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类型弯角拐弯技巧全攻略

[复制链接]
小六
实名认证

218

主题

5406

帖子

3740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1-7-1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斜弯
   上斜同时攻弯要留意的地方是,重心会突然往后转移,方向盘盘因此变得极为轻巧,而头轮的抓著力亦随之下降。RR车便是一个Extreme
Case,重心原本已偏重於后方,加速上斜令偏重更严重,有两个可能情况出现:一)头轮不够Grip入弯而引致Understeer,此时扭方向盘,车头也不理指示飞出弯外。二)即使头轮够Grip入弯,后轮也可能因Grip过多而发生打滑而出现Oversteer,大扭力的汽车就更容易出现。若加上路面湿滑,摩擦系数减低,上述的情况更会被夸张放大。因此入弯前应确切地控制车速,并因应汽车的特性而调控油门,例如头驱车相对也可开大一点油门,因车头本身够重,Grip相对地较充裕。避免突发加速,加剧重量转移;亦不应全关闭油门,因为转弯同时上斜会令车速双倍地降低,入弯便变得极慢,应衡量入弯车速后,稳定油门进弯。

落斜弯
    相对於上斜弯,落斜弯要注意的是重心大幅前倾,甚至全落在前轴之上最重要一点是车速不会像上斜般自动减慢,反之受地心吸力影响,
车速成会不断提高,很多驾驶者往往会因减速不够而导致Overspeed入弯。就好像入西贡前需经过一个落斜的左急弯,那堵护墙上的伤痕显示出曾发生多宗的意外,失事汽车通常都只是一边车身或沙板报销,人命少有伤亡,这说明他们在入弯前亦已给与制动,不然意外不会这样小型。问题是他们对入弯车速的判断出了乱子,低估了入弯的速度,亦低估了弯的深度,直至Overspeed入弯后,他们才在伧惶之中作修正,意外便在这情况下酿成。

    落斜入弯的秘诀其实只有两点,第一是必须将BrakePoint提前,别以为弯前重Brake,一定能将车速减慢,在落斜的情形,重心却会因此全落在前轴,后轴会有被提起的可能。减低了后轮的制动力。提前Brake Point不但弥补这点制动力的损失,也确保减至安全的车速入弯。第二点是留意方向盘盘反应之变化,尤其是FF车的重心全落在车首,如因此而突破了头轮Grip,车头会朝向弯外甩;就算Grip刚好足够,扭方向盘反应也会比在平路时更加敏感,尤须留意在落斜窄弯时,重量加车速会令其中一个转向轮出现比预期更大的转向角度,车辆因而会有被卷进弯内的倾向。

发夹弯

    所为发夹弯是指弯的外形呈发夹状,弯的角度少於90度,出弯之后方向呈180度的改变,当以上种种因素都符合的话,那一个便是发夹弯。以前威海的初张高速便有一个很出名的发夹弯,但因道路改建已不复见。其弯内则是小山丘,山势不高,视野也算清晰,能清楚望见迎头车,攻取也不算困难,以下述方法攻取便成,不然若是盲发夹弯,就应二话不说将车速完全减速才可进入。

    攻发夹弯的要点不外乎我们所说过的两种方法:[外内外]和[慢入快出]。但必须留意的是,通常从驾驶位置所看见的发夹弯,角度都会比实
际的浅,普遍使用[外内外]入弯,会造成过早靠向内侧,而必需在弯的后半部分急促地扭方向盘矫正线位,令驾驶者很狠狈。最理想的正确攻弯法是事先清楚的深度,谨慎地控制入弯车速,并拿紧Apex位加油出弯。若用[慢入快出],就需清楚Late Apex这个Tem,也就是将原来的Apex位放后一点,亦即将加速点同时放后。正常用[外内外]拐弯,是见到Apex才朝向切入,但[慢入快出]则是过了原来的Apex,然后朝向新的Apex急促扭方向盘,才加油出弯。由于要作急扭方向盘的动作,那便必须慢入了。

   由于发夹弯角通常都是很深的,实际应用方面则较难判断Apex的位置,人们多选用[慢入快出],贪其易於找出Apex之所在。

中高速弯

    中高速的弯角是指弯角的弧度较大(弯角大於90度)和可用三波以上的波段高速度通过。拐中高速弯常以[外中外]法为主,不过当弯的弧度愈大,Apex位便开始难於撑握,试想当驶过一个接近直线的五波弯,要找出Apex是何等的困难。所以当高速弯的弧度大至某个程度,其实已不需再遵照[外内外]法的行车线位,除非是在赛道上驾驶,每个弯角都已预先知道,不然应尽量令自已处于内侧行车的时间增长,这样才已易於驾驶。

    一般攻弯要点是,除早一点靠向内侧之外,出弯的时候也应慢慢地靠向外侧,这样能使转向的幅度减低,相对地可提高高速的稳定性。但要忠告一句,通过高速弯的速度是可以很高的,一旦失事就肯定不是擦损手脚那样间单,所以对入弯的每个动作和判断都要有非常准备的撑握。

复合弯

    这类弯角是指由两个或以上不同弧度的弯角组成,因此弯的半径在入弯后会出现变化。大致上可分成两类型:第一种是入弯之后,弯的弧度随之收窄,驾驶人会有愈深的感觉。第二种是入弯之后弯的弧度会自然扩阔,相对上扭方向盘幅度较细。复合弯角在日常驾驶中是常遇到的,因弯内变化较多,很多时入弯后才发觉弧度突然收窄,若用原来出弯的车速继续扭入弯角,就一定Overpeed,容易造成意外。

    最需要留意的是第一类弯角,它有两个Apex位,重要的是判断那两个Apex的所在。遇此情形最有效方法是将弯分成两个不同弧度的弯角处理。首先碰到的第一个弯,可照常切入Apex,但之后需略靠向外侧,等候第二个Apex出现。由於第二个弯的弧度较细,所以切入第二个Apex时需用[慢入快出],同时将Apex放后一点(即Late Apex),直至Apex在你的隔离,才切入、加速、出弯,情况是有一点像攻发夹弯的。车速控制方面,出第一个弯后要收油减速,情况许可的话可印一印Brake,否则未入第二个弯已飞出弯外,这交界点也是最常发生意外的地方。

   攻复合弯的关键的地方,是找第二个弯的Late Apex,只要能找到,就可加快出弯的速度。

盲弯

    盲弯是指驾驶人不能预见弯后路面环境的一类弯角,这些弯最常出现於山路上。正因为前方视野受山势所阻,不能预见对头车的来势,山
路又多是狭窄,也就更易造就踩中线的情况。踩中线的气车通常是大型房车或货车,因车身较长而经常在Apex位越过对头线,此时若赶收工冲著入弯的话,那就可以永远[收工]了。

   其实攻盲弯是不需任何技术的,只需个人的克制和修养,若果能做到每见盲弯就减速,已经是入盲弯的最好技术。

S弯

    S弯的形状无须异议地一定是S形的,它将两个相反方向的弯角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续的弯角。香港路面通常遇到的S弯,弧度都是较大的。基本的攻撂法是以[外内外]为基础,但当中会有一些变化。假设弯的形状是先右后左,入第一个弯时依从先由弯的外侧朝向弯内的Apex切入,此时相对於接下来的左弯,这个Apex位置却是第二个弯的外侧,然后朝弯内Second Apex切入,出弯的地方却是第二个弯的外侧,线位现变成[外内内外]了。要紧记的是,入完第一个弯后不要顺势靠向外侧,而需急促扭方向盘改变方向,这样便可顺利通过S弯。

    S弯也有大S和细S之分,细S弯是较为少见,若遇到的话是可以这样的:线位跟大S弯相同,但在出第一个弯后可轻轻制动,使之略为甩尾加快车首的指向,并同时达到减速的作用。这需要一定的技术,一般路面更不适宜应用。

『一手方向』原则

    入弯时转动一次方向盘,就会产生一次车身的重量转移变化,建立一转向力与轮胎抓地力平衡的过弯姿势,所谓的过弯极限是出现在转向力等於轮胎的抓地力。有人在入弯後会连续的转动方向盘,这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因为这会造成车身在不平衡状态下过弯,如此车手将无从去驱使车辆逼进极限,降低了过弯的速度并存在着失控的危机。 过弯时应该尽量遵循所谓『一手太』原则,判定弯道角度後将方向盘一次打到定位,让车身尽速建立平衡的过弯姿势,出弯後也是一手太让转移的车身重量回复直行时的状态。若在弯中遇到突发状况则必须Smooth的修正,避免突然加剧已处於极限边缘的重量转移,让它变得不可控制,造成车身的失控。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3 22:43 , Processed in 0.046350 second(s), Total 9, Slave 7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