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他干过两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辞去中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去造汽车;从局长的位子上提前退休,去造汽车;现在,64岁的他,又在干第三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开发新型军用越野车。他是图什么?
腊月的安徽定远汽车试验场,还是冷风料峭,草木枯黄。然而试验道路上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安徽奇瑞、南京跃进、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汽福田、东风等10余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数十辆样车正在这里你追我赶拼命似地跑。 朱柏山有一个 野心勃勃的“计划” “看,我们的车过来了。”柯德军工程师指着正从远处山坡上冲下来的一辆桔红色越野车对朱柏山说。此时,他们正站在扭曲路段的车道旁。 朱柏山每隔半个月从武汉设计室来定远一趟,虽然每天的试验情况都通过电脑、电话报告给他,但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仍然禁不住试验场的诱惑。柯工是设计室的一员,从2004年11月率试车队进入定远试验场至今已经3个多月了。 朱柏山开发的车是1.5吨级越野车,取名枭龙,意在其有卓越的越野性能。枭龙最惹眼的地方是那4只大脚(车轮)和高高架在大脚上的车身,就像一个踩在高跷上的人,身子显得格外高。刚好试验场里有几款更大尺寸的越野车也在进行道路试验,几款车停在一起时,可以明显看出枭龙胯下有更大的空间。离地间隙大、通过性能好是枭龙最大的特点,而这也是越野车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桔红色越野车在扭曲路段前减速,然后像扭秧歌似地开上了扭曲路面。扭曲路段是用水泥在路面上筑起的坡度变化很大的连续弧型丘,且这一侧的弧顶对应着那一侧的弧底。只见桔红色的越野车先是左前轮向上升,右前轮向下降,然后是左前轮向下降,右前轮向上升,后边的车轮也一高一低地扭起来。整个车就像一个登山者,一只手向上攀扶,一只手在下边撑着,一只脚抵在低处,一只脚挪向高处。4个车轮始终处在不同的高度,车身不断地扭曲变化。这是道路强化试验中对车辆破坏力很大的一种典型路况,检验的是车架的设计是否合理,如果设计不合理,车厢或车架可能会变形,甚至被撕裂。 望着远去的越野车,朱柏山开心地笑了。跑了3个月,两万公里,样车的设计、结构都没有出现大问题,剩下的里程,检验的主要是车的寿命了。他又向柯工重复了一遍他们来试验场前就制定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然后愉快地离开了试验场。 他们共有两辆样车到此进行3万公里道路试验,春节前已经完成了6000公里高速环路、6000公里山路和7000公里强化道路试验,春节后进行5000公里强化道路试验和6000公里越野路试验。 朱柏山的计划是:在按国家标准跑完3万公里道路试验后,再对这两辆车进行爬坡、越壕等极限试验。“开烂了为止,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柯工说:开发世界上最好的越野车是朱柏山的野心。 他要给自己建一座“碑” 朱柏山在汽车行业小有名气。 1965年,他从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先在一汽,后在二汽(现东风汽车公司)工作。在二汽期间,他参与了东风第一代军用越野车的开发,并负责中央充气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路况需要,使轮胎充放气)的设计。虽然这个系统因材质问题在东风越野车投产时被取消,但现在全新设计原理的中央充气系统又被用到了枭龙上。 他当过5年试车工程师,开着东风车几乎跑遍了全中国。他曾被东风汽车公司派往美国担任常驻代表,那几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什么是现代化汽车工业,也坚定了他开发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的决心。后来他担任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在那个位置上,他干成了一件大事。作为当时中汽联指定的协调人,协助航空航天部引进了云雀汽车项目,并在项目确定后,辞去了令人羡慕的中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孤身一人跑到贵州航空工业基地去干微型轿车。 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有两件事在行业内引起了注意,一是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上辞职,去贵州大山里干汽车;二是在53岁上,当他被组织安排不再负责云雀汽车项目时,他又选择了提前退休这条许多人视为人生末路的路,毅然从航空部局长位子上离开。现在他又在干第三件可能轰动行业的事:靠一己之力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军用越野车。 令他自己也感到苦涩的是,他在汽车行业中干了一辈子正规军(国有企业),老来却变成了难入大雅之堂的杂牌军(民营企业)。 退休后,他与人合作,干了一阵儿进出口生意。有了钱后,又禁不住汽车的诱惑,与马来西亚人合资,引进了雷诺汽车的设备和模具,在武汉建立了一家轻型客车制造公司。当焊装、总装生产线已经建好,涂装生产线即将建成时,遇上了东南亚经济危机,企业被迫低价转卖。即将开工运转的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又在朱柏山面前消失了。 无怨无悔的朱柏山,把变卖汽车工厂后的资金,又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枭龙的开发中。他现在的公司名称叫武汉利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他的职务是总工程师。他说:“干汽车,必须把身家性命搭进去,必须把一生荣辱搭进去,才有可能成功。”他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枭龙汽车技术的转让。“如果有人想买,我就卖给他,拿到钱再开发新的车,我有好些设想呢。如果没有人要,我也不后悔,就让枭龙成为我最后的纪念碑吧。” 他设计出了 通过性最好的越野车 枭龙的开发经历了近十年漫长的道路。 朱柏山的口袋里已经没有钱了,这次试验,他是以自己在武汉的住房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行的。 在试验场大门外几百米远的荒地上,有四五座农家小院,小院门前各有一座二层小楼,楼上都有大字标着某某饭馆、某某旅店。这是刚刚形成的一个专以试验车队为对象的餐饮住宿小市场。朱柏山的试车队就住在这里的一座小楼上,而其他试车队则都住在条件更好的试验场宾馆里。朱柏山说:“住在外边便宜,进出试验场也方便。”枭龙的车身购买的是依维柯的现成产品,朱柏山说,开发车身需要几千万元投资,我还拿不出来,好在车身开发在我国已经不是很难的事了。 越野车的关键技术是底盘。枭龙越野车是朱柏山在借鉴国外先进车型技术的基础上,融入本人多年越野车设计试验工作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结晶。共有1.5~2.5吨一个系列,长头和短头两种变型。它是以目前世界上两个典型越野车型为目标设计的,一个是美国的悍马,一个是奔驰公司的乌尼莫克。 枭龙最大的特点是高通过性。它采用了朱柏山开发的、具有轮边减速功能的门式桥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车轮半轴轴头和车轮轴之间再加装一个减速齿轮,使车桥升高,从而使车身升高,达到增加离地间隙的目的。枭龙具有恒定不变的440mm最小离地间隙,可以确保车辆能够随各种重型车和坦克编队在野外行进。这么大离地间隙的越野车,目前世界上还少有。 朱柏山说,在世界上相似的轻型越野车中,枭龙的通过性是最好的。 枭龙2050型与美国悍马车的外形尺寸几乎相同,但悍马的最小离地间隙是406mm(按我国国家标准,实为300mm);离去角枭龙是50度,悍马是33度;纵向通过角枭龙是40度,悍马是28度;爬坡度枭龙是70%~80%,悍马是60%。与乌尼莫克相比,枭龙的车身高度更低,这样有利于空投时进出飞机机舱。而且枭龙车在一个通用底盘上同时派生出短头和长头两种车型。长头车整车低矮,适用于车载武器的安装,短头车有着比长头车更大的车厢容积,更适合救护、电信等特种车型的改装,为各种车载设备提供更大的空间。目前,轮边减速门式桥技术在军用越野车上,只有乌尼莫克采用,而一辆乌尼莫克越野车的价格是140万元人民币,枭龙的预期售价是50万元人民币。 变速箱和分动箱合为一体,实现全时4×4驱动,以及中央控制轮胎充气系统,也是我国军用越野车上首先采用的先进技术。 枭龙让试验场的军人们 眼前一亮 张明中尉是解放军定远试验场的工程师,负责监管枭龙汽车的试验。他对枭龙的评价是:从参数上看,达到了很高水平;在通过性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在场内的试验表现良好。 朱柏山将枭龙的特点概括为三点: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几乎100%可以国产;在同一底盘上有长头和短头两种车型。 张明同时也承认,面对一个弱小的民营企业,军方采购枭龙的可能性很小。“这个产品如果是国有大企业生产的,部队采购会容易得多”。对这一点,朱柏山了解得很清楚。他说:“我就是不甘心,试想想,如果2009年国庆阅兵,天安门前走的都是悍马或乌尼莫克,中国人将是什么心情?”他给枭龙定的第一市场目标是石油、水利、地质、森林等行业的特种用车。 张明中尉和他的同事们最敬重朱柏山的,是他那种百折不挠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越野车的精神。不久前,总部领导来试验场视察,枭龙作为惟一一款民营企业产品同其他军用车辆一同被介绍给总部领导。而且试验场在试验费用上给了朱柏山很大优惠。 张明说,朱柏山能够用那么少的经费、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用那么少的人力,开发出那么高标准的产品,使我们很感动。他承认,枭龙的出现,令定远试验场的军人们“眼前一亮”。 他希望枭龙能够顺利完成试验。
一个老汽车人的造车故事
发动机型号 | 额定功率 马力 @转数 | 最大扭矩 牛顿-米 @ 转数 | ||
4BTAA-125 | 125 @ 2700 | 464 @ 1500 | ||
4BTAA-140 | 140 @ 2700 | 502 @ 1500 | ||
4BTAA-150 | 150 @ 2700 | 502 @ 1500 |
http://www.dcec.com.cn/aaa/B系列发动机.htm
外形参数
长: 5100mm
宽: 2000mm
高: 2420mm
轴距: 3390mm
轮距: 1860mm
接近角: 62'
离去角: 50'
纵向通过角: 40'
最小离地间隙: 450mm
最小转弯直径: 14m
能越过的最矮短墙: 450mm
整备质量: 3650kg
载重质量: 1500kg
主油箱容积: 130L
副油箱容积: 25L
发动机
形式: 4缸,增压中冷柴油机
排量: 3900ml
最大功率: 103kw/2600rpm
最大牛距: 503Nm/1400~1600rpm
变速器
形式: 5速手动
悬架
前: 非独立螺旋弹簧筒式减振器
后: 非独立螺旋弹簧筒式减振器
转向系
形式: 动力转向
制动器
前/后: 盘式/盘式
车轮及轮胎
轮胎: 米其林 335/80 R20 XZL
性能
最高车速: 90km/h
最大爬坡度: 80%
为好车、更为中国民族工业顶一下……
向老前辈致敬!!!!!!!
希望早日看到他的车子上市
向老革命致敬~!!!!!
向老前辈致敬!!!!!!!
支持前辈!致敬!
state-of-the-art off-road technology shared only by HUMVEES (悍马) and UNIMOGS (乌尼莫克) ....
-portal gears (具有轮边减速功能的门式桥技术, 在车轮半轴轴头和车轮轴之间再加装一个减速齿轮)
-central air (中央控制轮胎充气系统,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路况需要,使轮胎充放气)
-less than perfect: lacking independent suspension (非独立螺旋弹簧筒式减振器)
-good and practical chassis (车身): IVECO (依维柯的现成产品)
成为我最后的纪念碑吧...a truly touching story (很感动).
奇怪怎么是右舵的
在另一个贴上终于看到这位前辈造的车了,不错也..真的不错.
希望早批量生产,多搞几个款型....
特别要搞SUV哟...
英雄!!!
为好车、更为中国民族工业顶一下……
为老爷子加油啊!
向老爷子敬礼!!!!!!!!
由衷的佩服老人家的民族气概!
向老人家敬以革命的军礼!!!
想做就做!
敢做敢当!
·我觉得我能做出车来,所以就去做了。
·现在来看,这个梦已经做的不小了。
·越野车不应该是小绵羊,取名“枭”字彰显越野车的特质。
·我活到这个年龄,也不是孤家寡人。在造车这条路上,有很多朋友都在帮助我。
·我的生活里除了汽车还是汽车。
·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不管是去造汽车,还是去做健美操,或是天天在家睡大觉,只是每个人不同的活法而已。
陈祖涛眼中的“枭龙之父”
新中国老一辈的汽车人陈祖涛曾与朱柏山共事过多年,在他的著作《我的汽车生涯》中,用浓重的笔墨书写了他对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回顾与期望。其中《退而难休》一章中,对朱柏山凭借个人力量造越野车的故事做了介绍。近日,记者又电话联系了陈老先生。
陈祖涛告诉记者:“朱柏山的精神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执著,在中国汽车自主开发的路上,我们需要的就是像朱柏山这样的人和他的这种拼搏精神。”
陈祖涛给朱柏山很多称谓,“真正执著于自主开发的人”、“中国个体自主造车第一人”、“中国最早自己画图、自己造车的人”。这些中肯的评价、由衷的赞赏是一位老汽车人的心里话。
陈祖涛极力推荐记者一定要去武汉,去朱柏山的研究院,去枭龙公司的厂房看一看,并一再告诉记者,要多关注中国的自主造车。几个星期前,80岁高龄的陈老先生亲自去了一趟武汉,参观了枭龙汽车公司。当看到正在新建的厂房,听到2007年下半年枭龙汽车即将投入生产的消息,他说心里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感到由衷地欣慰。
2006年11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3辆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外形刚猛的枭龙越野车在中国农业展览馆一亮相,就因创新的技术、卓越的性能引起了轰动,成为车展上的一大亮点。始终站在车旁、不离左右的是一位貌不惊人的老者,不停地抚摸枭龙车,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他就是枭龙越野车的总设计师朱柏山。
朱柏山总是有惊人之举: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上辞职,去贵州大山里干汽车;在53岁时,毅然从航空部局长位子上离开,提前退休造汽车;在65岁时,抵押房产、倾其所有为越野样车做试验……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些惊人之举让人膛目结舌,甚至有些难以理解,但对于朱柏山来说却很自然,这一切只源于他对汽车的热爱,对造车的执著。
心系汽车
对于自己能够走上造车这条路,朱柏山感到很满足:“我主张人应该按照兴趣来发展自我,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很聪明,如果没兴趣的话,勉强做就显得很笨拙。我很庆幸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同朱柏山的交谈中,记者强烈感受到他对汽车的感情。
今年66岁的朱柏山从小就喜欢汽车,有着深厚的汽车情结,考大学就考清华大学汽车系。1965年他从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先后在一汽、二汽从事军用越野车设计工作。在二汽2.5吨越野车产品攻关的时候,他是试车队的技术负责人,开着东风车几乎跑遍了全中国,从北边的海拉尔到南边的西双版纳,从新疆吐鲁番到云贵高原,足迹遍及全国,历尽千辛万苦,为2.5吨军用越野车定型投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被东风汽车公司派往美国担任常驻代表,那几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什么是现代化汽车工业,也坚定了他开发中国人自己汽车的决心。后来他担任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作为当时中汽联指定的协调人,协助航空航天部引进了云雀汽车项目,并在项目确定后,辞去了令人羡慕的中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孤身一人跑到贵州航空工业基地去干微型轿车。朱柏山就这样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奔走了几十年。
1996年,朱柏山开始研制带有军事用途的越野车。朱柏山属龙,在中国人眼中“龙”是高于任何猛兽的动物,傲视群雄,是中国人的图腾;“枭”字意为凶猛、骁勇,正符合越野车的特性和气质。朱柏山将自己对越野车的梦想都寄予在了枭龙身上。
朱柏山说:“谁说中国人没有自主研发汽车的能力,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搞成。”正是有了这种执著的精神,1998年,朱柏山将我国一批在汽车行业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专家召集在一起,组建了一支特别的设计团队,开始了轻型越野车的设计和试制。
在枭龙汽车试验期间,朱柏山每隔半个月就从当时在武汉的设计室开车前往几百公里以外的试车场一次,虽然每天的试验情况都能通过电脑、电话报告给他,但这位花甲之年的总设计师仍然禁不住试验场的诱惑。设计室的一位工程师说,开发世界上最好的越野车是朱柏山的“野心”。
中国汽车工业的老汽车人陈祖涛称朱柏山为“中国个体开发汽车第一人”。这是汽车界对他这么多年来付出艰辛的肯定。
踏遍荆棘
退休后,朱柏山与朋友合作,干过一阵儿进出口生意。之后禁不住汽车的诱惑,仍然想造车。他原来的设计方案是在法国雷诺越野车基础上研发自主品牌越野车,于是与马来西亚人合资,引进了雷诺汽车的设备和模具,在武汉建立了一家公司。当焊装、总装生产线已经建好,涂装生产线即将建成时,遇上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企业被迫低价转卖。即将开工运转的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又在朱柏山面前消失了。
后来,朱柏山把变卖汽车工厂的资金,又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枭龙的开发中。在枭龙汽车研制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并不灰心,一次次改进,一次次尝试。试验期间,一场大火烧毁了办公室,朱柏山的全部设计图纸付之一炬,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也在瞬间消失。但这并没有让他气馁,不久又投入到了新的设计中。 朱柏山一心扑在研制工作上,他自己动手设计、绘图,自己投资,在2006年之前没有任何资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枭龙的开发经历了近十年漫长的道路。在枭龙汽车公司接手这个项目之前,由于一直是个体研究,朱柏山花掉了自己全部积蓄,后来的试验,他是以自己在武汉惟一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行的。对此,他没有半点犹豫和后悔。老汽车人陈祖涛在同记者的交谈中难掩对朱柏山的赞赏:“不顾家庭,不管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枭龙汽车的研制上来,这种精神真是让人敬佩。” 豁达人生 记者问朱柏山,最不喜欢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朱柏山笑言,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只是觉得写我不要紧,但不要说别的企业不好,做自己想做的,开心就可以了。 这位执著于造车的老人有他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在他看来,一个人最开心的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忙的时候实现不了,现在退休了能够实现就是一种幸福。“有的人兴趣就在养花种草,而我这个人对汽车的兴趣太大了。我离不开汽车,只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无论是设计汽车,还是造车,我会一直做下去,这是我的兴趣。” “这么多年毫无回报的投入开发,就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将来吗?”当记者说出自己的疑惑时,朱柏山笑了:“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一个老头子,这么大年纪了,我有退休金,还有中汽总公司的房子,有吃有住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朱柏山的豁达一方面源于他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有无数的力量在支撑着他的“造车梦”,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朱柏山家在北京,自从来到武汉造车,他就很少回家。他的老伴儿对此毫无怨言,为了支持他的事业,从不让他为家里的事情担心。在开发枭龙过程中,朱柏山还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 谈起那场办公室大火,朱柏山只是一笔带过:“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烧光了就再重新设计一遍。”当时一轮设计已经完成并正在试制、加工,他所做的,只是让加工单位停下来,终止合同,赔款,一切有条不紊。也正是从那以后,所有设计都重新开始,技术方案也完全改变。记者问是不是没有那场大火就没有现在的枭龙,朱柏山说:“历史没有假设。” 峰回路转 因为枭龙汽车公司接手了这个项目,项目有了后续资金,朱柏山也得到一定回报,他的枭龙之梦也终于看到了希望。 据悉,枭龙汽车公司投资6亿元的枭龙汽车开发和零部件制造项目工程施工建设正在进行,包括研发、冲压、焊装、涂装及特种改装车制造部门,目标是建成现代化的世界一流轻型越野车的产销基地。建成投产后,可产销相当于3万余辆的枭龙各种产品。现在各种试验包括性能和可靠性试验等已经完成,开始在做生产准备了。朱柏山告诉记者,大概今年下半年就能投入生产,之后便可以在市场上看到枭龙了。 朱柏山向记者介绍了枭龙越野车的三个特点: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几乎 100%国产,在同一底盘上有长头和短头两种车型。我们的市场主要还是针对恶劣的工作环境,比如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等。我们突出的是越野的概念,追求的是越野性能。 对于自己爱车的未来,朱柏山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枭龙的冲天之日已不遥远。(作者:陈晓芸)
朱柏山一心扑在研制工作上,他自己动手设计、绘图,自己投资,在2006年之前没有任何资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枭龙的开发经历了近十年漫长的道路。在枭龙汽车公司接手这个项目之前,由于一直是个体研究,朱柏山花掉了自己全部积蓄,后来的试验,他是以自己在武汉惟一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行的。对此,他没有半点犹豫和后悔。老汽车人陈祖涛在同记者的交谈中难掩对朱柏山的赞赏:“不顾家庭,不管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枭龙汽车的研制上来,这种精神真是让人敬佩。”
豁达人生
记者问朱柏山,最不喜欢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朱柏山笑言,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只是觉得写我不要紧,但不要说别的企业不好,做自己想做的,开心就可以了。
这位执著于造车的老人有他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在他看来,一个人最开心的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忙的时候实现不了,现在退休了能够实现就是一种幸福。“有的人兴趣就在养花种草,而我这个人对汽车的兴趣太大了。我离不开汽车,只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无论是设计汽车,还是造车,我会一直做下去,这是我的兴趣。”
“这么多年毫无回报的投入开发,就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将来吗?”当记者说出自己的疑惑时,朱柏山笑了:“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一个老头子,这么大年纪了,我有退休金,还有中汽总公司的房子,有吃有住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朱柏山的豁达一方面源于他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有无数的力量在支撑着他的“造车梦”,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朱柏山家在北京,自从来到武汉造车,他就很少回家。他的老伴儿对此毫无怨言,为了支持他的事业,从不让他为家里的事情担心。在开发枭龙过程中,朱柏山还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
谈起那场办公室大火,朱柏山只是一笔带过:“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烧光了就再重新设计一遍。”当时一轮设计已经完成并正在试制、加工,他所做的,只是让加工单位停下来,终止合同,赔款,一切有条不紊。也正是从那以后,所有设计都重新开始,技术方案也完全改变。记者问是不是没有那场大火就没有现在的枭龙,朱柏山说:“历史没有假设。”
峰回路转
因为枭龙汽车公司接手了这个项目,项目有了后续资金,朱柏山也得到一定回报,他的枭龙之梦也终于看到了希望。
据悉,枭龙汽车公司投资6亿元的枭龙汽车开发和零部件制造项目工程施工建设正在进行,包括研发、冲压、焊装、涂装及特种改装车制造部门,目标是建成现代化的世界一流轻型越野车的产销基地。建成投产后,可产销相当于3万余辆的枭龙各种产品。现在各种试验包括性能和可靠性试验等已经完成,开始在做生产准备了。朱柏山告诉记者,大概今年下半年就能投入生产,之后便可以在市场上看到枭龙了。
朱柏山向记者介绍了枭龙越野车的三个特点: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几乎 100%国产,在同一底盘上有长头和短头两种车型。我们的市场主要还是针对恶劣的工作环境,比如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等。我们突出的是越野的概念,追求的是越野性能。
对于自己爱车的未来,朱柏山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枭龙的冲天之日已不遥远。(作者:陈晓芸)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