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买车时不可不考虑的事:最小离地间隙

[复制链接]
111

1105

主题

3078

帖子

4575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8-12-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4-24 1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道路建设和发展也非常不平衡。即使在同一城市中,也有差别很大的路面。在我国,同样一种汽车,但使用范围和用途与国外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家庭都拥有二三辆车,有轿车、越野车、SUV(皮卡车)等不同车型,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车型,基本是“专车专用”。而我国的家庭基本都是一辆车,既做交通工具,又可举家郊游或长途旅游,既要在城市中间穿梭自如,又要在高速公路上飞奔如野,也要在乡村公路上自由自在,要做到“一车多能”。因此,各厂家在引进车型时应根据我国公路状况和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适应性改进,而不能简单地改进。相对来说,在中国使用的汽车要有更强的适应性。

  “最小离地间隙”的标准号为GB/T3073.3-1993,其定义为:汽车在满载(允许最大荷载质量)的情况下,其底盘最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的距离,并以图示的形式,给出了具体的测量方法,但并未规定具体的数值范围。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关于最小离地间隙,在以前的标准中,对最小离地间隙是有规定的,大概在150~160mm之间,但现在的标准取消了这项硬性规定。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最小离地间隙要考虑到运输时装卸平台的通过性,要考虑到轿车在靠近一般人行道边沿时不会发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个国家或地区销售,还要考虑到当地道路质量的情况。同时,最小离地间隙的数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与车型功能、空气动力学有关系,例如跑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小,而SUV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大。

  在SUV中,最小离地间隙往往决定着这辆车的通过能力,同时由于SUV的驱动桥方式与轿车不同,最小离地间隙在轿车或跑车上更多是指车身下部轮廓线最低点或底盘上的最低部件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在SUV中更多的是指地面与前桥或者后桥上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

  一般来说,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在110毫米到130毫米之间,例如奥迪A6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15毫米。对于轿车来说,离地间隙越大(超过130毫米),通过性能相对来说比较好,但高速稳定性较差;离地间隙越小(低于110毫米),高速稳定性就越好,但通过性较差。现在装有空气悬佳的车型可以自动调整离地间隙,能较好的满足通过性和高速稳定性的双重需要。

  SUV的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在200到250毫米,例如丰田的陆地巡洋舰是220毫米,几乎是A6的两倍。对于SUV来说,离地间隙越小(小于200毫米),通过性能就越差,越注重公路性能,即偏向于城市SUV;离地间隙越大(大于250毫米),通过性能就越好,越注重野外表现,属于偏向纯粹越野型的SUV。另外现在一些高端SUV也装有可调高度空气悬架,做到了兼顾操控性和越野性。

  由此我们看出随着车型的不同,最小离地间隙的差别是很大的。

  汽车的离地间隙各个高度值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取决于负载状况。因此确定离地间隙也取决于负载的变化情况,要依据负载变化的最大值去考虑离地间隙。

2

主题

53

帖子

4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9-4-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4:27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光看最小离地间隙 如果考虑OFFROAD还要看轴距长短 太长的轴距在骑跨障碍时容易刮蹭底盘的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4 02:28 , Processed in 0.449320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