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317-阿里北线-极限大穿越 [打印本页]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2:43
标题: 317-阿里北线-极限大穿越
消逝的时间,错过的机会,不会让你在人生的第二条河流中重复,只有珍惜韶光、朝花惜拾,才对得起这世间的滚滚红尘。在最合适的季节,背上行囊,独自开着车闯进西藏、穿越高原,佛法、苍生、雪山、精灵,原著民就会摘下它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在大美之中无声的震撼。
http://music.baidu.com/data/music/file?link=http://zhangmenshiting.baidu.com/data2/music/14951078/14951082237600128.mp3?xcode=71eebd7dac3fb9b7577895e58b3b93ef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20 20:02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2:55
•《国道317—川藏大北线》
[size=89%]• 从成都-康定-道孚-炉霍-甘孜-玛尼干戈-德格-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拉萨。全程2412公里,最低海拔成都500米,最高海拔雀儿山5050米,落差5000米.
[attach]16177072[/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2:56
[size=78%]•
第一站
[size=78%]•
国道——317
[size=78%]•
世界顶级的高海拔路段,川藏北线是公认的难度最高的越野线路,对于越野人来说,川藏大北线是一个标高,一个里程碑式的完结。对车,对人都是极大的考验,一个自驾客,驾驶越野车走完川藏大北线进藏是一种勇气和自豪。
[size=78%]•
317国道由成都-康定-道孚-甘孜-玛尼干戈-翻越雀儿山-德格-金沙江大桥-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拉萨,全程2412公里。317国道大部分路段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中穿行,这个地区人口稀少,道路险峻,公路垂直降差5000多米,沿途吃的住的环境都很差,在路上,你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塌方、泥石流、陷车等,是一个苦难与悲壮的穿越线路。
[size=78%]•
川藏大北线是川藏南线,新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无法比拟的,这里有藏地佛教文化中心-五明色达佛学院,有藏地最大的-德格印经院,有藏地原始苯教发源地——蜘蛛寺,有世界上最惊人的-比如骷髅墙,有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玛尼墙。藏区宗教氛围最浓烈,最壮观,最典型民居都在317国道沿线得以完美的展现。让你去感受、让你去阅读、让你去领悟那深邃的藏传文化。
[size=78%]•
越野旅游的方式是一种对生命的思索与磨砺的过程,是让心灵自由飞翔,让思想任意放逐的方式,行者无疆,万里云和月。
[size=78%]•
2012年9月7日,计划很久的阿里行终于从国道317开始,驾驶我的“小姆尼”,单车,满车的食品、干粮、帐篷,携带1D马克3、5D2 、 7D 佳能相机,镜头:500/f4 、 70-200、24-70、16-35 、 8-15鱼眼、580闪光灯、脚架、副油箱2个、备用轮胎2个、铁锹一把、脱困木板2块、阿里地区所有的边防证、高原应急药品。
[size=78%]•
忐忑不安和揣着对317道路的艰险与阿里的神秘,一路穿越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雀儿山,跨越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穿越原始的阿里无人区、羌塘草原。用“小姆尼”轮胎的记载穿越的历程,用坚毅的勇气拓展生命的宽度,用汗水和思绪记录着无限的大美。
[size=78%]•
这次“317-阿里大北线穿越”,全程45天,我的“小姆尼”非常坚强,很给我面子,除轮胎被坚硬是石头刺破两次外,无一次细微毛病,无一次擦挂,带我走完全程13000多公里,安全回家。为此,非常感谢我的“小姆尼”,银白色的“小姆尼”。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7 22:57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2:58
•《喇荣沟晨曦》
[size=78%]•
在色达县城20公里处,有一条名叫喇荣沟的山沟,顺着公路的左侧路边有一山门,山门上题名“五明佛学院”,山门的两边有几座白塔,进得山门往上行就到了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简称---色达佛学院。
[attach]1617709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01
[size=78%]•《佛学院门楼》
1980年法王晋美彭措在色达喇荣沟创建了五明佛学院。由于法王的名声显赫,在短短几年里,避居高寒深山里的色达佛学院就声名远扬受人膜拜,成为藏传佛教最大的佛学院。以前这里没有开放,不允许汉人进去的,2000年色达通车后才逐渐向外界开放。我几年前第一次去的时候大门处还有当地派出所执勤,要检察证件、登记,如果是记者还要色达县文化局的证明才能放行。连相机都不准带进去,再三解释才允许我们带上相机,但,一再告诫我,千万不要拍照,不要引起信徒与我之间的冲突。还没有进山门,就被警察给了一个下马威。
进去后一下就被这红色的世界给震慑住了,眼前看到的都是降红色,经堂是红的,僧舍是红的,僧侣的僧袍是红色的,整个山沟笼罩在这红色的海洋里。僧侣见到外来人都用惊恐和好奇的眼光注视着我,没有对话,只有目光的对视,我在他们眼中就是外星人。空气中弥漫着藏区特有的味道,是酥油茶?是焚香? 我不知所惑,由于对他们不了解,紧张而恐惧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大脑,没有了自我,思想一片空白,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星球,有身在天堂的感觉。
[attach]16177114[/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7 23:18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04
•《雾绕坛城》
[size=78%]•
清晨,坛城经过一夜的沉寂,一抹阳光照射在一片红色的上万间的憎舍上,苏醒了大地,换醒了僧侣。太阳透过渺渺炊烟,此景此情真好似天上人间。
[attach]16177226[/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7 23:14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16
•《红霞映坛城》
色达佛学院的最高峰是金碧辉煌的“坛城”它最上面的一层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在这里转上一圈就会消灾祈福,底层是一圈转经筒,金色的转经筒在虔诚的藏民手中摩擦得油亮油亮的,转过后,留下一阵阵悠长的叽叽嘎嘎声,成千上万的信徒不远万里,以各种方式来的这里,就是在这叽叽嘎嘎声中求得安详和慰籍。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7 23:17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22
今天是尼姑的转坛日,成百上千的尼姑围着坛城从早上一直转到晚上,不知疲惫。
[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8 00:45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28
[attach]16177446[/attach] •《辩经堂》
[size=78%]• 在红色海洋组建的万间憎舍的中央,是色达佛学院的精神中枢—辩经堂,来自藏区各个地方的佛学院和各大寺庙的僧侣都来的这里辩经,学习藏转佛教的真谛。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30
圣城全景 红色的海洋[attach]1617748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32
虔诚的祈福 愿神保佑
[attach]16177502[/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33
[size=89%]•《修得红房千万间》
[size=78%]•
几年前我第一次来的这里的时候,从山门进来要走3.5公里的路才有这红色的僧侣禅房,由于五明佛学院在藏区信徒中的地位,来这里修行的喇嘛尼姑逐年上升,修建速度很快,每天都有新的僧房落成。现在一进山门就能看见这些标志性的小屋,这些禅房都是藏民自己亲手设计修建。也有买卖的僧房,买僧房的大多是外地来的不是藏民的“看破红尘”的居士,20平米的小房大约要5万-8万元,根据地势价位不同。
[attach]16177509[/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35
•《闭关楼》
[size=78%]•
着落在喇荣佛学院山顶最高处的这个红色小楼叫“闭关楼”,大活佛闭关时在小楼里不出不喝,几天闭关修行。小楼平时没有其他人进去,也不准外人进去参观。
[attach]16177526[/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37
[size=111%]•《佛光照耀下的尼姑》
• 日出时分,佛学院的尼姑早早的起床,从他们很小很窄的红色憎舍里出门,来到位于喇荣沟的山顶,转山念经,这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必修功。
[attach]16177527[/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7 23:38
[size=111%]•《佛光照耀下的尼姑》
•
日出时分,佛学院的尼姑早早的起床,从他们很小很窄的红色憎舍里出门,来到位于喇荣沟的山顶,转山念经,这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必修功。
[attach]16177530[/attach]
作者: 邻家小妹 时间: 2013-1-17 23:41
沙发先坐,西藏穿行,文化在路上.
作者: 渝之驴 时间: 2013-1-18 01:52
精彩纷呈的片子
作者: 黛云远淡 时间: 2013-1-18 10:48
标题: 回复 15楼 重庆太阳 的帖子
收藏了,期待大片。![](static/image/smiley/fb/keai.png)
作者: X9 时间: 2013-1-18 11:01
精采......![](static/image/smiley/fb/taibangle.png)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05
《老尼姑》
[attach]1618210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07
[attach]1618211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08
•《答辩路上》
[size=78%]•
佛学院开设为显宗和密宗两大课程,一般学完要4-5年时间。然后和来自各地的佛学院学习完结后的僧侣一起进行答辩,答辩时现场争辩非常激烈,答辩者双方手舞足蹈,面红耳赤,肢体语言很丰富,过关后获得法师(堪布)称号,就有资格讲讲说法了。
[attach]1618212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13
[attach]16182168[/attach] [size=89%]• 来自四川小金县的喇嘛,在佛学院学习已3年了,有自己的一间红色的小屋, 三年前,当时买成5600元,现在买这样大的一个房间需要12000元左右,房价的上涨也[没有放过佛门圣地。
local]1[/local]
[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9 00:02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16
《药王山的经幡》
在色达佛学院的傍边2公里处,有一座山,藏民叫药王山,药王山上插满了五彩的经幡。来色达佛学院朝拜的藏民,都要来药王山朝拜转山,有点是消灾祈福,有的是结婚几年不生来这里求子,有的是来还愿。转完山后再带几根小草拿回家,挂在家里祛病除邪,据说很灵验。
[attach]16182205[/attach]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16
[attach]16182211[/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23
[size=89%]•《神秘的外星帝国》
[size=89%]•用另一种眼光看佛学院,就有外星帝国的神秘,人世间的痕迹在这里很难找到,弥漫的烟雾给神秘的佛学院更增添了几分恐怖,好像置身外星空之中,不敢自我。
[attach]1618225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25
[size=89%]•《僧舍一片红》
[size=78%]•
除了蓝天白云以外,清一色的僧舍不知有几万间,统一的建筑,统一的色彩,房屋的大小基本相同,红墙白窗平顶,漫山遍野的僧舍都是严格按照戒律而修建的。男僧基本住在山顶,山坡两侧是尼姑(觉母)住宿,中间隔着的是居士区。觉母是可以到喇嘛的驻地去串门的,但是,喇嘛是绝对不允许进尼姑房门 。
[attach]1618227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0:28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34
[size=89%]•《修房子的尼姑》
[size=89%]•
他们的僧舍都是自己修建,我修房子时你来帮我,你修房子时我来帮你。墙是用原木,染上降红色的染料,木框玻璃窗,现在大部分都用白色铝合金做窗户,房顶用木料做底层,在木料上铺上席子,在席子上铺一层塑料布,再在塑料布上斜斜的铺满很细的泥土就行了,不会漏水很保温。,
[attach]16182312[/attach][attach]16182312[/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48
[size=78%]•《崩柯》
[size=67%]•
这些红色的僧舍藏语叫-崩柯,男僧和觉母的蹦柯是分开而建的,男僧和尼姑之间是不能接触、交谈和结伴而行的。房间里很干净,进门脱鞋,进门一般是厨房,厨房和睡觉的地方用墙或木板隔开的,床的上方就是他们信仰的图腾和藏传佛教的精神圣像,像的下方供着祭神的物品。到了夜间,整个山谷非常宁静,当你走到小屋旁就能听见他们入睡前的诵经声,每个崩柯都会传出同样的嗡嗡声。
[attach]16182462[/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0:55
[size=89%]•[attach]16182527[/attach][size=78%]•
我每次去佛学院都住在辩经堂傍边的佛学院居士招待所,这里基本上是整个佛学院的中心,可以环顾四周,楼顶带可以爬上去拍360度的接片,一把钢管焊接的小楼梯不是很好爬,要很小心。招待所的前面就是各地来色达天葬台天葬,死去的藏民存放尸体的地方,我们叫(停尸房)第一次住在这里时晚上很害怕,出去夜拍时心里都非常恐怖,整个山沟充满了怪怪的味道,不寒而栗。早上,尸体抬出去前,信徒都要在招待所前的坝子里给逝去的灵魂念经超度。,来超度的尼姑、喇嘛都是自愿的,多的时候马路上都站满了来超度的尼姑和喇嘛,场面很壮观。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01
《佛学院全景图》
避居喇荣山谷的色达五明佛学院全景图,藏区最大的佛学院,海拔4200米。
学院常住僧侣一万多人,如果遇大活佛来学院灌顶,人数可达10万人之多,场面是非常震撼。密密麻麻的僧舍挤满了整个喇荣山谷,犹如一片红色的海洋,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尼姑和外地来的善男信女来来往往,你置身其中好像跌进红色的漩涡。这个红色的佛城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当然房价也是随着发展而同步发展的。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1:06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02
色达佛学院---天葬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05
[size=178%]•
《天葬台神鹰—空行母》
[size=78%]•
在色达不得不说佛学院,在佛学院不得不说天葬台,色达的天葬台是西藏地区最大的天葬台,每天都有逝去的信徒在这里天葬。天葬就是信徒死去轮回的一种形式,也是信徒从出生开始来到人间的最后一次给世界的舍施,来天葬的人也叫—善人。
[attach]16182575[/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1:06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09
•《轮回路上》
[size=67%]•
人间的幸福和佛门的清静,出世与入世也都在转瞬之间。天上飞行的行母,帮助死去的逝者最后的一次施舍,身体以最快的速度升天,灵魂得以轮回。从拉萨,青海,川西各地送来这里的尸体就存放在佛学院居士招待所前的停尸房里,等待活佛来超度。然后,装在木箱里,纸箱里,麻袋,包装袋,或者旧衣服,旧床单等包裹起来。有的用车拉,有的用摩托车,有的用板车,有
的就是亲人自己背到天葬台(尸陀林)来,等待天葬师,天葬师做完法事,燃起桑烟就开始天葬的神圣一刻。
[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8 22:39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25
[size=89%]•《空行母》
[size=67%]•
秃鹫—佛教称之为“空行母”,成群的行母在几分钟之内就能为逝者升天。空行母也分等级,有一.二.三个等级,有头鹰,有群组,等级高的行母在地上的前面,等级低的在后面,飞在天上的鹰是吃不到肉的。每天来天葬的尸体有好几具不等,多的时候一天有7-8具,当最后一具尸体做完后,第一批度母就一窝蜂的扑上来。逝者是亲属在旁边默默的看着自己的亲人升天,全场很安静,几乎没有声音,逝者的灵魂就在这寂静中升天在天堂中轮回。
[attach]16182735[/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27
[size=89%]喇嘛.空行母》
[size=78%]•
为逝者超度的喇嘛,为逝者升天的空行母,为生者走完最后的历程,为死者的轮回迈出第一步。在佛的世界里他们得到了佛的圆满,宁静而祥和地轮回升天,去到更清静的天界。
[attach]16182773[/attach][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8 22:39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30
[size=89%]•《众僧超度》
[size=78%]•
信徒去世后,从藏区各地送来色达天葬的尸体,就停放在居士招待所前,每天早上就有很多的僧侣在这里义务为死者超度念经,做完法事后尸体就由
家人送往天葬台。
[attach]16182796[/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32
前来做法事的有尼姑也有喇嘛,多以年轻的喇嘛尼姑为主。时间大约2个小时。
[attach]1618281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33
《转经筒的老人》
藏传佛教和汉佛教的最大的不同是,汉佛教烧香拜佛都是求今生荣华富贵、早生贵子、消灾祈福、升官发财、长寿百岁,藏传佛教则是:不求今生如何,做牛做马那是天意,而祈求来世成佛。个中奥妙不得其解,还望读者自悟。
[attach]16182820[/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8 22:39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49
[attach]1618295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51
[size=156%]•
《惊天一问》
[size=67%]•
天葬师—吉美刚山(哲哲),据说天葬师是家传,没有经过考证,但是这几年前我去色达采访天葬师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哲哲一家。几年前我拍的哲哲的父亲,年迈的天葬师,也是色达的第一代天葬师,父亲老了,就把天葬师的位置传给哲哲的哥哥(泽旺仁真),哥哥现在升为活佛,天葬师的位置就传给了哲哲。这天,天葬仪式还没有完,天上就下起了大雨,还夹杂着冰粒。我和哲哲躲进了他超度做法事的洞里,突然,哲哲起身走到洞口,仰头问天。我非常惊奇,慌忙抓起相机按下这“问天”一照。事后我也没有问哲哲是什么原因,在大雨中“问天”。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55
[size=78%]•《我也秀一拍》
[size=56%]• 雨后哲哲也拿起我的相机,从镜头里一窥他的天葬台。天葬台以前不这样的,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就在高原草地上铺有一块石头,有一座白塔为逝者超度,逝者带来的遗物被子,衣服,帽子木箱等都丢弃在山坡上,很多很多堆积像小山,由于这里是高寒地区衣物多年都没有腐烂,阳光照在上面有一种很大很难闻的味道。天葬师告诉我,信佛的人戒杀,为了避免伤害衣物里的小虫子,所以,从来不把逝者的衣物烧掉。现在佛学院也知道这样很污染环境和空气,从新整理天葬台,也把逝者丢弃在这里20多年几万人的衣物都烧掉清理干净了,现在的天葬台就很少有原来那样很刺鼻难闻的味道了。据说:佛学院的大活佛出资几百万修建了超度的山洞和图腾,公路也修到了天葬台,但是,没有了原来的自然景象。
[attach]1618298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1:58
[size=89%]•《泽旺仁真》
活佛
[size=78%]•
喇荣佛学院第二代天葬师,升为活佛后就没有做天葬师了,天葬师就由哲哲继承。泽旺仁真手上端的白色的碗是用人的头盖骨做的,还用大腿骨做笛子-法器,正用头盖骨做的碗吃饭。
[attach]16183005[/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00
•《头盖骨》
•
天葬师.泽旺仁真把善人的头盖骨取下来,是做古萨里法事的法器。用善人的骨头做法器是很灵的,泽旺给我这样说。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03
•《大腿骨》
•
修习古萨里的法器最好是选用觉母,喇嘛,活佛的腿骨为上乘。
[attach]1618304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04
•天葬师在天葬台(尸陀林)取善人的腿骨来做超度的法器
[attach]1618306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06
右图.
夜里天葬师泽旺仁真在家里闭关修习古萨里。
左图.
天葬师泽旺仁真在理塘闭关七天后给病人打卦祛病。
[attach]1618310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08
•天葬师.吉美刚山-哲哲
在天葬台修行洞里给刚做完升天 的善人念经超度做法事-古萨里。 天葬师的工作是没有工资的,他们的经济来源于逝者家属的施舍,天葬一个善人,家属就给天葬师50-100 元不等的施舍。偶尔也会收到逝者家属 很多的施舍费,给多少全是出于他们自愿,天葬师是不会伸手索取天葬费的。 在当地,天葬师也是算比较富有的, 他们家里面没有牛羊,家庭里所有的收 入都来源于天葬师天葬带来的经济。
[attach]16183136[/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2:12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14
•《兄弟俩》
•活佛.泽旺仁真-第二代天葬师和哥哥吉美刚山—第三代天葬师的合影
[attach]16183167[/attach]
作者: OFENG 时间: 2013-1-18 22:14
色达神秘令人向往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15
•《老天葬师》
[size=89%]•
第一代天葬师.吉美刚山和泽旺仁真的父亲。把天葬师的技艺传给了两个儿子后,退休下来,带着老伴在色达佛学院山沟里的一间禅房里,相依为伴,过着非常清贫的老年生活。
[attach]16183171[/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16
老天葬师的老伴,吉美刚山,泽旺仁真的母亲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17
•活佛.泽旺仁真和他的老婆,老婆才19岁,老家在理塘,怀里抱的是活佛几个月的小儿子,他自己的房子正在修,现暂时在住在哥哥吉美刚山家里。
[attach]1618320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21
泽旺仁真活佛和哲哲天葬师一家,亲切和睦。一家人在手提电脑前观看我白天给他们拍的照片,看到他们自己的容貌在电脑里活生生的出现,他们非常开心,我每年去的时候我就把上一次去给他们拍的照片洗出来带给他们,他们身处高寒山区,很少有机会拍照,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照片很珍贵,为此他们对我很感激,我也很自然的成为了天葬师一家的朋友,在他家吃饭,喝酥油茶。
[attach]16183226[/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22
[size=89%]•《天葬师和他的两个孩子》
[size=78%]•
天葬师有三个孩子,老婆很漂亮,有一栋很大的房子,两层楼。去年9月我去他家的时候,只有一辆长安面包车,今年9月再去时,他家又添了一台猎豹越野车,还专门为他的爱车修建一个停车库,车罩遮得严严实实的,很有气度。
[attach]1618323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26
•《未来活佛》
[size=67%]•
这是天葬师的二儿子,今年4岁,据天葬师.吉美刚山说:儿子在今年的年初已经被青海果洛县的一个很大的寺庙选中了做为转世灵童。寺庙要在孩子7岁的时候才接到寺庙里修行,吉美刚山一家为此非常荣幸和自豪。三年后,我也计划全程记录送小活佛去青海果洛的过程,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纪念,相信那时的场面很庄严很壮观。
[attach]1618326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28
[size=89%]•中午在天葬师.吉美刚山家里吃了午饭,午饭就是喝天葬师老婆做的酥油茶,糌粑,整块带脚的羊肉和大块的牛肉,人手一把尖刀,自己从盘里拿出来切,很大的牛羊臊味,我们吃不了多少,但是,酥油茶是很好喝的,奶的新鲜的,他们自己家仅有的一头奶牛挤的。天葬是每天的下午1点左右开始,午饭后,我就用车送天葬师去天葬台。
[attach]16183277[/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29
[size=111%]• 活佛.泽旺仁真与(汉僧.居士)我的合影
[attach]16183281[/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30
觉母和空行母在天葬台
[attach]1618328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2:32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33
[size=89%]•《活人天葬》
[size=67%]•
听到这个词语很多人都会发出恐怖的疑惑,活人怎么天葬?活人也能天葬?是的,这是真的,我亲眼看到,我亲身经历的活人天葬的过程。今天,天葬师哲哲把三具尸体做完后,在收拾法器准备回家的时候,哲哲心情很好,拉到我的手边走边说:“来”,我不知他要把我拉到那里去?给我说什么?我满腹疑问感到有些不安,不自觉的跟他走去......
[attach]16183322[/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34
[size=56%]•当走到天葬台处,哲哲停下来,说:“老胡,你躺下”,我问:“躺那里”,他说:就这里呀!我说:这不是天葬台嘛?哲哲说:“你躺下我给你做一次法事,活人天葬是很好的事情,能消灾祈福的,我有些犹豫,哲哲看我半信半疑的样子,就说“做了法事往后会有好运的,你相信我”,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心里想在这里可是躺下了几万具尸体的天葬台啊!那些血腥的过程和场面我是历历在目的,心里的畏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哲哲是诚恳而坚定的眼神中,我忐忑不安的按他的要求躺下了。接着,天葬师就拿刚刚给来这里做天葬的尸体用过的刀,给我按天葬的方式进行活人天葬仪式,那刀上面还残留有尸体肉末和血迹,在我的身上从头到脚的比划着,天葬师口中还念念有词,唱了我们什么都听不懂的“古萨里”,可能是一种超度的咒语吧。然后把我的头发和指甲割一点下来,留在天葬台,(空行母是不会带走尸体的头发上天的)整个活人天葬的过程大约持续10分钟。
[attach]16183382[/attach][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8 22:42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40
[attach]16183387[/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41
[size=111%]•《经幡》
[size=78%]•
喇荣.色达佛学院的经幡是整个藏区最为壮观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我去过藏区的很多地方,都没有看到比这里的经幡更多的,规模和这里无可比拟。
[attach]1618338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43
[size=111%]• 喇荣.佛学院笼罩在漫漫的夜色之中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2:45
下一站 昌都--印经院 请关注 谢谢
作者: 倪小龙 时间: 2013-1-18 23:00
怪吓人 的。。。。[![](static/image/smiley/fb/jiong.png)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06
[size=178%]•
第二站
[size=178%]•
色达——昌都
[size=178%]•
早上5、30分起床,在色达居士招待所里收拾好所有的行李装好车,然后到绿坛的山顶上拍日出。天气很好,太阳按摄影的方式定时出来,金色的阳光洒在层层的“崩空”上,一股股炊烟徐徐升起,慢慢的弥漫了整个喇荣山谷,从相机的取景器里看去,一派外星帝国的景象呈现在里面,内心狂喜,狠狠的按下快门,留下珍贵的一刻。
[size=78%]•
告别色达,告别哲哲,带走色达佛学院的禅土梵音,一路向20公里外的色达县城进发,然后直奔甘孜。从色达到甘孜有两条路,一条是从色达往回走,经嗡达--炉霍—甘孜,这条路是全柏油路。另一条路是土路,经亚龙—泥柯—丘洛—甘孜。这条路要近很多,风景也很美。四年前走这条路的时候,还是机耕道,道路主要是给伐木工的拖拉机运输木材出来的通道,从色达出来20公里到亚龙这一段的柏油路,再往前走就是机耕道了,沿着山沟一到泥柯都是原始森林,过尼柯就翻山,翻上这座神山眼前呈现的就是一排排雪山,非常壮观!下山就是甘孜了。甘孜前面...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08
[attach]1618378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11
[size=78%]•在这一排排雪山的下面就是甘孜县城。甘孜县城海拔3390米,
[size=78%]•距州府所在地康定385公里“甘孜”系藏语,意为洁白、美丽,原为寺庙名,
[size=78%]•传说甘孜城的西北坡有一块形如绵羊的白玉,毛泽洁白无瑕,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光彩夺目,十分美丽。由此,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甘孜。
[attach]16183829[/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13
甘孜县城
[attach]16183855[/attach][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3:14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15
•《转山老人》
[size=78%]•
全手工制作的转经筒,有竹子做的手柄,有檀木做的手柄,还有就是用黄铜做的手柄,再
配上很薄的象牙片做的装饰,然后,黄铜皮包裹的筒身,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转经筒里面是空的,里面装的长卷经书紧紧的裹在转经筒的中心轴上。转经筒每转一圈,就念一行经文。
[attach]16183876[/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16
从甘孜到玛尼干戈98公里,沿线景色很美,公路的左边是巍峨的雪山连成一片,雪山下有藏寨点点,炊烟渺渺,藏寨前是一片很宽的开阔的高山草原,成群的牛羊,马在草地上悠闲的吃草,阳光洒在金黄色的草原上,真的是一幅绝美的风光。公路两边是白桦树,树木很大很高,两边的树枝都蓬拢来把天空都遮住了,时不时有阳光透过树枝,照射在落满黄叶的路上
[attach]16183885[/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17
[size=78%]•玛尼干戈——甘孜通往玛尼干戈的公路沿线10月中旬非常美丽,高大的白桦树10月中旬黄的很透彻,背景是横断山的西段,积雪终年不化,白雪皑皑中透出那一簇簇金黄再衬以湛蓝的天空,是摄影的好地方。
[attach]1618397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19
[size=67%]•2011.8月我去雀儿山的时候,317国道甘孜至德格在全面改造,今年再去以为路早已修好,结果,从甘孜出来几公里,刚过桥(这个桥以前有军人守卫,桥上不准拍照,现在卫兵已撤掉,可以随便拍)的一个三岔路口,就被拦下了,“不准通行,修路。我”下车很客气的说,我们车小、好错车,加上我们都是老年人,晚上开夜车不安全“,谁都不行,”下午4点放行。从中午12点我们只好等到下午4点才得以通过。新修的路很宽,双向4车道,下次如果再有机会走317 凡雀儿山从甘孜到德格的路就非常好走了。
[attach]1618400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20
[size=67%]•晚上11点,天下着蒙蒙的雨加雪,很冷,晚饭后已经要睡下了,这是听见外面很强劲的汽车轰鸣声,有人问“老板,有没有住的,吃的”一阵寒暄,听出来是刚从雀儿山下来的自驾客。国道317从雀儿山以后我就没有走过了,对那边的路况不理解,他们刚从那边过来我也前去打探打探317川藏北线的路况。来自西安的两个人,一辆车,长城越野车,发动机声音很大,很强劲。正喝酒解乏,大口大口的吃菜,一看就是很累很饿,还没有问317的情况就从他们的疲惫表情上看出了川藏北线艰险。他们告诉我,317全线越野车基本没有问题,沙石路,只要不下雨就不会有塌方,小心开车没有问题。听了他们一席话我对317就更有信心了。
[attach]16184017[/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21
[size=89%]• [attach]16184019[/attach]《甘孜吊桥》
[size=78%]•
[size=78%]•
甘孜与西藏流行的天葬不同,这里的藏族大都实行水葬。按他们的说法,水葬是将尸体施舍给水中的神鱼,进而得到超度而升天。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22
[size=89%]•《水葬》
[size=78%]•
在西藏,水葬可以说是天葬的一种辅助葬俗。一是在藏文化的腹心地区,盛行天葬的地带,水葬只用于鳏寡孤独及乞丐等经济地位低下者,葬仪也较为简单。将死者尸体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水中,或者用白布包裹,将整尸投放河里。
[attach]16184099[/attach][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8 23:28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1
[size=67%]•2008年第一次去玛尼干戈的时候,就在玛尼干戈镇的三岔路口处有及幢房子,前后不过50米,一家小小的川菜馆,老板是四川人,夫妇两人开店,时隔几年开发的步伐也在这边远的小镇得以体现,小店还在,但是新建的几家餐馆很像样了,客栈也多了几家,出得玛尼干戈小镇朝雀儿山方向500米处,去年建了一家汽车旅馆,价格也很便宜,还可以炒几个小菜。今年在去住宿时,已找不到原来的客栈,从小镇出来连成一片基本都是一样结构的建筑,房屋成一个丁字型,正面是住宿,侧面是厨房,中间的宽敞的坝子就是停车的地方。根本认不出来原来的那一家了,我们还是找了靠最端头的一家住下,价格也不高,只是小店住宿已经很多了。
[attach]16184145[/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2
[size=89%]•《雀儿山》
[size=89%]•
夜闯雀儿山——来雀儿山已经是很多次了,大雪纷飞的时候拍过雀儿山,喷薄而出的晚霞拍过雀儿山,但就是没有拍到过雀儿山的日出。这次317之行又要经过雀儿山,出发前就安排拍雀儿山的日出。计划是在玛尼干戈住一晚,玛尼干戈到雀儿山的山顶只有40多公里,5.30分起床,开车1个小时就能上山顶,等待拍日出。
[attach]16184146[/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3
[size=67%]•早上5点起床,简单涮洗就出发了。天下着小雨,由于道路在改造中,路很泥泞,坑也很大,没有光线,我车的灯光也不是很好,
“小姆尼”摇摇晃晃的爬行在上山的路上,预计40分钟就能到达山顶的结果行驶了1个小时车还没有到达山脚,因为修路把我原来熟悉的环境破坏了,没有了可熟悉的标志,我纳闷着是不是走错了路,这些路看起来都很陌生,山脚口的道班也久久没有出现,时间还早又没有路人可问,更没有车经过,硬着头皮忐忑不安的在大雾中爬行。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4
不知不觉车车已到了山下,这时天也大亮了,修路的工人蹬在路边吃早饭,一问,才知道我已翻过了雀儿山,已经下到了山沟。真是很纳闷,一下子都懵了,怎么会?雀儿山弯道很多,弯度也很大,坡度也很陡,怎么我开车都没有感觉到陡坡就翻上了山。后来慢慢回忆才发现,可能是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车开得很慢,心里又有些紧张就没有感到车在爬山。这也是我开车50万公里来闹的一个很大的笑话。翻过了山都不知道,雀儿山的隧道就要开通了,从德格方向我还没有开车翻过雀儿山,如果这次不翻山以后就没有机会从这边翻山了,一咬牙调转车头重翻雀儿山。
[attach]1618416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4
317 国道雀儿山下山处[attach]16184164[/attach][attach]1618416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5
317甘孜-德格的道路在改造,估计2013年全面通车,通车后雀儿山也和二郎山一样打隧道通过。届时,和二郎山一样,绕道的盘山路就要封闭,再开车经过雀儿山就没有了翻山的惊险刺激感,也没有了在山顶上一览群山小的感觉,自驾车的乐趣自然就少了很多。没有去雀儿山的朋友抓紧去啊!
[attach]1618417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6
[size=78%]•把经文印在特制的布上,就叫经幡,经幡插在山的垭口上,风吹动了经幡,经幡随风飘动一下就念一遍经文。藏族人基本上是全民信佛的,他们用这种朴实又浪漫方法,利用大自然神力来帮助他们完成一身都完不成的信仰。
[attach]16184177[/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7
[attach]1618417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8
[size=89%]•“崩空”
是族建筑中具有民族风格的木制结构的建筑,它是川藏线上一道质朴优美的风景,它是川藏线上藏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崩空
主要分布于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一带,其中道孚和德格的崩空民居最具代表性。
[attach]16184182[/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39
[size=89%]•这种崩空的建筑色彩艳丽鲜明,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色调。室内装饰画以藏传佛教文化和他们藏族所崇拜的图腾,让你感到神秘而庄严。
[attach]1618419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40
[size=89%]•川藏线上用石头和夯土建造的民居鲜明地体现了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同时也强烈的表达出藏民对大地的敬畏和热爱。进入藏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符号就是看到藏民建造的这独有的房屋。
[attach]16184197[/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46
[size=89%]•《磕长头的藏民》
[size=78%]•
在西藏,众多的佛教徒跋涉千里,口念嗡.嘛.呢.叭.咪牟六字真言,一步一个长头地磕到自己认定的佛神的脚下,以表达他们对佛的极度虔诚。
[ 本帖最后由 邻家小妹 于 2013-1-18 23:55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47
[attach]1618426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48
磕长头(齐身长头)是藏民最虔诚的朝拜方式,就是用身体的长度来丈量自己与佛之间的距离。不论是下雨、飘雪、寒天、酷暑、高山、溪流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每天磕上10公里,磕到拉萨圣城往往要几个月,路程远的一年都磕不到目的地,待到明年再从折返处继续磕,直到圣城拉萨
[attach]16184269[/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2
[attach]16184320[/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3
[size=89%]•他们正是用这种对佛教的虔诚,对信念
坚定,对灵魂升华的期盼,他们一代又一代执着的追求,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真是令人尊重,和特别的感动。
[attach]16184326[/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3
放下学业,两个10岁的孩子也随大人一起朝拜在去圣城拉萨的路上。
[attach]16184343[/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5
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朝拜路上,他们吃住行都在这条艰辛的漫漫长路。累了就随地休息,困了倒地便睡,吃的是糌粑酥油茶,喝的是沿途溪水,心里念的是吽嘛咪嘛咪吽。
[attach]16184348[/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6
[size=78%]•德格县阿须乡岔岔寺活佛——特罗上师,给我们展示他朝圣时每天写的日记和他们在世界各地讲经时的照片,这是我在几次越野西藏时碰到的最有文化的一个朝圣者。特罗上师带领一个非常有文化、有内涵,很传统精神又很现代思想的一个朝圣的团队。他们走遍了西藏的各个大小的寺庙,还去过东南亚很多国家,去讲经禅佛。
[attach]16184351[/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7
[size=78%]•
磕长头 —成都至拉萨2000多公里美景的公路被称为川藏线,在沿线虔诚的藏转佛教信徒的心目中,她有是一条前往圣城——拉萨朝拜的漫漫转经之路。
[attach]16184364[/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8 23:59
[size=67%]•特罗上师一行五人,两个大板车 拉物资,说明他们的生活用品是 很多的。也说明他们的经济基础
[size=67%]•是很好的。不像我看到有些朝拜 者孤独的一个人,随身带一个脏 兮兮的编织袋,里面鼓鼓满满的 装了不知是什么。他们运送生活 用品的板车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size=67%]•板车。
,[attach]16184380[/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9 00:03 编辑 ]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9 00:01
[size=67%]•他们的板车基本全是金属 制造的,这样才能经得住日晒雨 淋,风吹雨打。板车上的经幡也 挺讲究,在经幡的顶部还有4个莲 花瓣做的转经筒。最牛的是他们板 车上的车牌,“板速
赛 8888”这个 车牌全世界绝无仅有。
[attach]16184389[/attach]
作者: 重庆太阳 时间: 2013-1-19 00:04
[attach]16184442[/attach] 板车的车牌 极速.赛 8888 很牛!够牛!特牛!!猛牛!!!
[ 本帖最后由 重庆太阳 于 2013-1-19 00:06 编辑 ]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