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节气门发动机会产生泵气损失,会造成不小的能量损失,影响发动机效率
Multiair的优势与特点?
而multiair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了进气凸轮轴和节气门,由气门直接开启来控制进入汽缸的空气量,这个变化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取消了进气凸轮轴,可以精简缸盖结构并减轻发动机自重。而取消了节气门之后,大大降低了泵气损失,并提高了发动机的响应速度。由于没有了进气迟滞的影响,配气和喷油精确性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泵气损失。首先,我们必须从传统节气门发动机的原理说起。传统发动机上,无论是拉线油门还是电子油门,其控制的都是节气门开度。在传统发动机上,进气流程都是空气首先经过空气滤清器,然后再通过空气节流阀(节气门)进入进气管,最后通过打开的气门进入燃烧室。当发动机在低负荷运转或者怠速的时候,节气门开度较小,甚至接近闭合的程度,但此时的活塞和气门并不会停止运转。这钟情况下,当活塞动作往下拉,则会从接近关闭的进气管吸入空气,这时节气门和活塞之间的区域便会形成真空,此时节气门内外的压强差就会对活塞的动作形成很大的抵抗力,大大消耗能量。在怠速的时候,节气门接近闭合,此时造成的能量损失也是最大的。这就是常说的泵气损失(Pumping loss)。
宝马的valetronic技术同样可以使发动机拥有快速的响应速度
节气门的这种特质,还会造成另一个问题。因为节气门的隔断,进气歧管内的会由于活塞的惯性而产生负压,造成节气门内外的气压的不平衡。当节气门打开时,通过节气门的空气就不能迅速地进入汽缸内,而是有一个反应过程,这个过程直接体现为驾驶感受,就是踩下油门踏板以后,动力响应的迟滞。为解决这个缺陷,最有效的方法加大进气歧管内的气压,让节气门内外的压强差尽量小。对于一些主打性能的发动机,设计师会尽可能地将节气门设计在离气门较近的位置,从而降低节气门内外的气压差,进而提升发动机的响应速度。由于进气的迟滞,发动机的喷油和配气都很难做到精确的控制,因此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而由于Mlutiair的进气歧管前少了节气门这么个拦路虎,气门和外界空气之间只剩下空气滤清器这个阻力,不仅没有了泵气损失效应,进气阻力大大降低,而且由于进气歧管内与外界基本不存在压强差,气门上方可以维持恒定的气压,空气进入燃烧室的速度就不会受到影响,发动机的响应速度也就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而言,这个特性更能提升涡轮发动机的动力响应性。
另一方面,电磁控制系统的高速响应也是传统结构所不能比拟的。因为这个特点,Multiair技术才能实现在一个冲程内多次开闭进气门的Mulilift多重升程技术,从而使极低负荷下,发动机同样可以拥有较高的燃烧效率。
轻量化和小型化也是multiair发动机的一大优势
此外,由于Multiair技术取消了节气门,并且只使用一根凸轮轴(针对直列发动机而言),在发动机轻量化和小型化方面比传统DOHC顶置双凸轮轴发动机更有优势,其中,使用了Multiair技术的Twin-air双缸发动机总质量减轻了20%,并节省出约25%的发动机舱空间。而且电磁液压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和传动效率都优于普通的结构,因此大批量生产之后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不久的将来, 博悦也将会换上动力更强multiair Turbo发动机
在Multiair技术的帮助下,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将会得到10%和15%的提升,而油耗则会降低10%,悬浮颗粒和氮氧化物排放则可以减少40%和60%。 这说明, 菲亚特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开发出满足未来欧Ⅵ和欧Ⅶ的排放标准,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维持在120g/100km以内。
目前,除了使用在传统自然吸气发动机上,multiair与废气涡轮的搭配同样拥有出色的效果。由于进气歧管前少了节气门的阻隔,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涡轮增压的效果,其中 菲亚特最新的1.4T Multiair Turbo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25kw,最大扭矩则达到了250Nm,相比使用了缸内直喷技术的 大众1.4TSI发动机(96kw和220Nm)优势明显。未来如果在Multiair的基础上增加缸内直喷技术,发动机性能和效率还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