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各款老爷车----您能认识多少?高清美图配文时时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14
标题: 各款老爷车----您能认识多少?高清美图配文时时更新
Not entirely Rover content but interesting enough nonetheless. Stuart Longair entered his Series 11a 109 in the Blethering Place car show in Victoria in early August this year and sent along these photos. Check out the front wing configuration on the 80" parked beside the rolling chassis restoration. Here are Stuart's comments. The rolling chassis belongs to Mike Garnett, it is a 1951 Series I 80” from Saltspring. Clive Robinson had three Rovers there. The odd looking pre-Series 1952 with the square wheel wells, stock I am told, a 1972 RHD Lightweight, and a beautiful 1994 NAS Defender 90 #33, Derek Norman’s 1982 SIII Lightweight was next to Summer. Summer is my 1969 SIIa diesel wagon with the Hannibal roof tent. Barry Tuckwell brought his 1984 RHD 110 to round out the exhibit. So we had Series I, II, III, 110 and Defender which was a great representation of Land Rovers through the years.
    路华除了满足够有趣的然而。斯图亚特 Longair 今年在八月初在维多利亚在 Blethering 广场汽车展览会中进入他的级数 11 a 109 而且沿着这些相片传送。在 80 上检查前面的厢房配置" 在旋转的底盘修复旁边停车。斯图亚特的评论在这里。旋转的底盘属于微音器的俚语加尼特,它是一个 1951 级数我 80" 从 Saltspring。克莱夫罗宾森在那里有三个路华。单数的看前级数 1952 用正直的车轮涌出,进货我被告诉,这 1972 RHD 轻量级、和美丽的 1994 NAS 防御者 90#33, 德里克诺曼第语的 1982个 SIII 轻量级紧邻栏栅梁。栏栅梁用汉尼拔屋顶帐幕是我的 1969辆 SIIa 柴油四轮马车。巴里 Tuckwell 带他的 1984 RHD 110 去完成正表。因此我们有了级数我, 2,3, 110 整年是一个陆地路华的防御者。(陆虎和各款老爷车展,可以对换的.........)   要顶哟!! 先上虎图: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19 19:45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16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18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20
开始认吧!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21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22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23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29 20:25
待续........
作者: 4x4ben    时间: 2012-5-30 1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过客老车    时间: 2012-5-30 19: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哈哈嘻嘻    时间: 2012-5-30 19:27
真好 全是宝贝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0 19:33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0 19:34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0 19:36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0 19:37
各款老爷车展,全都可以购买或对换的.........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5-30 19:39 编辑 ]
作者: 大连甲壳虫    时间: 2012-5-31 09:55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1 20:23
再上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1 20:26
各款老爷车展,全都可以购买或对换的.........看看各位您能识别多少?待续...............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5-31 21:34
各款老爷车展,全都可以购买或对换的.........看看各位您能识别多少?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5-31 21:38 编辑 ]
作者: 1236547890    时间: 2012-5-31 2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飞机    时间: 2012-6-2 21:09
基本知道是什么牌子的车,具体型号就不知道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6-2 21:17
还有茶喝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6-2 21:20
未完待续.......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6-2 21:21
原帖由 周飞机 于 2012-6-2 21:09 发表
基本知道是什么牌子的车,具体型号就不知道了
有空一一整理翻译出来.哈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6-7 21:05
又来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6-7 21:08
50多年的老虎 强!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6-7 21:11
现场有表演
作者: 暗堂    时间: 2012-6-7 22:36
这个有味道。。。。。。。。。。。。

20120530_3a99025148c289c09d56YKbgVfEMN13A[1].jpg

作者: 野岭    时间: 2012-6-9 23:03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 13:31
又来了,一起分享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 13:32
又来了,一起分享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 13:33
您认得多少???????????????????
作者: 香河男子汉    时间: 2012-7-1 14:43
鬼佬就可以有老爷车--他们有汽车文化---中国这么老的车早就要你杀了--
作者: 快乐qiqi    时间: 2012-7-1 14:52
好东西多在国外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 11:02
原帖由 香河男子汉 于 2012-7-1 14:43 发表
鬼佬就可以有老爷车--他们有汽车文化---中国这么老的车早就要你杀了--
多用尾气不达标杀你.我的另一辆用了16年的HONDA  CIVIC去年开始每半年一审,今年验车连黄绿标都不发了??说是排放不合格?? 可(半)年审却让你过,可上路继续行驶!!! 但没领黄绿标上路每次处罚1000元.这尼妈什么gov-ern-ment啊..........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3 08:10
沙滩玩耍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3 08:13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3 08:15
沙滩玩耍
作者: 威狼    时间: 2012-7-4 23:11
每台车详细解说一下更加精彩--------期待
作者: 在路上的酒鬼    时间: 2012-7-5 11:55
认识小部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5 14:45
原帖由 威狼 于 2012-7-4 23:11 发表
每台车详细解说一下更加精彩--------期待
好 的谢版主加亮
作者: 城市牧马人66    时间: 2012-7-6 22:57

作者: 香河男子汉    时间: 2012-7-7 00:04
玩车要去外国---贪污就要回国-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9 20:16
1933年版道森伯格J型敞篷车。 1932年版道森伯格红色墨菲敞篷车(Duesenberg Model J Convertible By Murphy Red Fvl)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9 20:18
开到海边去兜风吧!另一款1932年版道森伯格红色敞篷跑车。(Duesenberg Model J Dual Cowl Pheaton Red Black Fvr) 哇咔咔,在那希望在田野上~~~1932年版道森伯格绿色休旅车。(Duesenberg SJ Touring Car Green Fvl)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9 20:19
超酷超帅的1933年版道森伯格跑车,尖叫吧!(Duesenberg SJ Roadster Wall)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9 20:22
1956年版奔驰 300 SL Gullwing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9 20:26
1933年版伊索塔弗拉西尼(Isotta Fraschini)贵族车。(Dual Cowl Phaeton Body By Castagna Of Milan Cream)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9 20:30
1933年版希斯巴诺-苏莎J12型轿车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5 14:30
聊聊奔驰Pagoda:          奔驰,一个在125年历史里一直都很严肃的品牌。不过,品牌形象的严肃并不代表它的产品永远都是严肃的。在最近几年里,奔驰品牌的中低端产品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年轻化、运动化趋势,富二代或者富三代们坐在奔驰里也不会觉得那么的不和谐了。不过在60年代,奔驰的产品却没有现在的活力。直线和直角勾勒出的产品永远都像德国建筑物一般坚不可摧,压力感十足。不过,千万不要小看德国人对于艺术,对于设计的造诣;就算是直线和直角,他们也能够创造出一款充满艺术气息,充满雅痞味道的汽车:SL W113系列。

1955年,奔驰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团队普遍认为正在发售中的190SL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奔驰应有的运动气息。尽管在外观方面190SL有着自己出色的设计,但是颇为老旧的机械机构让190SL在山路上、在高速路上显得底气不足。而同样享有SL称号的300SL则属于金字塔顶的最高端产品,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钱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的,所以在190SL徒有其表和300SL高不可攀之间,奔驰需要一款定位更为实际,但是技术上更为先进的车型来填补空缺。所以,一款全新定位的SL敞篷跑车的构思开始出现在奔驰人的脑海中。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15 14:33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5 14:32

从190SL的底盘改进开始,奔驰的技术团队针对190SL的弱点一点点的进行优化。在动力方面,2.2升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成为全新SL最为合适的货架产品。最初工程车状态下的220SL所表现出的性能让整个团队有了信心。1957年开始,全新奔驰SL的开发工作正式立项。不过,仅仅在190SL的底盘上小修小补永远都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所以在全新奔驰W112 S级平台研发成功之后,SL技术小组则拿来了现成的先进平台解决了原有的问题。经过改进的2.3升机械喷射直列6缸发动机也逐渐成熟。最初的230SL W113已经初见雏形了。

在1963年的日内瓦车展上,230SL W113正式亮相。在介绍这款全新的换代产品的时候,奔驰使用了以下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全新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款集安全和高性能为一身的运动型轿车,230SL W113所体现出的运动元素同样能够在旅行的过程中提供高水平的舒适驾乘感受。

占坑待续...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5 20:19
接上一页          奔驰SL W113系列自1963年的日内瓦车展展出直到1971年停产为止,一共生产了48912台。作为一台敞篷车,尽管只是简简单单的直线勾勒出的外观,但是硬朗的风格和三叉星应有的气质十分相符,但这种气质并没有带来太多奔驰品牌原有的严肃性,更多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文化气质。直到今天为止,SL W113的设计师Paul Bracq仍旧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SL W113系列一共有三个车型,所有的车型都配置有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值得一提的是,三台6缸发动机都采用了比当时主流的化油器供油方式更为先进的机械喷射供油方式。在底盘方面,值得关注的是SL W113采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独立式后悬挂,除了能够提供出色的舒适型之外,在操控性能上也做到了同级中的优秀水平。当然,相比较同年代的英国设计生产的前置发动机后驱敞篷跑车,奔驰SL W113还是属于精密有余,轻巧不够的状态。或许是知道自己在重量以及操控方面的一些短板,在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们选择了一部分铝制零件如前部的车身翼子板、门板。尽管有了偷轻的概念,也真正的付诸了实施,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仍旧不能和海峡对面的英国货相提并论。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15 20:21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5 20:22
最初亮相的奔驰SL W113是搭载2.3升6缸发动机的230SL。这款入门级230SL自1963年投产开始,一直生产到1967年。作为SL W113的首款上市车型,其出色的表现为之后的更高配置版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取自W111轿车平台的W113底盘拥有前双叉臂独立悬挂和后复合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出色的几何悬挂形式除了能够提供完美的舒适感受之外还能够体现SL车系应有的运动感。在1960年代还算先进的前盘后鼓式刹车还有液压转向助力都体现出了奔驰在SL车型上的诚意。在传动方面,选装的4挡自动变速箱和同时代的三速自动变速箱相比,又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配置了。在美国市场,自1966年ZF公司的5档手动变速箱出现在了SL的可选配置中,而这台搭载了5档手动变速箱的230SL在今天则是十分罕有且最值得入手的经典奔驰车之一。紧凑的底盘和出色的悬挂设计让SL W113有了出色的操控性能,而这种奔驰品牌的全新变化则让230SL有了十分出色的销售数字。19,831台的销量完全没有让奔驰失望。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16 11:42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5 20:23
230SL装配的M127直列六缸发动机能够产生150马力的输出。尽管在数值上并没有太过抢眼,但是这台发动机所配备的由博世公司研发的机械燃油喷射技术才是最大的亮点。相比较传统的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这套机械燃油喷射技术以现在的眼光评价尽管显得过于笨重,过于复杂,但是在燃油利用效率方面,则是化油器式发动机无法比拟的。为了证明全新的动力总成能够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奔驰公司当时的首席工程师Rudolf Uhlenhaut曾经在1963年驾驶230SL在一条短小精干的赛道上以微弱的圈速差距(47.5秒 vs 47.3秒)证明其拥有与搭载V12发动机的法拉利250GT相抗衡的能力。

在1967年开始,奔驰公司开始提供动力经过升级的250SL。250SL在1967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从外观来看250SL和之前的230SL并没有太大的差别。250SL的生产周期自1967年开始至1968年1月仅仅一年时间。较短的生产周期也导致了250SL是W113系列车型中最为少见的型号。尽管在外观上并没有和230SL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内部的调校方面仍旧和230SL不同。奔驰公司加强了悬挂的硬度以达到更出色的操控性能,同时在刹车方面,前后盘刹的配置更显其奢华程度。而最值得关注的是SL W113车系在250SL上可以选装LSD限滑差速器。通过一系列针对底盘方面的升级工作,可以明显看出奔驰对SL定位的逐渐清晰。短短生产了一年的250SL还衍生出了一款硬顶2+2形式的特殊车型,被称为:California Coupe。          占位待续....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6 11:38
   在发动机方面,2.5升排气量的M129发动机衍生自2.3升的M127发动机。动力输出并没有发生改变,仍旧是150马力。不过在扭矩方面则有了显著的提高(197牛米提升至216牛米)。尽管变化不大,但是奔驰所做出的改变都是为了追求更细致的发动机运转,更宽广的动力和扭矩输出区间。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6 11:40
    在1967年,在北美地区更为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的实施也让奔驰公司对SL车型有了更大规模的改进。当然,这些改进并不简单的包括动力方面的,针对更严格的安全规范标准,SL车型的某些设计也相应作出了改变。可溃缩式的方向柱和踏板、三点式安全带、重新设计过的门把手、车锁等一系列细节上的变化都让SL车型更适应当时汽车设计领域里的潮流趋势。在SL的主要销售目的地北美地区,针对北美的特殊市场环境,奔驰SL的改进项目更加繁复。以我的审美观点看,奔驰的产品一般都是欧洲版的外观比较好看,比较协调。而装有符合北美安全法规保险杠和车灯的同时期奔驰产品则很少有看上去十分漂亮的。SL W113北美版则是个例外,可溃缩式的保险杠和车身侧面的边灯并没有影响SL的整体造型,相反在细节上让SL显得更为精致、典雅。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6 11:47
    在1967年,SL W113的终极车型280SL终于面世。这事SL W113车型中最为成熟,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型号。自1967年开始生产,直至1971年整个车系停产期间一共生产了23,885台。在280SL出现之后,W113平台的定位则再次发生变化。一台强调运动感的敞篷跑车已经通过长时间的演变成为了一台以高速巡航的舒适性为主要看点的豪华跑车。在280SL上,与车厢内部融为一体的空调已经不是稀罕的配置,而且自动档的配置也占据了280SL产量中的大部分。
2.8升排量的M130发动机在大幅提升了排气量之后还应用了单顶置凸轮轴(SOHC)的配气方式,在动力输出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170马力的功率和244牛米的扭矩足够SL280征服世界各地的高速公路了。发动机的潜力被彻底挖掘之后,奔驰为了继续在M130发动机上延续一直贯彻的可靠性,在发动机冷却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9 19:42
  SL W113车型作为一款豪华敞篷跑车,尽管造型设计上十分简单,线条勾勒出来的味道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很长时间里,不同的媒体都曾经给予了SL W113十分高的评价,GQ杂志评选的奔驰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中,SL W113位列其中。Vogue杂志的David Gandy也曾经将SL W113评为个人最喜欢的15部汽车之一。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在2008年所评选的100台最美汽车中,SL W113也在相应的榜单中。作为一名很难接触到1960-1970年代奔驰汽车的中国车迷,最直观的体验还是从互联网上观看Top Gear电视节目。在第三季的节目中,主持人驾驶SL W113之后所给出的评论就是:这台车是奔驰真正用心造车时候的产物!          没有开过SL W113,估计以后也不太有机会能接触到它,所以写写这些。千万别问我这台车的操控具体是什么样的,路感清晰与否,方向盘的反馈如何等等。不过,如果各位车友曾经有幸接触过这款对于奔驰、对于车迷还有整个汽车工业都有着重要意义的车型的话,那么不妨和咱们聊聊这台SL W113,看看您是怎么看待这台经典的,那台发动机的运转质感放在今天是什么水平?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19 19:44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9 19:49
阿尔法罗密欧75   
阿尔法罗密欧75自1985年投产至1992年停产,一共生产了386,000余台。或许这个数字放在今天的一汽大众或者上海大众来说并不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但是对于阿尔法罗密欧这样一个地域性极强的品牌,这个数字代表了极大的成功。而在75之后,菲亚特全权接管了阿尔法罗密欧,在此之后尽管阿尔法罗密欧也不乏佳作,但像75这样在技术上天马行空的产品却再也没有出现。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19 19:50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9 19:53
如果用简单的数据表来形容阿尔法罗密欧75,那么它看上去并没有那么独特,但是深究起来,它值得关注的细节还是很多的。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75拥有十分完美的前后重量分配,而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表现,则完全得益于变速箱后置的设计。5档手动变速箱被安置在后轴前方,动力输出端则直接连接到了后差速器上。这样的设计除了能够让驱动部件之间的设计更紧凑之外,动力传输也能够更为直接。而在后悬挂的设计上,阿尔法罗米75则采用了一种脱胎于半独立悬挂但更为复杂且操控效果更佳的de Dion tube(原谅我实在没法给它起个名字,做动原理类似与瓦特连杆)形式的悬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操控性能,在卸下车轮之后,我们所期待的刹车组件并不会显露出来,在靠近后轴差速器的内部才是刹车组件的位置。由于变速箱的特殊位置,发动机的摆放位置不用考虑太多。为了充分提高传动效率,发动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到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后轴差速器上。在高性能版本例如2.0升双火花塞版本还有3.0V6版本上,阿尔法罗密欧还为驱动系统配置了LSD限滑差速器以提升操控性能。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19 19:55
1980年代的欧洲车,尤其是意大利车特别喜欢使用一些貌似十分先进的电子技术。而在电子技术还没有那么可靠的年代里,车辆的运行仅仅靠着一套并不完善的电子系统的话,对于车主来说那无疑是一场灾难。阿尔法罗密欧75就配备了一套和今天我们所习惯的功能强大的行车电脑系统。中控上整齐规矩的排列着不少警示灯,而这些警示灯则代表了不同部位的工作状态,一旦有超出正常工作状态的现象出现,警示灯就会即使亮起以告知驾驶员进行必要的检查。一切听上去都是挺美好的,但往往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效果就很难说了。警示灯经常闪烁可能并不是所代表的设备出现故障,更多的是灯泡或者线路本身出现了问题。


优秀的底盘设计加上意大利人对于操控理解,阿尔法罗密欧75已经拥有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奔跑基础,所以在发动机的配置上就更不能吝啬。从1.6升四缸汽油发动机开始,1.8升、2.0升以及1.8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都相继出现在75的发动机舱内。在1987年,2.0升双顶置凸轮轴双火花塞四缸汽油发动机正式出现在75的配置清单上,这也标志着阿尔法罗密欧双火花塞技术的正式应用。146马力的输出或许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并不是什么特别出色的数字,但是在20多年前,一台民用4缸汽油发动机能够有如此表现的确是值得一提的。在更高级的发动机配置方面,早期的2.5升V6发动机没有坚持太长时间就被后期推出的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代替,而3.0升V6发动机则作为75系列的顶级配置,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在1980年代末期,阿尔法罗密欧还没有全面退出美国市场的时候,北美版的阿尔法罗密欧75则仅仅拥有2.5升(155马力)及3.0升V6(188马力)发动机两种动力配置,双火花塞4缸发动机并没有在北美市场上出现过。

占位待续.............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0 15:26
接上一页噢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20 15:31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0 15:30
在车型相当丰富的75车系中,还有一款在外观上十分激进的原厂改装版本曾经给车迷们留下深刻印象:75 Turbo Evoluzion。在1987年为了能够满足国际汽联对Group A组赛车的要求,阿尔法罗密欧限量生产了500台75 Turbo Evoluzion。在动力方面,阿尔法罗密欧对这个限量版进行了小规模的改进,排气量的细微降低也并没有影响动力的输出,而经过强化的发动机则能够适应更强的改装。换句话说,发动机的强度进一步增加,涡轮增压的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提升。 既然谈到了赛事,这台跑味十足的75也曾经积极的参与到了各项赛事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Alfa Corsa部门改装的75 Turbo Group A参加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赛事。在1987年整个赛季中,75尽管有着各种高性能装备,但仍旧没有斩获哪怕是一场的胜利。或许是不满这样的成绩,阿尔法罗密欧在第二年退出了这项赛事。不过在International Touring Championship赛事中,75 Turbo曾经在1988年获得冠军,1991年获得亚军的殊荣。尽管在各种国际大赛中75的表现并不如同时代的宝马M3或者奔驰190 2.3出色,但是直至今日,在欧美的各种民间Truck Day活动中都不乏阿尔法罗密欧75的身影。

pp2.jpg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0 15:38
   从来就没有任何正式的记录记载中国市场曾进口过阿尔法罗密欧75,所以当我们惊鸿一瞥时...........在小众车不少但很少能够善终的中国,还能见着一、两台阿尔法罗密欧停在路边或行驶时,关注一下它吧! 审视着这个市场惊人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无论是哪一个型号的阿尔法罗密欧,它在中国都是孤独的。Spider、GTV、33、75、156、147、166…尽管孤独,但至少他们还在中国,希望他们的主人能够善待自己手中的孤独,给它一个好环境、好身体,让他们享受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孤独。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0 15:51
北欧个性小厂Saab(萨博)悬而未决的一场命运大戏已尘埃落定,尽管结果还是以申请破产告终。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破产仅仅是Saab涅槃所必须经历的磨难而已,浴火重生的Saab必将在不久的将来重振翅膀,经典也将继续被呈现。

几乎所有对Saab有所了解的车迷都会认为Saab 900尤其是Saab 900的敞篷版是最能够体现这个北欧品牌深处最为核心的文化的一款车型,而不时在香港和深圳惊鸿一瞥也让我心多些沉重,对了,Saab被称作绅宝!

鉴于Saab 900在国内外公认的神车身份,我会尽量准备更充分的资料,并在以后的车型详解里重点聊聊..我想聊的是在中国公路上时常见的Saab 9000系列。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0 15:54

Saab 9000是一款典型的欧洲中级车,是基于一款被命名为Type-Four Platform平台的产品。而同样基于这个平台的还有菲亚特的Croma、蓝旗亚的Thema还有阿尔法罗密欧164。平台化的概念在这四台车尤其是前三台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比如他们三台车之间底盘上的零件就有不少是可以共享的,而来自早期菲亚特Croma的后门则可以直接安装在早期的Saab 9000上。不过遗憾的是,由于Saab对于安全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规范和态度,所以Saab 9000的车门尽管尺寸上完全与菲亚特相符,但是车门夸张的重量则让Croma的车门铰链难以负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0 15:56
自亮相开始,Saab 9000从单一的五门三厢版造型慢慢发展出了四门短尾类掀背式更加动感的造型。而敞篷版和欧洲市场更为流行的旅行版则并没有正式售卖,敞篷版的原型车则在Saab的博物馆里颐养天年。Saab 9000车系中,在国内市场出现最多的就是常规三厢造型的Saab 9000CD车型。尽管是常规的轿车造型,但是9000拥有一个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更具有动感造型的车身。从低矮的车头开始,车身腰线缓缓上升,最终形成了一个高耸的车尾,颇具运动气息。而在动感十足的车身造型内部,一个十分可观的内部空间也显示了Saab在空间安排上所拥有的聪明才智。在美国EPA规定中,Saab 9000被定义为Large Cars(大型车),而在这个定义中劳斯莱斯的车型也被划为和Saab 9000同级的车型。


从外观的细节变化来看,Saab 9000在整个生产周期中主要被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1991年属于早期版本,自1991年至1998年Saab 95上市为止为后期版本。由于Saab品牌独特的魅力,9000系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也一直不错,各个地区之间的版本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作者: 过客老车    时间: 2012-7-21 1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威狼    时间: 2012-7-23 11:30
欣赏 很经典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8 16:59
原帖由 过客老车 于 2012-7-21 17:22 发表

罚款才是硬道理
是啊!就是搞得哭笑不得........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8 17:08
原帖由 威狼 于 2012-7-23 11:30 发表
欣赏 很经典
谢版主支持鼓励 继续上表:    从动力上开看,无论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能够为Saab 9000带来与形象相符的性能表现。就连早期版本中的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所产生的135马力都够让Saab 9000达到195km/h的极速和10秒左右的0-96km/h的加速时间。 为了配合后期版本中的Eco Light Pressure Turbo(LPT)低增压发动机的新特性,Saab还特意调整了变速箱的尺比以达到更为舒适高速巡航性能和更低的油耗表现。2.0升低增压发动机能够输出150马力的功率,2.3升低增压发动机的输出则为170马力,而高性能Aero版本输出高达225马力的功率。作为高功率版本的Saab 9000,Aero的加速表现和操控性能都十分出色,不过畅快淋漓的驾乘感受所换来的代价就是保险价格的突飞猛涨。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用涡轮增压技术发展并不十分完善的1990年代初期,高增压版本的Saab 9000的Turbo Lag涡轮迟滞现象比较严重。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8 17:17
接上页:                       除了行政化形象出色的Saab 9000CD之外,中国市场上甚少能够见到、更具运动气息的Saab 9000CS则是国外二手车市场上,Saab 9000拥趸们的最爱。同样是短尾类似两厢版形式的设计让9000CS显得十分利落,视觉效果更低矮的全新保险杠造型和细长的车灯搭配起来运动感十足。在动力方面2.3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都可以在CS上以供选择,而在生产末期阶段,9000CS所配备的高增压值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拥有了一套增压值控制系统来根据实时工况对增压值进行控制。尽管强调了运动性,但是在行政级领域里,过分好动的性格很容易就会弄巧成拙,所以一台来自通用集团编号为B308的V6发动机也出现在9000CS高配车型的选装清单上。而这台以运转平顺为主要目的的V6发动机则9000CD的高配车型属于标准配备。 一个主打科技创新、专业的品牌一旦打算制造一台行政级别的轿车,它想法的集合还有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往往比那些常年浸淫在在此领域的大牌要有意思得多,Saab 9000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年前,沃尔沃这个来自北欧的品牌已经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所建树的时候,Saab这个沃尔沃的老乡却在更适合它的北方几乎见不到踪影。偶尔在gov-ern-ment机关的大院里或者某个外资企业的地下车库里可以见到一两台形单影只的Saab 9000停在那里。和同年代的奥迪100、丰田佳美、本田阿科德之类脍炙人口的高档轿车相比,Saab 9000独特的韵味还有细节都让它显得与众不同。除了在瑞典,Saab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小众品牌,而我也庆幸我们的市场并没有错过这个品牌,尽管用“小众”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在中国市场的状态。希望Saab在破产之后的重组之路能够走好,因为这样有着突出性格的汽车品牌对于我们这个相对单调沉闷的汽车市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28 17:22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8 19:38
  作为1972年宝马品牌重点推出的新车,宝马520成为中产阶级最趋之若鹜的身份象征.   宝马520,宝马5系行政级轿车的先驱,没有它的出色表现也就没有宝马5系到今天傲人的口碑,但是在1970年代,这款低配的宝马5系到底表现如何呢?     宝马520作为当年最新上市的车型,公平的说,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机械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而唯一能够给顾客安慰的就是相比较同级别的上代车型,全新的520在价格上比前辈要便宜了不少。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8 19:50
   当年刚刚上市的宝马520由于和前辈的造型过于相似,往往容易被路人忽视这是一台全新改款的宝马中级轿车,尤其是宝马一直所坚持的那个双肾型水箱格栅造型(直到现在,宝马仍旧以这个双肾型格栅自豪). 全新520保持了宝马所有的家族特征,但是却毫无创新。一款在外观方面几乎没有进化的中级轿车从积极的角度来形容算是稳妥的表现,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则是不进取,甚至是退步的表现。    全新的宝马520使用的是一台4缸发动机,这台四缸2.0升发动机能够输出115马力,而这样的输出表现则正好位于宝马2002普通版本和2002Tii高性能版本之间,不过115马力的输出压根也和性能挨不上边吧。传统的4档手动变速箱在宝马的调教下没有任何犯错误的机会,但是也略显平淡。前盘式后鼓式的刹车设置,在使用上,脚感更为结实,给人更有力的感受。宝马520使用了前后独立悬挂,和低一级别的2002相比较,表现显然要出色不少。

[ 本帖最后由 揽胜车迷 于 2012-7-29 10:00 编辑 ]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7-28 19:58
   宝马520作为一台刚刚改款的新人,尽管没有那么多脱胎换骨的进化,但他的表现的确不凡。在发动机的运转方面,宝马520显得更加亲民,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属于典型的为满足普通人的普通需求所打造的一款普通的中级轿车。宝马520的发动机在4000-5000转的时候噪音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作为背书,何必非要拉到这么高的转速呢。520的方向盘像没有配置动力转向系统一样,在低速和停车状态下显得十分沉重。尺寸为175-14的轮胎在520方向盘的引导下发挥着它的最大抓地能力,而方向盘本身也提供了丰富的路感,让驾驶者时刻能够了解到轮胎的状况。悬挂方面,520的悬挂给人十分坚硬的感觉,而这种坚实的感受则在过弯的时候为车身提供了实在的支撑和安定的感受。在高速情况下,穿越大风的时候,宝马520会有些不稳定,不过鉴于这种极个别的情况,是可以原谅的。或许在路上开起来520显得有些平淡乏味,但是各个部件良好的协调和十分稳定的发挥却让它显得魅力十足。 今天最为流行、最讲究驾驶乐趣的宝马则在那个年代刚刚开始找到感觉,硬梆梆的反馈和毫无创新的设计让它在那个年代仍旧累积着自己的实力。直到E34代的宝马5系,厚积薄发的一记重拳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宝马5系所应该代表的一切。
作者: 狼烟四起789    时间: 2012-7-28 22:17
精品老车,保养得也太好了
作者: 粉墨人生    时间: 2012-7-29 06:40

作者: 五三七    时间: 2012-8-3 00:14
我 比较 喜欢 9楼上面的 两门小车 ,,,,漂亮 舒服 看着!!!!!
作者: 五三七    时间: 2012-8-3 00:21
原帖由 暗堂 于 2012-6-7 22:36 发表
这个有味道。。。。。。。。。。。。


  这个 很 给力 ,,,,,,,,,,,,,,
作者: 野瘦    时间: 2012-8-9 00:33
靓车
作者: weifenglinlin    时间: 2012-8-10 16:35
我擦,一个不认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2 13:09
接上页
1932年版红色 Auburn 奥帮  Boattail 跑车 fsv 35mm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2 13:19
一部1979年由民主德国(东德)拍摄的电影“部长轿车的风波”。一直都以看电影为休闲活动所以只看欧美通俗商业片的我耐不住“民主德国”和“部长轿车”两个关键词的诱惑,开始认真观看这部前社会主义国家拍摄的所谓针砭时弊的电影。在看完之后的回忆中,我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认真的看一部社会主义国家拍摄的有明确宣传任务的电影是什么时候了?关于电影情节以及演员等细节并不是我所关心的,而当时在民主德国界面上跑着的各种汽车还有主人公的那辆海鸥牌高级轿车则是让我安坐电视前两个小时的最大吸引点。如果说你是一个对于老车有着浓厚兴趣,或者对于已经消失的苏联、华约或者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无限留恋的人,那么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你花上几个小时,用来仔细研究。 一个1970年代在民主德国从事供电行业的普通工人,在经过几个巧合和几番周折之后,拥有了一台从前属于一位部长的海鸥牌轿车。而当他成为了这台海鸥轿车的主人之后,他原本平静、从容的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尽管车主发生了变化,这台已经变成家庭车的海鸥轿车仍旧是平头老百姓心目中的高档官车。所以这位普通工人在继续自己平静的生活的时候发现,自己可以开着这台海鸥轿车可以看球赛免票直接开进场地、出去旅游直接由经理接待住进套房、甚至能够轻易的混进gov-ern-ment接待外宾的车队去享受一下国宴的待遇。 或许这样的经历放到今天我们这个社会里谁都不会陌生,那些坐在奥迪A6后座的乘客或许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而更多有志者也在手头充裕之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奥迪A6成为自己的座驾。当然,单单靠一台奥迪A6就能够拥有一些特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长度惊人、设计奢华的黑色轿车这样一个特权车的概念却深深的植入了每一个有心人的内心世界。 不得不说,从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做出重大进步的奥迪100开始到现在专门为蓬勃发展的中国公务市场量身定做的奥迪A6L,我们gov-ern-ment选择高档公务车的眼光一直都不错,做到了与时俱进,甚至是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几十年前的冷战期间,华约国家的高档公务车尽管定位同样高端,但是在实际表现方面却很难和同时期的欧美对手相提并论。比如“部长轿车的风波”一片中的主角:GAZ M13海鸥轿车就很难和同时代的欧洲对手甚至美国对手相抗衡。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2 13:23
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每一种产品都是满足社会主义大机器正常运转必不可缺的螺丝钉。而作为扬国威,与普通无产阶级拉开距离感的专业工具,苏联国产高档公务用车从一开始就被苏共领导人十分重视。尽管苏共最高领导人在1950年代已经拥有了重量相当惊人且性能不错的吉斯系列高档公务车,但是对于低一级别的官员来说,既然领导已经选择了吉斯,那么他们的选择就自然而然将其排除在外了。而更低级的Volga(又称:伏尔加)他们又觉得不能显示自己的身份。既然选择不了合适定位的那么就造一台合适的吧,反正都是为人民服务…就这样,GAZ(又称:嘎斯)汽车制造厂就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为中高级国家领导人制造一台高级公务用车。对于这台车,GAZ的设计师既需要显示出车主的地位,又不能让其奢侈豪华感受盖过最高领导人的吉斯轿车。不得不说,这样的任务并不简单。 尽管这个研制任务限制颇多,但是GAZ的设计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GAZ M13海鸥。尽管在1950年代,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冷战的格局已经接近形成,但是在高档车制造方面,苏联的汽车设计师们还是抛开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对峙,采取了包容的心态积极向美国的高档车生产厂家进行了十分彻底的学习。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但至少在当时GAZ的设计室里,来自对岸阵营的Packard、Mercury还有Chrysler的高端车型集合在一起应该能开个小型的车展了。通过对这些来自敌方阵营的高端车型进行彻底的拆解和研究,这台苏联国产的海鸥轿车在造型方面拥有了十分明显的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气息。换句话说,这台GAZ M13海鸥轿车在造型上紧跟住了1950年代欧美汽车设计的潮流,大量的镀铬装饰和修长的车身以及尾部的鱼鳍式的造型都很难让人与一般意义上的苏联工业产品画上等号。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2 13:25
在动力方面,这台海鸥轿车使用了一台输出为195马力的V8汽油发动机,配合上一台3档自动变速箱,能够让这台身躯微胖的海鸥以16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疾驰。尽管这样的性能表现不能说出色,但是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性能已经完全足够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动力总成并不是苏联工程师自己设计出的杰作,他们在Chrysler的成熟产品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适应性的工作。尽管经过了不少适应性的改良工作,但是苏联当时的炼油企业仍旧无法提供能够与这台发动机相匹配的汽油,所以在最初的几年里,这些海鸥车所使用的汽油都是专门从芬兰进口的。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2 13:28
在内部,为了能够满足苏共的高级官员,GAZ的设计师使用了大量皮革还有当时十分先进的软质覆面。当然,最能够体现身份的还有那个面积巨大十分空旷的后排空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今天十分常见的电动车窗、收音机等设备都出现在当时的海鸥轿车上,而当时平头老百姓的轿车能够有个不漏风的车厢就已经算是奢侈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2 13:33
    从1959年GAZ M13海鸥轿车正式亮相开始,直到18年之后M14亮相。M13海鸥轿车生产了超过3100台,而这3100台海鸥轿车在新车的状态下无一被出售给个人用户。除了gov-ern-ment高级官员和高级党务人员之外,苏联的一些高级专家、苏联驻外使节以及友好国家的领导人等都是海鸥轿车的用户。当然,同样对于高档公务车有着十分强烈需求的情报机构也是海鸥轿车的大客户,KGB甚至要求GAZ汽车制造厂进一步改进那台V8发动机,已获得更大的马力和输出来应付“某些”特殊状况,而宽敞的后排空间也成为苏联普通百姓心中的噩梦…在苏联,有这么个说法: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突然被人用口袋罩住装进车里,当你发现你是在一台海鸥车里,那你就要开始担心自己未来所要面对的了,KGB三个字母所代表的涵义绝不是表面那么简单的。在其他方面,除了普通的三厢版本之外,GAZ还根据各种政治任务在海鸥轿车的基础上设计并改造出了检阅车、旅行车、救护车以及灵车等多种车型。而这些车型也无一例外仅供gov-ern-ment在特殊用途下进行使用。      GAZ M13海鸥轿车同样受到了铁幕另一端车迷的追捧。在冷战结束之后,大量幸存下来的海鸥轿车被卖到了西方国家作为私人收藏品或者成为留恋那个特殊年代人手中的时代见证。当然,在技术上毫无创新的海鸥轿车的身价也就无法和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泰托拉相提并论。但是它所拥有的造型所散发出的神秘感仍旧让不少人为之却步。或许这台海鸥驾驶起来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让人感到轻巧、灵活,但是它所给人的历史厚重感和使命感却是当今欧美高端车型所无法给予的。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坐在一部车况完美的海鸥轿车里,我希望它能够告诉你曾经它所经历的一切:阿尔巴特大街上的神秘接头、黑海畔豪华别墅的秘密会议、克林姆林宫广场上的风光接见…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5 19:32
     雪弗兰的辉煌已经延续了百年,它总是能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如说它在前不久的纽约车展上发布的全新2014款Impala。为了增加声势,一台非常性感的1966年科尔维特Impala SS 427敞篷也来到了晚辈的身边,与它并肩而立。       当然,从整个感觉上来说,除了名字差不多之外,这两款车几乎没有任何的相似点。      这款车在肌肉车里面算是相当的优雅了,体态修长,线条刚劲流畅。搭载390马力的V8发动机,配合4速手动变速箱,在1966年,完全是一台顶级的驾乘尤物。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5 20:26
      这辆产于1990年的高尔夫MK2在eBay上炒到了10万英镑的高价,这辆老高尔夫很老也很普通,并且有着超过19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当然10万的高价也是有原因的,这辆高尔夫曾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座驾。卖家有一份文件证明这辆高尔夫MK2曾在1990年至1995年服务于现任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不管怎么说,一辆有着22岁高龄的70马力小车能卖到10万英镑的高价确实有点悬,拍卖已结束,目前还不得知是哪位有钱的默克尔粉丝买到了这辆车。哈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5 20:30
1934年的Edsel福特Model 40特别版Speedster      时间追溯至1932年,当时福特汽车的主席Edsel福特,从欧洲回到美国,指派当时的设计总监E.T. Gregorie设计出跟欧洲大陆上相似的运动车型。至1934年,原始车型出炉,但很快就被改造成一台双座运动跑车,搭载了非常多的先进技术,其中有不少是在多年以后才出现在福特的量产车型上的。这台车净重约953公斤,搭载V8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5马力,之后,被植入了100马力的水星V8心脏。     Edsel福特先生非常享受这台车,一直使用到1943年去世为止。之后,这台车便辗转于多名主人之间,甚至有一段时间杳无音信。1999年,它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以176万美元的高价易主。最后拥有它的收藏家逝世之后,这台Speedster被捐献给了Edsel&Eleanor福特博物馆,在那里,得到了全面的修复。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7 11:14
  德国希特勒要弄一部坚固、耐用、便宜的车子, 之后大众 Beetle诞生了,而且它还是全球最热卖的车款之一。甲克虫之耐用,到现在都还有尚在服役的第一代车型,例如这部1970年的老车,现在已经42岁了。   原本这部车的动力是1.3升气冷式的自然进气引擎、马力44匹,但德国的某经销商,将其换上了Subaru Impreza WRX STI的2.0水平对卧涡轮增压引擎、马力达282匹。   经销商没有透露关于悬吊加强的规格资料,但是他们提到制动系统、轮圈、以及一些配件等处,都是从Porsche移植而来。至于售价方面,他们定价59990欧元,应该是一个完全卖不动的价格。

作者: FSYEZHU    时间: 2012-8-27 11: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8 13:30
原帖由 FSYEZHU 于 2012-8-27 11:19 发表
路過幫頂
谢帮顶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8 13:32
1938年的霍希853A Erdmann & Rossi Sport Cabriolet            Pebble Beach每年举办的经典车聚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经典车领域里的标杆活动。如果能够出席Pebble Beach的经典车聚会的话,对于绝大部分经典车爱好者和车主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不过,如果自己的车辆能够获得相应的奖项的话,那么这将是件最令人自豪的事情了。
一台产自1938年的霍希853A Erdmann & Rossi Sport Cabriolet就是这样一台冠军车。这台产自奥迪品牌前身的高档敞篷跑车在2001年经过全面翻新之后,与2004年首次参加了Pebble Beach的活动并获得了奖项。在之后2005年纽约市的老爷车聚会上又再次获得了所有来宾的肯定。之后的几年里,这台霍希不断的获得多个奖项,直到今年它来到了著名的RM拍卖行。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8 13:33
        霍希作为德国战前最有名的高档车制造商之一,在现代并没有太多的名气。尽管是个落寞的贵族,但是作为现代奥迪品牌精神的支柱之一,霍希一直都被真正的车迷所铭记。这台853A是霍希品牌的最后成绩,也被广泛的认为是最经典、最优美的霍希。而在技术上,完全超出1938年这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则让全世界为之疯狂。这台落户RM拍卖行的特殊版本853A Erdmann & Rossi Sport Cabriolet则又多了不少特殊的配置。除了先进的技术和优雅的造型之外,仅仅存世3台的珍稀程度也让这台霍希拥有了神秘的光环。
相比较充满了各种集成电路和激光焊接的现代超跑来说,这台体型伟岸,造型优美、技术先进(以1930年代标准来衡量)的经典超级跑车无疑更具魅力,而造价几十万美元的现代超跑或许将是这台霍希身价的领头而已。当然,无论最终将落户谁家,我想新主人一定会将继续照顾好这台令人陶醉的经典车,因为在今天,我们的汽车文化已经没有成就这种汽车的环境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29 19:14
  经典超级跑车兰博基尼Countach已相当稀有,若想看见这辆有12根排气尾管的Walter Wolf LP500S Lamborghini Countach特别版更是难上加难。据报导指出,加拿大籍富豪 Walter Wolf先生在1970年是 Wolf F1 Racing team赛车队的老板,而Walter Wolf LP500S Countach特别版仅限量生产了3部。     Walter Wolf LP500S Lamborghini Countach特别版以标准版 Countach LP400为基础,选用一具拥有447匹最大马力输出的5.0升自然进气 V12缸汽油引擎取代原本拥有375匹最大马力输出的4.0升V12缸汽油动力系统。 外观部份则搭载了宽体式前后叶子板(才装得下 Pirelli P7性能跑胎)、前保杆下巴、8活塞卡钳煞车、以及调整式后导流尾翼。坐舱内换上了拥有 Walter Wolf先生签名的 F1赛车样式方向盘。 图片中的12根排气尾管并非原厂套件,而是车主之后的改装。从部份细节看来,此 Walter Wolf LP500S Lamborghini Countach特别版当时正在日本展出。据了解,这辆特别版一直都保留在日本国内,最近一次于2010年展出时已改回原厂的4出式尾管。

作者: 康帕斯骑士    时间: 2012-8-29 21:00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8-30 10:42
   2012年度的“Best of Show ”的得主已经诞生。它是来自1928年奔驰的680S Saoutchik Torpedo车型,它的拥有者是Paul and Judy Andrews。       这款奔驰老爷车获得此项殊荣,不仅能为其带来荣誉的肯定,也会使其身价暴涨,这或许也是“Best of Show”奖项竞争激烈的原因。据悉,这款老爷车完成修复前在仓库里度过了30个年头,不要看它“老”,但在那个年代,动力却十分强劲,它搭载了一台 6.8L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可爆发出200-300马力。     能获得此大奖,法国车身制造商Jacques Saoutchik做出相当大的贡献,其修复的老爷车还有此次也参展的Hispano-Suiza H6C(中文或译为西斯巴诺)。
这台680S Saoutchik Torpedo也让奔驰汽车第七次登上“Best of Show”的领奖台。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9-1 20:21
这辆MINI轿车有充分的理由以双倍于其预售价的价格被出售,并不是因为尼尔.阿姆斯特朗曾经驾驶过它。作为英国宝龙拍卖行的第307号拍卖品,这辆极其罕见的MINI是有史以来制造的第八辆标志性轿车,其拍卖价格已被抬高至65100美元。     很明显,拍卖方能够掌握当前汽车收藏的趋势,寻找那些没有被修复的幸存老车——这些“珍宝”不但承受住了岁月的磨砺和氧化的威胁,而且侥幸逃过了那些想要将他们大卸八块重新组装的狂热收藏者们。“比新车更好”才是享受这些古老钢铁的唯一乐趣。根据拍卖行的消息,这辆1959年的Austin Seven(直到1961年Austin车型才被命名为MINI)是现存已知的最古老的未修复MINI轿车,而全世界也只有三辆更早期的未修复汽车还健在,其中一辆被收藏于英国汽车工业遗产信托基金博物馆。
作者: 揽胜车迷    时间: 2012-9-1 20:22
       未修复的汽车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因为它们身上保留着所有车辆出厂时的印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汽车制造标准比现在要宽松的多,而且很难找到当年的制造记录,因此这类车辆是历史学家及复原者们的最佳指南。这款MINI无疑是最流行的车型之一,在1959至2000年间仅有少量的改动,总共生产了超过530万辆,直到宝马停止了该车型的生产并推出更现代的MINI车型。
作者: lyy3319690    时间: 2012-9-2 0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