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险业危机四伏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投连险、交强险经营利润明显下滑、客户退保现象加剧等不利因素今年都叠加到了上市险企身上。投资收益下降和业务增速放缓,是今年保险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太保净利腰斩

  上周上证指数下跌了2.49%,保险指数下跌了7.07%,保险板块明显弱于大盘。其中,中国人寿跌6.79%、中国平安跌7.18%、中国太保跌7.35%、新华保险跌了11.33%。本周一,在中国太保的带动下保险板块再次大幅下挫。

  江海证券分析师张乃一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保险股2012年的首份半年报,中国太保交出了一份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成绩单,对保险板块产生了负面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8亿元,同比下降54.6%,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

  除了太保,其他上市的保险企业上半年报也不理想。机构预测,上市险企的中期业绩表现将普遍令市场失望。据主流投行预测,除受益于利润多元化的中国平安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外,其余3家保险上市公司可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投资收益下降和业务增速放缓是行业今年面临的一个共性难题。受到这两大因素影响,导致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旗下寿险、财险业务的净利润都出现同比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寿险下降尤为明显,超过60%。

  “此前机构减持银行股的资金大量配置在保险股上,保险持股相对比较集中,机构一旦减持即会大幅影响到股价。”对于近期保险股的下跌,张乃一这样分析。

  对于保险股来说,近期利空因素较多。国泰君安彭玉龙认为,首先是自然灾害致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台风“海葵”估损达14.6亿元,超过了北京暴雨的估损金额10亿元,自然灾害带来的保险综合成本率将上升0.5至1个百分点。其次,在股市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保险股净资产增长出现困难。第三,政策红利低于预期。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将保险行业投资评级下调至谨慎推荐,称该行业估值已经明显修复,而此时面临的是发展瓶颈。

  保险业危机四伏

  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今年可以说是特别艰难的一年。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某营业部经理李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前两年相比,今年保险公司的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

  投连险,曾经一度是安全、收益稳定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股市的不景气,投连险也受到牵连,收益下降,今年上半年的收益跑输公募基金。目前,市场上187只纳入统计的投连险当中,只有34个全债型和货币型账户,其余的153个账户都和股市直接挂钩,其中有超过100个账户近3年的平均跌幅接近11%,跌幅最大的一个指数型账户跌幅最高达到26.47%。7月中国投连险报告显示,7月投连险账户平均收益率表现不佳,单月平均收益率为-2.02%。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年底,187只投连险总规模是843亿元,与3年前相比,投连市场的现有规模已经缩水超过10%。在市场惨淡的情况下,多数公司的投连险销售情况不佳。

  经营利润下降明显还表现在交强险方面。据保监会信息披露,36家经营交强险的财险公司中,2011年合计经营亏损高达92亿元,创下交强险制度实施5年半以来的亏损新高。

  与保险业普遍亏损相对应的是,今年寿险行业退保形势较为严峻。去年四大上市保险企业退保金高达655亿元,而今年的一季报显示,四大上市险企退保风波并未退潮,中国平安退保金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9.8%;中国人寿退保金为99.16亿元,同比增长21.8%;新华保险退保金为47.41亿元,同比增长56.4%;中国太保退保金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95.9%。

  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金融街一家保险总公司营业点看到,前去退保的用户排成了长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投资收益下降和保险公司的宣传误导是导致退保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李明看来,今年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央行持续加息,导致客户对保险产品收益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因此出现了一些客户退保的现象。

  保险业营业能力下降,必然影响到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记者了解到,今年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下降并逼近监管红线,为此,保险巨头不得不发债以弥补资金不足。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国太保集团和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1%、183%、194%,较去年末的284%、187%、233%都呈下滑趋势,其中太保产险下滑幅度最大。在近五个月时间内,国内寿险四巨头合计共发行次级债645亿元。算上尚未收官的融资计划,2012年,仅这四家保险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就达到了1035亿元。

  “发债只能解决资本之缺的近忧,并不能解决未来几年偿付能力的问题。”江海证券分析师张乃一预计,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保险业将迎来下一轮融资高峰。

  养老险健康险或成亮点

  “在正常行情下,金融保险是我最看好的投资品种。但是目前股市持续下跌,保险股又在不断融资,因此目前不看好这一品种。”江海证券张乃一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在总体悲观的情绪中,也有一些分析师比较看好保险板块下半年的行情。东方证券研究员金麟认为,从宏观上看,CPI下行,降息周期启动,将推动保费反弹。政策面上,他预计新一届gov-ern-ment对于养老、健康等敏感民生问题应该会有税收支持政策,鼓励民众通过保险来分散风险。

  “养老险和健康险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且潜力巨大。”申银万国研究员孙婷表示,与社会保障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相关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养老险和健康险的税收优惠最需要政策支持。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发展潜力巨大,老龄化造就养老和健康保险刚性需求。目前,中国养老和健康险保费占比在10%左右,健康险赔付仅占医疗费用支出的1%,而美国两个数据分别是70%和30%。今年上半年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为466.2亿元,同比增长了26.7%,与寿险保费0.23%的增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较旺的发展势头。相信健康险今后的发展还将受惠于多重利好政策的影响。

  然而,国信证券邵子钦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尽管养老险税收递延政策有助于保单增长,但由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全国只有2400 万,即使政策全国铺开,也只能提升现有新单标准保费的4.9%。

  在个股方面,东方证券研究员金麟认为,首选平安,一是基本面最强,二是估值最便宜。中银国际也看好平安,平安寿险保持着回升态势,平安产险增速一直相对稳定,预测下半年平安寿险的保费收入增速还会逐步有所提高。华泰证券认为,中国太保产险保费增速继续放缓,综合成本率上升侵蚀承保利润;投资方面浮亏消化大半,下半年业绩增速好转;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国信证券研究员邵子钦认为,目前平安和太保估值处于合理区域,新华和人寿已有所高估,因此,应下调平安和太保评级至“谨慎推荐”,维持新华和人寿至“中性”评级。
已有0条评论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1:20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农民每月3角钱养老金 太寒酸太刺眼!

 每月3角钱养老金太寒酸太刺眼

  黑龙江双城市久援村农民赵申71岁,每年都会到外面打工赚些钱贴补家用,和赵申同住一个村的张海亭,《养老金领取证》上写着,他每个月领的养老金是3角钱,从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领过三次,拿到手里的养老金一共是21.6元。

  3角钱?!很难想象这竟是一个月的养老金。这般让人不可思议的数字无疑折射了时下农村的养老困境。看似夸张的一个月几角钱、几元钱的养老金,其实并不鲜见,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亟待**。

  自我储蓄养老和“养儿防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通行做法。前者需要老年人有相应的收入来源,而后者取决于子女的经济能力和孝心。赵申无疑具有典型性,71岁了还去打工糊口,显然是出于无奈,在农村居民收入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打工、种田的年轻人养活自己和下一代都是难题,至于在经济上赡养老人,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全国1.85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口超过了1个亿。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不能再忽略。

  农村养老存在覆盖面窄、保障度低的特点,据《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仅为34.6%,月均养老金74元。如此低的保障额度对于农村老人,徒具象征性,其所产生的保障作用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前几天有官员称,“养老不能完全靠gov-ern-ment,警惕社会和老年人对gov-ern-ment期待过高,防止出现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问题”。此话遭到了舆论的炮轰,在基本社会保障体系都远还未建立起来的语境下,就超前谈过度福利,就开始自我卸责,会让公众寒心。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gov-ern-ment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我国各级财政对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10%左右,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这一比例达到了30%多,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这一比例则超过了40%。

  gov-ern-ment财政收入的增速远超过GDP的增速,连年创新高,时常见到一些地方大搞工程建设,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打造某某古城、某某地标性建筑,建个天桥都能花掉几千万,手笔不可谓不大,加之屡受公众诟病的“三公”消费居高不下,无不说明,只要愿意投入养老的钱还是有的,至少不会出现一个月几角钱的养老金奇观。

  消解农村养老困境,关键在于gov-ern-ment的观念和决心,鉴于当前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徒具形式的一个月几毛钱的养老金,显得过于寒酸,过于刺眼。最大限度地解决公民的养老问题是gov-ern-ment的义务,尤其是基层弱势群体的养老,然而,目前看来距离公众的期望还太远。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5 02:45 , Processed in 0.049891 second(s), Total 10, Slave 8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