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现在预见未来 六种超前车载配置介绍

[复制链接]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0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天在一本杂志中无意间翻看到一篇关于未来科技的文章,其中预测说203*年的汽车就全部都会是自动驾驶,乘客只需在导航系统中输入想去的目的地,之后所有的操作都交给汽车自己完成。之前也听说过类似的预测,而现在看来到203*年才能实现的说法似乎有些保守了,因为目前有些车型上已经装备了可以帮助实现自动驾驶的超前配置。
相关阅读:
将危险降到最低 奔驰研发自动驾驶系统
http://www.autohome.com.cn/news/201005/113411.html
帮助驾驶者控制油门和刹车的两项配置
ACC主动巡航系统——实现自动加减车速
    全自动驾驶操作的重要部分就是可以判断和前车的距离来加减自身的车速,这个功能目前一些车型可以通过ACC主动巡航系统来实现。简单来说,ACC系统就是在原有的定速巡航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可感应与前车距离的传感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电脑自动控制油门和刹车系统来实现自动的加减车速。有了这套系统,其实在高速公路或城市环路上,驾驶者已经可以感到省心的不少。
    不过现在车型上装备的ACC系统还有两个缺憾,首先它们都有一个起始速度,即在车速达到一定数值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比如大众CC的主动巡航系统要等车速达到30km/h之后才能用,而丰田皇冠的类似配置要等到40km/h之后。第二个缺憾是它们目前都无法应对前车的紧急刹车,如果前车忽然急刹车减速而本车驾驶者不人为干预的话,还是会以为系统提供的减速度不够而发生危险。
『曾经进口沃尔沃S80中网上的黑长方体就是ACC系统的传感器』
    ACC系统的核心部件就是装配在车头的传感器,几年前进口沃尔沃S80将传感器安装在中网上,可以通过黑色长方体判断其是否具备ACC主动巡航功能。而现在新上市的车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要隐蔽的多,大部分是和车头的车标整合在一起。
    如果想拥有由ACC主动巡航系统带来的轻松和便利,那目前的选择余地还不多,国内只有一汽-大众CC丰田皇冠沃尔沃XC60雷克萨斯LS以及奥迪A8等少数车型装备了这种配置,而且其中大部分售价不菲,看来这项配置的普及还有待时日。
自动刹车制动系统——在城市中帮助驾驶者提高安全性
    刚才我们说过,ACC主动巡航系统有一个缺憾就是无法应对突发情况,也无法自动将车完全停住。而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刹车系统可以弥补这个缺憾。有了这套系统,未来的自动驾驶的中途停车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希望。
『自动刹车系统是沃尔沃XC60全系标配的配置』
    我们能在XC60的前风挡上方发现一个传感器,它服务于车载自动刹车系统,和ACC系统的原理有些相似,也是通过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发现前方的障碍物,但不同的是XC60的CitySafety系统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且当车速在30km/h以下时可以在发现前方障碍物时将车完全停住,但当车速大于30km/h时系统可提供的最大制动力只有50%,这和ACC系统就有些类似。
『新款沃尔沃S60也装备有自动刹车系统』
    目前国内只有沃尔沃XC60装备有自动刹车功能,而且是全系的标配配置。沃尔沃的其它有此配置的车型也将陆续进入国内,其中最快的可能就是新款的S60。不过如果想真正把自动刹车系统融入未来的自动驾驶操作中,那至少还要解决刹车力度过猛而降低乘坐舒适感的问题,否则相信不少乘客会晕车的。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01:54 | 只看该作者
帮助驾驶者控制方向盘的两项配置
车道偏移辅助系统——解决行驶中横向的位移问题
    无论是ACC主动巡航系统还是自动刹车系统,处理的都是车辆行驶时纵向上的问题,而当车辆发生横向上的位移时,它们是无能为力的。不过目前汽车厂商和一些技术厂商已经研发出可以部分解决横向位移的配置——车道偏移辅助系统。
    很早以前就是听过国外的大C4毕加索上的车道偏移辅助系统很有意思,如果车辆是向左偏移,驾驶者的坐垫左边就会震动发出警示,如果是向右偏移则是右边坐垫震动。这项配置我的同事汪淼在试驾新款雪铁龙C4时已经体验过了,的确很有创意。
一汽-大众CC上的车道偏移辅助功能更加先进一些』
    但不管震动的是方向盘还是坐垫,最基本的车道偏移系统都只提供了警示驾驶者的功能,而不能帮助驾驶者控制车辆,这显然和未来的自动驾驶有些差距。而一汽-大众CC在这方面又向未来的标准靠近了一步。一汽-大众CC的航道偏离系统在发现车辆行驶轨迹偏离正常车道时,会自动调整方向盘角度帮助车辆驶回正常的路线,这就初步实现了在横向上自动控制车辆行驶。
  
凯尊及其车道偏移系统』
  
宝马5系及其车道偏移系统』
    车道偏移辅助系统目前只装备在一些中高端车型上,最近刚上市的宝马5系起亚凯尊都有装备该配置的车型。如果新款雪铁龙C4也会有装备车道偏移系统的车型出现,那可能将成为国内最便宜的装备有该系统的车型。
自动泊车系统——到达目的地后自动停车入位
    在ACC主动巡航、自动刹车以及车道偏移辅助系统的帮助下,现在的驾驶者已经可以很轻松的将车开到目的地。可以想象,随着将来技术的发展,全自动驾驶完全有可能实现。不过将车开到目的地后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用到自动泊车系统。
『车身侧面的雷达测距探头可以告诉电脑本车与障碍物间的距离』
『驾驶者只需控制车速 其它的交给系统自动完成』
    在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等功能的帮助下,停车入位的操作难度已经被大幅降低了,而现在驾驶装备自动泊车系统的车型时,这个操作几乎是零难度的。利用车身侧面的测距雷达反馈的信息,系统可以知道车身和前后以及两边障碍物间的距离,然后系统自动控制方向盘的角度将车停入合适的车位。可以说自动泊车系统现在的样子已经很“未来”了,只要再加入自动控制油门和刹车就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泊车。
    国内能见到的最早装备自动泊车系统的是雷克萨斯LS,随后拥有这项功能的车型逐渐增多。在斯柯达昊锐一汽-大众CC加入后,拥有自动泊车系统的车型售价被拉入30万之内的区间,这个趋势可以看到未来普通家用车型也有可能装备自动泊车。
军旗猎猎

2万

主题

1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e族炽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8-12-31

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01:55 | 只看该作者
帮助驾驶者看的更清楚的两项配置
夜视系统——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虽然夜视系统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是特别新鲜的东西,在很多领域里也已经应用多年,但目前车载夜视系统还很少见。而且对于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操作来说,尽管可以利用微波雷达感知周边的障碍物,但如果能在漆黑的夜晚和让车内的驾驶者(尽管他可能已经不怎么干预车辆的行进)看清四周的情况或许对安全性更有帮助。
    当然现在车载夜视系统已经比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使用“星光”夜视仪要先进的多了。奔驰S级的夜视系统是一种主动式红外线夜视系统,可以自己发射红外线再自己接受反射光线,因此可能呈现出非常清晰的夜视画面。
宝马7系的夜视系统属于被动式』
    宝马7系和新款宝马5系也有装备夜视系统的车型。不过宝马采用的夜视系统是被动式的,它并没有自己的红外射线源,而是直接接受外界物体自身的热辐射,经过处理为驾驶者呈现出黑白画面,其整体的清晰度并没有奔驰的高,但在夜晚也能让驾驶者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全车影像系统——呈现车身四周360°的景象
    我们经常能在一些科幻电影中看到,未来的交通工具都采用全封闭的设计,很显然如果没有车窗,由于结构强度的提升,汽车整体安全性会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外形来提高车速或节省燃料,所以或许未来的汽车都是没有车窗的,那里面的乘客如何看到外面呢?现在已经装备在一些车型上的全车影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
    不过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全车影像系统的使用范围只限于车身周边的2、3米之内,在装备了全车影像系统的普拉多上,我们找到四个广角摄像头,它们分别负责着车身前后左右的成像任务。想象一下如果把左右摄像头换为平视角度,其成像效果是不是就和科幻电影中的未来机器有些相似了呢。
    同时装备了全车影像系统的还有英菲尼迪的部分车型。目前这项配置的最大作用还是体现在停车入位的操作中。通过中控台屏幕上的显示,驾驶者甚至可以不用看后视镜就能将车停入车位,而且左右距离会控制的更加精准。
    相比之下,宝马7系装备的这种车身侧向摄像头的效果就更接近于未来了,目前它的作用是在车辆从狭窄的巷子中出来时,方便驾驶者观察左右两边的情况。类似的配置在现代劳恩斯上也有装备。这项功能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是朝着全面还原四周景象为目标发展的。
全文总结:
    尽管就算现在将本文提及的六项配置全部集于一车,行驶效果也和预见中的未来场景有很大差距。但近年来在汽车技术领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系统已经可以完成基本的自动化操作,相信假以时日,汽车全自动驾驶完成有可能实现。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5 00:41 , Processed in 0.051847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