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交通道路行车八大安全要点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欧宁
时间:
2012-8-6 12:16
标题:
交通道路行车八大安全要点
一、控制好车速
对于一个驾驶员来说,掌握好行车的速度是安全行车的关键。
一是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二是尽量保持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过和低速慢行;三是在行驶中,车速与同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的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四是不要去追求限速牌上的限制车速而超过自己的控车能力,最好让车速低于自己控车能力的80%;五是不要开英雄车、堵气车。路况好时不要盲目加速,遇有别人超过自己的车,不要堵气非要超回来不可,否则很容易发生意外。
二、转弯时的安全驾驶
车辆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向弯道外侧偏斜,有可能被甩出道路外,发生倾翻和测滑事故;而且转弯时的速度越快,弯道半径越小,离心力就越大,危险也会越大。为了避免转弯撞到保护栏上或飞出路外,当发现弯路标志、城镇的直角转弯路口或急转弯时,应及时充分减速,并根据弯道的情况确定车速;遇视线不良的弯道,应减速、鸣喇叭、靠右行;通过急转弯路时,必须低速,尽量沿弯道外侧平稳缓慢行驶;设有弯道镜的路口,还要仔细观察镜中的影像。转弯过程中,避免使用紧急制动;同时注意观察对面有无车辆,严禁在弯道超车。
三、切忌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极易引起交通事故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四、切勿超限超载
超载大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由于超载,车辆控制能力降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同时超载对公路造成破坏,使车辆行驶速度受到影响,一些超载车辆常常只能以一二十公里的时速爬行,大大影响了公路运输能力的发挥,降低了车辆运输效率。
五、谨慎通过交叉路口
(1)行经交叉路口时,即便是绿色信号灯亮时也千万不能大意,应做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的准备,预防其他方向的车辆和行人违法进入路口;
(2)在交叉路口左转时,注意预防迎面直行而来的车辆背后可能有摩托车、助力车等,要加倍小心;
(3)在交叉路口右转时,要仔细观察右后视镜,必要时转头观察右侧交通状况,注意避让直行或者右转的摩托车、自行车和助力车,更要注意避让对面的左转车辆;
(4)在接近交叉路口时,应该注意前面的车辆,尤其是前两辆车的动向,保持安全的车距。为了提醒后面车辆的注意,制动时应分几次踏制动踏板,以防追尾事故;
(5)通过交叉路口时要控制好车速,绿色信号灯亮后,通过交叉路口直行时,应以随时能停车的速度行驶;跟随前车右转时,应注意观察右侧情况,减速行驶;
(6)直行、左转弯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应减速确认安全,在有优先权的道路上行驶,接近视线不好的交叉路口时,也应以能随时停车的速度行驶;
(7)为了避免路口堵赛,通过路口时一定要减速,即使是道路条件很好,也应在通过路口前换入低速挡,尽量避免在通过路口时换挡,避免因减挡不及时而熄火;
(8)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时,应相互礼让。即使有优先通行权,也要慢行或暂停,注意避让行人和自行车。
六、绝不能饮酒驾车
饮酒后开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严重性早已引起各国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
酒精被胃、肠吸收后溶于血液当中,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逐渐迟钝,致使大脑判断发生障碍,手脚迟钝不灵活,甚至丧失操作能力。
七、遇行人的观察、判断和处理
1.遇正常行人
适当鸣号,保持合理间距,以正常速度通过。
2.遇缺乏交通经验的行人
应提高警锡。控制好车速及横向问题,注意观察其动态;正确估计和判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预防性措施,随时做好停车让行的准备。
3.遇泥沙路上或雨后行走的行人
应注意处于下风和水坑边的行人,在车辆临近时,可能为躲避灰尘和泥水而横过公路;
车辆驶近水坑时,应减速行驶,尽可 能不使车轮压到水坑,使行人免受泥水的溅污。
4.遇老年人
应适当降低车速,提前鸣喇叭,给老年人留有充足的避让时间.待避让后再缓行通过;
老年人在横过道路时发现车辆驶来可能会突然折回,应随时准备停车避让。
5.遇儿童
儿童的动向无规律可循,切不可凭经验判断,高速绕行;
遇儿童,要提高警惕,减速慢行,必要时停车避让,待儿童离开确认安全后,再起步行驶,
遇儿童与成年人分别在道路两侧时,应特别注意儿童都有可能突然横过道路,与另一方会合。
6.遇残疾人
1)遇盲人
应降低车速,物所处位置少鸣喇叭,提前避让,不要鸣喇叭不止,以免盲人无所适从,而发生危险。
2)遇到聋哑人
必须谨慎小心,凡遇到对鸣喇叭毫无反应的行人,都应考虑到可能是聋哑人。
应尽快减速.设法离其较远处通过,要防止他为避让其他车辆或行人而突然变向。
7.遇到在沉思中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人
要减速多鸣喇叭,最好能引起行人的注意;
若道路条件允许,可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缓行绕过;
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防止临近时,行人突然发现车辆而
广州违章
惊恐盲目乱跑。
8.遇故意不避让车辆的行人
应减速鸣喇叭并耐心设法避让通过;
切不可急躁,更不可义气用事,冒险抢行。
9.阿、雷、寒冷天遇行人
应提高警惕,沉着谨慎,勤鸣喇叭,随时注意行人的动向,要考虑到制动性能降低,提前做好随时停车准备。
八、注意自行车、摩托车动态
1.遇自行车
应认真观察,根据骑车人特点及动态的不同,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遇正常骑自行者
应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
与顺行的自行车,应加大距离,适当鸣喇叭通过。
2)遇青年骑自行车
不可急躁抢行,须主动减速鸣喇叭;
选择好安全行驶路线,谨慎行驶。
3)遇到骑车技术不熟练者
应及时减速,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不要临近时再鸥喇叭,防止过度恒慌而算倒,必要时停车避让。
4)遇到负重物或违章带人的自行车
应加大横向距离减速,观察其动态,待其行驶稳定后再缓慢通过。
若自行车行驶速度过慢,应特别小心,防止临近时其失去稳定性,突然猛拐。
5)遇到老年人骑自行车
应提前鸣喇叭.使其有充足的避让时间;
防止老年人因过度的谨慎在汽车临近时,又想下车避让,可能造成自行车失控或摔倒。
6)遇儿童骑自行车
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
必须靠近时,应提前减速,随时准备停车,防止汽车临近时.突然猛拐。
7)夜间遇对行自行车
应使用近光灯.甚至改用小灯,防止骑车人眩目;
若发现自行车发生摇晃,表明骑车人已看不清道路或发生慌乱,应立即减速或停车。
8)尘土飞扬或下雨天气遇自行车
考虑到风向和路面的积水情况;
防止自行车因躲避灰尘或水坑而突然转向;
9)严寒气候和冰雪道路上遇自行车
应正确掌握自行车动态,提前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降低车速,多鸣喇叭引起自行车注意;
保持足够的横向间距,缓缓通过,必要时停车让行,制动时要防止车辆发生侧滑。
10)遇到违章骑车者
遇自行车与汽车枪行、竞驶、故意不让路,甚至手扶汽车上坡等,切不可与其斗气、赌气,更不能采取报复手段,应避免造成交通事故。
作者:
易扬
时间:
2012-8-12 07:33
帮顶
作者:
xgg960
时间:
2012-8-12 10:40
学习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static.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