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型史话:六代奥迪quattro四驱的技术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0年,亮相于日内瓦车展上的奥迪quattro引起了汽车界的轰动,原因并不是其棱角分明的轿跑车造型,也不是其最大200匹马力的发动机。真正的奥秘是这款车型采用的驱动形式——四轮驱动。在当时,四轮驱动技术仅限于越野车,奥迪quattro的出现开启了民用轿车四驱历史的新篇章。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自诞生起就树立了在四驱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中动力分配反应最直接、可靠性最高、动力性能损失最少的四轮驱动技术。quattro的成功在于领先的理念和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念。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每一次的进化都为四驱技术领域树立了新的标准。

1980年;第一代;空心传动轴

  奥迪quattro借鉴了大众Iltis越野车的四驱理念,但要想把四驱技术从笨重的越野车成功的使用在轿车上,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移植”可以完成的。由于轿车空间的限制,四驱系统必须满足“体积小”、“结构简单”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动力分配给前后轴成为奥迪工程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1980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quattro

  奥迪变速箱工程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在变速箱内安装一根26.3厘米长的空心传动轴,使能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传送。他们将差速器安装在奥迪80的变速箱后,通过空心传动轴进行驱动,并通过该空心轴将动力传送到前轴差速器上。下一步则是在中央差速器的后端安装一根传动轴,用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后轴差速器上。这是汽车设计史上的全新创举,该空心轴理念实现了四轮驱动设想,并且重量轻巧、结构紧凑,同时效率出众。

奥迪quattro赛车』

  空心传动轴成功的解决了向前后轴输出动力的难题,为了使奥迪quattro应对更为苛刻的路况,奥迪工程师在第一代quattro技术中使用了前、中、后三个开放式差速器,其中中央差速器和后轴差速器均带手动锁止功能。驾驶者可以根据不同路况需求,通过中控台的锁止开关控制差速器的工作状态。

1986年;第二代;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

  1986年,第二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采用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这套系统采用蜗轮式差速器结构,并利用蜗轮-蜗杆不可逆传动原理提供不同的自锁值,可实现自动锁死功能的新系统不再需要驾驶者手动调节差速器的工作状态,日常使用更加便捷主动。

『托森A型差速器

  在正常情况下动力以50:50的分配比例传递至前后轴。得益于纯机械式结构,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对前后轴扭矩分配速度及其敏捷。当某个车轮出现打滑现象时,中央差速器可主动的将动力分配给附着力更好的车轴,这种反应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迅速。与当时其它汽车品牌使用的电控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相比,纯机械式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无需对各类传感器及转速差进行分析和判断,扭矩分配速度更敏捷,且耐用性更高。
  第二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延续了前后轴的差速器形式,前轴为开放式差速器,后轴为带手动锁止功能的开放式差速器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7 | 只看该作者
1988年;第三代;首次应用于自动挡车型

  1988年,奥迪首次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应用在自动挡车型,这也是四驱技术第一次与顶级豪华轿车的结合。

  1988年10月亮相的奥迪V8根据不同的变速箱类型提供了两套quattro四驱系统,两套系统的差异体现在中央差速器上。奥迪为使用自动变速箱奥迪V8配备了带电控多片离合器的行星齿轮中央差速器,多片离合器锁死后可将全部动力传递至后轴,这种前瞻性的理念至今引领着当今四驱技术的潮流。如果说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精髓是纯机械式中央差速器,在奥迪V8自动挡车型上对电控多片离合器的尝试似乎与最初的设计理念有所背离。但实际上奥迪已经坚定了“纯机械”的理念:奥迪V8的手动档车型便沿用了上一代quattro系统的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

  此外,第三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在后轴差速器上作出改进,用可自动锁止的扭矩感应式A型差速器取代了原有的带手动锁止功能的开放式差速器。自此,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告别了手动调节差速器历史。

1994年;第四代;扭矩感应式B型中央差速器;首次使用EDL电子差速锁



 经过14年的不断完善,第四代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迎来了两项重大技术革新:首先,采用平行齿轮结构的纯机械式B型中央差速器取代涡轮蜗杆结构的A型差速器。全新的B型中央差速器同样具备自动锁止功能,并且可配备在自动档车型上。其次,第四代奥迪quattro系统在前后轴上首次使用了EDL电子差速锁。当单侧车轮出现打滑时,位于前后轴的电子差速锁可利用液压控制单元对打滑车轮进行制动,有效增强另外一侧车轮的驱动力。配合反应敏捷的纯机械式中央差速器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实现了在四个车轮间高效传递动力的领先优势。

  配备第四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手动档车型依旧使用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新增加的前后轴电子差速锁是与上一代技术的最大差异。

1997年;第五代;优化的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



  第五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基本延续了上一代的特点,奥迪工程师将突破点放在了优化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ESP电子稳定程序与四驱系统的配合上。经过优化的A型中央差速器具备更为出色的扭矩分配能力,同时牵引力锁止值也经过了优化。为了奥迪quattro车型应对各种极限路况,第五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与ESP系统的配合更为密切。这一改进使quattro车型具备了更高的主动安全性。

2005年;第六代;扭矩感应式C型中央差速器奥迪Q系列诞生

  2005年,对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意义最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quattro的核心技术中央差速器升级到C型,采用行星齿轮结构的扭矩感应式C型中央差速器结构更加精巧,自动锁止功能的反应时间更为迅速。在通常情况下,中央差速器以40:60的分配比例将动力传递至前后轴。偏向后轮的动力输出特点为车辆提供了更高的操控性能,在直线加速和弯道中这一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

  同一年,全系标配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奥迪Q7正式问世。这款充满动感的顶级豪华SUV标志着奥迪Q系列车型的诞生。quattro技术以卓越的性能为奥迪增添了一个充满动感的全新车系。
黑皮

50

主题

1549

帖子

2090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8
板凳
发表于 2010-1-17 02:0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最爱
实名认证

48

主题

8215

帖子

4790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9-12-13
QQ
地板
发表于 2010-1-17 08:04 | 只看该作者
精神的东西~~要顶上去
yurios

91

主题

778

帖子

2735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5-1-12
5#
发表于 2010-1-18 16: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代又用回了老的A型了吗 懂的朋友解释一下

1

主题

15

帖子

54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12-17
6#
发表于 2010-1-31 22:31 | 只看该作者
顶!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4 12:50 , Processed in 0.055086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