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碰撞测试下德日安全之争

[复制链接]
111

1105

主题

3078

帖子

4575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8-12-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到底是德系车安全还是日系车安全,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德系车厚重、扎实的车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日系车在遇到轻微事故时就支离破碎的表现,也在许多车迷心中历历在目。很多人却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们看来,测试车辆安全性最权威的机构应该是NCAP。在近两年国内C-NCAP的各款车型测试过程中,那些被认为不怎么安全的日系车,同样获得了5星甚至超5星的好成绩。那么到底它们之间的安全性应该怎么看?NCAP的碰撞结果是不是最权威的?

NCAP的碰撞结果只能参考,不能代表全部

    国内的C-NCAP,其正面和侧面碰撞的测试速度一般都在50公里/小时左右,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的速度则为56公里/小时。即使是在国外,碰撞测试的要求更高一些的地区,这种测试的速度也仅在56/64公里/小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NCAP的测试,仅仅是测试在这种速度下,车辆对乘员的保护程度,而超过这样的速度,则无法体现。

日系厂商的造车理念,导致其车身以过关为第一设计诉求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测试规则,在精明的日系厂商面前,自然会有应对办法。事实上许多日系车都是在满足测试规则的情况下开发的,它们的用料恰到好处,在满足碰撞速度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保护乘员,而一旦速度突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在日常发生的事故可以看出,许多日系车在较高速度碰撞下,都表现出极为脆弱的车身强度。另外日系厂商还习惯于用安全装备来提升成绩,例如侧气囊、安全带报警等等,它们也掩盖了一些车身刚度不足带来的问题。

德系厂商的造车理念与日系有着很大不同

     德系车在设计车身的时候,更看重对乘员真正的保护,而不仅仅是满足碰撞规则。这一点与造车理念有关,德国厂商在开发车型的时候,有些基本要素是不能妥协的,即使这些东西市场并不十分看重。严谨的德国设计师,难以理解那种仅仅满足法规而降低成本的做法。为了提升安全性,德系厂商会采用成本极高的高强度钢来提升车体的刚度,并且在焊接工艺上精益求精。

    日系与德系在是否应该有高强度车身方面,也有一定的争议性。日系厂商在解释其产品遇到事故时的尴尬表现时,都会用吸能来搪塞。其实吸能这个说法本身并没有错,也不代表德系车就不吸能。车身的安全性,是由车身框架结构来决定的,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是车身设计的必然。德系车在设计车身的时候,同样会设计出缓冲区,以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

国内的德系车依旧秉承了德系高强度车身的设计理念

    国内的家用车里,德系车以大众作为典型代表。大众旗下的众多车型,都是在这个理念下诞生的,不仅仅是大众旗下的明锐、速腾,即使像POLO这样的小型车,都同样拥有高强度的车身。车身刚度不仅仅是钢板强度的组合,它还涉及到整体的计算、碰撞力量的分布等等,极为复杂,其中焊接强度和精度,对于车身刚度也影响极大。大众车系采用的激光焊接工艺,是目前同级车中最为先进的,这种焊接手法,即使是更高级别的日系车也都不具备。

     德系厂商的造车理念不仅在德国本土存在,而且还影响到旗下的所有品牌。在国内,斯柯达明锐是大众旗下的一个典型代表。明锐在车身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与新一代大众车系完全一样。它选用的材料是渐变式的,越靠前的部位,钢板强度越低也越薄(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吸能设计),在门边框等受力位置,则采用极厚的高强度钢打造。明锐的车身同样采用了激光焊接,焊接强度绝非普通点焊可比。

    日系车能够在碰撞测试中获得好成绩,不代表它们就一定安全。不同的造车理念,造就了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安全性方面的显著差异。在低速状况下,或许两种车都能很好的保护乘员,但一旦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甚至更快,日系和德系车的安全性,就不可能处于同一层面了。
David

148

主题

1514

帖子

1万

积分

e族主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3-3-4

2011阿拉善英雄会幕后英雄2011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沙发
发表于 2009-4-18 11:5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学校,这好比中学和大学的学历之争。

很明显中学是没办法争的,但找一些理由出来。

嗨,软文害人呀!

日系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5 15:29 , Processed in 0.051493 second(s), Total 10, Slave 8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