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求零事故——预碰撞安全系统解析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1-5-16 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全技术从汽车诞生开始就不断进步。大家熟悉的车身结构、安全带、安全气囊之类属于被动安全技术范畴,像ABS、ESP车身稳定控制、ASR牵引力控制等归类于主动安全技术。
近年来,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做“精耕细作”的研究,而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则不断有创新突破。逐渐兴起的预碰撞安全系统就是典型代表,现在已经有一些厂商开发出相关技术。这其中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在发生碰撞的前提下,主动降低车速从而减小危害;二是侦测到险情自动刹车直到停止,完全避免碰撞。
这里就着重介绍不同厂家的预碰撞系统的细节和差异,了解这些技术都装备了哪些车型,它究竟能提高多少安全性,我们能否放心的把刹车移交给电脑控制。

丰田/雷克萨斯的PCS预碰撞系统


丰田较早研发预碰撞安全系统的厂家,首先把这套PCS预碰撞系统安装在雷克萨斯车型之上。
早期的PCS仅是在探测出碰撞危险后发出警报提示,需要车主自行刹车。改良后的PCS会在认为有碰撞风险的时候,预先收紧安全带,控制刹车自动减速,减少碰撞引发的危害。但需要注意的是,丰田PCS系统属于降低损害的预碰撞系统,并不能完全把车停稳。

【锐志和皇冠都是用隐藏在格栅后的毫米波雷达侦测障碍】

随后丰田逐渐把这套系统从高端的雷克萨斯车系向丰田车系普及,国产皇冠和锐志都先后搭载了PCS。

  • 装备车型:锐志2.5V风尚豪华版及更高配、皇冠3.0L Royal Saloon尊享版以上车型、雷克萨斯IC250C、ES350尊贵版、RX350尊贵版、RX450h、GS450h、LS460L顶配、LS600hL、GX460
  • 侦测设备:毫米波雷达
  • 作用范围:随车启动,车速30km/h以上
  • 自动减速:是
  • 自动刹停:否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3:43 | 只看该作者
斯巴鲁Eye Sight安全系统


斯巴鲁在国内一直以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作为卖点,但在安全性上它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北美和欧洲的碰撞测试中,多款车型都取得了最高等级评价,除此之外斯巴鲁也在主动安全方面也有一番成绩,研发了Eye Sight安全系统,这套系统也能够完全避免碰撞。
目前装备了Eye Sight系统的车型是欧版和日本本土的力狮,国内销售的力狮并没有配备,所以国内消费者会相对陌生。从原理上看斯巴鲁另辟新路,没有用雷达或者激光进行探测。它采用了3D摄影技术,在前档玻璃上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左右各一。两者拍摄到的影像合成就得到了立体视觉,这和人眼的成像过程相似。车载电脑再根据立体影像判断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从而控制刹车保持车距或者完全刹停。

【立体摄像头可以探测车辆和行人】

这套系统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廉,除了车辆外也能够识别行人,综合性能接近沃尔沃的城市安全系统,不足的是容易受到雨雪天气、光照不足等影响。目前Eye Sight的工作范围限定在时速0-30km/h,与沃尔沃和大众相同。

  • 装备车型:欧版、日版力狮
  • 侦测设备:立体摄像头
  • 作用范围:0-30km/h
  • 自动减速:是
  • 自动刹停:是


总结:人工为主,电脑为辅

预碰撞安全系统是汽车安全发展的重要一步,几大厂家都推出了各自的技术。论安全程度,沃尔沃、大众、斯巴鲁这类能完全避免碰撞的技术无疑更加领先。但能否彻底放心的把刹车交给电脑,这是所有人的疑问。也许将来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之后,我们可以不用考虑自己开车,但目前预碰撞系统只能在背后起到辅助作用。假如驾驶员过于依靠电脑,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能够主动刹停的技术对比】

这就需要一个准入法规或者行业规范进行限制,目前国内这一方面仍是空白。但邻国日本已经针对预碰撞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所有预碰撞技术都需遵从详细的准入规范。包括工作时速在30km/h以下,仅在碰撞发生前1.4秒启动,刹车最大加速度值必须在0.6G以上、刹停后与前车距离在1米之内,停止3秒后自动取消刹车。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一点:避免驾驶员过于相信电脑系统。安全技术只有在危急时刻起挽救作用,这样就算被电脑自动刹车,驾驶员反会更小心驾驶,不会因为有电脑辅助而麻痹大意。
所以不同厂家之间有相似的技术规格并不全是巧合,一方面是技术因素限制,另一方面是已有规矩可循,因此引入国内时很可能遵循了与日本相同的规范。从日本的技术准入制度还可以得知,在提高安全时速的同时,智能与人工的平衡是预碰撞技术发展的重要难题。即使已经满足技术规范,湿滑路面、雨雪视线不佳的时候,预碰撞技术仍然不能起到完美防护。最后从消费者角度考虑,这项技术值得像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那样向所有车型普及。随着成本逐渐下降,将来肯定会有更多汽车具备预碰撞技术,但无论如何,安全意识才是避免事故最有效的方法。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3:41 | 只看该作者
大众Front Assist预碰撞安全系统


大众研发的预碰撞安全系统名为Front Assist,又称为City Emergency Brake——城市紧急刹车系统。顾名思义,这是可以在侦测到危险后把车刹停,从而避免碰撞的安全系统。Front Assist的工作范围在0-30km/h之间,利用车头的毫米波雷达监控前方障碍物。目前Front Assist主要作用是避免车辆追尾,假如前方出现行人就需要驾驶员自行刹车或者紧急避让。

因为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比较高,基于这种探测设备的预碰撞系统价格都比较昂贵,之前一般都安装在豪华车型上。大众CC是国产车中第一款搭载避免碰撞辅助系统的车型,也只出现在顶配的菜单之中。

  • 装备车型:大众CC的顶配车型
  • 侦测设备:毫米波雷达
  • 作用范围:0-30km/h
  • 自动减速:是
  • 自动刹停:是


沃尔沃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


安全一直是沃尔沃的最大卖点,在意识到车身结构、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无法满足更高的安全水准后,沃尔沃把目光投向了主动安全方面,城市安全系统就是沃尔沃的最新作品。
最初装备在XC60上的城市安全系统通过激光雷达测距,能够在15km/h时速之内避免追尾事故。S60就更进一步,工作范围提高到0-30km/h,还新增了human safety行人保护。S60上的激光雷达仍然用于测量车距,新增的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结合用来识别身高超过80cm的行人。因此沃尔沃不仅能避免追尾,还能够防止撞伤行人,这也是称之为“城市安全系统”的主要原因。

【S60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三种方式探测】

与自适应巡航结合使用,搭载了城市安全系统的S60能够实现自动跟车,随前车的速度变化自动加减速来保持车距,前方停车或者遇到障碍物也会自动刹停。这和英菲尼迪的DCA智能控制车距相似。但沃尔沃只需一键启动,跟车距离也控制的更近,整套系统更简便人性化。

  • 装备车型:XC60、S60
  • 侦测设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 作用范围:0-30km/h
  • 自动减速:是
  • 自动刹停:是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3:39 | 只看该作者
奔驰Pre-safe安全系统

奔驰的安全技术上一直走在前列,2003款奔驰S级就开始应用Pre-safe安全系统。最初这套系统只是通过监测转向角度、加速度和刹车力度,断定驾驶员在规避危险时可以收紧安全带、调节座椅从而降低乘员损伤。

新一代Pre-safe系统更加智能,增加了主动刹车技术,在侦测到碰撞前2.6秒开始提示,1.6秒时开始自动施加一定刹车力度,0.6秒之前驾驶员仍可以选择紧急避让或者刹车,最后0.6秒电脑将自动用最大力度刹车,减小碰撞损失。


【Pre-safe并不能阻止碰撞发生】

目前奔驰车系中从C级到E级、S级都已全部配备新一代预碰撞系统。但需要弄清楚的是这套系统并不是为完全避免碰撞设计的。它和丰田类似,也是利用车头的毫米波雷达探测前方障碍,在侦测到碰撞风险之后主动刹车减速,同时收紧安全带关闭车窗,降低碰撞发生之后的危害。
另外C级车型受成本限制,没有装备毫米波雷达,因此并没有主动减速功能。

  • 装备车型:奔驰C级、E级、S级、R级、CLS、GL、GLK、ML
  • 侦测设备:毫米波雷达
  • 作用范围:随车启动
  • 自动减速:是(非全部车型)
  • 自动刹停:否


英菲尼迪DCA车距控制辅助系统

日产为英菲尼迪研发了许多先进的车载科技,上一代M35就是国内市场首款搭载ICC智能巡航(即自适应巡航)的车型,新一代M车系又增加了DCA车距控制辅助系统。
这个DCA车距控制辅助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智能巡航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但它能在车距过近的时候自动抬起油门踏板,车距太近还会自动刹车直至刹停。试驾M37时我们详细体验了DCA的效能,在前车突然减速的情况下也能够把车稳稳刹停,避免发生碰撞。所以这套DCA车距控制的效果非常接近避免碰撞的安全系统。

【M37下格栅处的光学雷达】

尽管效果相近,但它仍称不上能避免碰撞的安全系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菲尼迪没有给出官方说辞。DCA可在5-144km/h范围内启动,但并不表示它能在全段范围避免碰撞。所以现在DCA仍只是自适应巡航的一个辅助功能。另外英菲尼迪的DCA与自适应巡航拥有各自的设置按键,操作相对繁琐,需要花不少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 装备车型:英菲尼迪M25、M37的顶配车型
  • 侦测设备:光学感应
  • 作用范围:手动开启,工作时速5-144km/h
  • 自动减速:是
  • 自动刹停:是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5 06:00 , Processed in 0.051260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