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机场接人~
下午准备先去济南~
走在309上~发现前边有一队解放军拦车~我马上就明白了~肯定有部队经过
就拿出了相机~可惜当时光线不好~不敢用闪光灯~ 没有三角架 凑合看吧!
看着他们可真羡慕~~~
如果不是家里不让我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了
过了若干分钟~~~部队过完了~往前走~~
没走几公里~看到前边塞车~~~309也塞车??出车祸了???
哈哈!!!过瘾吧~~~啥叫主战坦克啊~~主战坦克就是不求最贵
但求最好!!!
有辆步兵输送车没拍!!!烦银!!
我就守路待虎~~~
当间谍被发现了~~~那位共军军官指挥他的士兵不让我拍
我扭过头来就走~~害怕极了 只要让他们把相机拿去就别想要回来了~
赶紧回车子上~~~~车子上贴着报社的LOGO
回车上再来张!!!
着表情让我永生难忘~~~我回头走的过程中还听见军官不断的喊
声音比增压柴油机的声音都高
中国的这个坦克在布局上应该也有重大隐患,那就是使用的是自动装弹机,所有的炮弹都在炮塔的旋转底座上,即在坦克的中心位置,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坦克主要防护是正面,而侧面防护是很弱的,一旦被击中,很容易引发整个坦克的大爆炸!这是前苏联的设计,被我们不折不扣的抄袭了。而现代西方的坦克的炮弹装填是人工的,炮弹装在炮塔的后部,和乘员仓有装甲相隔,一旦被击中,爆炸会被泻出,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两种不同的布局在第1次海湾战争中都得到了验证,伊拉克军队的大量T70坦克采用的是第一种布局,都是被击中后引发大爆炸,坦克被炸毁,炮塔都被炸飞!而霉军的M1A1坦克采用的是第2种布局,一次坦克的炮弹仓被引爆,爆炸的冲击波被安全释放,人员没有受到致命伤害
这些“工具”也只会对老百姓狠一狠了
警惕性高
不让拍肯定是对的!!!!!!!!!!!!!!!!!!!!!
这警惕性有点高过分了,都已经到大马路上来了还有什么可保密的。
长官的言行举止匪里匪气的,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国内入伍战士一般年龄不大,再加上营养不良,一个个勾肩娄背的,看这不是那么霸气。但一般来讲初生牛犊不怕虎估计打起仗来不懂得什么叫害怕。
中国的这个坦克在布局上应该也有重大隐患,那就是使用的是自动装弹机,所有的炮弹都在炮塔的旋转底座上,即在坦克的中心位置,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坦克主要防护是正面,而侧面防护是很弱的,一旦被击中,很容易引发整个坦克的大*!这是前苏联的设计,被我们不折不扣的抄袭了。而现代西方的坦克的炮弹装填是人工的,炮弹装在炮塔的后部,和乘员仓有装甲相隔,一旦被击中,*会被泻出,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两种不同的布局在第1次海湾战争中都得到了验证,伊拉克军队的大量T70坦克采用的是第一种布局,都是被击中后引发大*,坦克被炸毁,炮塔都被炸飞!而霉军的M1A1坦克采用的是第2种布局,一次坦克的炮弹仓被引爆,*的冲击波被安全释放,人员没有受到致命伤害
这些“工具”也只会对老百姓狠一狠了
-----------
瞎说!!88c没有自动装填机,第二:西方的除了美国m1a1是人工半自动装以外,其他的如豹2a5还有挑战者2梅卡瓦都是自动装填,这是一个绝对的趋势。第三:除了俄国坦克(他的t90和黒鹰也是弹仓隔离)其他的西方坦克包括我们国家自己的95,98式都是采用的弹仓隔离自动装填机和猎奸火控,我们现在的差距主要是电子火控系统,信息链,和发动机功率和可靠性。其他的可以说已经和西方坦克齐头并进了,98的装甲防护已经位列世界前五(比日本90强),它的外形设计已经完全摈弃了前苏联模式,最值得骄傲的是他的火炮125滑膛炮钨合金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和美式贫铀穿甲弹的能力媲美。
另外你还有一个致命错误,所有的自动装填都是安装在炮塔的中心靠后部位,它的体积不小,还有他必须和炮的尾栓呼应,至于你说的炮塔后部是弹仓,由挡板隔离,弹链供弹,后部的外面有自动板,只能从内里朝外开,这样一旦被击中气浪会自动选开以防弹药殉爆。美式之所以采用人工半自动装填。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巡回作战的持续时间很长,一旦自动装填失灵就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半自动人工装填,欧洲国家(中国是从以色列进口的)对这些不屑一顾。
还有一点t72的炮弹也是装在炮塔的后面,但是它没有隔离挡板,你说的是t55,t62
还好没被抓
争论是木牛用的,看看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国防部提交美国国会的报告吧,近8个小时的战争录像!对中国近几年的武器发展我是不太关心了,但在94年前我订的有关武器方面的杂志比我的大学的军事教研室的都要全,而且在89年前后可以看到非常详细的武器方面的介绍。看看这个坦克的炮塔的个头你就知道炮弹在哪了,以色列的坦克是个特例,因为它基本上不需要考虑防御反坦克武器
武器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你我希望它先进,它就可以先进的,中国这几年武器方面的快速发展,应该感谢前苏联的倒台,据说现在仅仅在东北就有超过6000名的俄罗斯军工技术人员。举个例子,在9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返回式卫星的防热罩竟然使用的是橡木板,通过木板的燃烧碳化来吸收巨大的热量,可见当时我国材料科学的落后
关于坦克的车身布局,可以多看看有关的书籍,但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西方国家的坦克炮塔都比较大,那是因为炮塔的后部需要装炮弹,而前苏联系统的坦克,包括俄罗斯,中国,甚至以色列的坦克,炮塔都比较小,那是因为它们把炮塔放置在炮塔的旋转底座上,以圆形围绕底座排列,使用自动装填的方式。
这两种不同的布局,基于不同的思想,西方国家的武器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战斗人员的安全性,所以把炮弹放置在易于泄爆的位置,缺点就是炮塔的体积大,易遭到攻击。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更多的考虑是武器的制造效率和方便,并且这样炮塔的体积比较小,但由于火控系统的发展,体积的大小已经不太重要,所以在最近的坦克设计中已经很少把炮弹放置在炮塔的底座上了。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有个很有趣的地方,西方的坦克内部都是有空调装置的,如美国的M1A1,而前苏联系的坦克就很少见,甚至包括现在我国的武装直升机上仍然没有空调系统
这两种不同的布局,基于不同的思想,西方国家的武器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战斗人员的安全性,所以把炮弹放置在易于泄爆的位置,缺点就是炮塔的体积大,易遭到攻击。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更多的考虑是武器的制造效率和方便,并且这样炮塔的体积比较小,但由于火控系统的发展,体积的大小已经不太重要,所以在最近的坦克设计中已经很少把炮弹放置在炮塔的底座上了。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有个很有趣的地方,西方的坦克内部都是有空调装置的,如美国的M1A1,而前苏联系的坦克就很少见,甚至包括现在我国的武装直升机上仍然没有空调系统
-----------------------
说你二你还不乐意,也行,这个论坛上面有很多这方面的高手我就不献丑了,你的前几年算个屁呀,我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是杂志和实物都要两手抓,不是跟你吹牛,北京航大航空馆刚刚到鹞式的时候我是让我哥们陪着一起(他是飞机发动机的研究生)上到座舱,军博的热兵器到冷兵器不是说全部上手也是近距离观看,在德国为了跑一个战车博物馆我是整天整天泡在里面,你自己上网查询一下,欧洲国家有哪个不是自动装填,使他们最早运用的自动装填机,哎呀呀我说哥们你上过豹么,不说别的吧,我上过豹,挑战者2你知道么。我也上过。什么跟什么呀。空调系统都出来了,你自己看看我们武装直升飞机是那个型号那个公司的,自己动动脑子好不好。都懒得搭理你
本少爷本来想韬光养晦你还死活不让,二
楼上那天发发坦克入门贴,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楼上那天发发坦克入门贴,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
这个论坛里面有很多高手,我怕露怯,坦克的发动机跟汽车不是一回事情哦,这个需要特别专业的人来做,我是接触过但是因为学的专业不是这个不好开头,也希望族里面请来超级无敌高高手,我绝对来捧场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