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灯风波的背后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沸沸扬扬的“黄灯风波”在公安部宣布“闯黄灯暂不处罚”后,告一段落。“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遭遇如此强烈的反对,恐怕出乎交管部门的预料,被迫朝令夕改,虽然丢了面子,却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比非要和舆论较劲、死磕,要强多了。但还是要追究一下,你们早干什么去了?

    一条涉及上亿司机切身利益的“史上最严法规”出台,起码要有个铺垫:让人们知道什么算或者不算闯黄灯,接近路口时该减速到多少才能在黄灯亮起后安全停车;统一交通信号灯,统一电子眼对闯黄灯的识别取证标准,做好相关细则,并公布于众。这类必要的软硬铺垫一个也没有,一下子就把司机们置于心里没底的恐惧之中,不遭人骂,才叫怪呢。

    该做的事情没做好,把事情搞砸了,被迫推迟,损失的是公信力和权威性。交管部门犯了gov-ern-ment行为的一个大忌——随意性,俗称:拍脑门。

    另一方面,黄灯新规的反对者是不是像某媒体所说,“不够理性,是情绪化的”?

    这要看怎么说。针对黄灯新规会导致拥堵加剧的说法,一位知名媒体人5号发微博说:“我周围开车的朋友都告诉我,他们感觉这两天道路比过去畅通了。这也是我个人的切身感受。新交通法规在带来令人鼓舞的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黄灯问题留待在实践中慢慢完善,但新交规的积极面已是压倒性的。”可是当晚,按北京市交通委官方微博的说法:“北京全路网严重拥堵。”对那些在拥堵中苦熬的人们来说,这条微博太过刺激,招来昏天黑地般的“情绪化、非理性”谩骂不算过分,这位以越骂越强著称的媒体人也最终服软,删除了那条德性可疑的微博。

    当然,最值得一议的是一些针对交管部门的“情绪化、非理性”声音,比如,说黄灯新规是为了“罚款创收”。其实,每当限行、限购、收费等措施出台,都有这类说法,背后是人们长期积累起来的对交管部门的不信任。

    交管部门“罚款创收”事例以往的确不少,而且总搞得不明不白,对公众没有个交代。人家怀疑你,不是毫无缘由。

    再比如,造成拥堵和事故的原因很多,以北京为例,路牌指示不规范,设置不合理,缺乏提前量,造成一些司机误判,走冤枉路,或者强行变道,坏了效率,又很危险;红绿灯变换不科学,造成同一路口的不同方向行驶苦乐严重分化,某一方向的路口长期孤独地拥堵(如从机场二高速下来向南左转的朝阳体育中心路口);左右转向道和直行道分配不合理,该多的少,该少的多,该混合的不混合;掉头或主路出口处本来视野就差,顺行路一侧没有警示或禁行线,经过时往往心惊肉跳,弄不好就会出事;道路设计脑残,如立交桥转向支路设计过窄(如东五环平房桥南驶入机场二高速的支路;京承高速望和桥北驶入北四环的支路),成为瓶颈,等等……

对这类司空见惯、早该解决且容易解决的问题置若罔闻、心不在焉,一说罚款或限制,就来了精神,对这样的管理,人们即便不怀疑你的动机,也会一肚子怨气。

黄灯新规在新年一开始,就惹得人们不愉快,有关部门也挺憋屈。要想避免这种麻烦再现,“不让这一切被黄灯问题绊住”,不能指望前面那位媒体人所谓的“中国社会的集体理性”,而是要靠有关部门的理性反思、对社会的诚意和外界强有力的监督。黄灯问题若能很好解决,将为gov-ern-ment行为的改善提供一种有益的参照。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1:58 | 只看该作者
各国对闯黄灯的不同处理


根据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的规定,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止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止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此后,这一规定和原则在全世界开始通用。

很多发达国家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建立了健全的道路交通法规,除了严禁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以外,对汽车驾驶员在系带安全带方面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当然,就“闯黄灯”一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求。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一般黄灯持续时间约5秒钟,足够驾车人作出正确的反应。当黄灯闪烁时,驾驶员如果能够把车安全地停在停止线后,那他需要停下,否则他必须要通过。特别是在正常行驶中以60-70公里时速通过一个路口时,如果黄灯亮起,司机又非常接近交叉路口,而突然刹车可能又会导致撞车,则需要驶入交叉入口。一般摄像头的原则是在黄灯亮起3-4秒后仍然有车通过,则会被拍下。违规时会扣3分,并罚款约300澳元左右。

当然,澳大利亚在考取驾照上非常严格。比如在新南威尔士州,要获得驾照必须经过4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获得不同阶段的驾照(L牌照,P1牌照,P2牌照和正式牌照),为了获取不同阶段的驾照,要学习相应的内容,参加实习(实习时间为6-24个月不等),实习期间还有限速标准,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就算你在整个阶段都没有违反规定并顺利通过考试,也要花至少3年才能获得正式驾照。

德国

在德国,如果汽车在路口50米之外看到黄灯就要刹车;如果在50米之内则需加速通过,对于由黄灯引起的交通事故,法院的判罚原则是,不影响后车的情况下刹车才可“停车”,如果可能对后车造成事故,则要“加速通过”。

德国对于酒驾的标准为50mg/100ml,处罚也将会随着违规次数增加而累加,最严重的处罚是终身禁驾。

韩国

韩国方面对于闯黄灯的行为比较严厉,按照相关韩国交通法规,如果驾驶员在黄灯闪烁时不减速硬闯,将会被处以6万韩元(约350元人民币)的罚款,并被扣除15分,扣分如果超过40分的驾驶员将会被吊销驾照40天。但如果司机在通过停止线时绿灯突然变为黄灯,不会被罚款扣分。

日本

日本的交通规则规定:驾驶员不能强行通过黄灯,但如果已经临近停止线的车辆难以突然减速停止,驾驶员不会因此受到处罚。闯黄灯的处罚标准将根据警察的判断来决定。闯闪烁的黄灯或绿灯,普通车辆将被罚款7000日元,扣2分。

日本对醉酒驾车者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款人民币8万元,并当场吊销驾照,三年内不核发驾照,造成人员死亡的则10年内不核发驾照,对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也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人民币4万元左右罚款。

法国

法国关于黄灯的交通条例出台于1967年11月24日,目的是为了让驾驶者更好地遵守限速的规定。在法国,黄灯亮的时间为3-5秒,这里的交通法规中规定,如果黄灯亮了,车辆已经驶过了停止线不能安全停车,则可以继续前行通过,不会受到处罚;如果黄灯亮了,车辆还没有越过停止线,就必须刹车,否则将会受到35欧元的罚款,但不扣分。

不过违反“行人过街必须让行”的规则将会受到处以135欧元的严厉罚款,扣4分,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有附加处罚,暂扣驾照3年。

美国

在正常情况下,美国gov-ern-ment规定,黄灯闪烁为3-5秒,不过是在四道以上的道路上,为了方便转弯车辆,黄灯的闪烁时间会稍微长一些。当黄灯亮起时,如果驾驶员已经到达停止线上,而且在该车前没有其他车辆,那么驾车人可以继续行进。在大部分州,目前没有严格处罚闯黄灯的现象出现,如果出现了事故的话,闯黄灯应该是被看做违规,但是也要看事故的具体原因而定。

不过酒后驾车的规定则更为严格,在各州一经查实,就会无条件吊销执照,并处以罚款和一周至一年的监禁,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会以谋杀罪被起诉。关于酒后驾车的标准,近年来已经由80mg/100ml降低为50mg/100ml,对于21岁以下的年轻人,标准更严格(为10mg/100ml)。在一些州,有酒后驾车经历的驾驶员将会被送至当地的医疗部门负责看护交通事故伤者。
先哲

48

主题

5614

帖子

3665

积分

e族权天使

湖北大队贵宾

Rank: 4

注册2008-7-25

越野e族爱心善举2015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5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QQ
板凳
发表于 2013-1-16 14:29 | 只看该作者

8

主题

669

帖子

483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2011-9-4
QQ
地板
发表于 2013-1-23 00: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巴陵渔夫

55

主题

1714

帖子

1056

积分

e族大天使

湖南大队贵宾

Rank: 3Rank: 3

注册2011-5-5

越野e族优秀会员越野e族活动精英

5#
发表于 2013-2-7 01:06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技术贴
BG1DQI

32

主题

181

帖子

187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2-3-10
QQ
6#
发表于 2013-2-9 01:2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微笑

1

主题

6262

帖子

3505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1-4-10
QQ
7#
发表于 2013-2-12 22: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边不执行  呵呵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3 18:59 , Processed in 0.064107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