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车注意容易造成酒驾的食品或药品

[复制链接]
越野 四海为家
实名认证

690

主题

2257

帖子

3095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1-5-2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道理。但是在平时生活中往往忽视了一些食品或者药品对驾车造成的影响,那么哪些食品或药品会对驾车造成影响呢?

  食物类: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中国菜的烹调习惯在很多菜的烹调过程中要加料酒,加得多的话也可能被测出酒驾。另外,含糖量高的葡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药品类:藿香正气水等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食用口腔清新剂、漱口水漱口后易被测出“酒驾”,应用清水反复漱口,待酒精成分蒸发后方可驾车。

  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达标就是酒后驾驶或醉酒驾驶,尽管以上测试表明食用含酒精成分的食物一段时间后,不会检测出酒精含量,但交警部门表示,驾驶人千万不要食(服)食物或药物为借口逃避酒驾的处罚,驾驶人开车前最好少吃点类似食品。

  根据规定,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且小于80mg/100ml的,即属于饮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

  驾驶人食(服)用含酒精成分的食物、饮料、药品的,如导致体内含有酒精的,同样会妨碍安全驾驶,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不管是食(服)用含酒精成分的食品、饮料或药品后驾车的,只要体内酒精含量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值的,即构成饮酒或醉酒驾驶行为。

  当然,当事人对呼吸检测方式产生的结论有异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通过血液检验的方法进行查证,最终以血液中的乙醇含量来认定违法行为。

38

主题

2185

帖子

1537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0-8-13
沙发
发表于 2011-6-12 13:51 | 只看该作者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22 19:18 , Processed in 0.050780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