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汽车安全手册: 冬季怎样热车才最科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洪水
时间:
2012-11-18 18:14
标题:
汽车安全手册: 冬季怎样热车才最科学
到了冬季,“热车”的问题又成为了焦点。很多人的观念中,都认为冬天早上要用车时,在发动车子以后原地怠速热车三到五分钟再上路,这样对车有益。这样的观念是不科学的,今天就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
■ 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与机油冷却器组成。其中,在冷车启动中,我们涉及到的就是机油泵。在我们将车辆通电后,机油泵就会开始工作,将油底壳内的机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
■ 发动机润滑系统功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用主要有:润滑、清洗、冷却、密封、防锈蚀、液压和减震缓冲的作用。而今天的主题中,主要体现了润滑和减震缓冲的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并吸收冲击减小振动。
■ 润滑系统润滑方式
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主要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和定期润滑。我们在冬季热车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另发动机得到充分润滑,在机油泵将机油输送到各摩擦面后,就要依靠飞溅润滑使发动机得到充分润滑。
飞溅润滑
润滑系介绍
飞溅润滑就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它可使裸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
在了解完发动机润滑系统后,冬季或长时间停放后的车辆,在启动时为什么要热车这一问题。
■ 为什么要热车
车子经过长时间的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会流回到发动机下部的机油底壳内。因此在长期未使用或冬季隔夜后,启动车辆时发动机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情况。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才会通过机油泵的运转以及飞溅润滑的方式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
发动机在未达到工作温度之前(大约在摄氏90-110度之间),供油系统因温度过低,是无法有效地将汽油完全气化的。在汽油尚未气化而呈液态时,是不易燃烧的,从而形成积碳。
有关变速箱变速齿轮的润滑,是最不易懂也最易忽略的。变速箱齿轮油与发动机机油的相同点就是:在冷车时齿轮油都回流到变速箱下半部。只有当车辆动起来时才会因齿轮的运转而将底部的齿轮油输送到变速箱上半部,使其得到润滑。
这也是为什么要让车动起来的原因,变速箱没有齿轮油泵,原地热车只有发动机在运动,其余部份都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在车辆运动起来一段时间后才能改善此状况。
通过前两页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热车的原因有所了解了。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热车的正确做法。
■ 热车正确做法
原地怠速热车受温度及怠速空转的影响,使汽油燃烧不完全,从而产生积碳。并且,由于燃油的不完全燃烧,导致尾气排放严重超标,无形中加重了三元催化器的负荷。
正确的热车方法是,在发动车辆30秒至1分钟后上路缓慢行驶。此时不可急加速,应保持在低车速。并控制发动机转速在1000转左右(一般保持800转即可)。待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再按日常习惯行驶。
如今市面上的车辆基本都属于电喷,由于电喷车不同于过去老式的化油器机型汽车,电喷车供油系统完全由发动机的ECU模块控制,它的控制系统不受空气流速、温度的影响。因此,只要机油压力升高,水温达到50摄氏度左右就可。
■ 行车前检查
记得考驾照第一天上车时,最先做的项目就是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外观、底盘、轮胎等,有无划痕、有无漏油液、轮胎是否缺气等。
这些项目在我们日常用车中也是需要做到的,另外,在启动车辆时要留意各指示表是否正常,自检程序有无故障。
总结:
对于一些新手和女性驾驶员而言,“热车”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虽然电喷车在不热车的情况下也不影响驾驶,但久而久之发动机的寿命就会收到严重影响。所以,在冬季养成“热车”的习惯,无形中也为我们减少一些养车的费用。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