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往事 由科迈罗浅析美国肌肉车历史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科迈罗国人恐怕很难一下子想到那是一台什么样的车子,但是说到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恐怕很多人就知道说的是谁了。是的雪佛兰的科迈罗在国内引起的关注绝对是因为变形金刚的热映,其实在美国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这个车型也多少有这样的原因,只是对于美国人而言科迈罗还多了一层怀念。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自二战以来各种思潮碰撞最为激烈的历史时期,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同时传统信仰逐渐缺失。那时,年轻人的迷惘与传统思维下对这种迷惘进行的批判,让当时的年轻人及其渴望追寻自由与打破传统的舒服希望解脱。在这样的背景下1967年前后第一代科迈罗基于雪佛兰的Nova改进而来,在造型上更为粗犷野性似乎可以带领年轻人摆脱束缚由此而受到了追捧。
  第一代科迈罗与其他同时期的几款车型一同开创了一个新的车型分类:肌肉车。在国人传统概念里美国车似乎都是肌肉车,其实不然严格意义上的肌肉车,是一种中等尺寸的;高性能的;拥有大排量V8发动机的;价格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车型。多数这些型号的车都是基于常规车型生产的。有些车辆尽管装备了V8发动机,但通常并不被认为是肌肉车。如果这些车型中有高性能型号,那么它就是肌肉车,而常规版本则不能称为肌肉车。
  道奇 挑战者(Dodge-Charger)
  福特 野马(Ford-Mustang)
  与科迈罗同时代的肌肉车有科尔维特、道奇Charger、福特野马等等,这类车型均有着明显的特征,富有运动感的造型较长的车头以容纳强有力的发动机,大多选用后轮驱动的方式,强劲的发动机与手动变速器的搭配让彪悍的动力直接传递到轮胎等等。肌肉车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低迷,因为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环保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所以肌肉车淡出了主流汽车市场。
  1967年款的科迈罗提供的最强动力为6.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为375马力。在变速箱上可以选择4速手动变速器。需要说明的是科迈罗在普通版本的基础上还有RS版与SS版,RS代表加装了 Rally Sport套件而SS版本则代表加装了Super Sport套件的车型,严格的讲只有SS版本才能被算作肌肉车,因为普通版与RS版本车型在发动机动力上要远远小于SS版本。但是在今天,传统意义上的肌肉车界限已经被模糊,所以新一代的科迈罗RS版也被算作肌肉车范畴了。
  像雪佛兰新一代的科迈罗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要去重新掀起肌肉车的风潮,而更多是通过新一代的产品对曾经的经典进行缅怀。其实不仅仅是雪佛兰在推出新一代的肌肉车,像福特任然在生产的野马、道奇的挑战者等都在以新的产品对老款进行着延续。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2:27 | 只看该作者
 在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科迈罗与老款保持着一定的一致。造型相同的前部,在发动机罩处可以明显的看到老款车型的身影。中间部分突出的设计让科迈罗给人以冲破束缚动感。
  车辆在尾部的造型新款也与第一代科迈罗有着相似的地方,微微翘起的后轮轮眉处看上去像是猎豹强壮的后肢。较长的前部发动机舱与较短的后尾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较短的尾部让科迈罗看上去运动更加灵活。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将美式肌肉车与欧洲操控优秀的车型进行对比,其实两者在风格上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美式肌肉车是没有操控的,其对于驾驶者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欧洲高性能车,后驱的方式加之强大的V8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所带来的绝对不是精准的入弯,在驾驶室内你看到的更多的是街道横着从眼前飞过的场景。
  对于美式肌肉车其实距离我们是比较遥远的,因为这类车相对的受众要小,这类人不会在意是否能有像奔驰、宝马这类高性能车的精准操控,他们更在意的是那种挣脱束缚的快感,毫无顾忌的在陆地上肆意前行。美国的文化底蕴事实上时间很短,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能追溯的历史也不过300余年,但是其文化的传承性很强,在300余年的历史中美国为世界贡献了很多事物。在汽车领域如果说是欧洲的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那么是美国的亨利·福特为世界安装上了轮子。美国人在血液里充满了冒险与挑战精神,这也是所谓美国精神的核心之一。因此,美国人对可以冲破束缚的东西有种无法改变的热爱,而肌肉车是非常符合这一点的。
  说到汽车文化,其实正是我们自主品牌所欠缺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自主品牌在企业形象上投入了很多宣传,但是国人仍然不买账。其实在编辑看来,国产车太过于看重别人是否注意到自己了,生怕被人忘记,所以用尽办法让自己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没有去将自己的重心放到产品上。产品的质量没有本质的改变那么国人是不可能选择他们的,更不要说形成一种属于中国的汽车文化。汽车文化的形成一定要建立在本国品牌产品特点之上的,而这种产品的特点只靠简单的模仿是不可能产生的。相比美国的汽车文化我们的品牌还需要走很长路

54

主题

3656

帖子

379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8-6-27

越野e族爱心善举越野e族公益助学

板凳
发表于 2011-10-26 17:5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老款好看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2 16:44 , Processed in 0.054438 second(s), Total 11, Slave 9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