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如愿以偿,拥有了一辆大驴。4.3 V6,自选号码V6043。凡事,用心做就有心,无心做就无心,对玩车这事儿,我是用心的。患难见真情,可遇不可求,大驴是我的伙伴,陪我迎风冒雪,上山渡河,虽未履行带他走丙察察的诺言,但确实按照丙察察的标准打造强化了他,也不枉兄弟一场。
十几年的老车,现在说起来,已经基本是个传说了,人们除了张开大嘴惊讶他4.3的排量,然后马上与油耗挂钩,已经没什么人关注了解这车的其它了。那就在将他离手前,我做一下这个事儿,对车对自己算是个交代,也不枉自己喜爱一场。
大驴原名雪佛兰开拓者,大中小驴其实一个尺寸,只是发动机动力排量不同,大驴是其中4.3的这一款,也是最豪华的一款。本世纪初的汽车工业水准,这车从外观、动力、功能、内饰灯,都属于SUV中的上乘之作。
2.3吨车重,V6发动机,4.3排量,悍马同款的高负荷四速自动变速箱,低速档位包含3、2、1档可选,电子四驱控制,但包含高速四驱和低速四驱的区别,底盘是整体梯形大梁,非承载式车身。
理解大驴需要找个参照物,原本这个参照物基本没有,但勉强用车重、排量、功能类似的大切加以比较可能更直观些。大切直列六缸,4.0排量,车重也类似,但无整体大梁,是承载式车身。于是,大切从动力到耐用度到安全性都比大驴有差距。
越野性来说,大驴比大切稍差,主要在离地高度和接近角上有差距,尤其是接近角。这与大驴源自美国皮卡有关,深厚的美国汽车文化中,皮卡和越野车是有细致划分的,在中国,眼看着那么多人拿F150豁沙子,反正人家有车就是任性。但以大驴原车的越野性,混善、翁牛特是随便耍的,霸道怎么上咱这车也怎么上,没问题,这个之前是有我执笔的帖子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
为了进一步解决接近角的问题,我购买了竞技杠并进行改装,切断了支架长度,让前杠尽量缩短,并与强大的发动机护板连成斜坡,这样做效果明显。
![]()
大驴的另一个短板是水温,原车细小的水箱容量不够,原车硅油扇很强大,一旦启动效果明显,但会吃掉部分动力,毕竟是老金属硅油扇,且如果高温堵车,硅油扇转速不够,将导致高温不下。我采取的办法是在大圣处改装大水箱,并加装小电子扇,以手动方式开关。
之所以没有选择去掉硅油扇,考虑的是稳定性,硅油扇虽费油但兼顾,进藏标准是什么?坚固耐用就是好。电子扇如进水、折断将导致整车趴窝。小电子扇手动开关,是扶助进风,温控虽方便,但温控开关没事儿犯脾气是经常发生的事儿,所以,一切按照进藏标准就是这样的改装方式了。
大驴的灯也是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原车灯过于温和,即便远光也难以满足夜晚行车的要求,保持原车等基础上加装海拉辅助灯,效果明显。后杠上加装扁平放水散射灯,单独手动开关,解决驴车过长,倒车光线问题。在尾灯选择上,恰好选到一款与尾门互不干涉的小灯,效果明显。
![]()
大驴的前机舱容纳着一台V6发动机,其余部件均厚实耐用,对比同样部位的小切部件你就会明白为何驴车不坏,各种原装配件都用料很足。前机舱小灯是在前机盖打开时自动亮起的,其原理是汞水平仪,小件也有大学问。
![]()
打开车门,观察内饰,美国范儿会把你包裹的舒适温暖。前座两个真皮大沙发,车门内饰板真皮包裹,细节用胡桃木花纹木料修饰,沉稳而高档。
开关任何一扇车门,你都会对门腔内部发出的厚重的砰一声所吸引。而大切、霸道只有那清脆的乓乓声。如果你有兴趣探究其原因,请注意观察驴车全身钣金的厚度。我曾打开大驴前门内饰板细致观察,惊奇的发现门腔中有一副十字交叉的防撞钢筋......
于是,你会明白大驴正以2.3吨的车重来保护车内的乘客,你烧的油某种意义上是种安全保险。尤其是对儿童的保护,大驴更有独到的地方。双侧后门都配备儿童安全锁,后座双侧安全带配备儿童安全带限位装置,避免儿童在突发情况下安全带锁颈的风险。
![]() ![]()
![]()
后座放平后,驴车就成了现有各款SUV中都罕见的车震利器。宽大平坦的大双人床,配上自动折叠的后座头枕,由坚固大梁和德国原装减震搭配起来的强大悬挂都为睡车人的良好感受提供了保障。而这双人床的长度已经让我这个193cm的大块头都觉得绰绰有余。
![]()
后备箱底板上有四个螺丝固定的行李固定点。尾门玻璃带有电加热和后雨刷,这在冰雪地带是非常关键的安全设备。尾门液压杆可用长安之星2代面包车的液压杆原位安装。注意请首先安装一侧,在一侧不足以顺利支撑之后再安装另一侧,否则液压力量过于强大,一般人不好开关。
![]() ![]() ![]()
一楼到此,二楼继续!
[ 本帖最后由 ThomYorke 于 2015-2-17 12:4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