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氣回壓淺談
此文在開始時會比較離題..請耐心一點
首先,去麥當勞和珍珠奶茶等地方找兩枝飲管,分別一粗一幼的。然後用盡全力去吹這兩枝飲管。
你會發現有以下結果:
幼的飲管--全數吹出的時間長(慢),但氣流流速快。
粗的飲管--全數吹出的時間短(快),但氣流流速慢。
同樣地.試試修剪同一粗幼的飲管試試,也有類似結果:
長的飲管--全數吹出的時間長(慢),但氣流流速快。
短的飲管--全數吹出的時間短(快),但氣流流速慢。
好了,可以看見粗幼長短對氣流速度有關連的吧。
但氣流速度的背後意義是什麼呢?
還記得在中學時的物理課題"慣性定律"嗎?
對了,就是氣流的慣性,這才是重點。
氣流的流速對氣流的慣性影響是:
流速快--氣流的慣性大。
流速慢--氣流的慣性小。
但是,氣流的慣性對引擎有什麼用處呢?
先談一下另一課題--"汽門重疊角"
汽門重疊角是指當排氣完畢至入氣開始這段時間,生死氣valve是同時開啟的。
其用處就是"利用排氣時排出氣流的慣性把空氣從入氣valve處引入,使殘留在燃燒室中的廢氣可全數流走,使引擎的功率提升"
所以,氣門重疊角的功效很在乎排氣時的氣流慣性。
而又要清楚一點,汽門重疊角是由cam控制的。
一般街車引擎在設計峰值馬力時都會在轉數較低的位置(省油和耐用),所以在這排氣"量"小而又要維持一定的排氣流速令氣流慣性大的時候,使原裝車的死氣喉多是幼長的類型。
而賽車引擎不同,它的峰值馬力都是在高轉區產生的(快cam),在排氣"量"大的時候.由於它本身已有很大的流速所以用粗短的死氣喉才能配合(直出喉)。
一般人說N組喉使車的低扭下降便是這原因。
因為他用了和引擎設定不配合的死氣喉(原裝最好)
其實.慣性原理在進氣方面也可看到的。
-原裝用長的生氣岐管,
-賽車用短的四喉直噴,
也是同一原理
回壓是什麼?不用說也理解了吧。
我知我的文法不太好,請多多見諒
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