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底大战结束的六年后,每天约60部的运输车从狼堡生产在线驶出,欧洲、美洲的街道上处处可见它的身影。1951年4月推出车豪华型的Multivan又叫作Samba --车顶上不仅有全尺寸的帆布天窗还外加两排的观景天窗,左右两侧增加后角窗,满足每位乘员的视角,以现今的角度来看依然很酷。
1955年在外型上有些较大的变动,前档风玻璃上方增加了通风孔将户外清新空气导入,油箱由引擎室移到后轴上降低了引擎室高度方便后方上下货的便利性,当然后引擎盖也大幅缩小了,轮胎尺寸由16”
降为15”(1963年再降至14”)。1956年运输车的生产线移至德国北部的汉诺威Hanover的新厂。1958年发表Double-cab…可搭载六位乘员的小货车,之后在外型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动。 在动力方面,几乎与甲壳虫车相同,气冷式水平对卧四气缸引擎搭配四速手排变速箱,只是在两只传动轴最外侧和轮毂相接处各加了一个减速齿轮箱来提升加速能力,相对的也减低了极速,从最早1131cc 25bhp,1954年增大为1192cc 30bhp,1963年再增大为1498cc 42bhp,最高时速从50mph 逐渐提升至55mph,虽然不是很快但在50年代的运输车来讲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发展历程
第一代的运输车(T1)在1967年7月结束生产,十八年来共生产180多万辆。 1953年3月8日,第一代“面包车”诞生,采用的是甲壳虫的发动机和车桥;自承载车身;有效载重:750 kg;发动机:1131 ccm;功率:18 kW,3300 rpm:当年产量:8059辆 1967年8月发表单片海湾型凸玻璃的第二代运输车(T2)。大幅度的修改后新款的运输车变得更舒适、更安全、更容易操控而广受大众欢迎,生产量超过250万辆。 1967年生产的第二代“面包车”,带有未分割的挡风玻璃增大的车窗;更好的空间分布;滑门;双横杆后桥;双回路制动系统;功率:35 kW;安全转向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