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3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线电知识大讲堂》——规范通联用语,做一个真正的Ham

[复制链接]
三點水門王
实名认证

21

主题

33

帖子

209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5-4-1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规范通联用语,做一个真正的Ham
无线电请规范通联用语并了解无线电常识,做一个真正的Ham

假设在中国的北京,有两个火腿BG1AK和BG1XD,使用手持电台或车载电台,正在UHF或VHF的某个频点上守听,下面介绍两个人应当如何通联。

①BG1AK不知道此时此刻波段上是否有其他火腿,他应当这样呼叫:

[英语] CQ CQ CQ. This is BG1AK listening for a call.
[汉语] CQ CQ CQ。这里是BG1AK,正在守听,等待应答。

在英语中,CQ的发音正好是seek you(寻找你),在业余无线电上,它的意思就是呼叫。呼叫不特定的任何火腿时,CQ必须重复三遍。上面这句呼叫如果没有应答,应当每隔几秒钟,继续呼叫一次。

②BG1XD听到BG1AK的呼叫,应当这样应答:

[英语] BG1AK, this is BG1XD.
[汉语] BG1AK,这里是BG1XD。

也就是先报出对方的呼号,后报出自己的呼号。

③双方互相报出呼号后,即可开始交谈,交谈的内容没有限制,但不应当违反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在交谈过程中,应当注意养成两个好习惯。一个好习惯是每隔几句话,就报出双方的呼号,以便让波段上的其他火腿知道是谁与谁正在通联。例如:

[英语] BG1XD, this is BG1AK.
[汉语] BG1XD,这里是BG1AK。

第二个好习惯是每次说完话,再说一个Over,表示自己说话结束,请对方说话。例如:

[英语] My name is Bob. What's your name? Over.
[汉语] 我的名字是鲍伯。您的名字是什么?完毕。

④通联结束之前,双方应当这样告别:

[英语] 73 and goodbye. BG1XD, this isBG1AK, clear and listening.
[汉语] 73,再见。BG1XD,这里是BG1AK,结束通联,继续守听。

广泛呼叫的英语格式是:
  
CQ CQ CQ This is XXXXX(自己的电台呼号三遍) Calling CQ and standby。
  
中文的格式是:
  
CQ CQ CQ 这里是XXXXX(自己电台的呼号三遍) 呼叫CQ并等待回答。
  
CQ的意思是广泛播报,希望任何电台接收你的信号并与你联络。
  呼叫完毕转入接收,一旦有电台回答你,就可以建立联络了。如没有电台回答,稍过一会再重复刚才的呼叫,有些时候频率上并不是随时有电台准备回答你,需要多呼叫几遍才行。联络中每次讲话开始与结束时,报一遍对方和自己的呼号,这样可以使对方和其它收听的电台知道你的话是讲给谁听的。

  
2、指定呼叫某台:
  BG1AK(对方电台呼号一至三遍) This is BG1XD(自己电台呼号一至三遍) Calling you and standby。 中文:BG1AK(对方电台呼号一至三遍) 这里是
BG1XD (自己电台呼号一至三遍) 呼叫你并等待回答。

3、回答某台的呼叫:
  XXXXX(对方电台呼号) This is XXXXX(自己电台呼号) Over. 对方呼号在前,自己呼号在后。如通话内容比较长,结束时再重复一遍双方的呼号。

4、加入其它电台间的联络:例子:XXXX(自己的电台呼号)请求插入 Over

  
当其它两个电台正在联络,而自己也想加入联络或有事需要呼叫某一方时,可以在他们联络的间隙(一方讲完而另一方尚未回答时)发出“插入”或英文“BREAK”,等对方电台听到并允许你进一步呼叫时,方可加入他们的联络并呼叫某一方。对方没有反应,可能是正在忙或没有听到你的呼叫,调整时机稍过一会再进行插入呼叫。不断发出插入呼叫而不考虑对方的体会将对频率形成干扰。

5、回答他台的插入呼叫
  
在联络中听到有人插入呼叫时,宜尽快做出回答,以免请求方等候太久,也许他有急事要与你联络。同时把情况告诉先前与你联络的电台,请他稍等。有时电台上加入通话的朋友很多,形成了多方联络,这时宜控制好联络的节奏,切忌只顾自己聊的热火朝天,而冷落了频率上的其它电台。
回答时一般使用:“Who is breaker? Go ahead please”,或
中文:“哪位电台要插入?请进来。”

【现在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小号:正式的呼号是指无线电管理机构指配的用于识别电台的代码,办呼号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爱好者在这段时间内可能有些憋不住,所以自己编了一个代码来识别,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行为本身是不合法的.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能够这样做:在遭受到某种灾害时救助人员为了传递信息使用小号来识别呼叫及应答者。 】

例如:5.12汶川地震的时候,通信全部中断,只有电台好使,绵竹市的一位爱好者为了协助救援人员传递信息,用地区+车牌号的形式自己临时编了一个呼号:绵竹-612,为救援及时传递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后来612同志也办理的正式的业余电台呼号

什么是信号报告:

业余电台的信号报告由代表信号可辨度的"R"、代表信号强度的“S”以及代表信号音调的“T”(Tone,即信号的质量)三部分组成,所以信号报告也常成为“RST”。在语言通信中,只报告前两段;在电报、电传及其他一些数字通信中应报告全部三项。

信号可辩程度“R”,位于报告的第一位,分五级,用1~5中的一位数字表示:
1——信号不可辨
2——不容易辨别,偶而个别字可辨。
3——能辨别,但困难。
4——能辨别,没什么困难。
5——非常清楚

信号可辨程度的判断依靠主观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有经验的HAM对于能顺利进行联络的信号总是给予最高等级——5的报告。

信号强度“S”,位于报告的第二位,共分九个级别,用1~9中的一位数字表示:
1——刚有些知觉,极弱。
2——很弱。
3——弱。
4——强度尚可。
5——信号很好。
6——好信号。
7——有一定强度的信号。
8——强信号
9——特别强的信号。

信号强度报告可以借助收发机面板上的仪表提示判读。一般情况下,收信部分仪表饿指针都随着信号的大小摆动。仪表度盘上有一条标有“S”的弧度,上面有1~9的刻度。只要观察指针摆动幅度最大时指示的位置便可准确地给出信号强度报告。
当特别强的信号使指针摆动超过9时,你可将超出指示的读数“10、20、……60”等报给对方,也就是59+10,59+30等等,也有的朋友喜欢直接说59+,或者满表,都是信号非常好非常清晰的意思。这些读数的单位是分贝(dB)。如59超出20,表示了信号强度好过9级20dB。这些收信机没有“S表”,可应参照上述定级标准主观判断。
  信号55指的是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语音信号,每个字都能听清楚,信号强度很好。至于多强,其实是个主观上的评价,无法统一定标准,但是可以电台上的S表指示的数字判断。

17

主题

332

帖子

713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5-9-6
QQ
沙发
发表于 2016-3-31 19: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BG4LHE
实名认证

41

主题

4169

帖子

6254

积分

e族能天使

Rank: 5Rank: 5

注册2015-1-11
QQ
板凳
发表于 2016-4-2 15:11 | 只看该作者
实用,学习了。

27

主题

1596

帖子

306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3-12-21
地板
发表于 2016-4-3 00: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游走四方

22

主题

1825

帖子

2802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4-6-26
5#
发表于 2016-4-3 09:36 | 只看该作者

友好规范通联

既然取得了呼号,就应该规范自己的通联行为,做一个好HAM。这里是BH1UXX,向前辈HAM学习。over
三點水門王
实名认证

21

主题

33

帖子

209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5-4-12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楼 轻舟孤影 的帖子

多多指教,在e族你是前辈,我刚来的
三點水門王
实名认证

21

主题

33

帖子

209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5-4-12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楼 shi888 的帖子

多多指教。
三點水門王
实名认证

21

主题

33

帖子

209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5-4-12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楼 JamesT 的帖子

相互学习,多多指教,有时间可以私信我。
三點水門王
实名认证

21

主题

33

帖子

209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5-4-12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楼 sdqdzwqbg4lhe 的帖子

谢谢,互相学习
实名认证

4

主题

91

帖子

169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1-10-3
10#
发表于 2016-4-29 18: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23 00:07 , Processed in 1.608577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