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你不得不知的汽车安全碰撞误区

[复制链接]

15

主题

377

帖子

297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2-4-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0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点一:防撞梁到底有用没用?
看点二:车身刚度和重量哪个重要?
看点三:同级车什么样的最安全?

很多人买车的第一条件是“安全”,但对于安全,各人有不同的看法。除去主动安全性外,车身的碰撞安全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安全性了。下面提到的误区你也有么?
一、防撞钢梁越硬越好
这个问题是要综合考虑的。总体而言,防撞钢梁是为了保证车辆在低速碰撞的时候不至于发生过多的形变,损伤过度。但如果防撞钢梁的结构强度远远超过车体自身强度的话,撞击力量就会直接传递到车身,这样即使防撞钢梁没有明显损坏而车体却已经遭受损伤了。
不过有防撞钢梁肯定会比没有防撞钢梁要好,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特别是在低速碰撞的事故中,没有防撞钢梁的汽车会受到直接的损伤,破坏车内零部件。所以,防撞钢梁一定要有,但是硬度是要与车身设计匹配,达到低速抗撞击,高速吸能的目的。
二、关于车身刚度
车身刚度,就是我们通俗地说车身硬不硬,我们一般通过车辆碰撞后是否发生很大变形来判断。在人们心目中一般会认为碰撞后车身变形小的比较好。
其实我们不妨进行一个极端的假设。例如我们开的汽车具备可以媲美坦克的刚度,然后撞击在一处刚性的物体上。由于两者的的刚度都极高,几乎没有任何缓冲,汽车瞬间停止,但里面的人员由于惯性是不会停止的,他们会以极高的速度撞在车内,又或者被安全带严重损害等等。因此,整车过高的刚度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缓冲吸能区。
但过低的刚度却会导致车辆在碰撞后被压扁,里面的成员一样会受到致命的伤害。因此目前车身通常会将乘客舱刚度设计得非常高,而前部和后部都作为吸能区。大量的数据表明,新设计的车辆比旧式设计的汽车,乘客舱的刚度要高上很多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在英菲尼迪案件中,肇事者毫发无损的重要原因。通俗的说,一部安全的车,要有硬也有软的地方,机械仓要变性吸能,乘员仓要坚硬防护。
三、车身重的车安全还是轻的安全?
现在为了节能环保,开始流行轻量化车身。由于车身轻量化而引起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只要汽车前后吸能区在碰撞的时候形变足够大,就能把能量完全吸收,轻量化的车身也是安全的。
其实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并且是复杂化的,过于信赖所谓的碰撞吸能技术。如果车辆撞击的是一根电线杆或者一棵大树这类刚性的物体,车身的重量就不会显得太重要,只会取决于吸能的好坏。但如果是两车相撞,由于两者承受的力量大小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车身较轻的一方必然会更快地减速,因此里面的成员受伤的几率也会更大。
四、碰撞用车越多越好,碰撞次数越多越好
由于目前采用计算机模拟碰撞试验的准确率达到90-95%,目前国际通行的开发方式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碰撞,然后再进行实车验证的方式进行。因此只要进行最关键的试验即可。这样既可以缩短开发周期,也可以节约成本。
车友观点:
车友A:防撞梁这么有用,厂家应该做好一点,钱也贵不了几块钱啊
车友B:防撞梁提供不了你需要的“硬一点点”的需求。真正想让自己不被撞破,就得加强整个车体的强度,尤其是几个柱。防撞梁在你的人身安全需要中,只能提供鸡蛋外面的一层保鲜膜。很简单的道理,豆腐渣装上防撞梁也撞不过没有防撞梁的鸡蛋,根本原因在于车体强度不行。
车友C:国家有没有规定防撞梁得装多厚多长...后防撞梁也是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装....所以每家厂商都会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163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e族主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11

越野e族爱心善举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公益助学

QQ
沙发
发表于 2012-4-11 11:2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9 14:28 , Processed in 0.057506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