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肥鬼聊车--我对越野车概念的理解!

[复制链接]
炮炮穿

346

主题

2393

帖子

4255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待汽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希望通过此文能与朋友们分享一下我对身边的汽车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我的唠叨希望大家开动脑筋从更深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汽车!这也是身为车主的我们需要去做的.

摘要:SUV,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越野车或者说吉普,作为一款民用车型受大众的关注度极高!为了让我们可以走的更远,攀的更高,不同的车企为我们制造了种类繁多的SUV车型。因为技术的复杂程度是我们平民百姓无法深究的,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购车的时候容易被销售者误导,造成我们远离了心中所希望拥有的爱车!因此,学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汽车尤为重要。在我们选择汽车的时候,单纯通过简单的数据比对是不能判断出一款车的好坏的,要想拥有一部真正适合自己的爱车,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需求!确定后,我们要从车辆的生产来源地也就是“车厂”开始研究和分析;分析他们的历史、工厂发展的轨迹和产品的特点。每款车都有着自身的使命,但是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方便人类的出行。带人们走的更远、走的更快、攀的更高。因此,买车前我们就要了解车辆本身,通过试驾体会他们的不同性格趋向;从中判断是否适合自己!不能简单的从车的外型和售价来判断它的好坏。在我们拥有爱车后,也要尝试更深层的去读懂它;为以后的性能提升做好参考。这对丰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当下这个汽车广泛普及的时代,了解一些汽车知识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越野车”或者说“旅行车”的概念定位和个人理解。



  对于“越野”汽车车型的理解,很多朋友都是以承载式约等于“不越野”,非承载约等于“很越野”的概念来进行区别和理解的;越野车其实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单纯从机械车辆角度理解也是十分复杂的。从军事领域、体育运动竞技领域、民用运输领域、工程机械领域等等跨度极大;抛开离我们较远的概念,单纯从民用量产车角度分析,越野车应该分为:卡车类、箱式货车类、箱式客车类、房车类(轿车)、SUV(这里就包含了各种底盘类别的车型 主要是区分开房车类)、摩托车类等等。判断越野车型的综合性能主要应从车型的底盘平台设计初衷、动力和传动系统的调教、车身安全设计和耐久性设计、续航能力和维修效率等方面综合比对。这也就是国外的所谓的 OFF ROAD 和OFF CITY的概念来源;对于越野车,首先是要有长期脱离城市工作的能力。也就是整车的耐久性和续航力;这里就存在一个概念如何理解所谓“越野”与“旅行”的概念。从不同国家车辆发展历史看,区别这两者概念的因素也不同。欧美国家的越野车起源于军事领域(日韩车系因技术来源自欧美且市场主要定位于欧美因此本文不单独评论),欧美的越野车溯源主要的用途是战地救援、侦查、战地指挥、布雷等军事目的。因此早期的欧美越野车都起源于卡车底盘(非承载车身机构)这种设计直到今天依然被采用,例如美国早期的AMC公司、克莱斯勒、福特等公司的多数SUV车型依然采用此类设计(日韩车系由于起点是以美系技术为起源平台;因此,三菱重工、日本丰田FJ车系和五十铃、日产等SUV车型使用非承载车身机构最为普遍;尤其在国内人气很旺的"LC"系列产品就是依托丰田借鉴与代工AMC公司的威利斯车型逐渐发展出来的)。由于二战以后欧洲经济的衰弱和资源的匮乏(加上对战争的厌恶)欧洲的汽车设计思路开始脱离军事转民用的设计思路(很早就有汽车厂尝试脱离使用卡车底盘制造汽车,早期的房车也就是轿车也都是非承载车身的,正式由于欧洲人的革新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轿车底盘);这也是造成今天欧洲车在整车技术含量上傲视群雄的原因之一!旅行车Wagon这个概念也是战后在欧洲最先兴起的(美国直到70年代北美石油危机后这一概念才被慢慢接受这也是AMC公司推出JEEP XJ切诺基的溯源),由于欧洲列国战后关系的紧密和民间交流的增大,旅行车成为替代“房车(轿车)”的家用新主导车型。在这样的前提下能够越野的“旅行车”成为了欧洲汽车厂家新的目标和关注点!此时以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车企开始开发与设计。也正是由于欧洲的厌战情节,以及对自然资源的重视非承载式车身已经不能满足欧洲人的消费认知,所以承载式车身结构的旅行车被相继推出。这个时候对待越野其实概念是模糊的,毕竟早期道路都不那么完善。就像WRC的比赛中就有很多严酷的路况,但从车型外观看好似很多都是轿车在参加比赛,这就出现了我开始所说的那个矛盾了,难道轿车就不能越野吗?什么车才是越野车的问题!直到今天,在越野车开发设计领域,欧洲和美国的思路依然是不同的;虽然欧美的车企很多都曾为军队效力,但美国人直到今天,他的工业还是依托于军事领域丝毫没有退让的架势!他们的汽车厂都是可以随时带上军帽的;从现实市场走向看,很多美国企业以欧洲思路开发的SUV依然不能占有欧洲的消费市场,无法满足欧洲人的消费认知,所以大批美国工厂被建设到了欧洲本土,大批欧洲技师被收纳,并为美国人开辟欧洲市场!但是,所制造的产品依然很难做到越野和公路的完善匹配;因此欧洲人不怎么接受美国那套东西,这里要说一下“切诺基”这一个例,正是他的经典尺寸和设计思路给一部分欧洲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知为何欧洲人好似不怎么感冒JEEP这样一个品牌,不过围剿法西斯的时候还是不少欧洲人喜欢JEEP的鼻祖“威利斯”的;当然切诺基是以厢式货车的概念打入欧洲市场的,跟SUV这个概念完全不沾边!对于如何去理解欧洲人,日本人做的就比较到位;他站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角度,默默的学习和磨练着!战后的日本车企很大部分是依靠吸纳欧洲技术起家的,这也奠定了日本汽车帝国的基础,无论是丰田、本田、铃木等等都是如此;铃木是日本的车企中最能体现日系思维的厂商,当然他的技术也是最能体察出欧洲车味道的车企。要知道铃木最早是做纺织机的,铃木起步时候的远见卓识使得它成为了最会早小车的车厂。从日系汽车今天的辉煌可见欧洲人的技术是多麽的富有魔力啊!再看今天的运动竞技领域中的“越野车”,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当下的车型设计已经不能完全的把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两者剥离了;现在参与何种商业比赛、民间比赛和活动的车辆,例如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以及WRC世界拉力锦标赛的车辆在车身和底盘设计上融合了非承载与承载的两种设计甚至还有钢管车等等技术于一身;只是在具体的路况区别的条件下,做一些偏重于某一个点或方向上的设计!例如:大众途锐家族、三菱帕杰罗车系、三菱EVO赛车、雪铁龙C赛车家族等等;从这些车辆的设计看,现在的车厂通过几十年的设计经验和实际比赛经验,总结出了车辆平台综合延伸和发展的设计特点;只有结合各种车型平台的优点,屏蔽单一平台的缺点,并加以补充和利用;这样才能制造出更适合我们这个世界环境的汽车!从这个角度看不难理解,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一切都变得那么近;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希望去到的地域,因此单纯的车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只有能够适应各种路况条件的车才是未来汽车的主导!这是汽车设计的总体目标;因此在我们对汽车定位的时候,不能盲目的把车指定为“越野车”或者“非越野车”;尤其是在现今世界汽车工业领域十分发达的今天,改装业也已经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车辆性能的提升已经越来越被人关注;因此,作为车主的我们才是决定一部车的关键!对于车的定位,要根据我们车主的要求和宿愿,结合现有技术等条件来改造和设计车辆(看看速度与激情等电影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气息),从而制造出适合个人消费宿愿的汽车!说简单些就是要看消费的需求倒向,根据要求分类为:竞技、舒适、奢华、长途旅行、水路两用、节能环保、拖拽、住宿功能、防弹功能等等!因此,在今后我们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对于汽车的判断和理解希望大家可以更加客观和综合的去评价和辨识,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层的去理解我们身边的汽车,读懂它我们才能更好的使用它.这样我们才是真正车主(车的主人);汽车虽然是工具,但它也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因为汽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他帮助我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的推动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0

主题

103

帖子

10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0-6-5
QQ
沙发
发表于 2011-3-18 12: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5 00:39 , Processed in 0.056573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