我住房里放了一本介绍撒哈拉大沙漠的国家地理杂志,看来他确是有准备的,尽管他已经N次进过撒哈拉。我的撒哈拉只有留待他的腿好了再做盘算。他知道我去年单车进藏走了一个多月,随后又单车穿越澳洲一个半月,也是一个野性十足闲不住的家伙。时间过的真快,上岛一晃就过了两个多星期。前天我从游泳池爬上来,懒懒地躺在吊床里晒太阳。罗塔喝着我沏好的普洱茶,好像是安慰,好像是表示撒哈拉未能成行的歉意和补偿,他讲了一个或许是最早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越野故事。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8 14:49 编辑 ]

A2.jpg

A3.jpg

家.jpg

在老挝喝树叶茶

在老挝喝树叶茶

茶2.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4:51
还在中国男人留辫子的时代,两个德国鬼,一个叫BORGHESE,一个叫BAZINI,他们弄了一部早期的越野车到北平,打算穿越蒙古,西北利亚,后贝加尔湖,经波兰、德国最终挺达巴黎。他们选择的越野车是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BUGATTI(德国大众前身)生产的ITALA。之所以选择ITALA,是因为该车在欧洲高登贝纳特杯和TARGA FLORIO车赛中表现卓越非凡。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8 14:56 编辑 ]

资料------CLASSIC

资料------CLASSIC

C001.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4:59
那时的中国,正好是清gov-ern-ment被洋人打痛后的时期。清gov-ern-ment对洋人莫名其妙的越野行径,既不宣传支持,也不干预。ITALA在北平市民诧异的眼神中上路了……….

C002.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5:05
德国鬼没有想到,中国只有不连贯的牛车马道,中国段是他们越野活动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出北平后走南口关隘。民国初年,有一个洋人摄影师D.MENNIE拍摄了南口的道路情况,我们可以想象ITALA是怎样过去的。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8 15:09 编辑 ]

南口马道

南口马道

N2.jpg

南口马道

南口马道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8 15:22
来到长城,鬼们知道汽油动力没用了。他们花钱请来一群村民,手推肩拉,一寸一寸往前移。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过长城.jpg

作者: 五征三轮    时间: 2010-10-8 15:30
等带分解……………………
作者: hotyulan    时间: 2010-10-8 19:34
这贴必火啊,好东西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9 04:57
千百年来,中国人忙于找东西填饱肚子。越野,那是洋人东西吃多了撑出来的事。想是这么想,说是这么说,知道绿眼睛的洋人赶着铁马来溜荒,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凑个热闹。有围观的,有跟着跑的。王爷特殊了,可以登车查看,地方官员则重在指点江山。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9 05:38 编辑 ]

什么东东?

什么东东?

王爷也来看看铁马

王爷也来看看铁马

K001.jpg

这家伙是比俺的骆驼厉害

这家伙是比俺的骆驼厉害

让俺摸摸,成嘛?

让俺摸摸,成嘛?

俺们带路

俺们带路

得仔细看看

得仔细看看

K012.jpg

作者: 上路流星    时间: 2010-10-9 12:43
这个得顶啊
作者: 玉柴4F    时间: 2010-10-9 13:23
中西文化的差别啊,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一个国家
作者: 云南麦子    时间: 2010-10-9 16:31
精彩帖子,没有想到中国大地最早的户外越野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些老照片十分珍贵耐看,都是胶片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保存不多了。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9 16:43
原帖由 云南麦子 于 2010-10-9 16:31 发表
精彩帖子,没有想到中国大地最早的户外越野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些老照片十分珍贵耐看,都是胶片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保存不多了。


不是胶片,是玻璃时代。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9 16:50
尽管条件艰苦,油料等物资还得花钱雇马帮牛队从远处运来,但一上路,两个德国人心情开朗,踌躇满志。他们比手划脚问问路,搭搭帐篷,捣鼓捣鼓车子,逛逛寺庙,兴起时追赶和超越马队。

问路.jpg

KH01.jpg

KH006.jpg

KH007.jpg

KH008.jpg

作者: 小SUV    时间: 2010-10-9 16:57
不错不错。。。。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9 16:59
ITALA可是威风,爬山趟水,一路出尽风头。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9 17:24 编辑 ]

Y001.jpg

Y002.jpg

Y003.jpg

Y005.jpg

K002.jpg

作者: wxy2010515    时间: 2010-10-10 13:18
解放重要的是精神!!!!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0 20:28
ITALA实际是BUGATTI汽车制造公司的发动机牌子,在当时占有领先技术。但车子没有不要修理的。千里走单骑,不能只有信心和毅力,还要有户外吃苦耐劳精神和车辆保养修理知识。这两德国佬虽然是有钱人,但却能吃苦,掌握户外活动技能,还能自己动手修车。

ITALA是第一部挑战中国荒野道路的机动车。他们越往前走越偏僻,道路也越差越艰险。ITALA将全面接受中国牛车马道的严峻拷问。

德国佬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请听下回分解。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4 01:13 编辑 ]

M01.jpg

M02.jpg

M03.jpg

M04.jpg

M05.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0 20:43
机场的网速太慢,有机会再接着发。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0 20:54 编辑 ]
作者: zhangbaoli    时间: 2010-10-10 20:57
这贴必须得顶
作者: 嘿咻    时间: 2010-10-11 08:20
好家伙  顶上去~~
作者: rg3000    时间: 2010-10-13 00:38
标题: 此贴万岁!
一百年前中国大地上的越野活动,让人震惊。。。。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3 03:00
黄河之水天上来.....仅仅一条支流就挡住了ITALA北上的道路。德国佬真的傻眼了。没有桥,没有渡船。有没有水中桥?没人知道。他们在岸上转来转去,丢丢石头试深浅,到头来没有任何结果。围观的人群你一言我一语,主意一大堆,可两德国鬼听不懂。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3 03:58 编辑 ]

H01.jpg

作者: 梦想中国行    时间: 2010-10-13 15:38
标题: 顶啊!!!
精彩!!
作者: jack777    时间: 2010-10-13 16:37
断断续续中看明白一点,他们是拿布加迪来玩越野的。。。。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3 17:33
原帖由 jack777 于 2010-10-13 16:37 发表
断断续续中看明白一点,他们是拿布加迪来玩越野的。。。。


对。BUGATTI!
作者: 拾麦穗    时间: 2010-10-13 17:45
开微客的潜水员来顶楼主的帖子!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4 01:00
水面宽阔几百米,架桥是万万不可能的了。造木筏子呢?附近一遍荒漠,找不到木材,也是没得想的道。时值盛夏,河边骄阳似火,两勇士汗水淋漓。几天过不去,一定会晒成干巴。别无它法,也只有铤而走险了。雇来的村民将辫子缠在脖子上,赶着牛,拖着车子下了水。德国佬这时有些醒悟了,牛车马道,是得用牛马来解决问题。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4 01:11 编辑 ]

H02.jpg

作者: 开心数码    时间: 2010-10-14 01: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hkh001    时间: 2010-10-14 15:48
好车啊。口水一地
作者: dontheroad    时间: 2010-10-15 14:44
强贴留名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6 01:36
河是过来了。两个好汉是得好好观察一下中国的车和道路。一百多年前,德国为飙车比赛在柏林修了世界上第一条没有信号管制没有岔路的高速公路,路边还有几百米的看台。同一时期的中国却基本没有适应机动车的道路,只有通行轻便木轮的小道马路。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6 01:58 编辑 ]

高速.jpg

至今还在使用中的飙车比赛看台。LZ上月从车内摄。

至今还在使用中的飙车比赛看台。LZ上月从车内摄。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6 02:04
看看同一时期中国的车和道路状况。先说北平内外: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6 11:40 编辑 ]

B道路A.jpg

B路D.jpg

B路F.jpg

北平城内

北平城内

永定门附近

永定门附近

城外

城外

作者: 四一八    时间: 2010-10-16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菜雀    时间: 2010-10-16 21:31
非常牛贴!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定能知晓多远的未来。
作者: 叹子兴    时间: 2010-10-17 07:58
太精彩了!!繼續啊~~
作者: WYW0056    时间: 2010-10-17 11:30
这个必须顶!!!!!!!!!!!!!!!!!!!!
作者: 一无所知    时间: 2010-10-17 12:02
超越时空浏览历史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7 18:11
标题: 回复 40楼 叹子兴 的帖子
还有许多精彩PP,会继续贴的。
作者: 994793    时间: 2010-10-17 22:35
dddddd
作者: 苏苏苏    时间: 2010-10-17 22:44
关键是关心当时在野外,哪里找得到汽油呢?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7 22:55
看上面的图。供给又安排马帮驼队运送。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8 00:36
说路离不开车,说车离不开路。我们的车适应我们的路。也看看我们的车吧。

车.jpg

车B.jpg

车C.jpg

路A.jpg

路B.jpg

路C.jpg

路E.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8 01:38
他们六月中旬离京,天气越来越热了。那天一场大雨,路面变成了滑泥场,方向机不听使唤,车子滑到了路边沟里。他们请来几个老乡,赶在天黑前将车子拖进了意大利兵营。

意大利兵营.jpg

作者: 澎湃    时间: 2010-10-18 01:43
直播贴?很精彩,难得的老照片了
作者: szAXA    时间: 2010-10-19 21:48
标题: 学习了!
别被百度搜去了,那简直要强女干!
LZ你太帅了!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19 23:40
我们继续随着两位德国大仙登山越野。这两德国鬼也到有个好分工,一个掌握方向机,一个用玻璃底片照相,给中国越野E族留下了精彩真实的可视图片。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0-19 23:56 编辑 ]

p01.jpg

作者: 堂炒    时间: 2010-10-20 12:24
原帖由 kmrider 于 2010-10-9 16:43 发表

不是胶片,是玻璃时代。

现在还都保存在玻璃上吗?该是翻拍的吧,太牛了。光一个公路就看出中国和西方的巨大差距了,虚弱的大象和精干的豺狼,当年中国就是农产品、茶叶、丝绸的GDP世界第一,可别人呢?可见GDP的数量和质量之关系。当今呢?十年前卖5000的,现在卖50000,伟大的房地产,伟大的GDP。
作者: 柴油猎豹    时间: 2010-10-20 1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阳升    时间: 2010-10-20 13:17
了解一下。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0 19:53
标题: 回复 52楼 堂炒 的帖子
翻拍的。那个时候用玻璃涂乳胶拍摄。
作者: 上水鱼    时间: 2010-10-21 01:13
传奇故事

作者: 堂炒    时间: 2010-10-22 19:42
继续啊,继续啊,太精彩了。
作者: 滇N-牛三斤-威虎    时间: 2010-10-23 0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3 01:24
这两天忙,回头再跟上。还有许多精彩的PP.和故事。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3 08:28
大凡越野在外,总要游山玩水。途中停下车来歇口气,他们转了一个小寺庙,还摄了一张照片。

请E族的XDJM帮查一查,这是北方那个地方的寺庙?

寺.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3 11:17
不知道这是长城脚下,还是内蒙的那个要塞。德国老人告诉我地名叫TA-TU-MU的地方。请内蒙的族友帮查一查,这个位置在哪里?

P03.jpg

作者: 2丫    时间: 2010-10-26 12:50
独一份的照片
太震撼了
顶邹哥
作者: CRAZY_POPPY    时间: 2010-10-26 21:36
邹哥,太强了。。。。。

还有么?继续继续。。。。。
作者: 卡车司机sqh    时间: 2010-10-26 22:18
没有想到那个时代中国和德国的差距会如此之大!但还是相当佩服两个老外前辈的探险精神、、、、、 谢谢马哥分享。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7 00:49
精彩PP随后上。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7 01:09
把出发时的威风场景再放大给族友们看看。

cf001.jpg

cf002.jpg

cf03.jpg

cf004.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27 01:17
现在可艰难了,一步一步的拖,一步一步的爬。扎辫子的中国人拖着这部2缸布加迪越野车走进了越野时代。

p04.jpg

作者: 广西桂平越野    时间: 2010-10-29 10:35
太强大了,珍贵的资料啊!强烈关注,谢谢楼主!
作者: Justin2k    时间: 2010-10-29 14:18
马哥强悍!!佩服佩服!!
作者: 老解放    时间: 2010-10-29 21:53
稀有的照片,期待精彩继续
作者: 老解放    时间: 2010-10-29 21:56
请版主加个高亮吧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0-30 02:35
谢谢族友关注。

这几天在韩国。不几日回来后继续贴,挺有意思的。清朝官员也参加到越野活动中来了,有照片为证。
作者: 旧轮圈    时间: 2010-11-1 00:48
太传奇了!这些照片都找的到,国家博物馆不一定有这么真实的老北京照片呢!
作者: 北方的客    时间: 2010-11-3 20:49
太牛了,楼主接着发呀,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5 07:07
草原上有一种泥,俗称“猪屎泥”,遇雨一团稀,越搅越稀奇。看,这布加迪不就遇上了。全部东西卸下来减轻重量,可还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那时玩越野,还没到绞盘的水平。用牛倒着拉,轮子却越拖陷得越深。

z04.jpg

z03.jpg

z02.jpg

z01.jpg

作者: hehh    时间: 2010-11-5 11:43
   比历史频道精彩!
作者: 五山大鬼    时间: 2010-11-5 13:34
牛贴 不得不顶啊!  这些照片lz可以出书了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5 16:05
原帖由 开心数码 于 2010-10-14 01:01 发表
LZ 你太传奇了

我那德国老头朋友才传奇。请看:
五十年代的户外帐篷
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1359266&highlight=
喜马拉雅
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1348861&highlight=
越野撒哈拉会见到什么东东?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1348199&highlight=
作者: 非主牛    时间: 2010-11-5 21:17
还原历史··········太感谢LZ了············你是最棒的!!!!!哈哈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6 19:30
大漠找水,困难多多。一段时间后,德国人有经验了,有人、有牛、有羊就会有水。中国人好客,水总会给的。

水.jpg

作者: 堂炒    时间: 2010-11-7 17:13
继续,继续,继续,天天刷,看新片片。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8 15:05
越野路上,最无奈、最沮丧、最郁闷的莫过于自己的爱车四轮朝天而一筹莫展。心痛爱车是一回事,被困不能自拔更让人焦心。眼前的情况,不是找几个村民能够解决的问题。两德国佬六神无主,忧心忡忡,左看右看,爬上爬下,实在想不出办法。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1-8 18:03 编辑 ]

底朝天1.jpg

底朝天2.jpg

作者: 旧轮圈    时间: 2010-11-9 23:51
传奇人生!
作者: 高原士官长    时间: 2010-11-10 16:16
这个太强啦
作者: 剑飞名良    时间: 2010-11-14 01:48
,,,,,,,,,,,
作者: 醉兔子    时间: 2010-11-14 02:34
顶你!老哥!
作者: 越野越刺激    时间: 2010-11-14 10:30
dddd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15 15:57
越野活动向来是民间的事,应该同官家没有干系。德国佬知道错了。上次能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愿,最终靠的官家一声吆喝,人山人海,生生抬了过去。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1-15 16:01 编辑 ]

长城.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15 16:18
在中国,万事离不开官家。百年前的越野活动,自然要同清朝官员打交道。E族的同学都知道,越野出门,东西越少越好,装备精简了又精简。德国鬼子似乎懂神州国情,在减了又减的行装里保留了一套版版扎扎的西装。BARZINI 西装革履,登门拜见官府大人,请求援助。

官员.jpg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15 16:23
越野先驱BARZINI的肖像:

BARZINI.jpg

作者: 汗血响马    时间: 2010-11-15 16:31
强贴留名 等更新!
作者: 老山猫858    时间: 2010-11-15 17:06
他们的车去哪里加的油?
作者: 布央村长    时间: 2010-11-16 14:59
如果你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味道,如果你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感觉,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很幸福。今天我找到了属于我的幸福!谢谢马哥。
作者: jany2008    时间: 2010-11-16 17:06
标题: 他们是来侵略的吧?
他们是来侵略的吧?
作者: 喀纳斯湖水怪    时间: 2010-11-17 00:56
哈哈!~我开始看题目我就想到汽油的问题了
作者: bblong12001    时间: 2010-11-17 14:52
这是传奇,是经典,是无法抹去的历史!很难相信自己还能看到百多年前在中国的那段越野史.另外估计油料补给和路况很成问题,国内有相当的路是要靠人拖马拉的.佩服
作者: ronnyhe    时间: 2010-11-17 17:08
强贴一定要留言
作者: メ頑拽→啊军    时间: 2010-11-17 17:43
强贴!我顶
作者: 嘿嘿有饭    时间: 2010-11-17 19:10
太精彩了 谢谢LZ
作者: 月光虫    时间: 2010-11-17 21:17
是否是来中国绘制地图呢
作者: kmrider    时间: 2010-11-18 18:21
百年前的中国,油料是个天大的问题。为解决长途越野的油料供给,他们雇了一批马帮驼队,专司供给运输。油料先要从国外运来,再用马或骆驼运到指定的地点。马帮驼队很容易将供给运送到指定地点,车子却不容易到达预定地点。请继续看图。

[ 本帖最后由 kmrider 于 2010-11-18 19:54 编辑 ]

给养.jpg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