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越野车改装市场的不断发展,改装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改装产品在国内出现。这其中桥间差速器类产品,一直受到越野改装爱好者的追捧。ARB的气动机械式,POWERTRAX的自动机械式,以及传统的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如今国内的越野爱好者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TrueTrack螺旋齿式限滑差速器 刚刚下飞机就准备装车评测的TrueTrack 做工精良的TrueTrack
本次提供的产品,是用于2500后桥的,据说TrueTrack前桥和全时四驱也可以装,这一点很神奇,让我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
TrueTrack的分解图 前两天,美国伊顿公司汽车组件集团,向我提供了一套TrueTrack螺旋齿式限滑差速器(以下简称TT)用于评测,据伊顿公司介绍,这次提供的产品是他们刚刚收购的“美国汽车牵引力公司”的限滑差速器类产品,当听到这个信息时我非常兴奋,“美国汽车牵引力公司”出品的底特律锁可是赫赫有名呀,也只有伊顿这种大公司才有实力收购他们,但这次拿来的产品却不是经典底特律锁,而是一款LSD,这让我评测的兴趣打了折扣,因为我了解的LSD都是摩擦片式的。而摩擦片LSD的缺点是很突出的,有噪音,转弯容易干涉,使用寿命短,限滑系数有限。 但当我第一次见到TrueTrack螺旋齿式限滑差速器时,让我对LSD又有了新的认识。 螺旋齿式个人理解有点类似于托森,但它的工作原理确实与传统产品有很大不同。传统LSD只是简单限制打滑的车轮,从而被动的转移小部分扭力,而TrueTrack可以通过螺旋齿转移分配大部分扭力到正常车轮,厂家数据可以到1:2.5-3.5,从传统的限制打滑到转移动力,这应该是牵引力分配产品设计上一个新的方向。
TT的安装很简单,拆下原车差速器,重新安装被动齿轮,装回原车即可。 整个过程1-2小时左右使用。 测试用的TT安装在2500的后驱动桥,并于当晚进行了简单的路试,初步能确定安装TT后,对正常行驶无不良反应。 市内驾驶毕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前两天利用去达里湖-多轮出行的机会,对TT做了一次全面使用测试。全程约1350KM,其中雪地,沙地210KM;沙石路,硬土路75KM;冰雪湖面25KM; 就这次长途驾驶来说,TT公路行驶与原车差速器没什么两样,高速行驶,掉头弯,没有感觉也没有声音,对差速器的正常工作没有干涉;在平缓的雪地,沙地,冰面使用两驱测试,TT的限滑功能直观上感觉并不明显;在平整度差的沙石路,硬土路两驱测试,单轮过坑后加一脚油,能感受到TT限滑在工作,跳起的后轮在恢复驱动力之前,车体有轻微的甩动;在爬松软的沙坡时用两驱试验,TT限滑作用最为明显,驱动轮一直在用力使车体向前,直到两轮都失去附着力。 为了测试TT的脱困性能,我们回程时特意找了块场地,同行的几辆车进行了对比测试,这几部车四驱形式都不相同: 草原的2021吉普之星:NP-231分时分动箱,无差速锁; 小爽的2500:NP-231分时分动箱,TrueTrack螺旋齿式限滑差速器; 涡轮的2021E6Y:NP-242全时分动箱,PowerTrax自动机械差速锁(简称PT); 李小切的7250改四驱:NP-242全时分动箱,无差速锁; 318的7250改四驱:NP-247智能全时分动箱,无差速锁; 以下结合图片说明测试情况:
图1:普通差速器,在有一侧附着力差的冰面上用两驱起步,冰的一侧打滑,起步困难;
图2、图3:后桥装有TT起步,附着力差的轮先空转,分配部分扭力到有附着力的轮胎,车获得驱动力后两驱驶出,驶出时车尾有轻微的甩动;
图4:247智能全时分动箱虽能实现桥间扭力分配,但在前后桥各有一个轮打滑的情况下,就歇菜了;
图5:TT测试车,231分动箱四驱模式下,桥间扭力被完全锁止,装有TT的后桥虽有一边的轮胎附着力差,但在限滑差速器分扭的作用下,附着力好的轮胎仍能获得足够的扭力使车辆脱困;
图6、图7:找了个场地测试单轮脱困,247智能全时分动箱正常情况下为后轮驱动,当后轮打滑时,自动接通前桥驱动力,此时为四驱驶出;
图8、图9、图10:后桥装有PT,无附着力的轮空转幅度很小,后桥差速被完全锁止后两驱轻松驶出,差速锁止瞬间后桥有锁止声响;
图11、图12、图13、图14:后桥装有TT,无附着力的车轮空转后,扭力向另一侧转移,车身有轻微甩动,TT工作时无异常声响,TT这个动作一共测试了5次,第一次由于车轮完全腾空,空转车轮没有给与额外附着力,没有分配扭力,后经练习其他4次两驱轻松驶出;
图15、图16:TT的机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发现TT在工作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车身有轻微的甩动,感觉方向是由打滑车轮向另一侧的甩动,理论上这是TT在转移扭力,甩动是TT将大部分扭力传向另一侧车轮的结果,但是否能够达到厂家标称的1:2.5-3.5,还需要专业仪器测量,但肯定有附着力一侧车轮能获得扭力的大。 综合评价TT的性能应该介于传统差速锁与传统LSD之间,由于TT并不能锁止左右半轴,虽然陷车后可以脱困,但指望TT像差速锁一样去攀爬是肯定没戏的。
TT与传统摩擦片结构的LSD比,TT由于全机械齿轮结构,所以它没有噪音,使用寿命也会更长,而且最主要的一点,TT不会像摩擦片LSD一样,随着摩擦片使用寿命而使限滑系数下降; TT与PT(自动机械差速锁)比较,TT工作安静,无异响,原地调头和急转弯时对驾驶无任何干涉,但由于TT的响应时间较长,极限越野时还达不到差速锁的性能。 另外,由于TT的响应时间并不迅速,触发时需要左右车轮转速达到一定转速差,扭力才会从打滑车轮转移到另一侧。所以在日常使用中TT都是等同于普通差速器的,即便是原地调头,高速弯道等动作,也不会触发TT工作。 正式因为TT的响应时间长、日常驾驶零干涉,所以TT是可以在全时四驱或前桥单独安装的。(摩擦片式LSD和自动机械差速锁是禁止在全时四驱或前桥单独安装的) 在本次评测中后桥安装了TT的2500,综合越野能提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信如果前后桥都安装了TT后,应该会对驾驶者在长途驾驶和OFFROAD中都很有帮助。 本文所述内容,仅仅是个人试用TT的感觉,不代表厂家观点,亦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无关。 *厂家的技术说明中标称: 1、TT可以在制动时,根据牵引力自动分配轮间转速,避免刹车甩尾,减少16%的制动距离,实现类似电子稳定系统(牵引力控制)的功能。 2、TT在一侧车轮完全腾空后是无法触发的,空转车轮多少需要一些附着力,所以当一侧完全腾空后轻点刹车TT立刻工作,车辆即可脱困。如车轮没有完全腾空TT就可以正常工作。
并评测文字部分由:老河、NBA共同完成。 特别感谢以下TX 技术安装:切大队郭飞(北京达四海修理厂) 测试车辆:切大队小爽 评测驾驶:切大队老河 评测拍摄:切大队老河、涡轮 谢谢观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8 11:29: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