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中国老车收藏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tinna
时间:
2009-3-24 14:34
标题:
中国老车收藏之我见
中国老车收藏之我见
首先,个人认为老车不等同于老爷车。老爷车因其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技术而具有独特的气质。而目前国内在此领域由于早期过于落后,且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汽车收藏难有所作为。
--
传承有序
“传承有序”在收藏领域举足轻重,“身份证明”的价值有时候会大于物品本身。
例:老甲壳虫。
10
年前因新甲壳虫国内上市而推高身价,于是国外“水货”汹涌而至。而真正有含金量的只是“残存”为数有限的国内上牌车。
近来,从国外进来的老
mini
,老道奇等纷纷现身京沪穗。由于以前我们贫穷,进口车非常少且缺保养少配件,能留下的很少,有手续能正常行驶的少之又少。而这些“罕见”车在国外甚是普通,尤其是在原产国。代理进口的能人不难找到。
--
精耕细作
“版本”的意义大于“品牌”,由于上面讲的因素,国外存量很大的车,国内可能很罕见。而我们只能拼“版本”,国内仅有的雪铁龙
2CV
,为晚期的
Charleston
版(红配黑),遗憾的是以被喷为全黑及大量主观臆改。若在欧洲即使购买“全品”加上运费及代理清关,也比国内要便宜。
但,
2CV Sahara 4*4
,宝贝!
03
年拍卖成交价
15
万欧元,为其粉丝在北非突尼斯觅得。我们倒有可能“捡漏儿”,虽然是小概率事件,甚至不排除“回流”的可能。
--
信息不对称
以上均或多或少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
90
年代末法国处理了一批战备物资,其中包括
50
辆美国在二战末期援助的威利斯吉普,理想的保存状态且从未被使用,堪称极品中的极品,也才合约
6-7
万人民币。与国内大修大补后要价几十万形成鲜明对比。
--
品相
收藏是很重视品相的,汽车也是这样。首推,原配原漆。重喷小补次之。大修大补,实属无奈之举。从国外老车拍卖可见一斑。
--
牟利
在没有规模,没有市场,没有法规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不成气候。个别天价成交的确是有,但也只能是小概率事件,不具参考价值。
老车收藏是高投入,高技术,低回报的事情,只有真正的喜好情节才能长久的支撑。
作者:
咕噜
时间:
2009-3-24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开心1
时间:
2009-3-24 19:22
说的太对了,现在就是有那么一帮人(甚至可以称之为骗子),自以为别人都是傻子,拿来点破货当钻石卖,恨不得一下把这辈子的钱都赚来,我鄙视他们。还有就是假借收藏之名实行楞人之事(江湖上也称打闷棍),在咱们的论坛里就有这样的人!再有的就是用一点破铜烂铁自己造出来个垃圾就说是如何如何忽悠人,用哪个车当样本又用那个厂涂装,而且标价竟达数万!然后你如果喜欢就大刀砍你,太下作了,我要说的就是不要给这帮坏人机会!因为真正兴趣相投的人是不会上来就谈钱的,因为那样的人是十足的商人!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拍砖兄弟接着
[
本帖最后由 开心1 于 2009-3-24 19:25 编辑
]
作者:
开心汽车
时间:
2009-3-24 2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下行
时间:
2009-3-26 07:59
肺腑之言
作者:
tinna
时间:
2009-3-28 22:23
收藏老车不光有银子就行,更需要场地(最好室内存放)。收藏别的(瓷器,书画..)放柜子里锁着就行。
还要不停的保养,隔一段时间还要开着跑一段,以保持车况。车还别坏,坏了就...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大有人在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