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恭贺小唐山同志驾驶DXM巴吉 勇夺2014阿拉善沙漠挑站赛 公开组冠军!! 见105楼 [打印本页]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15 23:46
标题: 恭贺小唐山同志驾驶DXM巴吉 勇夺2014阿拉善沙漠挑站赛 公开组冠军!! 见105楼


2013年的二月中,再跟匪兵一起共同走过整整五个年头后,最终还是决定分开。我希望能够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跟团队,更重要的是能按自己的想法打造一台全新的赛车。最终我的想法得到一位大哥的支持与资金的挹注,我们决定一次打造两辆赛车并参加接下来六月份的环塔拉力赛,此时,距离环塔拉力赛只剩三个月不到的时间。


缘起缘由

10年时打造了一辆后置发动机四轮驱动、四轮独立悬挂的赛车,当时本意是打造一辆终极的赛车,但是却忽略了汽联规则不允许四轮驱动赛车发动机后置。最后虽然允许参赛,可是却不计成绩。比赛中,复杂的传动设计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了解越是严苛的环境与条件,要尽量简化设计,越是简单的设计越不容易有出错的环节。在观察赛车爬大沙山的时候发现,由于发动机后置,重心靠后的设计,前轮几乎是不著力的空转。这让我开始注意后置发动机两驱的Buggy赛车,也就是我们称的巴吉赛车。10年环塔,比赛中唯一的一辆巴吉,是朱金忠的美式巴吉赛车,虽然当时仅仅跑了排位赛就因为变速箱故障退出了比赛,却让我对这简单坚固的赛车设计有全新的认识。




2010年环塔我们造的车,后置发动机四轮驱动,被大家称作是月球登陆车



朱金忠的大巴吉虽然只跑了排位赛,但是炫酷的外型令人至今难忘



虽然是四驱,但是重心靠后,爬坡时前轮仅仅空转不著力



10年的好汉锅首次出现,难倒了众多英雄好汉,我们直上直下惊讶了许多人。



赛后我即刻投入巴吉赛车的开发与研究,手上的资料著实有限,绝大部分都是网上找的照片,车架、悬挂参数等得完全靠自己摸索,幸亏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一些经验,而美国论坛上老外虽然不会给我图纸便宜了事,但是却不吝于交流,基本上有问必答。另外由当年并无公开组别,设计的车架子还必须符合FIA规则。这样的条件下连想要依样画葫芦都没办法。另外由于负担不起昂贵的巴吉变速箱,只能采取便宜的转折箱方式,虽然复杂了点,发动机重心也较高些,但是省了至少20万元。车壳是从美国订购的皮卡玻璃钢车壳。虽然外型酷炫,但是问题也不少,完全没有密封性可言、没有可匹配的挡风玻璃、没有门、视线不良。国情不同,这些在老美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国内样样都是问题。最终,这版本的两辆巴吉赛车参加了11年的环塔,车检当时被诸多刁难,车辆超宽、没有门、车灯必须在车头、转向灯必须在车尾等等,最后到比赛开始了也没拿到车检合格贴纸,反正是允许参赛了!两辆赛车先后出现发动机故障,其中一辆勉强坚持完赛,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在沙子上的表现比我们预期的好,其中一个特难的沙漠赛段,在完赛率不到三成的情况下,我们的赛车顺利的跑出大沙山。11年的环塔拉力赛,朱金忠的美式巴吉赛车在引进国内的地三个年头,几乎是站站大幅领先的情况下,最终夺得了环塔冠军。












11年环塔后总结了一堆问题,重新又打造了几辆新的巴吉赛车,其中一辆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的专访。






后置发动机,接受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专访的赛车


为了让车子能够顺利的通过车检,特意更改了车架,让车子总宽度缩减到两米二以内。有趣的是从12年开始,环塔新增了公开组别.....过去车子超宽、没有门、没有风档等问题再也不是问题。让人啼笑皆非的觉得是否媳妇熬成婆了!12年的参赛赛车我们特意增加了机油辅助供油系统,避免车辆因为高速颠簸引起的机油泡沫化而最终导致发动机损坏。12年的环塔拉力采用的是即刻死亡制,也就是说关门时间过了,就直接退赛....我们最后虽然幸运的完成比赛,但是过程却不无艰辛,先是撞坏了前A臂,随后又撞坏了后拖臂。后置发动机的赛车由于重心靠后,直接暴露了操控性不佳的问题。国内的比赛虽有超高速大直线,但是曲折弯曲的小径还是不少。后置发动机虽然利于纯沙漠行驶,但是在戈壁硬路面上操控性欠佳,而我们原先采用的35"胎虽然有较好的通过性与沙漠性能,但是大胎更加剧了操控性不佳的问题。我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性能更接近于四轮驱动赛车两驱车。而由于FIA规则对两驱车的重量、排量与悬挂行程限制较少,透过大马力与车轻的优势才能够取得胜利。



12环塔拉力赛我们的巴吉,没有太多的装饰,仍然采用转折箱,35寸大胎



就这样三条腿跑了一百多公里的赛段跟两百公里的行驶路段



裸露的车轮让我们在泥泞的赛段吃尽了苦头,赛后整车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泥



后置发动机不易控制,甩尾的厉害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itonylee 于 2014-8-12 19:50 编辑 ]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15 23:51
赛后我得到个结论

一辆适合中国拉力赛的巴吉赛车应该要有以下特性

1. 中置发动机,有优良稳定的操控性能
2. 大马力、大扭距输出的发动机、乾式油底壳
3. 足够的前后悬挂行程
4. 全密闭车舱
5. 酷炫的车壳,有门、有窗有风档

根据以上我重新设计了新的赛车

以上就是我想要、适合国内长距离拉力赛的巴吉赛车。而这些都必须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完成,才能够参加六月份举办的环塔拉力赛。

新的场地、尚未到齐的设备跟四个完全没造车经验但是有满腔热情的小伙子们,这似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不管怎样,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环塔拉力赛前准备好两辆全新的巴吉赛车。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们从一开始每天加班三个小时变成四/五个小时,最后是每天最早凌晨12点才能下班。几乎是没命的赶工,这三个月内所遭遇的艰难是超乎想像。


重新设计的底盘跟车架,有如超跑的中置发动机配置



请国外设计师设计的新外壳,跟车架子贴合的外壳除了外观酷炫外,车门、机舱密封等一步到位



车壳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通用高性能竞技版本LS3,6.2L排量有著500hp的输出功率



传说中的乾式油底壳,就这样薄



配套的乾式外置机油泵,能够持续稳定的供应发动机机油压力



巴吉变速箱中的劳斯莱斯,澳洲生产的Albins 序列变速箱



全新的生产工艺,百分之百的精确



后轮升级为六活塞卡钳



两辆赛车依序装佩,忙而不乱是工作的原则



重新设计的防倾杆跟支臂,合理的位置安排



所有排线、管路及配件等都必须合理安排位置,井然有序



美国进口的超大空滤盒



总算把车壳装上了!



已经没时间了喷漆了,改采用贴膜工艺来处理车身



总算完工,虽然还有些细节尚未到位!!



素车也挺好看的


新车壳的设计是请国外的赛车工程师设计,但是加工却得在国内进行。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用数控CNC开模的方式来制作1:1车壳模型。虽然成本翻数倍上去了,却能保证制作的精度与速度,但即使是这样,等我们把模型交到玻璃钢厂翻模时已经是五月中旬。幸亏玻璃钢厂陈总大力支持,总算在六月初完成了两套车壳的制作。最终在环塔开赛前10天完成了赛车的制作。虽然还有些车门锁的细节问题,但是时间实在太紧张了,无暇顾及。由于上海到乌鲁木齐拖车需要至少5天的运期,我们只能简单的在附近试了一下车,剩下的只能等到了乌鲁木齐后再做最后的调整了!

待续.....
作者: 越野大圣    时间: 2013-10-16 01:11
标题: 001
确实很漂亮,不知道你们最终跑出的成绩如何
作者: 老枪撒野    时间: 2013-10-16 13:57
撒尽万金 呕心沥血 只为一个BUGGY梦
作者: nba    时间: 2013-10-16 15:08
帮顶了,期待下文~
作者: TD42    时间: 2013-10-16 17:14
希望有机会可以参与到这样有技术含量的制作和改装中去
作者: 段青松    时间: 2013-10-16 19:12

作者: 第72机械师    时间: 2013-10-16 20:10

作者: 越玩jeep越野    时间: 2013-10-16 20:17

作者: 玉龙谷茶业    时间: 2013-10-16 20:39

作者: 唯有一切    时间: 2013-10-16 20:40

作者: 义乌闲鹤    时间: 2013-10-16 21:13
好强大的车
作者: 自由之舰    时间: 2013-10-16 22:54
好像买一辆跑比赛啊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16 23:27
大队人马虽然提早到了乌鲁木齐,但是我们的设备/配件及赛车一直到22号晚上才到,经历过数次的环塔,一切似乎都驾轻就熟,车检很顺利的在第一轮便通过了,不需要再复检或者修改补充啥。排位赛前一天我们还有时间到近郊走了一趟,对车辆做最后的测试与调适,自我感觉良好,不管是车况、性能各方面均比预想的状态佳。整个团队士气激昂。我唯一担心的是排位赛选的是一条蜿蜒上行的山路,这样的路面对于两驱的巴吉赛车操控性是个考验。我们主力车手是樊晓,我对他的控车能力有信心,但是毕竟是一辆全新设计的赛车,几千个环节环环相扣,只要稍有疏忽,那就是功败垂成。






乌鲁木齐 五环体育场营地





环塔排位赛
2013的六月二十五号,环塔拉力赛正式的由排位赛开幕了!排位赛的位置位于乌鲁木齐近郊的一个山区,粗略的看了下赛道后发现沿路不少超过100度以上的拐角湾,这对轴距跟轮距都偏长偏宽的巴吉赛车而言并不容易,好在是上坡路段,大马力可以弥补些不足。由于纯粹的山道土路,没啥颠簸,我让让技师把多通道减震器再调整了一下,让首通道的压缩阻尼再大些,这样可以减少过湾时的侧倾。剩下的就靠两位车手的发挥了!往赛道内走了约300~400米进去后,见到一个稍高的的观测点,便决定在这个位置观看赛车发车的情况。赛道的左手边上有个大坑正好紧接在一个弯道后高起的起跳点之后,我感觉有点危险,如果车速快飞起后有可能看不见这个陷阱。正犹豫著是否要走回去通知我们车手,这时已经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比赛已经开始了!251车的樊晓第六个发车,于是决定不回去通知。前五辆赛车似乎都很顺利的从旁边通过了那个大坑,我想路书上或许有录注,心理稍许安心些。紧接著251车在熟悉的发动机怒吼下冲了出来,大马力的直线加速度确实是其他车辆无法比拟,过了弯道后车稍靠外侧,似乎未注意到紧接而来的大坑,我心中一紧,难道没看到那个坑!!两前轮顺利通过了坑边的窄路,但是左后轮则搭在了坑的边上,随后就看到251车开始侧滑,紧接著车手开始加油、并修正方向,车子在左右抖了两下后总算救了回来,整个过程发生在不到一秒钟内。见251车远去后,我忙赶紧到我们另一辆252赛车处说明情况。以免在发生危险。


环塔的排位赛决定了首个赛段的发车顺序,由于首个阶段的比赛主要以戈壁有形路面为主,排位靠前可避免需要一路在尘土中超车的危险。我理想中的位置在最好能够在前十位发车,避免在慢车中追逐的危险。傍晚排位赛成绩揭晓,251车排在第四位,这个位置是个极佳的发车位,一是两分钟发一车,可避免尘土飞扬超车的情况,二是有前车引路,领航的压力相对要小些。对于这样的成绩,自然是非常开心!心中甚至在想明天首个赛段是否有机会能够拿个赛段冠军!而252车在排位赛中的一个掉头弯因为转向过度失控,损失了几秒钟的时间,发车位位于48位,虽然偏后些,但是总共有99辆赛车而言,还算可以。



排位赛前的发车仪式热闹非常,我们的赛车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有如一匹奔腾的野马



后轮搭再坑的边上,导致轻微失控,甩了两下屁股后修正回来







排位赛基本上就是绕山路往上走,除了马力外,更重要的是车手山路的控车能力




排位赛后我们观看了一段录下的视频,发现后悬挂偏软,连忙交代技师调整后减震器及相应的处理。




环塔的排位赛仅仅只是探了下水温,明天330公里的SS1赛段才是真正的考验开始!!车辆再一连串的检修完毕后,我怀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睡觉等待第二天的比赛。





待续......

作者: AKS沙漠之狐    时间: 2013-10-16 23:30
好东西
作者: 20之最    时间: 2013-10-17 08:41
霸气。。。。。。。。
作者: 颓废吉奥    时间: 2013-10-17 15:08

作者: 越在野外    时间: 2013-10-17 15:16

作者: 自由摄影人    时间: 2013-10-17 18:17
大开眼界!
作者: tci在路上    时间: 2013-10-17 18:46
开眼了,
作者: 泰国大头    时间: 2013-10-17 22:09
帅!!!!!!!!!!!!!!!!!!
作者: 北岸    时间: 2013-10-18 02:28
从你开LC80开始参赛就一直比较关注,10年环塔在哈密宾馆开赛前仲裁组单独在五号楼为你开了个小会,就为了你的车是否有参赛资格讨论了很久,很巧当时你也在。<br />
当时这种车很少也格外关注李哥和你还有这台车的表现,在魔鬼城赛段翻车的时候红色报警我最先到的场,本想可能要退了没想到你们一直坚持鄯善。<br />
12年环塔一次在白杨河赛段一次在恐龙沟赛段你的一前一后两次断臂事故还竟然跑出来又让我在赛道里直呼过瘾。<br />
今年大越野受组委会邀请我也去了,负责医疗收容A组,第三赛段狼山泡李哥车有故障那个赛段没有跑出来,一直折腾到很晚所有该赛段退赛赛员才出来,然后住在了赛段终点巴拉贡,进宾馆的时候李哥都累得动不了了。可是二天一早他又精神抖擞的带着后勤车进去救援出了故障的那台赛车。<br />
后面听说李哥的车退了,只有樊晓还在。没想到在巴丹赛段收尾的时候又遇到了你和李哥。后来借给了你们我的GPS。<br />
不为别的为了你们这种精神这份执着喝彩。
作者: 北岸    时间: 2013-10-18 02:36
贵在坚持,期待佳绩。
正因为有了你们这样一群热爱赛车运动的人们,才让赛事更有味道更有看头。
作者: 日照费大庆    时间: 2013-10-18 06:48

作者: 7778    时间: 2013-10-18 08:16

作者: 剑阁蜀道    时间: 2013-10-18 18:16

作者: 6795834    时间: 2013-10-18 19:48
直播的好帖,顶。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18 20:07
北岸于 2013-10-18 02:36 发表在23 楼

贵在坚持,期待佳绩。
正因为有了你们这样一群热爱赛车运动的人们,才让赛事更有味道更有看头。
谢谢北岸兄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注,更谢谢在CGR的大力协助!沒有那個GPS的帮忙,我们那天的救援行动可能会陷入麻烦! 10年翻车时,没想到你也是第一个到的救援车 :)) ,下回到新疆肯定得找你好好喝上一杯!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18 21:52
只要曾经在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中做过车队后勤服务的人都知道,一旦比赛开始,最害怕的就是在比赛中接到车手的来电,一般这就意味著车辆出现问题。这种电话恐惧症往往到会持续到赛后好一阵子!





6月26号一早我便开著工作车往赛段终点奔去,路书上一个错误的方向指标导致我们耽误了半个多小时才发现走错方向了!这车一路过去我们没有接到电话,开始稍稍放松一点紧张的心情时,手机突然发现252车的领航沙贺来电话,我心头一紧.....电话断断续续,讯号很差,没说两句便又断线了!我只好把车辆靠公路边停,这回又来电了,讯号还是不好,但是大致了解了252赛车再赛段120公里处翻车了!人员无碍,车辆已经拉正,正在做处理。 我连忙联系还在起点待命的工作车组暂时别离去,原地待命。另一方面再打我们小T4车上的卫星电话,但也许是车上讯号源差,一直没法联系上。


自己则加速往终点奔去。又过了约半个多少时,又接到沙贺的电话,说赛车做了简单的处理,已经重新上路,但是机油压力低于正常值。我让沙贺又再次检查了赛车确认没有任何漏油的地方后,嘱咐他们保护发动机,保持低转速的完成后续的赛程。刚刚抵达赛段终点没多久,刘昆的赛车便冲过了终点,紧接著刘延贵的赛车也顺利的抵达。但是没看到我们251赛车的踪影,又等了十几分钟后,后面的赛车都陆陆续续都到了终点。这时我开始担心,难不成251车也出状况了!随著时间的流逝,我心中的焦急可谓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终于接到251车樊晓来电话,说在离终点约莫10公里处,开不动了!发动机出现故障有异响。这个消息宛若是晴天霹雳,让原本心中还仅存的一点希望彻底破灭了!难不成仅仅一个赛段,两辆车都要同时退赛?


于是251车已经无法动弹,而且距离终点只有十公里的距离,我决定开工作车绕进去一探究竟,本来赛道工作车逆行是违规操作,况且危险。不过我见终点前是一大片的大戈壁平摊,可以绕大圈避开赛车主线,而且很多其他车辆也绕外围进去观看。开著工作车绕了一大圈最后到达一个大坡前面,跟湖南卫视摄影组的记者询问下后了解251车已经过了这个卡点,才知道我们圈绕的过大,往回开没几公里便见到我们251车。车仍然可以发著,但是发动机传来达达的声响,我知道这是连杆瓦在响。心想251车肯定是要退赛了!这回反正也没成绩了,那就工作车直接拖跩回去吧!刚挂好绳准备出发,湖南卫视的记者也跟到了,摄影师一下来就一顿狂拍!采访了樊晓跟我。这一天我们两辆赛车都上了电视采访,只不过一辆是翻车接受采访,一辆是发动机坏了接受采访!悲催的一天!



赛前整齐乾净的驾驶舱





SS1 251车飘移过弯的连续组图



252赛车在经历严重翻车后,虽然外观受损严重,幸好不影响驾驶



涉水对所有Buggy赛车车手而言都意味著要湿身了! 防水还得加强






待续.................




许多图片由很多朋友分别提供,有些是网站上收录,无法一一 注明是哪位大师的大作,在此深感抱歉,在此感谢 蒋波、胡子 在沙漠里辛苦站岗提供的照片,其朋友为我们拍的照片也在此深深的感谢!
作者: hexiaotao    时间: 2013-10-18 22:20

作者: 罚酒三杯    时间: 2013-10-19 21:19

作者: 随锋    时间: 2013-10-19 23:55

作者: 我心飞翔Zpf    时间: 2013-10-20 19:13
为了那份执着
作者: gavinhxg    时间: 2013-10-21 22:23
请问车架是用什么软件画了三维效果图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21 22:32
本来赛场风云莫测,车辆故障、翻车等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两辆参赛的赛车同时发生最严重的状况,而且仅仅在第一赛段,确实令人难以接受,当下,确实觉得头晕目眩,自己都怀疑是否会崩溃。幸好我的心理素质比自己想像的好些!


待251车拖回乌尔禾营地时,252车已经提早一步返回。252赛车在赛道内翻车时速度比较快,外观受损比较严重,前挡风玻璃已不在,驾驶侧的车门已经抛弃,而领航侧的门也损坏的严重,仅仅只能带上,车后的左右尾盖也没了!翻车的瞬间被行车记录仪记录了,当时速度接近100码的速度。不过难得的是,除了外观件毁损外,车架、底盘并无损伤。


由于两辆赛车都属于重度受损的情况,均需要大手术才能继续明天的比赛,251需要更换发动机、252需要更换外壳。一晚的时间是不可能达成这两个任务,我们只能放弃其中一辆赛车的维修。经过讨论后决定放弃251车的维修保障,因为越野营地并无发动机大修的条件,在配件不足的情况也难以把发动机恢复到竞技的状态。252车体损毁的严重,想要修复,必须有全套完整的车壳,我们并没有携带多馀的车壳件,这回只能好拆251的车壳。更换车壳是一件大工程,两套车壳的安装孔位并非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还得做些改动才好使。正常情况下,我们新的壳体安装是需要三位技师两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我们有四个熟悉的技师,两个外援,连同我自己在内共七人,
初步估算了下,到凌晨四点应该能完成。只不过所
有维修人员,包括我在内由于发车的早,一早六点便起床,几百公里的行驶路段加上救援本已疲惫不堪。我知道今天晚上将会是个重大的考验。


分配好工作后,连同我自己全部投入工作中,除了更换车壳外,车辆还需要做完整的保养跟检修。本来一开始还挺顺利,但是在更换机油保养时,发现更换下来的机油里有异常多的金属粉末,而车辆著车后的机油压力只有原本的一半。我开始怀疑251车发动机故障并非单一事件,难道252车也有发动机的问题?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们拆开机油滤芯检查。一检查结果把大夥都吓坏了!机油滤芯内居然有半茶匙的泥沙?? 这泥沙是从何而来? 我赶紧也让技师把251车的机油滤芯也拆开检查,结果也同样有泥沙,只不过更多。泥沙从何而来,所有人顿时陷入一阵混乱,我们赛车用的是乾式油底、外置油泵,接下来又是拆油底,又是拆油泵。油泵打开后发现已有几道比较严重的划伤,这应该是导致机油压力低的主因。最后经过一番折腾,我们总算找的原因。沙子是由油底壳的一个不起眼的检修孔进入的,本来如未安装乾式油底的发动机,发动机曲轴箱内部是正压的情况,沙尘等会因为压力的关系被排除在外,但是我们的乾式油底是带抽真空的三阶段油泵,也就是曲轴箱内是半真空的状态,反而会把沙尘往曲轴箱内吸。卖我们乾式油底的厂家或许忘了提醒我们,或许认为这是常识,反正,总之这问题是致命的,251车发动机故障应该就是这问题导致的。這個檢修口,正好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且正好被爆震传感器给遮住。处理的方式其实就是装个橡皮塞子堵住。但是机油泵已然受损,机油压力偏低,如果明天再拉转速的猛跑,肯定撑不过这赛段。我们没有多馀的机油泵,也没想到这个零件会坏的情况,修不了,只能继续凑合著用!跟252车手讨论过这问题后,还是决定跑接下来的赛段看看,只不过放慢速度,尽量让发动机低负载运转。


维修、换车壳的工作一直紧张持续到早上六点才总算完成,这时天刚刚辆,所有维修人员包括我在内,24小时超负荷工作,已然之撑不住,连帐棚都懒得搭,直接倒睡在躺以上。由于太过劳累,8点发车时,居然未察觉。


SS2长度为190公里,不算长的一个赛段,但是我们已受损的发动机是否能够撑的著这个赛段,我心里也完全没底。幸好赛车出发后约莫三个小时候我们便在SS2的终点接到我们252赛车,车手说今天就怕发动机坏了,一路是五挡2000转以内跑完全程......行驶路段,我检查了下机油压力,仍是偏低的状态,不过没有继续恶化。252当日成绩为45名.

回到营地后我们又再次讨论车辆的状态,由于没有可更换的机油泵配件,252赛车虽然可以跑,但是却不在竞技状态,发动机无法支持大负荷的状态运行,即使能够在戈壁赛段上跑,但是比赛一旦进入后半期的沙漠,难以保证是否能够完赛。至此,我们最后决定放弃比赛,打道回府,尽早修复两辆赛车,准备接下来九月份的大越野!

2013年的环塔就这样才开始便结束了,虽然这会我没参赛,但是却是自有参与环塔拉力以来,最短暂的一次比赛!看著别人忙著维修准备第二天的赛事,我们却在打包准备回家,这种感觉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


其他车队帮我们拍的营地照片



252车连夜修复后的外观





除了水箱集风罩仍看的出有翻覆的样子,倒是看不出车有翻覆过的样子。


待续............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21 22:33
gavinhxg于 2013-10-21 22:23 发表在34 楼

请问车架是用什么软件画了三维效果图
Solidwork
作者: nba    时间: 2013-10-22 10:40
驾驶员前方视线,好像盲区大一些。
作者: 中巍69    时间: 2013-10-22 11:26
顶Tony..............车身矮了,比以前那些版本好看,有思莱瑟的味道.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0-22 14:25
标题: 回复 1楼 itonylee 的帖子
Tony,标题有错别字,应该是浴火重生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22 14:32
nba于 2013-10-22 10:40 发表在37 楼

驾驶员前方视线,好像盲区大一些。
机盖左右两轮突出处看似挡视线,实际使用时还好,纯沙漠赛段有另外设计小机盖.

作者: 冰雪0007赛    时间: 2013-10-22 21:47

作者: F1shumahe    时间: 2013-10-22 21:55

作者: 一路摇摆    时间: 2013-10-23 14:25

作者: 二货青年    时间: 2013-10-23 20:13
漂亮的车,漂亮的人,佩服!!
作者: 牧车童    时间: 2013-10-27 07:37
前面的轮眉那么高会不会影响视线?
作者: 露哥    时间: 2013-10-27 14:59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27 20:33
牧车童于 2013-10-27 07:37 发表在45 楼

前面的轮眉那么高会不会影响视线?
说不挡视线那是骗人,肯定是不装机盖子那视线最好,不过实际开起来视线不差,并不影响实际操控,跑沙漠我们有设计沙漠专用的短机盖。
当初这个车壳是按FIA规则来设计的,FIA不允许赛车轮子外露,而当时国内也无公开组别。现在好了,怎样都可以!

作者: 快乐男生    时间: 2013-10-27 21:58
itonylee于 2013-10-27 20:33 发表在47 楼

说不挡视线那是骗人,肯定是不装机盖子那视线最好,不过实际开起来视线不差,并不影响实际操控,跑沙漠我们有设计沙漠专用的短机盖。
当初这个车壳是按FIA规则来设计的,FIA不允许赛车轮子外露,而当时国内也无公开组别。现在好了,怎样都可以!
塞恩斯的车视线好一点。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0-28 19:19







几款跑Dakar 比较著名的Buggy车款,前机盖子必须让开前轮的悬挂行程,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作者: leilei507997    时间: 2013-10-28 21:05
口水一地,顶了在说
作者: 骑行者    时间: 2013-10-28 21:08

作者: 走进沙漠    时间: 2013-10-29 22:14
加油
作者: 写意企业    时间: 2013-10-30 15:12
前盖改良的空间很大
作者: 飞鹰4x4    时间: 2013-10-30 2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弹弓叉子    时间: 2013-11-4 20:28

作者: 龙城往事    时间: 2013-11-4 21:34

作者: 冷血疯狂    时间: 2013-11-6 1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dw521    时间: 2013-11-6 17: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怪怪怪    时间: 2013-11-8 18:45
好看,但是有一点不明白,这些费用哪儿来的,就纯粹玩吗,胜了有什么奖励?谢谢
还有,看到你说的断臂,是什么原因?
会SOLIDWORKS的话,可用软件的有限元分析车架的各种受力情况,该加强就加强,该减重就减重.
车轮运动时是否有阻塞,定位尺寸,此软件都能胜任的.

[ 本帖最后由 怪怪怪 于 2013-11-8 18:50 编辑 ]
作者: 怪怪怪    时间: 2013-11-8 18:54
又看了一次,真刺激!!!
作者: 扎实的底盘    时间: 2013-11-9 12:03
标题: 回复 59楼 怪怪怪 的帖子
用有限元计算的话,载荷也是一个问题,对于有些极端驾驶情况的载荷无法准确预估,因此有些结构强度的问题还是难以避免,有限元不是万能的,运行经验也必不可少,这是有限元计算的载荷来源。
作者: nba    时间: 2013-11-13 09:14
后续下文呢?
作者: 鱼欢尔乐    时间: 2013-11-13 21:32
期待您的精彩!!!
作者: 豫_郑_阿飞    时间: 2013-11-14 17:32
真精彩,
作者: 君无戏言    时间: 2013-11-14 18:25
高手在民间哪!
作者: 玉龙谷茶业    时间: 2013-11-14 19:48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14 22:41
nba于 2013-11-13 09:14 发表在62 楼

后续下文呢?
不好意思,刚刚从SEMA看展览回来,这两天会好好的专心写帖子!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18 21:00
进入大越野主题前先说件事

这两年的环塔一直都在北疆举行,虽说风景漂亮,但是却不在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塔,另外就是北疆雨水充足,12年的烂泥已经让人吃不消,今年除了烂泥外,还有多个涉水赛段。而接下来的大越野的首个赛段乾脆舍弃了响沙弯的大沙山,直奔一旁水汪汪的河道内去。本来设计跑沙漠的车一直不注重防水,一方面没这必要(沙漠?),另一方面驾驶舱内只要稍稍有点正压,那沙子灰尘是不大往内跑的。

CGR的首个赛段基本上就是东川的翻版,需要不断的高速涉水。当车辆高速冲撞水的时候,产生的水压我怀疑可能比高压水枪产生的压力高,又或许是水量大的关系,水压会把原本进不了水的缝隙顶开,然后水冲入驾驶舱。驾驶舱水密封这事成了我们非常伤脑筋的一件事情。原本车舱的密封板都是采用快拆的方式,目的就是方便能够快速拆解维修,如果打了胶,固然是可以防水,但是就牺牲了快拆的方便性。一个原本看似简单容易解决的问题马上变得复杂的许多。

去SEMA展的时候,跟几个老外同行讨论这问题,发现跟老美讨论这问题纯粹是浪费时间。老美的赛车连风档都没有,压根子没考虑过车舱密封的问题。后来遇到位欧洲来的老兄跟我说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打胶,这点让我非常意外,高科技的车也用低科技的方法? 据他的说法,不管是纤维板或者铝板,只要在高速冲撞大量水的时候,产生的压力就会让水多少渗进车中。再合适的条件下,水压迫进入缝隙中,甚至会在车舱内产生水花飞溅的情况。解决的方法要吗再加一层防护板(两层),要不就打胶。

显然的,打胶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法。从SEMA回来后,除了几个需要经常拆除的部位采用两层防护板外,其他驾驶舱的接缝处一律打上汽车玻璃胶。现在回头想想,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反而就是最原始,大家觉得最蠢的方法。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1-19 09:42
标题: 回复 68楼 itonylee 的帖子
如果但是考虑防水的话完全可以参照场地赛的车子来做,也就是基本上要把车舱做出来了,就是拿很薄的钢板直接点在防滚架上,然后打胶,然后外面再加玻璃钢的外壳,这样防水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不过拆卸起来是个麻烦事。

国内的玩法和欧洲的玩法更接近,大部分都是在量产车的基础上改,都有涉水的需要,美式钢管车都是自己做,以跑沙漠为主,车架设计,钣金工艺,动力方面还是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19 20:00
webaroo于 2013-11-19 09:42 发表在69 楼

如果但是考虑防水的话完全可以参照场地赛的车子来做,也就是基本上要把车舱做出来了,就是拿很薄的钢板直接点在防滚架上,然后打胶,然后外面再加玻璃钢的外壳,这样防水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不过拆卸起来是个麻烦事。

国内的玩法和欧洲的玩法更接近,大部分都是在量产车的基础上改,都有涉水的需要,美式钢管车都是自己做 ...
难的部份就是在我们采用的是卡扣式固定铝舱板的方式,不过这部份只能说渗水,还不到漏水的程度。最难的部份其实是玻璃钢外壳与车架之间的缝隙。封死了,拆解就麻烦了,不封死,水花溅的到处都是。经过一番折腾调整,采重点防护的方式,这会才彻底解决这个伤脑筋的问题。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19 20:03
老美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值得我们学习,人家就带个全罩的头盔跟防水的赛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一个密闭式的车舱平均要多个50~100公斤的重量,这对赛车而言不是个小数目。
作者: 郭建    时间: 2013-11-19 21:15
托尼大哥,期待你的图文并茂,精彩继续,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1-20 08:52
itonylee于 2013-11-19 20:00 发表在70 楼

难的部份就是在我们采用的是卡扣式固定铝舱板的方式,不过这部份只能说渗水,还不到漏水的程度。最难的部份其实是玻璃钢外壳与车架之间的缝隙。封死了,拆解就麻烦了,不封死,水花溅的到处都是。经过一番折腾调整,采重点防护的方式,这会才彻底解决这个伤脑筋的问题。
不过再说回来,你的新打造的车壳也是有点太宽大了,这样车架之间的间隙也比较大,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些地方都做成封闭的小空间,不和车舱连通,但是可以保证防水。
老美的车壳很多都是铝板敲出来的,大多都是贴合车架来做造型,跑起来车壳没有兜风的感觉,可以参考一下。

作者: 老枪撒野    时间: 2013-11-20 12:53
标题: 回复 70楼 itonylee 的帖子
电脑防水做好就可以了 避免死火 其他的么就这样了 做不到十全十美的 总有所牺牲的 又防水又防沙 还要冬暖夏凉 的钢管车太复杂了 不适应比赛的 拉斯维加斯展会上有一台买7万 很酷的外形 里面很多结构是方管搭建的更象量产车 全钢管敞开式的专业赛车全部要15万以上

[ 本帖最后由 老枪撒野 于 2013-11-20 13:05 编辑 ]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1-20 13:15
老枪撒野于 2013-11-20 12:53 发表在74 楼

电脑防水做好就可以了 避免死火 其他的么就这样了 做不到十全十美的 总有所牺牲的 又防水又防沙 还要冬暖夏凉 的钢管车太复杂了 不适应比赛的 拉斯维加斯展会上有一台买7万 很酷的外形 里面很多结构是方管搭建的更象量产车 全钢管敞开式的专业赛车全部要15万以上
这台车之前tony就研究过了,整个设计是比较成熟的,底盘以方管为主,前叉臂,后硬桥,你完全可以考虑做这一款的
作者: 中国军车    时间: 2013-11-20 23:41
期待精彩
作者: 锣鸡鸭    时间: 2013-11-21 20:23
相当专业,必须顶!!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22 21:10
老枪撒野于 2013-11-20 12:53 发表在74 楼

电脑防水做好就可以了 避免死火 其他的么就这样了 做不到十全十美的 总有所牺牲的 又防水又防沙 还要冬暖夏凉 的钢管车太复杂了 不适应比赛的 拉斯维加斯展会上有一台买7万 很酷的外形 里面很多结构是方管搭建的更象量产车 全钢管敞开式的专业赛车全部要15万以上
这车网上有图纸,开放式平台,叫 Rally fighter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还有空调哦~ 真的是不错的一辆车,价格实惠,全密闭车舱,不过那视线就像坐在加高的跑车上..........觉得我的车视线不好的,可以考虑坐下这车比较下,呵呵!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22 21:12
webaroo于 2013-11-20 08:52 发表在73 楼

不过再说回来,你的新打造的车壳也是有点太宽大了,这样车架之间的间隙也比较大,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些地方都做成封闭的小空间,不和车舱连通,但是可以保证防水。
老美的车壳很多都是铝板敲出来的,大多都是贴合车架来做造型,跑起来车壳没有兜风的感觉,可以参考一下。
防水的问题现在基本上解决完毕,其实不是太复杂,关键是之前没地方可涉水测试,不知道水压有这么厉害。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22 21:53
话说环塔回来后一刻都没有休息,急忙投入到赛车的整修当中! 两辆赛车的发动机均有不同层度的损坏,最终决定更换两套发动机中缸总成。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大越野,我请美国的发动机组配厂家帮我配置了全锻造的发动机内配件。另外为了能够长时间高转速运转,重新配置了竞技用的轴瓦、连杆瓦,额外的瓦间隙能够让发动机长时间在高速运转。因为本来就配置了乾式油泵,可调整的油压,并不用担心油压低的问题。


另外三辆我之前设计的旧款巴吉赛车则在环塔顺利的完成了比赛,这也是我设计的的巴吉赛车经历过最长距离的比赛。赛后检查了车架、悬挂、底盘均无特别的异常,由于新旧款巴吉均采用一样的底盘跟悬挂,如果旧款车能够耐受这么长距离的比赛,那新款的车应该也没特别的问题,不过对于一些磨损厉害的部位,在新车上进一步的进行了加固。


由于两套发动机中缸从组装到发货、报关等到手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更进一步细画赛车的内部细节。让各个部件的位置更合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LS3 发动机的进气道掉了180度,由发动机后方进气.......原本的铝防沙板换成更轻更好用的塑料防沙板....大部分都是在解决些细节的问题,不过由于大部分这些问题无法在电脑上解决,所以处理解决起来特别费时费劲。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1-23 19:57
标题: 回复 80楼 itonylee 的帖子
八月份的时候有老美看过你们之前做的车子,就是去雄风验车的工程师ANDY,感觉车架部分还是需要适当调整一下,特别是后悬臂和底盘连接的部分,不过他是按照美国BAJA的标准来评价的。

[ 本帖最后由 webaroo 于 2013-11-23 19:59 编辑 ]
作者: 一日万里    时间: 2013-11-24 11:09

作者: 盗版DE改装    时间: 2013-11-24 14:59
高手 佩服佩服 。。。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26 17:15
webaroo于 2013-11-23 19:57 发表在81 楼

八月份的时候有老美看过你们之前做的车子,就是去雄风验车的工程师ANDY,感觉车架部分还是需要适当调整一下,特别是后悬臂和底盘连接的部分,不过他是按照美国BAJA的标准来评价的。
上回在CGR的时候,有遇到卖车给老麻的老外,是否是指他们呢?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1-28 08:06
标题: 回复 84楼 itonylee 的帖子
不是,CGR的时候来的是法国人,之前X18的客户,ANDY是八月份过来的,先去的云南,然后才到上海的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28 09:00
CGR遇到的是帮老麻开车的那个车手跟领航,估计讲的不是同个人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3-11-28 09:08
CGR遇到的是帮老麻开车的那个车手跟领航,估计讲的不是同个人
作者: webaroo    时间: 2013-11-28 09:53
itonylee于 2013-11-28 09:08 发表在87 楼

CGR遇到的是帮老麻开车的那个车手跟领航,估计讲的不是同个人
看来不是的,法国人是特意过来看比赛的,雄风的美国车手和领航是卖给他车的人,他自己做的车需要BAJA认证时过来的是另外一个
作者: 越野670    时间: 2013-11-29 21:50
好东西
作者: 良子爱美景    时间: 2013-12-3 11:48

作者: 飞侃侃    时间: 2013-12-4 13:35

作者: 披甲熊01    时间: 2013-12-6 00:36
国内 很尖端了

不过 更喜欢  后面那辆 蓝色的 美国车
作者: 沙漠拯救者    时间: 2014-1-13 22:30
标题: 车是很棒
车是很棒,但是造价太高了吧,不过给我们国人争光了,佩服啊
作者: jeep悠扬    时间: 2014-1-14 09:39
收到,学习分享~
作者: 可可西里4700    时间: 2014-1-14 18:59

作者: 魅力飘扬    时间: 2014-1-15 21:57

作者: itonylee    时间: 2014-1-16 09:06
标题: 回复 94楼 沙漠拯救者 的帖子
好像没提过价格吧? 您是哪位?

进口的竞技用变速箱跟发动机要50万的成本....不过性能的提升上是好几倍! 在戈壁滩上最高时速跑到185...
作者: 百鬼葬花    时间: 2014-1-16 15:07

作者: 153624    时间: 2014-1-16 20:11

作者: 魅力飘扬    时间: 2014-1-18 21:30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