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二月藉由同年底特律车展问世的FORD Probe,原本是为了开发下一代Mustang而和MAZDA所共同合作的战略车型,然而整体造型与设计概念流于东洋美学,美式肌肉感消失殆尽,因此FORD改变策略从新赋予 Probe定位,变成走雅痞帅气路线的前驱双门车。
车身尺寸为4495×1725×1315mm、轴距2515mm的Probe,外观是由FORD与MAZDA设计团队在日本共同完成,车室中控台的内装铺陈,则全由英国FORD操刀,前麦弗逊、后半拖曳臂式悬吊是委由前F1车手所调校,基本上早在1987年就要推出以取代传言中消失的Mustang,但是在Mustang依然存活的情况下,遂成为FORD旗下的新车型。全车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具有启闭式头灯、大面积无C柱后尾窗、空气力学车体等先进行头,甚至美国媒体还一致认同Probe对当地汽车的设计有卓越贡献
动力上搭载一具2184cc的直四SOHC 12V电子喷射引擎,此心脏完全由MAZDA所开发,但基于市场区隔共有GL/LX自然进气和GT涡轮增压两种设定,输出功率分别为112hp/18.0kgm、145hp/26.2kgm,GL/LX自然进气车型可与四速自排或五速手排搭配,而GT涡轮增压仅有一具五速手排。尔后在1990年又追加一具V6 3.0升引擎。
由于MAZDA MX-6与FORD Probe为兄弟车,所以两者均在FORD位于底特率的工厂组装生产,直到1992年才由第二代车型取代。
以上是在网络上唯一可以找到介绍probe的文字了,可能大家对它的认知都是停留在它是曾经要取代野马的车型,下面的文字是我对这款车的认识,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指出,这款车型只出了两代,而且并没有生产太久,大概只有6-8年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ford和mazda战略合作的产物,国内2000年以前在北上广深等地较为常见,多半都为外资企业的自带车,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美国支持以色列不断爆发中东战争,导致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了美国华尔街的大崩溃,经济萧条,在这个背景下,原来在美国风靡一时的大排量V8引擎的肌肉车已不适应当时的消费市场,所以各大汽车厂商都推出了低功率直列4缸引擎的车型,包括当时的卡玛洛和野马,尤其是当时的野马,外形与性能与普通家用车已无太大区别,销量也完全陷入了低谷,所以ford决心从新开发一款新的车型,来取代已经要走到尽头的野马品牌,这应该就是它的研发背景了。上面介绍了,它的动力是一具2.184升的直四SOHC 12v电子喷射引擎,是由MZADA自主研发的,从技术上来讲,它的技术并是非当时顶尖的,跟日本同时期的高性能引擎来相比的话(如RB26DETT、红头4G63T、SR20DET)甚至是一款性能非常平庸的引擎,首先从它的配气结构上来看直列4缸,单顶置凸轮轴,每缸有3气门就不利于提升它的潜力,虽然后来追加的GT版本,但无奈,潜力实在有限,个人认为一款性能较高的引擎,DOHC,每缸4气门应该是一个标配吧,(也许是当时MAZDA正全身心的投入转子引擎的研发,活塞式引擎的技术相对于日本其它车厂的技术还有不少的差距)probe的发动机布局和驱动形式为引擎前置,前轮驱动,走了一条经济适用车型的道路,这样一来,它就彻头彻尾的与性能车偏离了,夹在性能车与经济车的定位之间无法自拔,这可能就是它最终没能取代品牌文化沉淀极高的野马车型的根本原因吧。
下面这两probe是1996年出厂的第一代车型,外形没有那么多的流线造型,较第二代车型更为方正一些,说了这么多,开始上图吧
![]() ![]() ![]() ![]() ![]()
此车的造型无论正面、侧面还是背面都像极了90年代的日本车,无论是流线的造型,扁平的车身,格纳式的大灯,据说是车身还是经过空气动力学测试的,唯一有一点美国车的影子就是后背,仔细看是否有一点溜背的造型呢?![]() ![]()
[ 本帖最后由 福特探针 于 2015-8-1 19:5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