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汽车工业发展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17年变迁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播到腾讯微博


第一辆美国进口车


转播到腾讯微博


1990——2004汽车进口数量增长率


转播到腾讯微博


1990——2004汽车商品进口金额增长率

2005年之前,跨国汽车厂商想要向中国市场输入进口汽车,需要在中国找一家拥有“配额”的中国企业。1993年5月19日成立的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进汽贸”),正是这样一家依靠政策生存的企业。在当时的跨国汽车厂商眼中,这里更像是一个gov-ern-ment机构。
200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平衡被打破了:配额取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出台了。从这一刻起,中进汽贸也被推进“市场大潮”……
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以及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如今,中进汽贸已经蜕变成为多品牌综合汽车贸易服务商,与国际著名的汽车厂商,如进口大众克莱斯勒、通用、福特路虎世爵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成立之初到2010年底,中进汽贸已累计组织进口、销售进口汽车20余万辆。
20载,中国市场汽车进口量由1990年的6.5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81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最亮丽的风景……
1990-2004: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配额时代”
无论过去、现在,抑或是将来,在考量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时,有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这就是高度的政策相关性。这一特性也正是源于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出身”。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进口汽车主要限制在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进口贸易上,直到1990年,年进口量仅6.5万辆。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我国进口汽车市场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以平衡贸易、调控市场、平抑价格为目标的配额时代。
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1992年国产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各地兴起上轿车项目热,走私汽车也比较严重,国内汽车市场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国务院有关领导适时指示必须降低轿车价格。但由于供求关系和经济规律的作用,行政的调价措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必须采用经济的办法来达到调控市场、平抑价格的目的。为此,国务院于1993年5月19日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并且明确“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调剂市场,抑制和稳定汽车价格,同时通过技贸结合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推进国内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从1990年到2004年的“配额时代”,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可以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
1990—1993年,暴利水平下的走私和拼装猖獗阶段(高速增长阶段);
1993—1996年,严厉打击走私和拼装阶段(快速遏制阶段);
1996—2000年,严格的配额管理阶段(平稳发展阶段);
2001—2004年,加入WTO过渡期阶段(快速增长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加入WTO的三年过渡期中,由于国家对WTO规则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跨国汽车公司将资本和新车型更多地投入合资企业中,从而也拉动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进口汽车结构也更为合理,并逐渐成为国内车型的重要补充或新投入车型的先导。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7:44 | 只看该作者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00——1010年汽车进口数量增长率

2005-2008:“品牌管理办法”改变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格局
200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迎来了入世之后实现取消进口配额承诺的重要一年。就在这一年5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出台。
一项政策,改变一个市场格局。《品牌管理办法》颁布后,国际汽车厂商纷纷成立独资的自有汽车品牌总经销商,从而在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政策调整,供求变化、全面竞争……这深刻影响着今后进口汽车市场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从调整中走向规范有序,从竞争中寻找新定位、新空间。
2005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16.19万辆,同比下降8.06%;进口额为51.52亿美元,同比下降5.06%;进口汽车平均价格为31882美元,远高于出口的9196美元;越野车进口高速增长,增速达86.83%;轿车进口下降34.06%,但从数量上来看轿车仍是进口主力。由于国产汽车对中小排量进口汽车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轿车进口渐趋大排量高档化趋势。与此同时,汽车进口企业共1335家,比上年下降34.5%;进口量在千辆以上的企业有36家,比2004年增加了4家。
2006年,中国实现了进口汽车关税降至25%的最终承诺。同年,中国汽车进口实现较大增长,乘用车累计进口22.9万辆,同比增长41%;2007年,累计进口30万辆,同比增长38%,进口汽车市场步入平稳发展阶段。
2008年9月份受国际金融风暴及国内消费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我国进口车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全年累计进口41.01万辆,同比增长30.53%。
这一时期,进口车车型主要集中在如奔驰S级宝马7系、凌志、奥迪A8等高档豪华轿车;如奔驰M级L、宝马X5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陆虎等高档豪华SUV;如各类跑车、大众甲壳虫现代酷派等个性化汽车;以及最新推出的各种款式新颖的中档车四类上。
从2005年至2008年,gov-ern-ment对进口汽车的管理逐步从直接管理转向以引导、规范为主的间接管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平稳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而进口车与国产车“品种互补、错位经营”的格局也得以进一步深化。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格局之变”也体现了进口经销商向集约化、规模化贸易服务商和零售商转变。
2009-2010:刚性需求与“量产化”供给推动市场规模迅速壮大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在暗淡的世界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整体向好。在宏观经济的带动下,2009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在没有政策惠及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回升和消费信心的恢复,在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税调整等政策变化过程中总体实现较快增长。虽然2009年海关进口量为41.9万辆,与2008年相比仅增长2.8%,但进口车上牌量达35.3万辆,同比增长30.9%。
随着2008年9月消费税政策调整使3.0-4.0升车型进口成本增加了13.3%,4.0升以上增加了33.3%。政策对以大排量为主的进口车市场产生很大影响,进口车排量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0升以下中等排量进口车大幅增长,3.0L以上出现下滑。
为适应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变化,跨国汽车公司纷纷调整在中国投放的产品结构,2009年成为产品调整年。产品调整更加快速、及时的品牌获得了较高的增长。
2009年,二、三级城市进口车上牌量占据“半壁江山”,增速分别为39.3%和32.8%,均超过整体市场增幅。从分省份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如上海、广东、北京等市场上牌量增长相对较慢,而中西部地区,如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市场增幅较高。多年经济快速增长培育的消费需求在二、三级市场迅速释放,这给市场带来新的、可观的增量。
2010年,中国第二次问鼎全球第一汽车大市场的桂冠。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也实现了超预期增长。进口车累计上牌量64.9万辆,同比增长83.8%。
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刚性需求的作用下,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呈现出排量下移,渠道下移的特点。中型、紧凑型及中小排量产品市场份额达80%以上,部分二、三、四线城市销量增幅达100%。同时豪华品牌增长强劲,增速达93.9%,超过进口车整体增长速度。
这两年,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进口业务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正在从过去市场“试水、品种互补、品牌提升”为主导向“常态的量产化经营”转变。国际跨国公司纷纷把中国列为其“主战场”,加速引进更多、更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展开“全系产品竞争”争夺中国汽车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前5个月,有近30款新车上市。
拥有中国市场,就是赢得全球市场。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9

主题

632

帖子

1189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7-5-28
板凳
发表于 2011-7-8 01:1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能打破外商对进口车定价权的绝对垄断呢?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该是废止的时候了!

[ 本帖最后由 向左看齐 于 2011-7-8 01:16 编辑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5 06:04 , Processed in 0.047058 second(s), Total 9, Slave 8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