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2023SAJ
- UID
- 81309
- 经验
- 1840 点
- 威望
- 11 点
- 金钱
- 1713 金轮胎
- 积分
- 3518
- 注册时间
- 2007-1-18
- 在线时间
- 36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9-13
- 帖子
- 2948
- 主题
- 162
- 精华
- 7
e族权天使
注册2007-1-18
|
原帖由 潜水袁 于 2009-12-3 20:55 发表
兄弟这群鸟太增色了。。。喜欢。。俺拍不出来口水啊
蓝天、白云、鸽子。是我夏天用T9对着天拍的...现在看却变成了后期的表现素材!哈哈!后期不是程序过程...应该是认知过程...感情过程...除里面有个人偏好外、应该做到适合大多数人...!
如下文字基本上是我的指导!
诗、词、赋无达诂。对一首诗、词、赋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这是诗歌语的含蓄模糊多义的特点决定的。作者既然没有明确说明其诗是否有比兴更没有指出具体寄托的含义,那么观者就可以有权也应该根据自己的语文知识、文化素养、综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充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去捕捉作者的心弦颤动的旋律、破译语文的密码,作者之心未必然,观者之心何必不然,以我心为基点体味彼心。观者应当理直气壮的运用这个权利。观不仅是精神消费在本质上更是心智创造力的证明和实现,是富有艺术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当然这也是以排除了诗歌语言的表层障碍为前提和基础的。
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兴理利,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奇;富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兴意,而务求于文采辞句之间,则亦陋矣. (宋·陈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