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你会踩刹车吗?ZT [打印本页]

作者: LC70    时间: 2008-4-19 10:29
标题: 你会踩刹车吗?ZT
会踩刹车吗?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觉得不服气:会开车的还有不会踩刹车的吗?可是看了论坛很多新车友的提问以后,我得出的结论还真的与大家不一样:很多新驾驶员不会踩刹车!请注意,我说的踩刹车可不是简单地踩一脚就可以,而是如何安全平稳地控制车辆减速。笔者是一个驾龄十一年的司机,驾驶过的车型和行驶里程都不少,在这些年的驾驶过程中,我逐渐总结了一些刹车的技巧。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刹车的目的是减速,可以是降低速度也可以是使车辆停止。刹车作用的原理是把车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而动能来自于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需要燃料燃烧做功来提供,也就是说你踩一次刹车就意味着你的汽油要浪费一点。所以,请你一定记住:开车尽可能少踩刹车,刹车只是为了舒适或者紧急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方法。

  我们在实际驾驶中遇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很多情况我们不得不被迫踩刹车,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考虑合理地减少踩刹车的时间和频率。我们知道发动机有滞速作用,在不是紧急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发动机来减速---现在的电喷发动机被动运转的时候电脑会控制少喷油甚至不喷油,此时油耗很低,甚至远远低于怠速油耗。比如说你在开车的时候发现前面较远处有红灯,并且路上车很少,此时就应该松开油门,让发动机滞速,而不要急于挂空档踩刹车。在大多数发现情况较早并且有足够时间处理的情况下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发动机的滞速作用,几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带档刹车的制动距离都要小于空档刹车距离,这一点对于高速行驶中或者满载的车辆尤其重要。

  刹车有很多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紧急刹车,此时就必须注意刹车的技巧了。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一是不带有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的车辆,老式的车辆基本都是这样的,这种车辆在遇到紧急刹车的时候,如果刹车力度过大则可能使车子轮胎抱死(轮胎完全不转动),我们在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拖得很长的两条黑色刹车痕,这就是没有ABS的汽车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的痕迹,轮胎由于紧急制动导致轮胎抱死以后不再转动,但巨大的惯性会使车子的轮胎磨擦着地面继续向前滑动,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导致轮胎上磨擦掉的橡胶粒产生了一条黑色的痕迹。此时如果强行打方向往往会产生跑偏侧滑甩尾甚至侧翻失控等严重后果。因此老式车辆制动的时候,尽可能采取点刹,即刹车的时候可以缓一脚或者几脚,这样可以在刹车的同时有效控制车辆的前进方向,减少危险的发生。危急时刻刹车一脚到底之后,如果车子出现侧滑或者甩尾,要冷静地观察这种失控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可能造成的话,则必须缓一脚或者几脚刹车来调整方向,然后再把刹车用力踩下去。总的来说对于没有abs刹车装置的汽车来说,点刹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

  现在的汽车大都有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这种系统可以确保汽车在刹车不甩尾不侧滑的同时控制汽车方向(当然如果转向过猛或者路面过滑那就什么系统也无济于事了)。ABS的原理相当于人工制造点刹,不过这种点刹技术更高频率更快,制动器的压力可以由汽车电脑根据车轮打滑的程度自动控制,从而使车轮一直保持滚动而不抱死,因此ABS系统这种车辆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必须一次性用力踩到底,同时注意控制好方向,千万别用“点刹”的方法,否则ABS不仅不发挥作用,还很容易发生危险。紧急刹车ABS起动的时候车子会有明显的震动,甚至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响声,脚下刹车踏板也会跳动,这都是正常现象,有人说ABS起作用的时候“脚下象踩了个老鼠,又跳又叫”,这个比喻还是很恰当的。此外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带有ABS车辆急刹的时候一定要用力把刹车踩到底—一定要用力!否则ABS很可能不能换马上介入,从而延长刹车距离,降低安全性。

  刹车是汽车驾驶中最重要的环节,不会刹车的人开车是没有安全性可言的。我看到很多朋友在交流经验教训的时候提到在高速公路如何采用高超的转向技术避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记住:在绝大多数紧急情况下,刹车都是你最好的第一选择。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而言,紧急情况刹车是相对最安全的选择,如果选择转向,则很可能因失控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先紧急刹车,在车速降低的同时采取转向或者其它措施则安全性会大大增加。退一步讲,万一发生事故,踩着刹车被动撞上去的时候,你基本可以保持原来的行驶状态,不会因为你紧急躲避造成的跨越标线等导致自己的事故责任从小变为大,车速降低以后躲避的安全性更高,并且这样出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事故责任都远小于你为了躲避危险而采取转向等措施的危险,如果高速行驶中遇到危险你本能采取的是转向,那结果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紧急刹车还必须注意后车追尾的隐患,这种情况常见于市区行驶。如果前车紧急停车,那么你在紧急刹车之后,尽可能把刹车缓一脚,使车子前溜一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车子点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给后车留出缓冲的余地,否则你是停住了,但后车恐怕只有靠冲撞你来迫使自己停车了。

  除了紧急情况下的刹车以外,日常行车中的刹车也是很有技巧的。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新手刹车有点头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刹车使用不当。踩刹车的力度是有讲究的,正确的力度是由轻渐重,然后由重渐轻,待车辆停止的瞬间,刹车力度刚好变为零,这才是最理想的刹车力度,这样操作,车上乘员会感觉非常舒适,可以有效避免晕车现象。当然如果是上坡或者特殊路段,刹车力度就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上坡停车的话就要在车子快停稳的时候重新加大刹车力度等。
作者: 吉姆    时间: 2008-4-20 16:58
[attach]2071437[/attach]
作者: jeep-213    时间: 2008-4-20 20:50
分析的有深度!!!
顶!!!!!!!!!!!!!!!!!!!!!!!!!!!!

作者: 蓝妃儿    时间: 2008-4-21 09:12
恩,学习了
作者: 我爱越Y    时间: 2008-4-21 09:19
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惜,只有实践,没有理论。
作者: 上网鱼    时间: 2008-4-21 09:21
我当油门一样踩的,真的
作者: lkf2678    时间: 2008-4-21 16: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陆地鲨鱼    时间: 2008-4-21 18:16
谢谢,学习一
作者: 老孙越野    时间: 2008-4-21 21:55
谢谢,学习了。

作者: wmsyyezdyh    时间: 2008-4-21 23:38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作者: 山山    时间: 2008-4-22 19:38
[yct54] [yct54] [yct54]
作者: 王者之剑    时间: 2008-4-23 13:18

作者: 远望山里    时间: 2008-4-23 14:3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楼主辛苦
作者: JEEP~2020    时间: 2008-4-24 09:51

作者: glendon    时间: 2008-4-25 10:03

作者: 切悠悠    时间: 2008-4-25 20:53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douh026]
作者: chriszhu    时间: 2008-4-25 22:35
分析的透彻,值得学习和养成良好习惯!
作者: 粘满泥的轮胎    时间: 2008-4-27 15:04
向楼主学习
作者: 牧马人-777    时间: 2008-4-27 23:51
[yct36] [yct36] [yct36] 学习
作者: 双燃料    时间: 2008-4-28 18:51
[yct50] [yct50] [yct50] [yct50] [yct50] [yct50] [yct50]
作者: 别惹小蚂蚁    时间: 2008-4-30 20:22
文明驾驶,安全至上.
作者: 糨糊    时间: 2008-6-22 09:49
学习
作者: DEVIN    时间: 2008-8-5 14:27

作者: 善良之刀    时间: 2008-8-6 20:28
大多数人开车踩刹车凭的是是自觉!!!
作者: 阿山歌    时间: 2008-8-7 21:42
刹车有很大的学问的。
作者: 双燃料    时间: 2008-8-8 15:25
学习了哈![yct81]
作者: 越野雄风    时间: 2008-8-9 16:49
学习完毕
谢了
作者: 滇藏路    时间: 2008-8-15 02:31
抄收
作者: wrsfw    时间: 2008-8-15 21:12
有道理
作者: 偷着笑了    时间: 2008-8-17 2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红色尖刀    时间: 2008-8-19 0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风景的风景    时间: 2008-8-21 15:15
学习了~~~~~~~~~~~~~~~~~~````
作者: ldd5837    时间: 2008-10-14 23: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lyjita    时间: 2008-10-15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双燃料    时间: 2008-10-15 18:07


对 老司机来说,油门就是刹车啊!!!!!!!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