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汽车人出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历史上最重的坦克,1500吨重的陆地巡洋舰

[复制链接]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03 | 只看该作者
老鼠E100的终结者--IS7重型坦克
我以前在百度坦克吧贴过这个帖子,现在把它转到这里来让大家看看这个40年代的超级怪物. m2[P!+*aV@  
o"qFNLa%g  
1945年末,科京设计局开始研制ИС-7重型坦克。名义上的总设计师仍然是Ж·Я·科京(Котин),但实际的项目设计师则是ИС-2的主任设计师Н·Ф·沙什穆林(Шашмурин )。沙什穆林抛弃了以往的设计思想,准备搞一种前所未有的重型坦克。 SF Fvtw   
1946年,“基洛夫”工厂开始组装2种结构不同的样车,不过2种样车的代号都叫260工程。1946年9月8日,样车完成。1946年12月25日,预生产型样车通过了跑车试验。 Hb35EZ  
`a"w=/N  
  沙什穆林抛弃了 以往科京局坦克的小直径负重轮加拖带轮的行走装置,改用大直径负重轮。履带则在苏联坦克上首次采用了挂胶式;悬挂系统为先进的带液力减震器的扭杆式;负重轮的设计则有些复古—和科京局30年代末的СМК多炮塔重型坦克、Т-50步兵坦克和КВ重型坦克的早期型号一样,是内藏胶钢制轮缘的。在火力方面,沙什穆林也抛弃了ИС系列使用的Д-25Т坦克炮。他相中了苏联驱逐舰上安装了130毫米舰炮。稍加改动后,ИС-7于1947年装备了С-70 53.7倍径130毫米加农炮,该炮的野战炮型就是大名鼎鼎的М-46加农炮,并且这几种火炮的弹药完全可以通用,炮弹弹丸重36.5千克,初速945米/秒。可以想象,即使是2名装填手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装填这样重的炮弹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沙什穆林创造性的为ИС-7装备了电动半自动装填机,定点取弹自动装弹,使其射速可达6-8发/分(原文如此,不过考虑到130毫米炮弹是分装式,本人认为要达到这个射速有些困难,3-4发/分是可能的)。不仅如此,沙什穆林还为С-70 配备了高压空气炮膛废气吹除系统(和现代法国坦克上的类似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可以有效的将火炮射击后产生的烟气排除,从而保障坦克乘员在一个清洁的环境内工作。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设计。ИС-7拥有8挺机枪作为副火力,且创造性的在苏联坦克上引入了遥控工作站的概念:1挺14.5毫米КПВТ和2挺7.62毫米РП-46 (СГМТ)并列机枪,另外还在车体两侧后部和炮塔左后部的装甲舱体内装置了共4挺7.62毫米机枪,通过遥控操作射击可以有效地为坦克的两侧和后部造成火网,另1挺14.5毫米机枪则在炮塔顶部用作防空,也是遥控操作。 1947年ИС-7重型坦克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的防护性能。为了更好的测试ИС-7的装甲防护,Ижорском工厂制造了2个不同外形的 车体和炮塔。这些车体和炮塔在库宾卡经受了88毫米、122毫米和128毫米坦克炮的洗礼。测试结果被直接应用到ИС-7的外形和装甲厚度分布的最终设计上。 ИС-7的车体是根据ИС-3修改得来的,而炮塔是全新设计的,最厚处水平装甲达350毫米,这在当时是任何反坦克火力都无法击穿的,包括ИС-7自己的大炮。由于当时苏联的В系列坦克柴油机功率最大只有700马力(在世界上已经是最大的了),沙什穆林为ИС-7选择了苏联海军鱼雷快艇上的主机—M - 50T 12缸V型水冷4冲程柴油机,功率1050马力(772千瓦)。功率强大的M - 50T 可使重达68吨的ИС-7的最大公路时速达到了59千米/小时,这一速度足以和以机动性见长的Т-34和“黑豹”坦克媲美。ИС-7的动力传动装置还是传统的ЗК机械行星式,结构和以往的ИС重型坦克相似,有8个前进档和2个倒挡。有14个油箱,燃料储备800公升,其中有6个外组燃油箱。 o fX   
1Z$ds`k&Y  
  1948年夏,基洛夫工厂生产了4辆预生产型,它们顺利的通过了国家测试。到这里,几乎天下无敌的ИС-7重型坦克已经近乎完美无缺了。1949年,基洛夫工厂接到了首批50辆ИС-7的定单,沙什穆林设计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坦克马上就要诞生了!令人遗憾的是,几乎与此同时,高层命令不允许研制生产任何50吨重以上的坦克。在加上由于采用了过多的新概念新技术,ИС-7在可靠性和乘员适应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克服的。不过这一切都以无法挽回,为ИС-7准备好的生产线改为生产ИС-4重型坦克。沙什穆林的心血付之东流。 nSW'Xqiz  
{P(qH{\bO$  
68吨的ИС-7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远远超过了2年前问世的德国“虎王”重型坦克。即使是和德国的“鼠”式超重型坦克对阵,ИС-7凭借自己优异的性能同样可以毫不在乎。但是苏联坦克工业的总体思想不允许出现这种价格昂贵的怪物。苏联人的技术并不是造不出象德国坦克那样精密的工业艺术品,而是他们的坦克车辆设计指导思想更强调坦克对战场和国家经济资源总体的适应性.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04 | 只看该作者
技术数据 nCFrMIl  
战斗全重 68吨 @a8FuO*-  
乘员 5人 ]q;'|k?G  
全长(炮向前) 10000毫米 l%%9OC]'  
车体长 7380毫米 #_R``k(Oj  
宽 3400毫米 9<(~FD>  
高 2480毫米 ^Kd<Lp b  
车底距地高 450毫米 G fAs|*r  
k =_RJ7}  
主武器 1门С-70 53.7倍径130毫米加农炮,130毫米穿甲弹丸重30.7千克,初速1000米/秒,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280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 RD`a gNP]3  
弹药基数 第一次设计 26发 最终 30发 I?7$(/!  
辅助武器 2挺14.5毫米КПВТ机枪 备弹1000发 6挺7.62毫米СГМТ机枪 备弹6000发 g/nQ>L  
EPf22bs  
装甲防护 <'[IO$k  
车首前上装甲 192毫米 倾角60度 4\3N6X  
车体侧面 182毫米 倾角45度 R8 \_SKF  
炮塔正面 305毫米 倾角30度 #N( cA  
jr wjc{}o  
发动机 M - 50T 12缸V型水冷4冲程柴油机 <!j-Gp  
    功率1050马力(772千瓦) 9ENW[+F  
最大公路时速 59千米/小时 eSM{])S  
最大公路行程 300千米 %@P~ibr@et  
过垂直墙高 1.5米 R`[4&R+  
最大爬坡度 30度 Lu 7K  
单位压力 0.9千克力/平方厘米 {['c_wa  
电台 10-РК-26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05 | 只看该作者

德国的“末日武器”E100坦克

德国的“末日武器”E100坦克
众所周知,德国的坦克型号复杂,通用性差。1943年4月,德国军方为了解决此问题,制定了坦克生产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计划,这就是著名的E计划。E在德语中是通用一词的首字母。E系列包括E50、E75、E100。野被人们称为纳粹德国的末日坦克。最著名的就是E100。
E-100的研制工作是从1943年6月开始的,由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在1944年,因为要集中力量研制“鼠”式坦克,希特勒下达了停止研制E-1OO坦克的命令。这样一来,E-100超重型坦克就流产于样车研制阶段,工厂仅生产出样车的车体部分。1945年,这辆样车的车体落入盟军手中,1945年6月被转送到英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预计的E-100坦克战斗全重140t,乘员6人。战斗室特别大,火力强大,防护力超群。动力装置后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外置筒式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的排列型式,也采用了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上惯用的交替排列式。在E-100样车的研制阶段,炮塔没有制造出来,所以,仅安装了一个同等重量的假炮塔来进行试验。主要武器是一门KWK型150mm火炮或174mm火炮,但最后似乎准备选用128mm火炮。另外,E-100坦克的各部位装甲厚度也十分可观。二战期间的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它的动力装置为HL234型水冷汽油机,它的履带宽度达到了1020mm。
和“鼠”式坦克一样,E-100坦克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极差的机动性,所以即使E-100超重型坦克被制造出来,也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德国战争后期其实已经放弃了“老鼠”和E-100这两种变态战车的开发,他们已经明白这两种其实是出自老希和保时捷博士个人幻想的“无敌战车”并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而且在战场也达不到1+1=2的战术效果。与其耗费资源到不如加紧研究先进而又实用的E-50/E-75更合算,德国人这样做还是很明智的
有趣的E-100AusfB型。
前面曾提到,E-100系列中有一种有趣的变型车E-100AusfB型,它的具体情况如下:
车重90吨以上,采用E-100的车体,换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西方人称它为E-90,也称它为虎3。(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使用一门与E-75相同的88毫米L100火炮。炮塔前甲180毫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基本看来,这种车除了车体侧装甲防御力比E-75稍强外,其火力机动等性能都与E-75相当或不如,车重却反而上升了不少。德军怕是很难有兴趣将其投入战场
  E-100的性能数据。
  下面这些E-100的性能数据是西方网站上找到的,比国内资料要详细。
  E-100的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137790kg137.8ton
  车长10.27m(炮向前)8.70m(仅车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车宽4.48m
  车高3.32m(战斗高度)3.29m(运输高度)
  引擎MaybachHL234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4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km
  乘员5-6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火力装备128mmKwK44L/55;150mmKwK44L/38;170mmKwK44&75mmKwK44L/36.5;1x7.92mmMG34
  弹药128mm:?发;75mm:?发;7.92mm:?发
  装甲40-240mm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没有制造坦克,但是当时的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提出,坦克部队应该由快速机动的轻型坦克和装有火炮,机枪和毒气喷射器(这个....寒,俄国人确实比较凶狠),而且其间也不乏有比较BT的设计,比如1915年,俄国人V.门捷列夫设计出的超重型坦克图,重170吨,车体长10米,全长13米,全宽4.4米,车体高4米,乘员为8人,包括1名车长\2名驾驶员\4名炮手\1名机**.武器为120毫米舰炮.车顶7.62毫米重机枪.装甲厚度为100-150毫米.动力250马力\采用大履带环式结构.笔者认为如果这个东西能够投入制造(当然可能性不大)在一战的阵地战条件下,其威力不容小视  

这个是V·门捷列夫的设计图,酷似一节火车车厢
贴子相关图片: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21 | 只看该作者
起这位门捷列夫老兄,还真TM是个人才,其设计的坦克中,最保守的就是上面这个,至于更加疯狂的....请看这个 战车沙皇 装备57毫米炮两门,37毫米炮4门,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若干,火力强大,但是机动性比较差。  
笔者没有查到它的具体尺寸数据,只知道其高达12米~
贴子相关图片: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22 | 只看该作者
更凶狠的是这个造出了样车,现陈列于俄罗斯某公园内~~ 如下,各位可以对比观察其令人恐怖的体积
贴子相关图片: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25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3:27 | 只看该作者
你绝对没见过的超级巨型怪坦克20世纪20年代前,研究并制造出坦克的国家有:英国、法国,俄罗斯/苏联、德国和美国等。这里就几种主要的早期坦克的总体布置作一分析。  
  英国过顶履带式坦克目前人们公认的事实是,“英国是坦克的故乡”。早在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诞生之前,英国人就先后制造出“大轮战舰”、“过壕机”、“基伦·斯特雷特”三履带越障拖拉机等。它们的出现,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的诞生,作了很好的铺垫。
  “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 俄国人喜欢说:“俄国是坦克的故乡”。他们列举了1914年制成的单履带式的“越野战车”、1915年设计的“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和1915—1917年设计并制成样车的“战车沙皇”——大轮战车。在这里,仅就“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作一评价。
俄罗斯的军事评论家认为:“在这款坦克上,同时运用了多种技术方案,这些技术在多年之后才在坦克上得到实际应用”。其中有:  
  ●作为主要武器使用的大口径火炮(120毫米),基本上是在二战后才开始在坦克上安装的。  
  ●最强的装甲防护:车首装甲厚150毫米,车体侧面装甲厚100毫米,一战时所有坦克的装甲只能防枪弹的攻击,而这种坦克的装甲能够防炮弹的攻击;此外,设计师采用了分区装甲防护:车首装甲板要更厚一些,这一技术直至二战中期才在坦克上得到广泛应用。  
  ●可调车底距地高的油气悬挂,在将近1个世纪之后,油气悬挂成为提高悬挂特性和坦克机动性的一个发展方向。  
  “门捷列夫”坦克的武器布置比较合理。它将主要武器布置任车体内,而不是炮塔上,这在当时可能更合理些。而辅助武器——7.62毫米重机桅则布置在旋转机枪塔上,这也许更适合一战时期的交战对象。  
  无疑,门捷列夫是受到了“陆地战舰”思想的影响,设计出的坦克又大、又重、又笨,是它的致命弱点。所幸“门捷列夫”坦克仅停留在设计阶段,如果真要制造出来,这个170吨的“钢铁巨无霸”也肯定只有进入“战车博物馆”的份儿。  
  ATV重型坦克 A7V是德国人在1917年生产的重型坦克。托生产这款坦克时,德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坦克使用经验,并且已经可以对坦克的布置原理做一番归纳和总结。尽管如此,A7V还应算是坦克总体布置实践上的一个极其不成功的典型。
附件 20070514_19efa3f3f679da113299CoFvn4WzzG2R.jpg (37.59 KB) 2007-11-4 08:41

20070514_90a85f54a0f003bbd577HjxhCal7ViEv.jpg (100.88 KB) 2007-11-4 08:41

20070514_557ac5e8f643c4d70c746SCZ0HHyxkAl.jpg (91.31 KB) 2007-11-4 08:41
急速酷客

1

主题

373

帖子

274

积分

禁止访问

注册2007-9-9
QQ
29#
发表于 2007-11-7 23: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主题

40

帖子

24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7-11-6
30#
发表于 2007-11-8 06:07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看帖, 礼貌回帖

8

主题

40

帖子

24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7-11-6
31#
发表于 2007-11-8 06:08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看帖, 礼貌回帖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4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人唯一试制过的超重型战车就是大型イ号车,大型伊号车也就是匪匪所说的100吨百式超重战车(我怀疑这个百式是匪匪自己起的,我查遍日本资料都没有找到这个编号)。  

100吨超重战车伊号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查阅翻译了一下日本资料。   

时间:1939年开始试制,1940年制出一辆样车。(研制原因是诺门坎的惨败让日本人感到了俄国坦克的威胁)  

全长:10米 全宽:4.2米 全高:4米  

武装:一门105加农炮(备弹100发以上),两门75毫米加农炮(弹药数不详),三挺7.7毫米重机枪(弹药数不详)。   
   
装甲:车体正面75毫米轧制钢,车体侧面35毫米轧制钢,外侧裙板35毫米轧制钢,内部隔壁为十六毫米轧制钢。日文资料里的软钢,就是韧性大硬度低的低碳轧制钢。   

人员:11人 (而且人员可以在车体内部站立并行走,可见车体高度有多夸张。)   

时速:20公里/小时 (事实证明,这只能体现在理论上)

试车结果:在日本相模兵工厂的试车场实验,实验主官是原乙末生少将。   

先在相模兵工厂平整的山林地与田地试车路作行驶实验,结果行驶不到十米,履带就陷入了泥地无法前进。   

随后又进行了不平地基的越野实验,结果还是由于车体下陷,车腹碰触到地面,除了断断续续的原地转向之外根本无法移动,而且出现了负重轮脱落的故障。   

最后进行了水泥路行驶实验,结果履带压碎了路面,试车结束时相模兵工厂的水泥试车跑道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试车最后结果:此车很难投入实战。   

样车的结果:被封存进相模兵工厂的仓库,1944年解体,图纸被烧毁,也有说解体是为了装船运往东北,但没有任何显示此车被运到了东北的资料。   

这就是一百吨的超重战车,在遭受如此难看的失败之后,日本军部再也没有提出研制超重战车的计划,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更现实一点的重型战车的研发上。   

另外提一点,匪匪的120吨超重战车,只停留在日本军迷的图纸上,而不是军方真正的开发计划,更别提什么通过实验并量产了。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0 | 只看该作者
红色警戒中坦克大扫描  
盟军:
1.灰熊坦克
盟军常规坦克,该车具有火力强、装甲厚、速度快的特点,该坦克的主炮3炮即可击毁一辆苏联防空履带卡车,装甲能防御自身类型主炮5次打击,底盘敏捷,造甲低廉,便于大量生产.可用于突击或配合其他坦克作战
(造价:700美元/辆)

2.幻影坦克
盟军先进武器之一,该坦克的特点是在非战斗状态时可变身为一棵树以隐蔽自己,待敌军靠近突然现身射击,射击完后可立即转化为树形,可使对方鼠标无法将其锁定,令敌军无法还击,该坦克主炮以热流为能源,对机动部队的杀伤力非常强大,对付装甲目标的威力是灰熊坦克的2倍以上,3炮即可击毁1辆灰熊坦克,8炮可摧毁一辆苏联天启式重型坦克,对付步兵只需一炮便可将一名工程师或尤里烧成灰烬,而且该炮射程较灰熊坦克、苏联犀牛坦克等远,可在遭遇机动作战中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摧毁敌军.幻影坦克虽然攻击力强大,但防护较弱,难以抗击犀牛坦克等的打击.该坦克机动性与灰熊坦克相当,通常与光棱坦克配合作战.主要用于歼灭敌军机动部队.
(造价:1000美元/辆)

3.光棱坦克
该坦克在车体前部装有一门高耸的激光炮,外形酷似天鹅,其激光炮射程是游戏中所有其他坦克的2倍以上,也高于各种防御武器的防御距离,并且该坦克的激光炮对付建筑具有极大威力,只需3次射击便可炸毁一座重机枪碉堡,4次射击可炸毁一座战车工厂,6次射击即可摧毁敌方主基地,故可用于打击对方的防御工事及建筑,而且在对付机动目标时,激光射流除能直接命中被锁定的目标给予杀伤,还能分散杀伤很大范围内的敌方单位,对付步兵效果显著,但激光炮对付装甲目标威力欠加,加之光棱坦克防护和机动性较差,所以在遭遇敌军装甲部队时难以保护自己的安全,故派遣光棱作战时应安排其他坦克为其护航.
(造价:1200美元/辆)

4.坦克杀手
德军特色武器,其装备有一门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射程高于犀牛坦克等常规坦克,2发可击毁一辆灰熊坦克,或使犀牛坦克的生命值降低90%,防护力很强,可抗击犀牛坦克4次打击,可轻易消灭敌军装甲部队,但其穿甲炮对付步兵和建筑时威力仅为灰熊坦克的1/3,但作战时坦克杀手可通过碾轧消灭敌军步兵,坦克杀手速度较慢,炮塔不能转动,这就使坦克杀手的机动性逊于其他坦克.
(造价:900美元/辆)

5.多功能步兵战车
武器为2门防空火箭炮,可有效对付空中目标和步兵,但对付装甲目标威力欠加,防护弱,但速度很快.在搭载狙击手后可变为狙击战车,在搭载工程师后可变为修理车.
(造甲:600美元/辆)

苏联:

1.天启坦克
游戏中最先进的坦克,苏军的作战王牌,装有两门威力巨大的主炮,单发威力超过犀牛坦克的主炮,可让一辆小轿车失去90%的生命值,一次射击便可击毁一辆防空履带卡车,或摧毁一辆灰熊坦克80%的生命值,除了装甲目标,对付步兵和建筑也具有相当的威力.在游戏中火力远超其他坦克装甲车辆,另外在车体后部装备一具防空导弹发射器,对空火力与爱国者飞弹接近,拥有厚重的装甲,防护力非常强,坦克杀手5发炮弹尚无法将其摧毁,能进行红外线瞄准,精度较高.弱点是速度太慢,机动性能太差.
(造价:1750美元/辆)

2.犀牛坦克
苏联常规坦克,装甲较厚,防护比同一级别的盟军灰熊坦克强的多,与德国坦克杀手相当,可抗击灰熊坦克主炮6次打击,幻影坦克3次打击,主炮杀伤力比灰熊坦克大50%,2炮可摧毁一辆防空履带车,3炮可击毁一辆幻影坦克,或使一辆灰熊坦克丧失99%的生命值,该炮对付步兵和建筑威力一般.机动性较好,速度较快.可用于游戏开始不久的突击作战.
(造价:900美元/辆)

3.磁能坦克
苏联特色武器,主炮类型为电磁型,威力强大,由于是非弹药型,与盟军幻影坦克、光棱坦克一样百发百中,主炮发射的电流可透过围墙和建筑物消灭后面的敌军,还可摧毁围墙为己方部队打开缺口,主炮杀伤力与坦克杀手几乎不相上下,能轻易消灭敌军装甲部队,对付步兵和建筑同样威力巨大,该炮只需一次放电便可击毙一名尤里.缺点是射程较短,在与敌人遭遇战时缺乏先发制人的能力.防护较强,与灰熊坦克相当,机动性在犀牛坦克之上.
(造价:1200美元/辆)

4.防空履带车
装备一门轻型防空炮用于对付空军和步兵,机动性强,车上可搭载5名步兵作运输车使用.防护较差
(造价:500美元/辆)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1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1 | 只看该作者
二战后期,德国为了应付盟军和苏军的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这些车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可惜的是,朝闻夕死,一切都晚了。随着柏林城燃起的熊熊烈火,先进的E系列战车也和第三帝国一起埋没于历史之中.........

今天留存下来的E系列战车资料已经很少了,但先进的E系列战车却不应为后人忘记,今天我收集了许多资料,让大家比较全面的来了解一下这些第三帝国末日奇迹的风采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2 | 只看该作者
E系列是德国陆军对各式战斗用车辆进行整理、零件共用化以使生产、修理的速度大大提高的新型坦克体系。作为德军新一代的主力战车,E系列主要共有E-10 E-25 E-50 E-75 E-100这几个代表型号。除去E-100又是个类似“老鼠”的怪物之外(这是E系列中的“异类”,大家对它不用太在意,真正要留意的是E-50和E-75),其他的应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这其中各型车的分工如下:(除了下面这主要的5种,E系列中还包括E3和E5,但它们并不是主力战车,这里就略过了)

E10型: 10~15t的轻型装甲战车.

E25型: 三、四号坦克及其驱逐战车的后继车种。

E50型: 黑豹中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75型: 虎王重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100型: 比鼠式性能更加出色的140t超重坦克。

请大家注意,E系列战车中并没有E-79这型战车,E-79其实是日本人给大家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关于E-79我已另出了一个帖子。

现在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了,首先出场的是E系列中的小弟——E10

[ 本帖最后由 汽车人出发 于 2007-11-8 10:56 编辑 ]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E-10重10-25吨,又分为三种设想.这里主要讲的是KHD公司的E-10方案.

KHD公司的"驱逐战车38(D)"用于取代"追猎者".它采用38(D)坦克底盘,原型车装75毫米Pak39 L/48炮.生产型装75毫米Pak42/1 L/70炮,战斗力和“黑豹”相当,正面装甲80毫米厚,倾角和“追猎者”相同.该车有几处创新:一是发动机,采用"梅巴赫"HL64燃油喷射式发动机,这在当时非常超前!(也就是电喷了);二是悬挂,为“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时至今日也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与之类似;三是变速装置和发动机后置使维护简捷,同时加大了战斗室的有效空间.这种E-10的外形紧凑,全重16吨,车高仅1.75米!从侧面看似乎没有战斗室.载弹量55发,公路时速70千米!

现在在剪单讲讲E-10的另两种方案,其一是轻型多用途坦克,同样以38(D)坦克为基础,小巧的车体竟也能装上威力强大的L/70炮(火力竟和45吨的黑豹一样),德国人了不起呀(L/70炮的后座力还是很大的,要想在轻型车体上安装可不是一件易事)。

另外一种是轻型标准化自行火炮,它将取代德军原有的105毫米以下口径全部牵引和自行火炮(比如牵引式的105毫米LeFH18和用2号坦克底盘改造的105毫米“小蜜蜂”自行火炮)


[ 本帖最后由 汽车人出发 于 2007-11-8 10:55 编辑 ]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上面的简介,相信大家已经对E-10的先进之处有所了解了。

1》发动机采用梅巴赫HL64燃油喷射式发动机,这在当时非常超前!(就是电喷了);悬挂为“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时至今日也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与之类似;变速装置和发动机后置使维护简捷,同时加大了战斗室的有效空间.公路时速70千米!

应该说极为先进而又超前的动力设计已使E-10的机动水平接近了现代战车的水准,这一点上它已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美苏战车。

2》E-10的外形紧凑,全重16吨,车高仅1.75米!从侧面看似乎没有战斗室!!

小巧而快速的车体给E-10带来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仅就从外形上,车高仅1.75米的在战场上的隐蔽性远远超越了那些车高超过2.4米的苏军战车。

3》生产型装75毫米Pak42/1 L/70炮,战斗力和黑豹相当,正面装甲80毫米厚,倾角和"追猎者"相同(30度,换算后实际水平厚度在140毫米以上),载弹量高达55发(这可能是75毫米L/48炮的炮弹量,更大的L/70炮的炮弹怕是装不了这么多)。

E-10小巧的车体却拥有相当强大的战力,苏美的IS-2和M26潘兴等重型坦克在E-10面前也得小心翼翼。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在二战期间并没有能与追猎者和E-10相抗衡的轻型战车,苏军轻型的Su-76性能仅与德军老式的用2号坦克底盘改造的“貂鼠”2相当。苏联直到战后才开发出类似战车(比如1945年才推出的装85毫米炮的Cy-85A以及战后推出的轻型伞兵用驱逐战车)。而且性能并不比E-10更好。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4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57 | 只看该作者
由E-10联想到的一个问题,苏联坦克的战场隐蔽性就那么好吗??  
众所周知,自二战以来苏联坦克的设计一直就是在牺牲车内空间的巨大代价下尽力缩小坦克体积,减少实战中弹率,应该说,这还是对的(苏制坦克往往具有同代坦克中最低的车高)。不过,在西方坦克精准的火炮和优良的火控系统面前,这有多大的作用吗??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个战例。

1》二战苏德战场,车高2.4~2.7米的T-34往往在1000~1500米的远方就被德军的车高2.9~3米的虎 豹打成火球,这是战场上的常事。技术原因无它:德国优异的光学技术使德国坦克拥有当时最好的精确炮瞄境,而精良的工艺也使德国88毫米和75毫米火炮的精度令人满意。

2》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车高2.35~2.4米的T-54/55坦克在1000~1500米外被以色列车高2.97~3.28米的百人队长和M48/60坦克痛揍。技术原因也很简单,以色列坦克所用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的精度相当不错(这种炮是英国开发的一代名炮,西方二代坦克的首选火力,80年代初中国也引进了该炮,中国专家对其性能也是赞不绝口)。而且以色列的百人队长和M48/60坦克的火控系统也相当精良。(美国从50年代的M48起就给坦克装上了机电式弹道计算机)

3》1980年两伊战争,伊拉克车高2.28米的T-62坦克与伊朗车高2.4米的英制酋长坦克(120毫米线镗炮)对垒,结果又在1500米外被痛宰。原因我都不想说了,大家应该明白了。

4》1991年海湾战争,车高2.19米的伊拉克T-72坦克与车高2.438米的美军M1A1坦克交锋,结果竟在2000~3500米的远方被美军一边倒的屠杀!!苏制坦克的神话在此战后彻底破灭,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恢复。(这里的T-72是出口型,但它在外部大小 目标轮廓上却与苏联的原装货是一样的,而且很多伊军T-72都躲在掩体里,暴露面积很小,但还是被美军在2000米外干掉)

上面战例中的西方坦克外型上都比对应的苏联坦克大上了不少,照说是很好的靶子,可实际上苏制坦克的远距命中率都实在不敢恭唯,苏联自己出的数据是:二战中,以T-34/85为代表的苏军坦克,消灭1000米远方的德国坦克需耗弹8发(德国坦克在同等射距上消灭T-34/85则只要2~3发)。

苏联在坦克设计上的一番苦心被它自己的技术缺限和西方对手超越苏联的科技和工艺而化解了。由于在国家整体科技和工艺上不如西方对手(这一点确是冷战和二战的事实)。苏联只能去搞伤亡极大的“车海战术”,结果不光苏联自己在战争中落得个“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下场,连带也害了长期使用苏制坦克的中国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

唉,现在就连以前最为迷信苏制坦克的中国装甲兵也开始抛弃俄国而向西方标准靠拢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4 08:44 , Processed in 4.218068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