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国外大都市下水道 [打印本页]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23 10:29
标题: 国外大都市下水道
北京暴雨已致37人遇难  综合新华社电37人死亡,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
  截至昨日17时,北京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暴雨中损失惨重。
  北京市gov-ern-ment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昨日22时30分许发上述信息称,目前,死者已有22人确定身份,其余15人正在确认中。(新华网)
  近期,从广州到武汉,再到突降暴雨的北京等,中国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在经受着考验,各个大城市也都在积极升级或改造排水系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伦敦、东京,巴黎等一些国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统。
  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
  巴黎:古老的排水道
  对国外游客来说,巴黎似乎意味着繁华、浪漫、灯红酒绿一般的快乐生活。可是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就在繁灯初放的夜市中,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柏油马路和泥土,巴黎的地下世界——下水道,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想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这里没有黑水横流的垃圾,也没有臭气熏天的各种腐烂物体。事实上自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介绍冉阿让背负自己的未来女婿穿过了一段危险又深邃的下水道流沙泥之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现在,巴黎人甚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
古老的巴黎排水道
  下水道博物馆Tips:交通:坐地铁9号线或RER C线, Pont de lAlma 站下车;开放时间:5月1日到9月30日 11:00 – 17:00;10月1日到4月30日 11:00 – 16:00;每周四、周五,以及一月的第2-4周休息。
  据报道,巴黎经常下雨,从未发现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了无踪影。由于巴黎下水道系统享誉世界,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除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项目。能成为旅游景点,下水道肯定能容下很多游人,无比宽敞,可以行走奔跑(这种情形在西方电影里经常出现),有通畅的排气系统、有纯净空气,不会、不能臭气熏天。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23 10:30
塞纳河阿尔玛桥畔
  下水道博物馆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这里没有显眼的建筑,只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售票亭,掏3.8欧元购票后即可从旁边狭窄的旋梯进入地下6米的深处,探究巴黎的“五脏六腑”。据介绍,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有近10万人。
古老的巴黎排水道
  法国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从外表看并不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水道井盖。但是掀开这个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巴黎下水道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实在是不同凡响。聪明的巴黎人就利用这些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游览,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这哪里是下水道?简直就是宽敞的地下水库工程,就是发达的企业化复杂运作和灵活机动的应急机制。因此,这种四通八达的系统能够顺利排水。在19世纪就能够设计出这样复杂的地下下水道系统,那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创举,而这项巨大工程的设计师巴龙。奥斯曼当然功不可没。奥斯曼是在19世纪中期巴黎爆发大规模霍乱之后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厄热-贝尔格朗。1854年,奥斯曼让贝尔格朗具体负责施工。到1878年为止,贝尔格朗和他的工人们修建了600公里长的下水道。随后,下水道就开始不断延伸,直到现在长达2400公里。
  截止到1999年,巴黎便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这个城市的下水道和她的地铁一样,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的模样。除了正常的下水设施,这里还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和电缆。直至2004年,其古老的真空式邮政速递管道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多数人大概不知道,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据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下水道里也会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你所需要的,只是拨个电话,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只可惜,我当时没能记下这个号码。)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的设计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在博斯凯大街的污水干道,它浓缩了巴黎下水道的全貌。沿着一条长500米、标着路面街道名的蜿蜒通道前行,脚下是3米来宽的水道,污水在里面哗哗流淌,身边摆放着各种古今的机械,每隔一段又出现岔路和铁梯。再往前是一个陈列馆,陈列着从高卢罗曼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帝国和七月王朝、现代和近代巴黎下水道6个历史时期的图片、模型,并配以英、法两种文字说明。通道终端是一个大厅,放着3台电视机,播放一个长约20分钟的介绍巴黎下水道情况的短片。
  陈列品展示了巴黎下水道的历史变迁。早在1200年,菲利普·奥古斯特登基后要为巴黎铺砌路面,曾预见巴黎市区将兴建排水沟。从1370年开始,时任市长的于格·奥布里奥兴建蒙马特大街,将盖有拱顶的砌筑下水道通向河道。1850年,在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和欧仁·贝尔格朗工程师的推动下,巴黎的下水道和供水网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介绍,雨果在撰写《悲惨世界》前,曾通过时任下水道督察的好友埃马纽埃尔·布吕内索亲临下水道,并绘制了管道图,从而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小说主人公冉阿让在下水道中与警察周旋、逃脱追捕的情景。
  据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2300公里,每年从污水中收回的固体垃圾有1.5万立方米,巴黎地区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40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目前,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23 10:30
英国谢菲尔德市的地下抛物线拱形排水隧道。

  东京:下水道深达60米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地下排水系统建成于2006年,堪称牢固、先进,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23 10:32
泰本河,就像是很多泰晤士河的支流围绕在伦敦城市中心的下水道中。
  伦敦排水系统建立与霍乱肆虐有关
  1700年的时候,伦敦已经是一个拥有57万人口的欧洲超级大都市,但城市的排水系统极其糟糕。
  为将污水和雨水引入路两边的明渠或者马路两边的街沟中,泥土路面或者卵石街道都凿有迷宫般的沟沟渠渠。一英尺多深的明渠中塞满了灰烬、动物尸体,甚至粪便。糟糕的排污系统将街道变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
  1810年,英国人开始使用暗管排水,改变了城市的排水状况。
  有趣的是,英国排水管道系统的建立,与霍乱的肆虐大有关系。
  1831年,欧洲爆发霍乱。这次霍乱夺去约32000名英国人的生命。人们认识到,拥挤、肮脏的街道是疾病的温床。1842年,大不列颠帝国派出考察队去罗马和巴黎参观供排水系统,他们惊讶地发现,古罗马的排水系统比起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要先进得多、卫生得多。为了改善地下水道,英国gov-ern-ment成立了一个皇家委员会。
  1856年,一位叫做巴瑟杰的人承担设计伦敦新的排水系统的任务。他计划将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巴瑟杰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地下排水系统全长160公里,位于地下3米的深处,需挖掘350万吨土,但这个计划连续5次被否决。1858年夏天,伦敦市内的臭味达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伦敦市政当局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同意了巴瑟杰的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1865年工程完工,实际长度超过设计方案,全长达到2000公里。下水道在伦敦地下纵横交错,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伦敦舰队下水道,这成为了伦敦城市探险者拍摄的经典地点。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23 10:32
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放水渠,这是现代世界被忽视的七大奇观之一。
澳大利亚地下排水渠,被热爱城市探险的人称为洞穴。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23 10:33
  澳大利亚地下排水渠,被热爱城市探险的人称为洞穴。
罗马:2500年后仍在使用
  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
  说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须从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
  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暴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渠道系统中最大的一条截面为3.3米×4米,从古罗马城广场通往台伯河。
  公元33年,罗马的营造官清洁下水道时,曾乘坐一叶扁舟在地下水道中游历了一遍,足见下水道是多么宽敞。
  墨西哥城:花3100万美元改造
  2009年4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阶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术的这一工程共花费3100万美元,预计可以使用50年以上。
  墨西哥城排水系统管道从1975年便开始使用,由于年久失修,该市曾频繁发生水淹道路的情况。
作者: 雨轩007    时间: 2012-7-23 11:10

作者: 越野e虫    时间: 2012-7-23 16:20
中国修路部门各自为政,一伙扒路军
作者: 皮皮鲁7711    时间: 2012-7-23 18:10
一场暴雨让中国的劣根暴露在世人面前。四个现代化的谎言被揭穿!
作者: 想明白    时间: 2012-7-23 22:53
一下子搞好了上哪弄钱啊,质量不是关键,能不断搞钱才是王道
作者: 新轮圈    时间: 2012-7-24 12: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亮仔1    时间: 2012-7-24 15:22
谁说中国不好来的,那家伙,面上可漂亮了,不信去看看大都市的夜景!
作者: godoffroad    时间: 2012-7-24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易扬    时间: 2012-7-25 23:35
我们认命吧
作者: 追随大师    时间: 2012-7-26 00:00
原帖由 越野e虫 于 2012-7-23 08:20 发表
中国修路部门各自为政,一伙扒路军


各自为政的扒路军,永远不具备,也不应该具备,为城市建设长远的利益着想,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人就懂得地下排水道的重要意义,可惜,连咱们的首都都没有这种意识,可想而知,其他的各大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否则,扒路军就没活干了,这是咱们的特色,应该永远发扬下去
作者: 沙漠胡杨88    时间: 2012-7-26 20:30
一任领导就那么几年,谁会拿那么多钱扔到看不见的地下?政绩工程要让上级领导及老百姓看得见!傻子才会这么做,除非立法,每年的市政投入三分之一必须投在地下。政绩看地下!
作者: 逆向制作    时间: 2012-7-26 21:35
原帖由 想明白 于 2012-7-23 22:53 发表
一下子搞好了上哪弄钱啊,质量不是关键,能不断搞钱才是王道



作者: 逆向制作    时间: 2012-7-30 20:17
原帖由 沙漠胡杨88 于 2012-7-26 20:30 发表
一任领导就那么几年,谁会拿那么多钱扔到看不见的地下?政绩工程要让上级领导及老百姓看得见!傻子才会这么做,除非立法,每年的市政投入三分之一必须投在地下。政绩看地下!


地上的.才看得见政积..地下再好.谁看得见.傻瓜才搞地下活动........................
作者: herbie    时间: 2012-7-31 11:23
没法比啊
作者: power78    时间: 2012-8-8 18:48
他们都不行,咱都有水流到明处。
作者: 影子传说1566    时间: 2012-8-9 09:11

作者: 角斗士2    时间: 2012-8-11 09:09
百年的工程 能用千年----
作者: power78    时间: 2012-8-24 17:04
别跟国外比了,他们都是帝国主义,罪恶滔天。我们是和谐社会,有事做到明处,不学他们搞隐蔽工程。他们也就那样,南昌花5亿弄排水,照样被淹,宋朝的排水我们还在用,大修排水的观念是先人们传授给帝国主义的。

[ 本帖最后由 power78 于 2012-8-24 17:06 编辑 ]
作者: 17555    时间: 2012-8-24 20:33
很赞同郎咸平的观点,是制度问题。这次怎么爆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进,或者还是一贯如此。考核短期政绩和GDP是个坑子孙的东西,多少形象工程换一届来一个,………………痛,小老百姓的痛。
作者: stonebad    时间: 2012-9-10 05:03
标题: 回复 12楼 亮仔1 的帖子
还面上呢,骨子里就烂了……
作者: 十三点    时间: 2012-9-10 16:56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作者: 森林冰    时间: 2012-9-10 20:30

作者: GPW503    时间: 2012-9-11 00:45
德国人看你工业怎么样,仅凭一颗螺丝钉,就可以对你说三道四,评头论足。一个城市下水道的大小,就可看出说明了一切........................
作者: 潮流兴    时间: 2012-10-4 00:53
原帖由 想明白 于 2012-7-23 22:53 发表
一下子搞好了上哪弄钱啊,质量不是关键,能不断搞钱才是王道

同感!
作者: 逆向制作    时间: 2012-10-5 21:55
无利可图。再好的工程能怎样。。特色嘛。


作者: nnnanfeng    时间: 2012-10-10 14: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永恒的灵性    时间: 2012-10-11 14:51
市政工程一直这样,前段时间哪个大桥断了,现在还没说什么出来。

作者: 4x4long    时间: 2012-10-20 13:03
原帖由 想明白 于 2012-7-23 14:53 发表
一下子搞好了上哪弄钱啊,质量不是关键,能不断搞钱才是王道
.......,,,,,GOOD,,,,,,,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