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段行程图(6月7日-6月15日)
D24:6月7日:日喀则-萨嘎:450Km。
本次出行,全队六人都没有到过日喀则以西。我们本次西行计划是日喀则以后沿G219新藏线到阿里狮泉河折返,没有考虑去珠峰大本营和南方中印中尼边境一线。这一带文化深厚,景点多样,民风淳朴,道路艰险。即使去,疫情和边境局势紧张期间可能也走不远,深度走起来也很费时,因此留下惦记,以后专门探索游。
中午从日喀则出来走G219新藏线,傍晚到达萨嘎县。如果按海拔和我们心中理解的青藏高原,日喀则以西才符合我们心中多年来形成的印象。拉萨林芝前藏地区海拔高低起伏,湖泊河流纵横,绝大多数是水草丰满的牧场,青稞飘香的麦田,郁郁葱葱的林地。日喀则以西的阿里后藏,海拔都在4000m-5000m,除了皑皑白雪覆盖的巍巍雪山和雪水融化形成的湖泊,少了森林,没了良田,只有牛羊在长着稀稀疏疏荒草的戈壁上用蹄用嘴在石缝中翻找和啃食可怜的小草,显得异常荒凉,在西方人眼中应是生命禁区。由于大家都已适应了高原缺氧环境,尽管一路翻越了两个海拔5000m以上高山垭口,但因相对高差才几百米,因此伙伴们也没感到道路艰险和缺氧造成的疲倦。路过一处冰川达阪,国道路边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要么买票停车照相,要么不准停车限时通过,对此我心中不快,驾车通过。几公里后果然有路边人员对着对讲机喊北京的车过来了。
从这里开始,阿里地区县城一级好一点酒店房间都备有供氧设备,有集中供氧的,有医用制氧机供氧的,大多都要额外按使用时间付费。
D25:6月8日:萨嘎-塔尔钦(八嘎乡):500Km。
早饭后出萨嘎县城继续西行,左侧的远方是皑皑白雪覆盖、连绵起伏的的喜马拉雅山脉,右侧的前方是白雪覆盖的冈底斯山脉。翻过海拔5000m的突击拉山等高山,到达霍尔乡附近的西藏三大神湖之一玛旁雍措和一路之隔的拉昂措。雪山下蔚蓝浩瀚的神湖就在眼前,无数的海鸥在空中飞翔,但由于湖边正在修建景区服务中心准备收费向游客开放,其他地方都是牧民的围栏,拦住了我们去湖边的道路,因此只能先远观一下。车辆继续向前50余公里,我们到达冈仁波齐神山下的八嘎乡塔尔钦入住。这个小镇,一半是原住民的村寨,一半是新修接待游人的酒店和商业街道。办理入住手续后天色还早,开车外出继续探寻如何才能到达神湖边看落日余晖。凭着直觉,沿G219旁去一个小寺的岔道走了八九公里碎石路下道竟直接将车开到了玛旁雍措神湖边。玛旁雍措在海拔7700m纳木那尼雪山的衬映和夕阳余晖的照射下太美了,我们太幸运了!此时此刻,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她的美,只能静静的坐下,凝视湖水和雪山,用我的心与神山圣湖对话。
 玛旁雍错和纳木那尼雪山
 玛旁雍错和纳木那尼雪山
 玛旁雍错和纳木那尼雪山
 玛旁雍错和纳木那尼雪山
D26:6月9日:塔尔钦-扎达:250Km+180Km。
冈仁波齐山是冈底斯山脉中国境内主峰,不管是苯教、还是藏传佛教、印度教,它都是信徒心中第一神山,被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从镇子酒店到冈仁波齐山口不能自驾,要提前给景区打电话约好时间,景区车到酒店来接。早上买票上车经过二十分钟车程到达山口停车场,从这里开始,转山朝圣的信徒就可以步行或磕长头转山了。转山道53公里,正常需要在海拔4500m以上跋涉两天,如果一路磕长头,我无法想象需要多少时日。我们没有这样的毅力和信仰,只能根据体力和时间在山沟里走走,仰望冈仁波齐神山山峰,体会一下雪山的圣神。看到一路匍匐起身再匍匐磕长头坚定向前的朝圣者,除了敬佩外,想到我只是作为一个观光客、好奇者来这轻松走走看看,对比他们,我心中未免愧疚和自责。正是心生这种感觉,当我经过一个匍匐的信徒身边时,不由自主的拿出一张现金递给她,既想帮助她,也可能期望请她把我对神的敬仰带给神山,以求点心灵慰藉吧。
 朝圣者磕长头留下的轨迹
离开神山,我们继续西行,今天的目的地是阿里扎达县城。导航显示,我们将从巴尔兵站离开G219拐向扎达方向。在G219上走了一段,左手边出现一个碎石路岔道,旁边立着一个很正规的路标,指向扎达。虽犹豫了一下,但仗着驾驶的是越野车,两车一商量就走上了这条碎石路。颠簸行驶七八公里后并入一条崭新的柏油大道。两车之外旁无其它,畅行无阻。尽管车载导航显示上没有道路轨迹,语音一路固执的不停提醒在前方掉头,但我比它更固执,保持前行,坚信到前方某时刻它必会回心转意,顺我而去。越过一个雪山垭口,在远方另一个雪山垭口前是辽阔的平原,下山道两边的草地上突然间断出现的藏野驴和野羊群(不是藏羚羊)让大家兴奋不已,车辆伴随着大家的兴奋前行,猛然间停在了阻断道路的拒马前,向右观察,以我经验,整齐的院落和飘扬五星红旗的塔楼应是军营哨所。车被拦住了,我们立刻拐向军营门口,距门口150余米就看到两位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年轻军人已经迈着一致的步伐并排向我们走来,我立即靠边停车,准备好证件,下车恭候,远远地就向军人们致意。年轻的战士来到车旁,一人保持高度警惕,一人检查我们的身份证、边防证、车辆证件等,随后让我打开手机,询问并检查是否在周边进行了拍照。检查证件无误并识别是北京车辆后,气氛缓和下来,询问我们要到哪里去,怎么跑到这了?我们如实的做了回答。军人告诉我这是在扎达县境内但已是边境地区,到不了扎达县城,并通过对讲机向院内的值班军官做了报告。通过对讲机,值班军官要求我们原路返回,80公里之后重上G219,对此,我们不仅没有辩解和争论,而是在表达了对戍边军人无比的尊敬后顺从并兴奋的离开。这些年轻的战士,他们比我们之中的任何人的子女年龄都小,为了国家安危,远离家乡父母,在雪域高原无人区守护边陲,我们应该尊重爱护这些最可爱的人。
原路返回,大家都兴奋激动,沉浸在这次误打误撞偶遇的回味中。再次走上G219前行,老实按导航指引在巴尔兵站岔路口拐向去扎达县的道路。去扎达之前,想象扎达土林应该是个景区公园,因此还计划第二天去。翻过两座海拔5000m高山垭口,离札达县还有30公里,在边防检查站查验有关证件之后,恢弘的土林景观逐步在道路两旁呈现,车辆在土林里穿越,越走越深。其间几次停车观景,虽被壮美的土林景观震撼,但也为在喜马拉雅北麓的青藏高原如何形成如此多姿多彩壮美的土林感到困惑。
 G219去往扎达的路上景观,远方是喜马拉雅山脉
 扎达土林景观
 扎达土林景观
 扎达土林景观
 扎达土林景观
 扎达土林景观
D27:6月10日:扎达-那不如-狮泉河:250Km。
今天早饭后去距扎达县城15公里的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国遗址在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硼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古格王国遗址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达拉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
看完古格王朝遗址,带着对历史的思索向阿里首府狮泉河镇进发。事先咨询了酒店人员,告诉我们不必原路出扎达到巴尔兵站上G219,而是出县城后不久在加油站旁有个指向那木如的路标,按那个方向走即可到G219上的那木如。我们按智者的指引走上了这条道路。前几十公里依然在扎达土林中穿越,两旁的土林,有的像成千的佛像肃然有坐有站在礼佛,有的像即将出征的罗马军团阵营在接受检阅,有的像败落的城廓正在倾述曾经的辉煌,还有的像被瞬间冻结了动物园,各种动物造型栩栩如生。车辆孤独的穿越在这时光隧道中,我们思绪万千。出了土林,随开始翻越两座5000m以上高山垭口,其中一座为我们此行的最高点5400m。下山路上,两旁又频繁出现藏野驴、藏羚羊和其他种类野羊群。
D28:6月11日:狮泉河-班公湖-狮泉河:350Km。
在到达阿里狮泉河的汽车、摩托车自驾者中,一部分人至此继续北行沿G219进入新疆,一部分人向东沿G317阿里北线去纳木错,之后走青藏或川藏G317\G318出藏。我们属于后者。经过咨询,班公湖附近仍然开放,于是早饭后我们驱车向北沿G219前往130公里之外的班公湖。这天时间充裕,我们就一直绕着湖从南岸到东岸再到北岸向西行,直到到达敏感区卡口被劝返。在班公湖周边及后来的几天行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边境地区战争硝烟氛围和我人民军队的强大,感受到军人的可爱和自信,我和我的同事每每与他们相遇都发自内心的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与称赞。
 狮泉河的夜晚
 狮泉河的夜晚
D29:6月12日:狮泉河-改则:500Km。
自阿里沿G317东返,行车一天,傍晚到达改则县城。期间路过革吉县雄巴镇,从这里有个向东南的岔口X711乡道通往热亚、仁多、帕江、措勤方向,此后再从措勤向东沿扎日南木措、当若雍措湖岸穿越到文部南村,这条线就是越野圈业内人称的阿里中线,虽道路艰险,但既可看雪山,也可观湖泊,驾车行驶充满挑战与刺激。考虑到我们团队人多,准备不足,取了个折中,先走到改则,从改则到措勤,之后再穿越扎日南木措、当若雍措。
D30:6月13日:改则-措勤:350Km。
改则出发东行90公里后南下S206奔措勤。时到中午,路过洞措,我们在牛羊环绕的湖边安营扎寨,补水进餐。远处山坡上一位骑摩托车的藏民大爷循影过来用不算流利的汉语和善的主动与我们交流。高兴之余,竟以身试教教我们同事如何磕长头。大爷讲他眼睛不好,我可爱的同事马上像儿女一样仔细的给他滴眼药,还把刚开封的药水送给他,详细叮嘱回家后如何使用。
到达措勤入住,天色还早,我们驱车去扎日南木措南岸观湖。出县城走水泥路25Km后到达措勤村湖边,这里刚修好入景区大门,从这里开始就是鲜有车走的碎石路。好在现在还没有收费,我们沿湖驱车颠簸前行了30Km,这一路时刻提防和祈祷路上的尖石不要刺破车胎。
D31:6月14日:措勤-扎日南木措-当若雍错-尼玛:400Km。
尽管今天计划走300Km到文部南村或400Km到尼玛县入住,看似不远,但要穿行非公路车道,需要一整天,因此天未亮就出发。导航X604磁石乡方向,在距磁石39公里处有个很不起眼的右侧碎石岔路口下道(事先咨询了酒店老板),小路边竖了一个很小的牌子,告诉如去湖边,每人要收120元费用,这条路导航是不指引的(我们一路行来也没人收费)。进了这条路,穿过一个村寨之后,基本没有正规道路,就是按湖边滩涂草原或沿山的车辙走,有几次在牧民围的牧场围栏开口处犹豫,好在看到一行三台早行的穿越者驾驶专业越野车毫不犹豫的穿过,同时也认为大方向没错故也跟随而走。穿越扎日南木措北岸后走一段碎石正式公路就到达当若雍措西岸,正值午后,我们在一处湖边再次扎营进餐。饭后沿湖西岸行,在距当若雍措湖北头文部南村南30Km左右,出了穿越区汇入新修的柏油大道。感觉时间还早,没有在文部南村停留,继续向北100Km,通过当穹错后天黑前到达尼玛入住。
 穿越扎日南木措
 穿越当若雍错
D32:6月15日:尼玛-色林错-班戈:450Km。
本计划去纳木错圣象天门,却被告知只能预订五天以后的门票,因此放弃了此景点。同行人大多去过纳木错,这次也看过与纳木错类似的玛旁雍错,由此也放弃去纳木错。早上出发后我们从G317拐上向北的S301去绕同样是西藏圣湖的色林措。色林措由于这几年水量充沛,已替代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湖岸水草丰美,这里的藏羚羊、藏野驴成群结队,有的甚至就和家羊一起在草地里嬉戏。色林措湖西岸和北岸已经围上来围栏,车辆无法进入靠湖。东岸已经挖好了桩坑,估计不久后也无法免费进入了。
 色林措
晚上到达班戈县城。计划明天走青藏线到长江源沱沱河宿营,结束西藏之行。
第三部分:青甘宁(6月16日-6月26日)
2001、2003年因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相关工作两次全程往返走青藏公路,对沿线比较熟悉。与二十年前相比不同的是,由于青藏铁路通车,G209青藏公路上少了军车车队,沿线兵站也萧条了。少了兵车,但多了民用运输车辆,由于G318/317限制大车进藏,几乎所有的5轴以上大型运输车都改走青藏公路了,多为重车进空车出,许多地段道路十分拥堵。兵站萧条了,但沿线小镇饭馆、客栈、超市却增加了。在修青藏铁路前期打前站和做试验阶段,到沿线出差,只能带介绍信到兵站吃住,这是最好的待遇了。现在沿线大一点的镇子都有可以供氧取暖洗浴的宾馆,饭店比比皆是,真是今非昔比。由于高原冻土地带公路常年走大车重车,唐古拉山口南北各有200多公里线路因冻涨波浪起伏伴有路面破碎,车行十分缓慢,开车行进比G318/317还艰难。
当年参与了青藏铁路建设前期相关工作,但没有亲眼看到火车在这条铁路上运行。今天当我第三次驾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时,看到火车从旁边呼啸而过,感到无比亲切和欣慰。
从返程走青藏公路开始,后面的景点大多以前去过,也都是常规性景点,在此不再详述,仅附相关照片。
D33:6月16日:班戈-沱沱河(唐古拉山镇):620Km。
 唐古拉山口
 藏青界门
 长江源沱沱河镇(唐古拉山镇)
 沱沱河兵站
D34:6月17日:沱沱河-格尔木:420Km。
 昆仑山口
 进入格尔木
D35:6月18日:格尔木-大柴旦-敦煌:580Km。察尔汗盐湖,大柴旦,当金山,阳关
 古丝绸之路上的阳关遗址
D36:6月19日:鸣沙山,月牙泉
D37:6月20日:敦煌-酒泉:400Km。莫高窟
D38:6月21日:酒泉-高台-张掖丹霞-民乐:400Km。高台西路军纪念馆,张掖丹霞
 高台西路军纪念馆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D39:6月22日:民乐-武威:300Km。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一场
D40:6月23日:武威-中卫-吴忠:550Km。沙坡头,中卫66号公路
D41:6月24:吴忠-银川:100Km。西夏王朝遗址
D42:6月25日:银川:宁夏博物馆
D43:6月26日:银川-北京:1200Km。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