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贺岁贴-----那些年,我们走过的地方......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0 00:31
标题: 贺岁贴-----那些年,我们走过的地方......
还有几分钟就要新年了,俺面对电脑,看着除了照片还是照片的屏幕,思绪万千。俺那颗不再冲动的小心脏,居然象被电击了一样,扑通扑通跳的十分夸张!那些年的照片、那些年的自驾、那些年在路上遇到的人和事,搞得俺神魂颠倒、想入非非、五迷三道、遍体通泰,终于蜷卧沙发、闭目养神,忘了鞭炮喧嚣、忘了酒香刺鼻、忘了饺子、忘了一切,终于做了一回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精神上过了一把年!终于,俺狠狠喝了一口浓茶,回到电脑前,敲下了这键盘......开此贴,不为别的,只为曾经自驾、曾经感悟、曾经哭泣、曾经快乐、曾经发呆、曾经心动、曾经荒唐、曾经冲动的那些年。那些年,我们穿越过,我们腐败过,我们孤独过,我们用相机记录我们经历过的一切,用相机诠释我们眼中的世界,用相机记录我们曾经的心情。这是我们的成长轨迹,是我们感悟人生的点滴。
兄弟姐妹们、同志们、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们,我代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让我们分享那些年,创造和谐社会!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此帖,俺开个头,俺先分享俺的那些年,分享俺的PP、遇到的让俺回味的人和事,让俺流连忘返的美景。弟兄姐妹们可以随时打断俺,随时跟帖。
但,跟帖的原则有二:1、要有PP,无图,无真相;2、要有感悟,而且要真实的。因为,没有文字的PP,没有说服力;没有真话的感悟,适合泡妹纸,不适合E族,更不适合G。
兄弟姐妹们完全可以把此地当成街头茶馆,随便唠随便侃。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俺,先上图,后说话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5 15:50 编辑 ]

2012--1-3.jpg

作者: 峰林火山    时间: 2013-2-10 00:49
请遵守楼主的跟帖要求!

[ 本帖最后由 铁脚骡子 于 2013-2-10 13:04 编辑 ]
作者: A5001    时间: 2013-2-10 01:41
自驾出行是一种:放飞心灵、感悟自然、享受生活的方式。但珍爱生命、挑战自我、安全通行是户外行驶的基本原则。活着就好,好好活着!五彩缤纷的世界,正等待着我们去享受、去感悟。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 本帖最后由 A5001 于 2013-2-10 01:58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0 20:07
标题: 转经的老人
这张照片是2012年10月2日在甘孜县城往西,317国道旁边的一个高地上拍的。
那天,我们驾车在317过道上飞奔,突然看到路边的高地上有一位转经的老者,当时,心脏好像被谁揪了一下!俺跳下车,站在路边注视着这位老人,好久,才想起来拍照!俺,爬上高地,和老人攀谈。交谈中得知,老人叫拥忠,俄多村人(317旁边的小村子),每天要在这里念经,要念六字真言10万遍!俺看其穿衣打扮,很有范,家境应该很好。果然,拥忠老人以前是村里的会计,有文化,也懂经营,他有3个儿子,一个姑娘。儿子们已经成家,每个儿子都有两辆大车跑运输,还有工程车在317工地上拉土方。
当问起,为啥每天这么辛苦念经时,老人说,面对雪山,多念些经,没有杂念,会很幸福。他又说,我们这里的人不像你们汉区,我们很知足。
听了这话,俺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像俺们矮人家一截似的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0 20:14 编辑 ]

屏幕快照 2013-02-10 下午7.34.35.png

2012--1-40.jpg

2012--1-73.jpg

作者: 千种风情    时间: 2013-2-10 20:40
谁在高山上诵经
谁在天路上问道
谁知蓝天上飘几多祥云
谁在心头把欢歌唱

安静,祥和,寂静,沉稳,飘逸,神圣,熊哥的照片很有味道。

去过黄河源头的人都知道那里十月即飞雪,走在那一忘无边的路上,阴雨密布,天地间,我看到一个白帐篷在远远的路边上,狗在疯狂的叫着,我不敢走近,停下来看到一个藏姑娘,她也在看我。
大声的招呼她过来,才看到,很纯正的藏袍,听不太懂我说话,比划很久,我知道她二十二,有个孩子,还未一岁,丈夫远远的给别人家放马去了,帐篷跟前的狗太凶,生人就真会下口,怕怕,但是她很亲,聊了许久,所有我问她的,她都问了我,亲近很多,拍了合影,给她拍了照片,她像专业模特一样放松给拍,照片送她,恋恋不舍,她坚持看我上车走很远才回帐篷。
后来听降央卓玛,有一首黑帐篷,总让我想她。

[ 本帖最后由 千种风情 于 2013-2-10 20:44 编辑 ]

2012--1-74.jpg

2012--1-75.jpg

作者: 兜兜小白    时间: 2013-2-10 23:31
请遵守楼主的回帖要求!

[ 本帖最后由 铁脚骡子 于 2013-2-11 09:27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07:29
原帖由 兜兜小白 于 2013-2-10 23:31 发表
图真漂亮。拜年顶帖

小白同学,顶贴虽好,但,没您讲故事好,俺有言在先哦!新年快乐!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17:24
全家福?NO,这张照片有四家人。有兄妹两人和孩子、邻居、村干部。那天在317上狂奔,时至中午,俺饥肠辘辘,头晕眼花,路遇一小村,名字忘了,看到好多人在地里拔萝卜,一想起脆甜的萝卜,俺马上驻档停车,来到地里,问:可以给我一个吗?基本没人懂汉语,有一小姑娘(就是戴棒球帽的那个)汉语很好,说,可以啊!俺随手抄起一个大萝卜,就着房子旁边的长流水(本地人从山上接的水,没有水龙头,就是一根管子)洗了洗,削了皮,大口咬下去才发现:干涩无比!俺说,你们的萝卜不好吃啊!答:我们不吃,这是喂牛的!我勒个去!俺羞愧难当,埋怨道:你干嘛不早说?答:我们以为你们喜欢吃!    跟小姑娘聊天才知道,她叫仓木拉,拉萨人,拉萨大学毕业的,是个大学生村官,来这个村一年了。
    问:仓木拉啥意思啊?
     答:黎明的意思,我是黎明的时候出生的。
    问:干嘛来这里驻村啊?这里很偏僻啊!
    答:还好。习惯就好了。
   问:这家人还好吗?
    答:还好啊。我刚来的时候,他们基本不洗澡,现在,你看有热水器了,也洗澡啦!
    俺:......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3:09 编辑 ]

2012--1-76.jpg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17:25
多人围观俺吃牛萝卜
俺当时灰常后悔,不应该问:能给我一个吗?估计当时老乡还想呢:牛饲料不稀奇,送给这个可怜的人做个纪念吧......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17:30 编辑 ]

2012--1-83.jpg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17:55
在弟弟的邀请下,俺在家里的客厅坐下,喝着热腾腾的酥油茶。整个房子有三间,一间客厅兼卧室兼餐厅兼厨房,房间靠墙的位置摆放的全是西藏特有的木板床,晚上一家人找床就寝,白天收拾起来就是沙发。靠窗户的床上躺着一个人,是这家的男主人,我开玩笑说:你咋还睡呢?都中午了也不起来干活?对方憨笑不说话。仓木拉解释说:他今年在山上挖虫草摔断了腿,不能干活了。俺马上生出怜悯之情,然后听完仓木拉的一番话,俺马上觉得需要怜悯的不是他,是俺。
     仓木拉说:他摔断了腿,看病不需要花一分钱,国家给钱,还给他家有补助,一个月大概3000多块钱呢。他家有几十头牦牛,还有羊,每年再挖些虫草,一年能收入2、30万,看病不要钱,孩子上学不要钱,家里的太阳能、电器、家俱、统统不要钱,全是国家给配的......
     听完仓木拉一席话,俺热泪盈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不就是这个吗?远在德国的(不对,远在天国的)更老一辈的马克思马老爷爷的革命理论终于在雪域高原开出了最美丽的花骨朵,结出了肥大的果果!!当时,俺面对北京方向深深的弯下了腰,鞠了一躬!

弟弟和他的孩子
人家屋里不让拍,偷拍的,凑合看吧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3:11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18:06
家里的老奶奶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18:08
标题: 回复 6楼 千种风情 的帖子
总有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
作者: 鄭錢花    时间: 2013-2-11 18:46
看了贴,一定要回!顶起来!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0:40
后来俺才知道,藏族老乡们从农奴社会,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好几个阶段,直奔大同社会了!大多数的藏族同胞基本都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而俺们现在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比之下,俺们还是原始人啊!怪不得前段时间,世界闻名的CCTV搞的那个“你幸福吗?”的调查,出现了很多神一样的回答!

那天在玛多,遇到一家围着白塔转经的牧民。询问得知,藏族老表一家四口人,130多头牦牛,600多只羊,6万亩草场,偶尔再挖些虫草,当然,该享受的医疗教育、家庭安居、政策补贴一样都不少!当时,俺的嘴巴足有20分钟没有合上,当时就嫩牛满面了

老表开了一辆“东方红”牌子的、没上牌的皮卡(真的是这个牌子),俺说,这车行吗?答曰:可以啊。俺说,让我开开?老表很大方的给我钥匙,他儿子当时哇哇大哭说,不尿不尿啊!
人家的牦牛
白塔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0:50
就是介个小屁孩不让俺开他家的车车,为了安抚他幼小的心灵,俺拍了张照片给他,当打印机打出来后,他一家人高兴地不得了,唯一不让照相的是他妈妈
小孩的姐姐,才16岁啊!1米76啊!遗憾的是没上过学,问她父亲,回答说:没用啊!想想也是:上学干嘛?上了学,不愿意放牛,大学毕了业,找不到工作,只能拼爹
女主人不让照相,但仍然掩饰不住好奇、兴奋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04
但当俺还在为俺是汉族而不是藏族懊恼的时候,有一件事让俺严重倾斜的心灵稍微平衡了一些。有一次路过九寨沟,听说这里住着藏族很小的一个分支---白马藏族,上网上查了一下资料,一下子就被白马藏族的古老传说所吸引,更着迷他们奇特的服饰,便一路打听,听本地人说,白马藏族居住的很散,人也不多,传统的东西基本没有了,没神马好看的,要想看,去沟里吧。俺有点失落,快中午了,已经过了县城,还没找到沟里村,也没有打尖的地方,正在路边发愁。来了几辆车,拦车问路,对方说,沟里村啊,跟我们走吧。俺驱车跟在后面,进了山,盘山小路,七拐八拐,走到路的尽头,来到一个小村,原来这里就是白马藏族最大的一处寨子:沟里村!前面的几辆车在一处地方停下,下来一个人问:你们是干嘛的?俺是旅游的;还没吃饭吧?木有;走,跟我们走吧,吃酒去!俺脸皮厚,尾随至一处人家:果真有酒席!原来是白马藏族的妹纸订婚宴!
主人听说俺是“路边捡的客人”,热情的不得了,居然让俺和娘家主宾坐了一桌,让俺享用当地酒席的最高礼遇:八大碗

八大碗之辅菜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2:06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07
俺被劝酒----白混了一顿饭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20
因为吃了酒,俺的话多了,老乡们的话也多了,天南地北一通瞎侃神聊。酒足饭饱后,俺了解了个大概。这个村子的人早都不种地了,因为国家的退耕环林政策,根据每家以前耕地的数量,每亩地每年国家直接补助,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针对少数民族的补助,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是国家给的,电线敷设、宽带入户也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其他的政策跟汉人的农民差不多。
俺当时就问了:你们的优惠政策比藏区差远了!对方说,是啊,我们跟他们没办法比!别说西藏了,就是和若尔盖草原的那些藏民比,他们在天上,我们在地下。此话怎讲?他们的牛羊多、草场多、草地好,除了上学、看病不要钱外,gov-ern-ment还免费给他们盖新房,装修好、家俱家电一应俱全!听到这里,俺终于平衡了一些:原来,生活在初级阶段的人们,不止俺一个啊

订婚的妹纸大学毕业后,在九寨沟做导游,找了个汉族男朋友。一对准新人忙着给大家敬酒,习俗跟汉族完全相同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2:23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25
这就是老乡们提及的若尔盖大草原,果真水草丰美!!
牛羊马超多,多的俺都不想拍了,只拍草了。因为,这里的草太好了!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3:15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28
排场
幸福的一家人
静静的小村---沟里村,白马藏族最大的一处寨子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33
大家看这张照片的亮点是啥?容中尔甲!!有木有!
这张是俺从网上下的容中尔甲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11 22:44
第1集的故事讲完了。哪位同学想要容中尔甲的高清大图,找俺就行

      顺便说一声,老乡们还说,现在gov-ern-ment动为了发展旅游,动员各个寨子,兴建民俗村,盖民族特色的房子、穿民族服装。难怪俺在网上看到的白马藏族的传统,在这个村子里基本没看到呢!原来,早就没有了。是被同化了吗?不知道。

       想起有一次住在甲居一户人家,男女主人明明是嘉绒藏族,却起了个汉族名字。俺不解 ,问为什么?答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的名字、服装属于四旧,被破了。俺哦了一声,不再追问......

甲居人家----满院子的格桑花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3:02 编辑 ]

2012--1-7.jpg

作者: naizui    时间: 2013-2-12 11:12

作者: A5001    时间: 2013-2-20 15:31
原帖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11 22:44 发表
第1集的故事讲完了。哪位同学想要容中尔甲的高清大图,找俺就行

      顺便说一声,老乡们还说,现在gov-ern-ment动为了发展旅游,动员各个寨子,兴建民俗村,盖民族特色的房子、穿民族服装。难怪俺在网上看 ...
兄弟到家了,有空继续发贴,坐等你的精彩续集!
发西沟的照片顶贴!
吃的是小米粥 一点咸菜 但笑容比生活更灿烂。
(山里的人)

作者: 砜沙    时间: 2013-2-20 22:02
顶楼主大片·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1 20:46
从初一到初十在外,没有更新,对不住各位了!元宵节快乐!!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1 20:47
原帖由 A5001 于 2013-2-20 15:31 发表
兄弟到家了,有空继续发贴,坐等你的精彩续集!
发西沟的照片顶贴!
吃的是小米粥 一点咸菜 但笑容比生活更灿烂。
(山里的人)
16398963

谢A版支持!等过了这两天更新!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2 22:21
去年317一路走过去,进入阿坝后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317越往西走,藏传佛教的味道就越浓,信众就越多越虔诚,寺庙也越多。为嘛?也许,俺在甲居的见闻能回答这个问题。
去年在甲居,俺带着打印机,本来想给这里的美女们拍照,但,得到的回答是:别拍啦,我们没时间哦!妇女们一个个身背箩筐从上上的家,沿着小路到自家的玉米地里背玉米。俺说,没关系啊,明天拍也行啊!答:不行,收完玉米马上就收芝麻了,真的很忙哦。你家男人呢?在浙江打工哦。孩子呢?上大学啦。
丹巴、小金以东的地区(川贝的若尔盖不算),草原并不多,土壤的地质结构更加适合种庄稼,虽然地块小,不能像平原地带那样大面积机械化,但,在这个区域生活的嘉绒藏族也只能通过耕种解决温饱,而不能象牧民那样生活过的悠闲。

生活悠闲了才能有时间转山、参加法会、拜佛、供养僧人,生活悠闲了再加上民族政策,才会认为读书无用。就像仓木拉驻扎的小村里的藏民一样,小孩基本不上学,只要学会放牛、挖虫草就行了。


美丽的甲居,美丽的背玉米的资深美女!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2 22:23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2 22:24
关于甲居的美女,俺深有体会。那天看着背玉米的人们,俺不好意思端着相机照人家,就说:我帮你背吧!对方不肯,俺坚决一试,遂趁人家休息的时候背上就走,我那个老天爷,真的挺重!一步步上山、一个个台阶,妇人们在后面说笑,俺也听不懂,也顾不了人家说啥了,终于到家,卸下玉米。女主人快步门口核桃树下见了一大捧核桃给我,算是感谢。俺这才仔细端详这帮妇女的模样,真真是细眉大眼、牙齿皓白、鹅蛋圆脸,可以想象,年轻的时候绝对大美女!临走时,一帮妇女们笑着说:慢走啊,我的帅哥!搞得通行的朋友拿这事开涮了俺200多公里!

俺就是在这背的玉米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2 23:43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2 23:45
关于甲居的美女,俺深有体会。那天看着背玉米的人们,俺不好意思端着相机照人家,就说:我帮你背吧!对方不肯,俺坚决一试,遂趁人家休息的时候背上就走,我那个老天爷,真的挺重!一步步上山、一个个台阶,妇人们在后面说笑,俺也听不懂,也顾不了人家说啥了,终于到家,卸下玉米。女主人快步门口核桃树下见了一大捧核桃给我,算是感谢。俺这才仔细端详这帮妇女的模样,真真是细眉大眼、牙齿皓白、鹅蛋圆脸,可以想象,年轻的时候绝对大美女!临走时,一帮妇女们笑着说:慢走啊,我的帅哥!搞得同行的某姐拿这事开涮了俺200多公里!

俺就是在这背的玉米


白云深处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2 23:54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2 23:52
为啥不能编辑,斑竹们?
可以啦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3 00:00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5 12:00
317越往西,宗教的味道就越浓,寺庙也越多。比如在甘孜州下面一个县,少的也有百八十座寺庙。僧人和寺庙全都要靠信众、居士供养,当然,有一部分gov-ern-ment的自助,但这些资助要用在有影响力的大寺庙。寺庙大了,影响力也大,得到的供养和资助也越多,比如著名的拉卜楞寺在康区、藏区、安多地区(这个地区早些时候除了西藏,还包括了青海、甘肃某些地区)、汉区拥有100多座分院,信众众多,资产无数。
拉卜楞,在其中一所大殿围墙边,看到一位觉姆,面带虔诚,双目微闭,缓缓前行。这是一位在此学习、修行的出家人。当时就非常好奇:她多大了?为什么选择出家?父母还健在吗?有兄弟姐妹吗?在此修行每年要花费多少?给寺庙供养吗?谁花钱负责她的饮食起居?她的心愿是什么?
后来,俺带着这些疑问,尝试走访一些出家人和信众,疑问慢慢有了答案。


霍尔的早晨---转经筒的女人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5 14:53
多吉次旦,21岁,甘南人,9岁的时候,被家人送到甘南夏河县德尔隆寺出家。12年来,在寺庙里学习藏语、汉语、佛经。12年来,他的吃穿用度还有给寺庙的供养全部由家人承担。当问起为啥弟兄三人中,只有他出家了?他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回答说:我很喜欢,也很快乐。因为,我的出家,给家人带了很多功德,家人也以此为荣。的确是,后来的见闻证实了这个说法,很多藏族信众如果家里有三个或更多的孩子,一般都会选择一位孩子出家,他们认为出家的孩子在为家人积功德,而且这也是件体面、光荣的事情。俺当时就开玩笑说,哦,我明白了,你家人认为你当官了!由于语言的问题,他好像不太明白俺的意思。但,俺是明白的:他出家这件事,就像俺们内地人家里有几个孩子当了公务员况且还是个县处级那么有脸面的事一样。
后来,俺又开玩笑说:你要一辈子当个小和尚啊?多吉憨厚一笑说:不是。我们一般要到3、40岁学业有成了,活佛会挑选些好的,派我们到分院去当堪布(相当于住持),那时候就没现在这么苦了,我希望有那一天,那就功德圆满了。



多吉的僧舍。僧舍是多吉的家人在一年前刚刚建好的,总共花了十几万块钱。僧舍一间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光房。虽然简陋,但装修的很用心。


这间是客厅,如果来了客人,睡在地板上,倒也宽敞。


大门进去就是个小院子,其中一部分用玻璃和阳光板封成这样一个阳光房,一来保暖,二来干净。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5 15:20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5 15:14
次仁,多吉的侄子,14岁,甘南夏河县人,9岁出家到德尔隆寺。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僧舍,跟寺庙里的大喇嘛一起住。俺逗他说,你看,人家都有自己的房子,你还没有,回家找你妈妈要啊!小和尚说:我马上就有了!啊?!多吉解释说:他家人已经帮他在修僧舍了,地皮是买当地人的,房子正在修,就在我房子的下面。俺顺他指的的方向一看,果真有个小房子正在修建!多吉说,不大,也要花费10万哦!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5 15:21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5 15:46
在色达,在喇荣佛学院(就是色达五明佛学院)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去过色达的弟兄们恐怕对喇荣沟漫山遍野、密密麻麻、黑红黄相间的僧舍记忆犹新。是的,喇荣佛学院有几万名学员,这些学员中有出家的喇嘛和觉姆,有其他寺庙中来此进修学习的喇嘛、活佛,有虔诚的信众,也有家财万贯的居士,当然,还有一心向佛的普通居士。

喇荣沟的僧舍恐怕是全中国最密集的违章建筑群了







丹增,青海玉树人,今年35岁,出家日期不详。在这漫山遍野数十万间、没有上下水、没有卫生设备、简陋不能再简陋的僧舍里面,有他的家人用两万块钱为他购置的一间大约40多平米的栖息之所。


作者: A5001    时间: 2013-2-25 21:29
标题: 回复 36楼 郑州趴趴熊 的帖子
精华鼓励!期待后续!
作者: G300CDI    时间: 2013-2-26 03:14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0:35
[quote]原帖由 A5001 于 2013-2-25 21:29 发表
精华鼓励!期待后续! [/quote

谢斑竹鼓励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6 10:41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1:19
关于丹增,俺还想多说几句。他汉语基本不会,只会非常简单的对话,发音跟外国友人有一拼丹增之前在甘孜某个寺庙出家,两年前来到这里,当然,他所有的吃喝用度全靠家人供给。
当我们跟他聊的时候,发现他好像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无知的像个孩子,无知的让人心痛。当我们几个人在拍照的时候,他嗫嚅的、用很小的声音,对同行的某姐说:我们能不能做朋友?某姐不忍拒绝,说,好啊,把你手机号码给我,我们可以经常打电话啊!他说,我没有手机......

丹增的所有照片,俺都用打印机打了出来,全部送给了他,当看到照片,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在漫长、孤单的出家岁月里,他的记忆里会不会留下关于我们的一些碎片?但愿吧,但愿这些照片能带给他一些回忆和美好。


俺不知道丹增的命运会怎样,也许他会一辈子在此修行,一辈子吃斋念佛,就这样终老一生。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6 11:21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1:36
丹增的出家生活也许是这样的,单纯、快乐、无忧、无惧。就像下面图片中的年轻的出家人。

在拉卜楞一所僧舍门口,我遇到了几个读经书读的透不过来气的小喇嘛,几个人站在门口有说有笑,忽然看到师傅(教他们念经的喇嘛)回来了,马上装作念经的样子,可爱至极。


下课后,两个小喇嘛玩起了篮球,快乐无比!




也许,出家就像午后的散步。在温暖的阳光下,在蓝天白云间,走过散发着嫩草气息的绿草地,沿着潺潺的小溪缓缓散步?
午后散步的姐弟俩。
从衣服的质地来看,这不是便宜的僧服,姐弟俩家境应该不错。很可惜,两个孩子要散步,不愿跟俺多聊。




当时没带闪光灯和反光板,如果有,效果会跟好些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6 12:42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2:34
简单、快乐,这也许就是信众全部的生活信条。在色达,正好遇到一次重要的法会。周围几个县的信众拖家带口,聚集在喇荣沟。据说,这次法会功力非凡,在这次法会上念一遍经,相当于平常的十万倍。法会从晚上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所有信众在各个经堂打坐念经,从凌晨开始,不能吃饭、不能说话。

瑟珍拉姆,一个康定师范学校刚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色达下面的一个乡镇小学里教藏语。她头天晚上和家人赶到喇荣沟,借住在在这里出家的姑姑家。给她照相时,我说,站起来摆个POS!她说,不要,坐着照自然。后来才知道,她们在吃中午饭,吃饭的时候是不能站起来的。



吃中饭的一家人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2:45
虔诚的信众


祖孙俩----拉卜楞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3:51
出家生活对有些僧人来说,也许就是另外一种含义。
在317旁边的某个寺院、某个小村子,俺明白了有一种出家叫“法会后的狼吞虎咽”,有一种装饰叫“背石头”。


某日下午,俺看到路边很多人在背刻了经文的玛尼石。停车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附近的村民,受寺院所雇,从一石刻厂运玛尼石来装饰白塔。人们忙着背石头,俺忙着拍照、打印、分发照片,一时有说不出的感受。








一个还在吸吮手指的小孩


人们说,他是个孤儿。


法会过后,那些佛祖没吃完的祭品,在某位大喇嘛家的院子里被做了法事,超度到了喇嘛们的肚子里。旁边的大锅里是吃剩下的牦牛肉,长条桌上摆放着各种饮料、奶、果子、糌粑,还有红牛。俺坐在一旁,连比划带说跟喇嘛们沟通。俺注意到,喇嘛们人手一部iphone4S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6 15:52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4:39
生活艰辛,生命美好。
在214国道一个小村子--野牛沟,俺遇到了一家人:哥哥、嫂子、弟弟、妹妹。他们是德格人,靠刻玛尼石生活。一个月前,他们受野牛沟寺院所雇,刻玛尼石,每刻一段六字真言,会得到一毛五分钱的报酬。

哥哥一家






工作中的哥哥






弟弟






妹妹







妹妹在石头上磨刻刀




一边玩耍的小宝贝儿




尿裤和石头




已经刻好的玛尼石



小宝贝儿




[ 本帖最后由 郑州趴趴熊 于 2013-2-26 14:41 编辑 ]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5:02
就在俺准备离开时,从寺庙里走出几个工人。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四川的工人在给寺庙新修的经堂搞装修。问:谁给钱装修啊?
答:活佛。
问:活佛很有钱啊?
答:当然。有钱的狠咧。全村人都捐钱,gov-ern-ment也给。
问:我看这村很穷啊,哪有那么多钱捐啊?
答:外地的人也捐呢。这个活佛有很多寺庙,这只是其中一座。
问:哇,活佛很牛啊!
答:当然啦!这里的活佛都很牛,gov-ern-ment都管不住。
俺:下辈子俺也做活佛!
众人(大笑):那你命好咧......




这就是野牛沟,一个只有几十户人间,大部分是土房子的小村。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5:34
后来,俺认真想了想关于出家这件事。以前,关于出家的俺印象是这样的:吃斋、念佛、打坐、参禅、慈悲、乐善、好施、无欲、无求等等等等,现在俺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是俺在色达喇荣佛学院与一位年轻活佛的一段对话。


我:你好,你也是在这学习的吗?
僧:是的,你们来做什么?
我: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佛学院,能聊聊你吗?
僧:我是活佛,我刚会说话的时候就能读懂经文。很小就会背经书,囊谦最远的一个寺院归我管,那可偏了,但风景很好。
说着让俺看他拍的寺院照片。
果真很原生态也很美,然后看到寺院,大殿里面是新修的三尊佛像和若干小佛,很华美精伦。
我:这佛像可真大啊。
僧:每个要一百万呢。
我:那怎么会这么多?是当地的村民捐的还gov-ern-ment给的呢?
僧:是居士们捐的。
我:居士?
僧:居士就是虔诚信佛的人,像这样捐佛像的,是大大的功德。
我:为什么居士要捐那么多东西啊?
僧:这样是很大的功德的。比其他普通的功德要大很多。我们寺院有很多小佛像,也要一万多,全是居士们捐的。这里也有一些住的地方是给居士的,他们都是自己盖房子然后学功课,做功德。
我:那你们怎么跟居士们认识的啊?
僧:你知道菩提学会吗?
我:不知道,那是干嘛的?
僧:是教人向善、学习佛经的。
我:哦。
僧:我去过很多地方,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北京、西安。
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啊!
僧:当然啦,去做法事。放生,你知道放生吗?
我:知道。
僧:很多人请我们去放生。
我:你平时在哪住啊?
僧:我们这里冬天太冷了,夏天在这住,冬天住成都。
我:感觉让居士们去捐很多东西是很难的啊,你都怎么样交流啊?
僧:这个嘛,也不难的,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可以了。你信佛吗?
我:信佛。
僧:你开车来的吗?
我:是啊。
僧:什么车?
我:......
僧:......

最终,俺也没有成为佛的有缘人

作者: 郑州趴趴熊    时间: 2013-2-26 15:48
写到这里,俺忽然想起了曾经玩过的一个关于十字军东征的游戏:但丁地狱。如果哪位兄弟有兴趣,可以玩一把,体会一下里面的人物对话,耐人寻味。反正,不管怎样,俺不想成为十字军的士兵,也不想被东征。


好啦弟兄们,本集结束,谢谢。上几张老图,开心一哈!!




08年的张家口沽源--五色花海
去的有点晚了,当地朋友说,再早10天,花更多、更漂亮!


这个小房子,各位猜猜是嘛?


根河日落



作者: 刘健213    时间: 2013-2-26 16:07

作者: 梦醒花睡去    时间: 2013-4-15 13:18
观摩大师的帖
作者: 易怒    时间: 2013-4-27 23:32
兄弟,Lightroom照片处理超强,都有点象中画幅的感觉了,质感太棒了!
作者: 柯桥老丁    时间: 2013-4-29 01:21

作者: budhisattva    时间: 2013-7-19 15:31
图文俱佳
景仰
作者: budhisattva    时间: 2013-7-19 15:49
郑州趴趴熊于 2013-2-26 11:19 发表在40 楼

关于丹增,俺还想多说几句。他汉语基本不会,只会非常简单的对话,发音跟外国友人有一拼丹增之前在甘孜某个寺庙出家,两年前来到这里,当然,他所有的吃喝用度全靠家人供给。
当我们跟他聊的时候,发现他好像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无知的像个孩子,无知的让人心痛。当我们几个人在拍 ...
特别震撼的图片
那些文字尤其深刻
整理一下 能否出一本小书呢?

作者: budhisattva    时间: 2013-7-19 15:51
郑州趴趴熊于 2013-2-26 12:34 发表在42 楼

简单、快乐,这也许就是信众全部的生活信条。在色达,正好遇到一次重要的法会。周围几个县的信众拖家带口,聚集在喇荣沟。据说,这次法会功力非凡,在这次法会上念一遍经,相当于平常的十万倍。法会从晚上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所有信众在各个经堂打坐念经,从凌晨开始,不能吃饭、不能说话。

瑟珍拉姆,一个康定师范学 ...
特别漂亮         


作者: budhisattva    时间: 2013-7-19 15:57
郑州趴趴熊于 2013-2-26 15:48 发表在48 楼

写到这里,俺忽然想起了曾经玩过的一个关于十字军东征的游戏:但丁地狱。如果哪位兄弟有兴趣,可以玩一把,体会一下里面的人物对话,耐人寻味。反正,不管怎样,俺不想成为十字军的士兵,也不想被东征。


好啦弟兄们,本集结束,谢谢。上几张老图,开心一哈!![ ...
绝美                       


作者: willguan    时间: 2013-8-15 15:40
照片真心好!
作者: xuanwuyan    时间: 2013-9-21 10:07
真棒!真好!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