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中国重汽:黄河10x10特种车 [打印本页]

作者: plx7274    时间: 2006-8-23 21:53
标题: 中国重汽:黄河10x10特种车



单车售价296万,重汽特种车事业部研制~~~
作者: 西门韭菜    时间: 2006-8-23 22:10

济南人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


作者: 寒风月影    时间: 2006-8-23 22:49
导弹发射运输车底盘,看车头的凹陷。
作者: 烂泥车    时间: 2006-8-24 16:55

济南人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海上孤舟    时间: 2006-8-25 14:35
好车~~   牛~~
作者: 旅游不看景    时间: 2006-8-25 21:40
多少米啊!不是发烧友啊那得是李嘉成玩的起啊.
作者: 滇藏路    时间: 2006-8-27 02:59
玩不起   太牛了
作者: 陈卖菜    时间: 2006-8-27 11:55
姚明车~!!
作者: 坛马    时间: 2006-8-27 23:36
296万?没关系,国家买单很轻松;;;
作者: powertruck    时间: 2006-8-28 17:09
太强了
作者: 急速越野(虎)    时间: 2006-8-28 17:18
这 车牛哦!~是导弹发射车吧???想玩没米哦!~!~!嘎嘎!
作者: 向往神鹰    时间: 2006-8-28 20:06

作者: 蓝颜知己    时间: 2006-8-29 19: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bluoo    时间: 2006-8-29 22:21
这才是真正的牛车
作者: 狂野20    时间: 2006-8-29 23:49
老兄,这个可算是点军事机密的哦~!!
作者: 见车就疯    时间: 2006-8-31 09:05

作者: 小队会计    时间: 2006-9-3 10:58
,好车!买不起啊.........
作者: wangzi198247    时间: 2006-9-5 20:20
拉导弹的车!!!真好!!!
作者: plx7274    时间: 2006-9-28 20:31


参 数\车 型 JN5560A JN5560B
外形尺寸(长×宽×高)(mm) 14110×3080×3050 15175×3080×3050
车架有效利用长度
最大总质量(kg) 55500 55500
底盘质量(kg) 21380 22500
底盘轴荷(kg) 一轴(kg)
二轴(kg)
三轴(kg)
四轴(kg)
五轴(kg)
满载时轴荷分配(kg) 一轴(kg) 11500 11500
二轴(kg) 11500 11500
三轴(kg 11500 11500
四轴(kg) 11500 11500
五轴(kg) 11500 11500
轴距(mm) 2000+4000+1750+1750 2000+4000+1750+1750
轮距(mm) 2480 2480
接近角(度) 28 28
离去角(度) 35 24
最高车速(km/h) 85 85
最大爬坡度(度) 40 40
最小转弯直径(mm) ≤30 ≤30
最小离地间隙(mm) 408 408
最大越障高度(mm) 500 500
最大越壕宽度(mm) 2500 2500
最大涉水深度(mm) 1100 1100
作者: 皮带    时间: 2006-9-28 22:11

确实是军事机密!

重型导弹发射越野车,基本上都一个样.

中国三江也在做,是和俄罗斯合资的,看着比这个要强,也有民用的,如石油,矿用,,,四桥,五桥,六桥,七桥,都可以转向,都是驱动桥,越野能力超强!


作者: moby    时间: 2006-10-22 00:39

其实没什么好羡慕的~~~~个人认为其实是不太明智的选择!

该车是引进或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重型车辆厂协助下制造的仿MAZ重卡,作用就是弹道导弹发射车。但实际使用已被证实是种过时的战术思想!

首先是安全性问题:该车装载的东西——俄制弹道导弹都太过巨大,为此必须发展如此变态的底盘。俄罗斯的“白杨M”甚至用过8轴16x16的超级底盘!实际使用中发现因被载物体过重(载重系数甚至超过1,理论需控制在0.5的安全范围内。就是载重质量和总质量之比),和重心过高(安装上1、20吨至5、60吨的导弹后发射筒一半以上都已经高过车顶。从图片驾驶室顶部凹陷部位就可以判断)的原因,经常发生倾覆事故,导致无谓的巨大损失(导弹价格n倍于底盘)。

其次是必要性:俄罗斯自己现在已逐步淘汰了“白扬”车载发射系统而重点发展可靠的发射井系统,原因除了上述的安全性外就是现今高度发达的侦察手段已使机动发射系统失去了其生存的重要资本——隐蔽性。

三是战术使用缺陷:在机动过程中因自身重心都不稳定,更难达到核战中应有的最低生存能力要求。附近核爆的冲击波或地震效应可以轻易掀翻该车,如此又怎能起到至关重要的核反击作用?

最后是昂贵的费用:美国曾经实验过的履带式“侏儒”弹道导弹机动发射系统(载重系数仅为0.2且重心非常低矮),能抗击相当的冲击波都被淘汰,主要原因就是机动发射系统自身昂贵的日常保养和运行费用!本身的复杂机械导致可靠性也是个大问题(通过验证,美国决定不再发展机动弹道系统)!

所以该车本身并不象看上去那么威猛,在实际越野中甚至可以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来形容其使用要求....除非它不装载背上的杀人武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2 5:29:13编辑过]

作者: Aquila    时间: 2006-10-23 17:30

楼上说得不错,但是拿来改个房车就是绝配了,这个车的总载重是55吨,加上上装在加1500升油箱跟500升净水箱最多25吨,还有他去不了的地方?

还有这个玩意通过重汽集团可以用不到200万买到,但没任何手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3 20:23:56编辑过]

作者: TAKING_99    时间: 2006-10-23 18:39
感觉还不如油田用的压裂车爽!美国造的哈里波顿,要样子有样子,底盘也很强,不过价格是这车的n倍
作者: sdjnsy    时间: 2006-11-8 13:08

我见过这个车。

拉着导弹


作者: HLRSHIKAI    时间: 2006-11-9 10:08
不错,好车!!!!!!!!!!!!
作者: 无夜游民    时间: 2006-11-9 11:52
那是洲际导弹的运输车底盘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6-11-9 14:17

是导弹车!!!


作者: 铁马四驱    时间: 2006-11-9 14:36

作者: xyjeep    时间: 2006-11-9 22:14

作者: 越野的树    时间: 2006-11-11 03:17
 牛~~
作者: 阿智    时间: 2006-11-12 23:27

如果玩这车买轮胎就够头痛了.


作者: 猪饲料    时间: 2006-11-13 15:18
真是厉害!好大个啊!
作者: 心若寒冰    时间: 2006-11-13 22:15
好车 我见过一次
作者: changyu    时间: 2006-11-21 18:24

作者: 沧海蛟龙    时间: 2007-3-8 14:44
厉害啊
作者: 七连星    时间: 2007-3-8 17:43
好车
作者: 自动波    时间: 2007-3-8 19:09

作者: top1018    时间: 2007-3-9 15:25

黄河厂人:再接再厉,在创佳绩!

 


作者: 温柔坏男人    时间: 2007-3-9 17:40
共产党买的车.
作者: FATJEEP    时间: 2007-3-10 16:11

作者: 塞福    时间: 2007-3-10 20:42

作者: lqbooo    时间: 2007-6-12 15:30
标题: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菠萝蜜    时间: 2007-6-13 13:53
中国车!!骄傲一回!
作者: 5度白酒    时间: 2007-6-13 19:16

作者: 福娃大熊    时间: 2007-6-14 09: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布条    时间: 2007-6-14 15:34
QUOTE:
以下是引用菠萝蜜在2007-6-13 13:53:00的发言:
中国车!!骄傲一回!
QUOTE:
以下是引用可可稀泥在2007-3-4 15:07:00的发言:
黑色就是库!

作者: zny    时间: 2007-6-22 11:22
QUOTE:
以下是引用Aquila在2006-10-23 17:30:00的发言:

楼上说得不错,但是拿来改个房车就是绝配了,这个车的总载重是55吨,加上上装在加1500升油箱跟500升净水箱最多25吨,还有他去不了的地方?

还有这个玩意通过重汽集团可以用不到200万买到,但没任何手续


 

去不了的地方可多了  高山  森林  几十吨的东西 又大又重 没一个是利于越野的。


作者: fangzai    时间: 2007-6-22 16:40
太喜欢了!
作者: 绝对黑白    时间: 2007-6-23 14:12

见过!!

 


作者: 老吴99    时间: 2007-6-25 20:49

作者: 钟爱悍马    时间: 2007-6-26 19:11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