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安全行车的工业革命,零压迫安全带横空出世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方红A    时间: 2013-3-22 10:55
标题: 安全行车的工业革命,零压迫安全带横空出世
新的交通安全法规出台后,安全驾车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人们开始逐步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另一方面汽车厂商也从增加新款车型的安全配置着手,努力增加汽车驾驶安全的保障。零压迫感智能安全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孙寅贵带领技术团队创造发明并问世的。

零压迫感智能安全带是一种新型、安全、舒适、方便实用的汽车装置,外观与普通安全带并无差别。其内部利用铰链的支撑和偏离,使安全带系上后,人体与织带接触的所有部位都不会有丝毫压迫感,给人带来松弛、自由、舒适的全新感受。
  当出现危险紧急减速或碰撞时,零压迫感智能安全带会有力、迅速收紧,给驾乘者最及时的安全保护;当碰撞发生后,紧勒在身上的织带在阻尼状态下会再自然释放出25mm,以缓冲织带对身体的冲击,大大减轻因安全带瞬间强制锁紧,造成锁骨、肋骨断裂致内出血的致命伤害。
  据百龙创始人孙寅贵介绍,零压迫感智能安全带由诸多精密零部件构成,前端不足50立方厘米的狭小空间内,就隐藏着70多个细如发丝的精密轴承部件,技术难度和精密程度,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零压迫安全带已经成功申请多项技术专利并将在今年4月份亮相上海车展。百龙公司也和多家汽车生产厂商达成协议,批量定制生产零压迫安全带配套车辆。
  零压迫感智能安全带的问世,将人们从传统安全带的重重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无压迫感的自由享受,既能增强安全带的舒适灵敏度,也能有效降低在突发交通事故中造成二次伤害的几率,同时还能促进驾驶人及乘坐人的安全意识。

[ 本帖最后由 东方红A 于 2013-3-22 02:57 编辑 ]
作者: 东方红A    时间: 2013-3-22 10:59
安全带,对于中国的驾乘者来说,并不是一项必需品。然而,这确实中国驾驶者的致命伤!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中国的驾乘者不喜欢安全带的主观原因是因为束缚感,在开车过程中有一种不自由的感觉。而客观原因是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文化没有完全形成,导致驾乘者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安全带有多重要呢?

  1、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怎么办?为此出现了这种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它负责提供瞬间绷紧的安全带。其作用过程是: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baozha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窜,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跟铀连为一体,安全带就绕在轴上。简单地讲,就是气体压力使球动,球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带动轴转--瞬间实现了安全带的预收紧功能。从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带预收紧的全过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滚过来的球。

  2、安全带拉力限制器事故发生后,安全带在预收紧装置的作用下,已经绷紧了。但我们希望在受力峰值过去后,安全带的张紧力度马上降低,以减小乘员受力,这份特殊任务就由安全带拉力限制器来完成:在安全带装置上,有一个如前所述的预收紧装置,底下卷绕着安全带。轴芯里边是一根钢质扭转棒。当负荷达到预定情况时,扭转棒即开始扭曲,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带,实现了安全带的拉力限制功能。

  在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和安全带拉力限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带的保护能力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先进的安全带确实能给乘员提供可以信赖的安全保护。

  3、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它可以将驾驶员和乘客束缚在座椅上,以免前冲,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二次冲撞造成伤害。
作者: 东方红A    时间: 2013-3-22 10:59
 一款能够让人既舒适又能保障安全的的安全带,说起来很简单,可是实际制作起来却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原因在于,目前我们生活当中绝大多数能够感应并能够作出相应反映的产品基本都采用了电子元件,而电子元件往往稳定性堪忧。举个简单的例子,手机,现在我们的生活对手机非常的依赖。然而,您是不是也经常遇到想打电话的时候手机突然没电,或者是通话中死机的状况呢,其实这就是电子产品不靠谱的表现。而安全带这种涉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是明文规定不可以使用电子元件的,那么对于纯纯的物理机械流来说,想要舒适与安全兼顾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难题。

  【发明亮点】

  1,零压迫感 安全带系上后,人体与织带接触的所有部位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压迫感,给人带来松弛、自由、舒适的全新感受;

  2,紧急预紧 当出现危险紧急减速或碰撞时,织带会有力、迅

  速收紧,给驾乘者最及时的安全保护;

  3,阻尼缓冲 当碰撞发生后,紧勒在身上的织带在阻尼状态下会再自然释放出25mm,以缓冲织带对身体的冲击,大大减轻因安全带瞬间强制锁紧,造成锁骨、肋骨断裂致内出血的致命伤害;

  4,机械智能 所有功能装置均无电控器件介入,用机械装置实现智能,保证了性能的可靠与耐用。
作者: 老老北京    时间: 2013-3-22 11:15

作者: 车迷789    时间: 2013-3-22 16:55
路过,帮顶。。。。。。
作者: 颓废吉奥    时间: 2013-3-23 09:06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