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庐之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蓝图完工了,旅行开始了······

  [复制链接]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1#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4:26 | 只看该作者
慢游蚂蚁 发表于 2020-8-16 21:31
居然菜里我没有发现葱花。哈哈哈哈

大卖场买菜不送葱,单买没看到有。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8:19 | 只看该作者

浙江泰顺(2020年01月12日 房车游第7天)

本帖最后由 庐之辀 于 2020-8-18 16:35 编辑

浙江泰顺 —— 泗溪廊桥

泰顺是著名的廊桥之乡,但并不在我们此次旅行计划内,如今重新回到这里还因为下雨多停留一天,这说明啥?说明咱和它有缘啊!老公说不等下趟了,就这次去吧!百度得知泰顺境内有四十多座廊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就有十五座,为搞清楚都有哪些,特将名录列出来。

泰顺国保廊桥:
雅阳镇:普宾桥
洲岭乡:三条桥、毓文桥
罗阳镇:仙居桥
泗溪镇:溪东桥、北涧桥、南阳桥、霞光桥、池源桥
三魁镇:薛宅桥、刘宅桥、永庆桥
筱村镇:文兴桥、文重桥(东洋桥)
仕阳镇:城水桥

泰顺景点:
筱村镇:徐岙底古村
泗溪镇:包氏宗祠
仕阳镇:仕水碇步
雪溪乡:胡氏大院

泗溪风光美如画

泰顺地处浙南山区,西北接景宁,南面与福建接壤,境内山地居多,村落多分散在各个山林间,以前人们外出往往徒步几十里都难见人烟,沟坑密布的自然环境也让路途变得异常难行,为此泰顺先人有自己的交通规划 —— 在相隔一定里程的石砌路边上建风雨亭供人歇脚。

当地溪流众多,想让路途顺畅就必须多修路多架桥梁,桥上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造的桥梁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蚀,同样也能起到风雨亭的作用,演变到后来,廊桥不仅仅能让人通行到河对岸,还成为乡民日常交流、经贸往来的场所,底层可以摆摊卖东西,二层租给人居住,遇上重要日子还能充当戏台,桥头上演木偶戏,村民在桥的另一边围观。

中式廊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面上建长廊,廊上再加盖顶棚和房屋。廊桥又名屋桥、厝桥,或称贯木拱风雨桥,因外观形似虾蛄、蜈蚣,也有叫虾蛄桥、蜈蚣桥的,泰顺这边就习惯叫它蜈蚣桥。从建构上区分,大致有编梁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水平梁廊桥、木平廊桥、石拱廊桥这几类。泰顺廊桥以木梁穿插别压构筑而成,这种八字叠梁木拱桥结构与北宋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经专家考究确认,泰顺的木拱桥就是北宋中原盛行的虹桥,在失落900多年之后,终于在浙闽交界的山区被重新找回。

浙闵一带信众群体庞大,廊桥中大多设龛供乡民祭祀祈福。神龛不一定设在桥屋中央,有偏在一旁的,或正对桥头路冲的。祭祀对象也不局限于佛道两教的各路菩萨和神仙们,门神神荼郁垒、尉迟敬德秦叔宝、关公、文昌帝、财神爷都可以被请上神坛,还有民间的陈十四夫人、马仙姑、忠烈王等都可以设神龛祭祀。除此还崇祀传说中掌管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杂神和半神,每月初一十五可以上香行祀,每年正月里的祭祀活动则最为隆重。

专家们是内行看门道,咱一外行跑去就是看个热闹,所以不可能每座桥都去,挑名气大进出方便的看一看即可。网上有探寻爱好者发帖介绍去各廊桥的线路,有些可以乘各镇班车前往,有些需要自驾,虽说这些桥都能到达,但一些在荒僻地方的就只有小车才能开进去,我们车太大了进不了。

比如洲岭乡的三条桥和毓文桥都在山里比较偏僻的地方,我们怕乡间路窄车子开不进去,所以这地方就没去。用手机查资料的时候把罗阳镇仙居桥给漏掉了,这座桥也没看到。三魁镇永庆桥倒是在路边发现指示牌了,可愣是没找到,下车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北涧桥为宫殿式重檐结构,檐上立走兽镇楼避灾,上覆青瓦挡雨。

底下编梁木拱承托重量,桥身风雨板涂红漆防腐增色。

桥旁古树森森,桥下波光粼粼。

桥上阁楼为二层叠檐,上有青龙。

桥头两端配厢房

桥屋共20间,中间五间为重檐歇山顶。

梁架九檩四柱

内设神龛三座

我国古代先民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经能充分运用力学原理建造这种叠梁式木拱桥

桥头是村民商贸场所,摆摊卖货古已有之。

如今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只留老人在家照看摊位。

桥头有三座人像

北涧桥始建首事:林嘉会(字友卿)、陈国隆(字汝昌)、宝琳寺明灯大师

桥头两棵古树传说是乌桕王子、樟树王子化身,枝干虬结弯曲的是六百年树龄乌柏,树冠如伞的是千年古樟。

这里原先是下桥村古渡口

北涧桥横跨北溪之上,它原来的名字叫“下桥”。

东西南北四股溪流在此交汇

构成“泗水回澜”水系景观

溪上另有碇步连接两岸

小歇

泗溪碇步(2020年01月12日)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3#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22:39 | 只看该作者
泗溪廊桥 —— 溪东桥

溪东桥以其优美造型冠“景泰庆寿”四县古廊桥之首

两桥相距约500米

从北涧桥去溪东桥的路上会经过陈大翁宫、临水殿。
临水殿供奉的是道教陈十四娘娘,她是传说中的妇幼保护神,泰顺这座顺天圣母宫是浙江境内最大的。

溪东桥桥身部分与北涧桥几乎一样,通体鳞铺红漆风雨板。

区别就是溪东桥两端没造厢房,而是用花岗岩石块垒筑桥台,桥台踏跺均为长条石铺就。廊屋出檐较为深远,翼角飞挑空中,翼上青龙冲天。

北涧桥(下桥)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溪东桥(上桥)道光七年(1827)重修,传说两桥建造者为师徒关系。这两座桥结构形制基本相同,风格特征极其相似,又是同门所造,所以当地人称姐妹桥或师徒桥。

廊桥卧在溪边,模样真的很像一条没有脚的“蜈蚣”。

景区里大家都从廊桥后面的水泥桥过河,廊桥作为道路设施的基本功能早已被现代桥梁所取代。

但其本身所带的生活气息却依然存在,当地人仍然习惯在桥头晒东西,衣服鞋子,还有菜干。

溪东桥共有桥屋15间,两头四角共12个角翼。

桥屋五架抬梁式,梁架九檩四柱,中间三间高起的楼阁为重檐歇山顶。

溪东桥系编梁木拱廊桥,单孔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一组九节拱骨与另一组八节拱骨贯穿搭置成稳固的梁架结构,拱内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作用力,从而承托起整座桥的重量。

溪东桥侧有建造首倡者林正绪塑像

蓝天白云倒映水中

放飞

泰顺 —— 泗溪廊桥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3:35 | 只看该作者
泗溪廊桥经过商业包装已经变成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不仅桥本身精心修缮过,保养维护也有专人负责,周边绿化道路停车场等各种旅游配套设施都很完备,开房车能很顺利到达。但泰顺的廊桥不是每一座都坐落在大马路附近的,我们之后去的南阳桥就在一条很窄的乡村道路旁。乡道宽度我的车能通过,但因为高顶的缘故,遇到对向来车,会车的时候靠边借道就很容易被路边横生到车道上的枝条打到。去南阳桥时就遇上了这种情况,从中门到后玻璃窗上方被树枝划了好几道印子。

对于旅行,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尽相同,有人觉得这地方好,有人却不以为然,有的人对某个类型偏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它,而有的人就没法接受这种方式。比如看廊桥,喜欢的人会拿着名录一个一个去寻访,不喜欢的看过一个两个就觉得够了,不想再看第三个,我老公就属于后者,我属于中间派,属于心里虽然都想看,但知道不现实就要做取舍的那一派。

南阳桥虽位列国保名录,但它的处境却要比泗溪两座廊桥差多了,桥在一片农田里,看上去现在也没有多少人会依靠它过河,因为旁边就有连接公路的水泥桥。老公车技差,来路又难行,一路开的提心吊胆还弄伤车子,他就带了情绪,等看到这的环境,心情就更加不好了,埋怨我不该来这种地方。本着理解万岁的精神我没接他茬,自顾自看桥去了。老公的情绪我确实能理解,新司机压力大,路况不好他比我更紧张,在这之后我剔除了几个感觉不好走的景点,但免不了还是会遇上险境,幸好最终都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泗溪 —— 南阳桥

南阳桥位于泗溪镇玉岩村,石伸臂梁两孔廊桥,中央桥墩由石块砌成,迎水面有分水尖,桥墩上出三层石伸臂逐层挑出承重,桥台上出两层石伸臂以承托木平梁,桥身红漆风雨板,歇山顶,上覆青瓦,檐角飞翘。

桥台由块石垒砌而成,辅以长条石做踏跺。

桥屋共15间,四柱九檩抬梁式木架构,桥两侧设木板护栏。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22:25 | 只看该作者
从南阳桥旁的公路往前走几百米有一个包氏宗祠

包氏宗祠牌楼

据《包氏宗谱》1957年重修本记载,其祖包洪傅,字玉岩,号贵山,于宋德祐元年自平阳迁居泰顺岩头,今泗溪玉岩村即为这一脉包氏血亲聚族村落。明末廪生包世昌于成化年在岩头月池之角修宗祠,包世昌不忘故主,清军入关即辞官归隐,坐卧竹楼十余载,直至身死未再踏足清朝土地,包氏后裔为祭奠先人,于道光年重修宗祠。

宗祠系血缘村落礼制中心,既是祭祖场所,还是宗族议事、族人婚丧嫁娶的仪式举办地,故选址极为重要,现山岗坡地上重修的宗祠是清咸丰丁己年竣工的。包氏宗祠因山起势,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院落坐北朝南,规制严谨。分别由照壁、牌楼、屏墙、甬道、外台门、半月池、束龛、内台门、前厅、两厢及正厅组成。

照壁与牌楼位于宗祠西侧山脚下,与宗祠相距约百米,就在泗溪至玉岩的公路旁。照壁与牌楼面对面而立,但被公路隔在了左右两边。牌楼主体木结构,面阔三间,上有三楼,进深二间,红柱灰瓦,双落翼式悬山顶,清水脊,檐上双龙戏珠、鲤鱼吐水,柱前有形制巨大的抱鼓石。八字护墙左侧有四对旗杆石,牌楼后有砖石围砌长方形屏墙,墙头上盖小青瓦。

进入牌楼迎面屏墙半围,墙里有包氏宗祠介绍碑、县省两级文保碑。从右侧登上几级台阶后是一段卵石铺成的小路,往里走一百多米就能看到宗祠外台门。台门主体砖石构造,满月形圆门洞,站在门槛上说话可以产生回声,有音壁效果。台门饰白,上有彩绘,墨书门联,寓意深远。门匾“派衍竹楼”,指包氏源出平阳竹楼。进门后有一半月形风水池,取蓄水之塘可以荫地脉养真气之意。

宗祠主体建筑从外台门开始地势逐级抬升,层层递进。沿左右两侧围墙砌石阶十五级,登上石阶就到了内台门道坦,道坦围墙根处左右各有一座砖砌的楼式束龛(焚帛炉),龛上开三个圆门洞,中间抬高成楼式,开葫芦形通风洞三个,观音兜防火山墙,上为歇山顶,龛额及龛门两边皆书诗联,粉墙彩绘,束龛虽小却很精美。

内台门为牌楼式木构建筑,青瓦重檐悬山顶,屋脊有纹饰。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白石台基,前有与台基宽度相等二级踏跺,明间抬高屋面并延伸于次间屋顶之上,阴阳合瓦。东西两个小门台内置双扇门板,半圆门券上方砖砌三间门楼,明间屋面略高歇山顶,边间悬山顶,清水脊,翼角上卷。

外台门上锁,无法进内参观,前厅正厅不做表述。

屏墙内有记事碑三座

外台门上锁进不去,爬到坡上看一看。

透过铁门能看到半月池、内台门道坦,内台门门头,东西小台门、左右束龛。

内台门门匾“起敬起孝”,小台门门匾“羹墙如见”。

古代科举应试获功名者,可在宗祠或祖屋前竖旗杆石以彰显身份。

5

主题

637

帖子

3729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3-10-17
46#
发表于 2020-8-20 10:01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文笔流畅自然第一次改车,改的也适宜你们家庭需求。验证了大师在民间的说法。玩房车就要这样的心态,慢慢的开车,慢慢的看风景,慢慢的写帖子。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7#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20:07 | 只看该作者
2016年中秋节,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泰顺三座国保级廊桥:文重桥、文兴桥、薛宅桥,一日之内全部塌毁!!!

筱村镇东洋村 —— 文重桥

筱村镇东洋村的文重桥可谓命运多舛,从古至今,被洪水台风毁了一次又一次。百度得知文重桥屡建屡毁,先后修造过四座木拱廊桥和一座伸臂木平廊桥。从明初建文年林遇自筹资金,到雍正年林应赐、咸丰年林桂山、光绪年林井东、民国十年林晴霁筹资重建,林氏家族由个人出资一共修了五次。

现今桥侧有碑文记载始建者为雍正年东洋人林应赐,碑文上的历任建造者依次是:雍正年林应赐、咸丰年林桂山、光绪年林井东、民国十年林晴霁。如此算来,至2017年12月最新一次修复工程通过验收,文重桥一共被毁五次,重修亦五次。

但据《文重桥文》记载:“惟届春夏之交,溪涨水溢,两岸行人道趄莫济,嗣以年久桥圮。至清雍正间,三房应赐公忧之,累石於溪之西岸。颜曰:罗墩。架以木桥,众人称便。”由此推断林应赐或非首建者,从查到的资料看,始建者有可能是明初东洋先贤林遇(字文重),传说他卖田卖地、卖掉一半祖宅之后才最终让飞桥得以架在玉溪之上,时人以他的表字称呼此桥为“文重桥”。

多数古代文人有“明德于天下”之志,因此他们愿意为公益事业出力,以此来“修身齐家”。民间百姓则推崇积德行善,铺路架桥这类能造福地方的事情不仅能为自己修来福报,还能收获好名声给整个家族增添光彩,所以富裕之家大多愿意参与,可这种活动通常不会由某一个人独自承担全部费用,更不可能让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承担下去。几百年来每一次文重桥倒了,就有一个林家人选择站出来重新建造,这就很让人敬服了。

复原后的桥未做上色处理,仍是木头原来的颜色,现在看虽然崭新的缺乏古意,但想到他的历史就不会多介意了。

屋檐左右两端为歇山顶,中间重檐悬山顶,梁架稍有抬高,皮条脊,小青瓦顶。文重桥基本结构和所有廊桥相似,基本组合单元为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实,这种结构不需要用到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就能相互搭接。

文重桥有11开间,桥屋用柱46支,梁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

该桥为青石桥墩木伸臂梁廊桥,且为一墩两孔式木平廊桥,桥墩迎水面设分水尖,墩台两侧木伸臂逐层挑出以承托木平梁。

桥旁碑文记述历代建桥原委与建造者姓名

游山玩水e快乐

10

主题

6881

帖子

1万

积分

e族主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3-6-21
48#
发表于 2020-8-21 09:14 | 只看该作者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49#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庐之辀 于 2020-8-29 17:21 编辑

2016年9月15日,莫兰蒂台风来的那天筱村镇有两座国保廊桥相继倒塌,前面说的是东洋村文重桥,现在说一说坑边村文兴桥。

文重桥在东洋村水尾公路旁,房车可顺利到达,有停车位。去文兴桥还要往西穿过筱村镇,当天因为镇里马路架信号灯拉电线,部分路段暂时封闭,我的车进去转不开,所以就直接停在了徐岙底古村的停车场。从徐岙底古村去文兴桥当地人说步行大约半小时,可我感觉蛮远的,在镇口坐电动三轮车,开过去需要十几分钟,车费单程10元,车夫不等客,回程需另外打车。

前面看过的几座廊桥,泗溪两座在景区,环境最佳。南阳桥和文重桥都在公路旁的开放地带,往来车辆多噪音大,这两座桥你过去就只能看桥,别的没法看,因为周边环境有点乱,无法入镜做背景。文兴桥虽然进出不如这两座桥方便,但它所处的环境却要好很多,山林修竹围绕身后,一头是通往外面的卵石路,一头是曲径通幽的绿荫小道,左近农田也规整的条理分明,唯一缺憾就是桥下溪水几近干涸,少了几分水的灵动。

文重、文兴桥被冲毁后,当地迅速组织力量打捞原木构件,本着修旧如旧精益求精的态度开展复建工作,2017年12月16日,文兴文重两桥分别圆桥,重获新生。

路口有桥名碑,沿卵石路往里走没多远就能到。

文兴桥始建于清咸丰七年,2017年按原貌修复。

该桥为叠梁木拱廊桥,八字形单孔木拱结构,桥栏护板未上色,青瓦歇山顶,廊檐线条弧度简洁流畅。

文兴桥左右结构不对称,由块石垒筑的桥台不在同一平面上,两端有高低落差,远看就像一条蜈蚣横跨玉溪之上,一半足在高处另一半足在低位。

桥屋五架抬梁式,九檩四柱,共16开间。

冬季玉溪缺水,可轻易走入河道,所以很难想象洪峰来临时那种摧枯拉巧破坏一切的力量。

人家秋天来拍廊桥,前景是绿色稻田金色稻穗,特别的漂亮。我冬天去,就只能看稀疏菜地了。

桥头有小路通向山里

与竹林走地鸡狭路相逢

站在桥上看,远处有山峰,近处有阡陌。

挑两张数码相机拍的做成文艺特效,这张彩铅风格。

这张风油画格

我的游记照片只为记录和展示,因此对拍摄器材要求不高。以前手机拍照质量太差,只能用笨重的数码相机,现在手机摄像头越做越高级,外拍我已经很少用数码相机了。数码照片大多需要做后期调整,修图又难又费时,所以一路上虽然也用数码相机拍了一些,但都放在文件夹里睡大觉没工夫去弄。

本游记照片以手机拍摄为主,三台手机分别是:
红米Redmi k20 pro,小米Mi Max3,华为Huawei Mate20 X

5

主题

637

帖子

3729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3-10-17
50#
发表于 2020-8-21 20:29 | 只看该作者
游记照片清晰,文字描叙细腻。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51#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00:05 | 只看该作者
rianbow199 发表于 2020-8-21 20:29
游记照片清晰,文字描叙细腻。

谢谢您持续关注并留言!

2

主题

209

帖子

1990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8-10-12
52#
发表于 2020-8-24 01:4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细致的游记!帖子是夫妻各执一笔的吗?首帖写母女,后面又写老公?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53#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13:35 | 只看该作者
XXBO 发表于 2020-8-24 01:46
精彩细致的游记!帖子是夫妻各执一笔的吗?首帖写母女,后面又写老公?

帖子都是我写的,我负责动笔头,老公负责拧螺丝。^_^

9

主题

465

帖子

2061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7-9-10
54#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14:22 | 只看该作者
房车游第七天最后一个景点是徐岙底古村

徐岙村停车场附近有公厕,但我们去的时候还没通水电。

筱村镇的徐岙底村是泰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从宋端平三年吴氏先祖吴畦后裔迁居此地,至今已繁衍生息了八百年。行政区划上虽属浙江,但地缘却更接近福建,不仅方言和闽东话近似,村中留下的传统大屋也都被称为“厝”,当地还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 泰顺木偶戏、乌衣红粬和禳神节,历史人文丰富。

古村虽名“徐岙”,但一直以来都是吴姓聚族血缘村落。史载北宋方腊作乱,温州府判徐震率兵抗击以身殉职,同袍扶柩返乡途经玉溪显灵降甘露解当地久旱,被村民敬为神立庙祭祀,并改村名以纪念,现在村口苦槠下小小的忠训庙,供奉的就是徐震(徐三翁公)。

徐岙底村不大,进去走一圈要不了三小时,可村子虽小却不失自然古朴,里面几乎看不到现代建筑,多为清代木石和近代夯土居屋。村中除了老人,别的原住民都搬走了,没人住的老房子有些外观尚可,有些就衰败严重。村子虽少见人迹,但屋内厨房灶间、水井洗台等生活设施具可看出有人在使用,乡村生活场景仿如往昔未曾变过。在籍村民大多已外迁,仅余十多位老人留守故园晨昏,但村里良田未废,仍有农人回来耕作。

村中现存四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水尾厝、举人府、文元院、顶头厝,另有几间面积小一些的夯土屋也有人住着,目前有一个叫“墟里”的民宿运营商已进驻古村搞开发,相信再过两年,徐岙古村也能如文重文兴桥一样焕发新的生机。

温州市十大最美历史文化村落、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8年度最美古村落

我国古代孝亲文化有为百岁老人立碑立牌坊庆贺的,现已不多见,在徐岙村看到了一座,是为“吴府杨氏老孺人”所立的贺寿碑,贺柱上刻“种德养身逾百岁,立碑纪念永千秋”,底座上的字我是一个都不认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进村通道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砂石路,村中居与居相隔于农田之间。

忠训庙前六百年血槠护英魂

时光在这里暂停了片刻,让我们有机会去亲手触摸从前。

石径依着矮墙,山前老房错落,间有菜田相隔。

晚阳晒小村,静宜而煦暖。

村道是鹅卵石铺成的“弹街路”,不高的院墙也是用石块堆砌的。

水尾厝建于清中叶,是当地比较典型的侧开门楼三合院。

这套老屋原先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次芳先生他们家祖宅

现在好像没人住,但有义工在做保洁工作。

继续往前,路旁大屋是“举人府”。

吴永枫字尔宸,号华园,乾隆三十五年恩科乡试中武举人,列全省第三十七名。此宅是他中举后所建,门额上悬“登科”匾额。

举人府是典型的中轴线对称四合院,大门内有一座三开间的倒座门楼。

宅院中央是一个非常大的鹅卵石天地坪,中间甬道从门楼直通正堂。吴永枫没子嗣继承家业,整栋房子虽宽敞,却空置多年。

举人府明间原有两把大刀,一把128斤,一把196斤,现陈列的是仿品,现代人想从架子上拿下来都费劲,更别说骑马上阵挥舞劈杀了。

文元院是典型的中轴线对称三合院民居,吴存经被选为附贡生后所建。吴存经字工纶,号郁庭,乾隆三十五年成为附贡生。

厅堂地面采用传统三合土夯筑而成,堂屋构件用料讲究,柱子全选木质坚硬的榉木,斗拱、月梁、雀替等物细部雕琢精美。

一个女人陪着一头小羊,从老巷子里慢慢走了过来。

住在徐岙底的人连养宠物的方式都有点与众不同,人家遛狗,她遛羊。

照片中这栋夯土墙老屋是“乌衣红粬工坊”

“筱村粬,翁山竹”是泰顺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筱村粬指的就是徐岙底的“乌衣红粬”,它是当地酿酒的一种特殊粬种。此传统制粬工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制粬过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红地起乌衣”,村内有主题展,可惜天晚没看成。

红粬作坊仍然开着,但不是每天都制粬,工坊开工的时候,围墙内的场地上会晒满红粬。

灶台是新砌的,窗户格栅也是新做的,古村复兴正酣。

这是顶头厝下面的一个无名院落,只剩孤零零一座院门。

“顶头厝”是泰顺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古民居,因所处位置比其他村屋都要高,所以有这个俗称。

顶头厝系吴存经父亲吴家驹所建,吴家驹字允千,号启园,太学生,例增武信郎。

搞半天村里三所大宅都是他家造的,父亲造了“顶头厝”,四儿子吴永枫是“举人府”,另一个儿子吴存经建的是“文元院”。

门楼小巧精致,木质抱鼓石非常少见。

该民居为侧门三合院,明代建筑风格,许多构件沿用宋式做法,院落地坪用细卵石铺出花纹。

近三百年风雨让这座古宅遭受严重侵蚀,正面主屋已坍塌,还剩两厢偏房,破损的门窗、立柱、月梁等现在做了修复,新与旧在古建上达到了共存。

厢房立面丰富,屋檐富于变化,斗拱瓦檐虽层层叠叠却不显累赘。

木构件上有很多风格雅致的雕花

柱梁斗拱横枋上有雕工精美的纹样

竹林深处有老屋改建的民宿

“墟里·徐岙底·竹之居”,我们去时尚未完工。

这个远离商业社会的小村,它的生活肌理和人情味还在,所有乡村生活的元素都还在。

房车游第七晚,宿徐岙底古村景区停车场。

村里还有吴氏宗祠,它依山而建,要绕小路才能爬上去,一方面天已晚,一方面听说不开门,最后没有去。

吴氏宗祠资料补充:

吴氏宗祠位于徐岙村月山下,乾隆十二年由族人吴家驹主持建造。宗祠共有三进,四面环夯土墙,周围松柏翠竹荫护。整体规模虽不大,但构作讲究,镂雕浅刻均见匠者手工之娴熟。 明清两季是我国第二个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绝大部分祠堂都建有戏台,这个时期民间出现了大量宗祠戏台。徐岙吴氏宗祠享堂前方也建有戏台,这一类祭祀神祖的戏台称为神庙戏台。在各类戏台中,神庙戏台是来源最古、出现最早同时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戏台。徐岙村人都说,在宗祠里建戏台,就是演戏给祖宗看,其实这也是由敬祖转为娱人的一种形式。吴氏宗祠内的戏台同样具有戏台建筑的几大特征:空间开放,可以通过多个方向观看台上的表演;飞檐翘角,斗拱脊饰较为精繁,体现造型上的装饰性。

5

主题

637

帖子

3729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3-10-17
55#
发表于 2020-8-25 13:4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国内很多旧老民居非常有当地的特色,有心人以及地方ZF开始动手修缮,这个也是旅游资源。

13

主题

328

帖子

795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0-10-1
56#
发表于 2020-8-26 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景001 于 2020-8-26 10:48 编辑

楼主很厉害了。自己动手,改的不错啊。
楼主微信号多少?我也快退休了,准备搞个简单房车出去玩。想加你微信,学习改车。

0

主题

52

帖子

83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2-11-8
57#
发表于 2020-8-27 16: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作家出身吗?你的游记加图片都可以出书了
实名认证

5

主题

149

帖子

892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8-4-18
58#
发表于 2020-8-30 14:07 | 只看该作者
庐之辀 发表于 2020-8-17 14:26
大卖场买菜不送葱,单买没看到有。

  谢谢楼主回复,不要太在意。
感谢您图文并茂的游记。

27

主题

404

帖子

1128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8-3-3
59#
发表于 2020-8-30 15:2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桥我都去过,只是今年洪水冲垮了很多桥,可惜了。

1

主题

92

帖子

466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1-7-9
60#
发表于 2020-9-1 18:30 | 只看该作者
旁友动手能力强的?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24 05:43 , Processed in 0.083336 second(s), Total 15, Slave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