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汽车人出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历史上最重的坦克,1500吨重的陆地巡洋舰

[复制链接]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14 | 只看该作者
布达佩斯战役中的虎王。在城堡山的第503重装甲营的"虎王"式重型坦克,这个营在10月14日从德国调往布达佩斯,并在15日参加了德军袭击布达皇宫的行动。(后来该营在10月底被派往布达佩斯东南凯奇凯梅特和索尔诺克之间与德国第24装甲师抵抗第2乌克兰方面军对布达佩斯的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又于12月转往塞克什白堡抵御第3乌克兰方面军向西北发动的攻势,12月21日被改名为"统帅堂"重装甲营--schwere Panzer Abteilung. "Feldherrnhalle")

“虎王”重型坦克被配属在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的重装甲营。大多数是配属给国防军部队,大约150辆配属于党卫军部队。1944年2月,国防军和党卫军部队重装甲营都接受到了“虎王”重型坦克。最早制造的5辆“虎王”重型坦克被隶属在德军“李尔”装甲师下(第316无线电技术装甲连),不过没有用于战斗。“虎王”重型坦克首次参战是在1944年5月明斯克附近,接着装备“虎王”重型坦克第501重装甲营在1944年7月波兰桑多米亚兹地区作战。第503重装甲营在诺曼底战役中只有两个连装备了“虎王”重型坦克(波尔舍型炮塔),严重的机械问题导致在1944年8月底,这些“虎王”重型坦克全部损失了。而1944年,第506重装甲营的“虎王”重型坦克参加了在荷兰进行的阿纳姆战役(“市场.花园”行动)。据资料记载,有150辆左右的“虎王”重型坦克参加了阿登战役,党卫军第501重装甲营(隶属于“佩普”战斗群)就有一些。东线,“虎王”重型坦克参与了1944/45年在匈牙利以及波兰中部的战斗。“虎王”重型坦克在两线都参与作战,在有经验的乘员操纵下,它是一件令敌人害怕的大威力武器。1945年4/5月,“虎王”重型坦克最后参加了柏林的防御作战。一辆隶属于第503重装甲营的“虎王”重型坦克在1945年5月10日被其乘员自毁,这也是德国在战争中最后一辆被摧毁的坦克(注:德国是在5/9日正式投降的)。

德国对比苏联的T-34/85以及JS-2坦克,最后在1944年3月23日得出结论:““虎王”重型坦克远优于T-34-85及JS-122坦克。”总的来说,“虎王”重型坦克和“虎”式坦克、“象”式重坦克歼击歼击车一样,都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护,致命弱点都是机动性太差。而且“虎王”重型坦克生产的数量很少,其对整个战争的形势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更无法去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就技术和战场表现来说,“虎王”坦克仍不失为一种令人生畏的坦克。  

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 (Sdkfz 182)性能参数:

其他设计:King Tiger, Tiger II, Royal Tiger, Konigstiger
类型:重型坦克
制造商: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
样车:VK4503 (H)
产量: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包括各种类型在内485辆
人员编制:5人
重量:68.5吨(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重量:69.8吨(亨舍尔公司公司)
车高:3.09米
车长:7.62米(不含炮管)
车长:10.28米(含炮管)

车宽:3.66米(不带裙板)
车宽:3.76米(带裙板)
发动机:V12 Maybach HL 230 P30 (700hp)
变速箱:Maybach OLVAR EG 40 12 16 B(8个前进档、4个倒档)
公路最大速度:35—38公里/小时
越野最大速度:17公里/小时
公路最大行程:110公里
越野最大行程:80公里
无线电台:FuG 5型
坦克主炮:88毫米 KwK 43 L71倍口径坦克炮
辅助武器:3挺机枪,分别是1挺炮塔外部的 MG 7.92毫米机枪、1挺同轴MG 7.92毫米机枪、1挺指挥仓盖上的MG 7.92毫米机枪
弹药:88毫米炮弹80发(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炮塔)
弹药:88毫米炮弹86发(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炮塔)
弹药:7.92毫米机枪弹5850发
观瞄具:TZF 9b,后期型号为TZF 9d

虎王坦克的装甲列表:

装甲(毫米/倾斜角度)=前装甲=侧装甲=后装甲=顶装甲

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炮塔=100毫米/曲面设计=80毫米/30度=80毫米/30度=40毫米/77度或40毫米/90度

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炮塔=180毫米/9度=80毫米/21度=80毫米/21度=40毫米/78度或40毫米/90度
混合型的炮塔=150毫米/50度=80毫米/25度=不详=40毫米/90度  

Hull型炮塔=100毫米/50度=80毫米/0度=80毫米/0度=25—40毫米/90度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14 | 只看该作者
北方

504

主题

9512

帖子

1万

积分

e族主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6-11-5
QQ
63#
发表于 2007-11-8 11:15 | 只看该作者
我SHIT,亏得没成功啊!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3 | 只看该作者
苏联的277、278、279及770工程  
1958年,科京设计局在T-10M和ИС-7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炮塔更大,采用圆滑外形铸造车首(有点象M-48坦克)的277工程重型坦克。277工程坦克乘员4人,车体为全铸造式,战斗全重55吨,增加了1对负重轮和1对拖带轮,在第1、2、7、8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震器。它的炮塔为液压驱动,主武器是1门威力强大的M65 130毫米火炮,有辅助输弹系统,备弹35发(一说26发),弹种为穿甲弹和榴弹,射速3-4发/分。130毫米穿甲弹丸重30.7千克,初速1000米/秒,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280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M65火炮有“雷暴”双向稳定器,炮长拥有一具ТПД-2С测距仪。火炮的右侧有一个红外大灯,通过连杆装置随动于火炮。车长指挥塔上有1个小一些的红外探照灯。炮长有一具ТПН 夜间瞄准具。最值得注意的是,277工程坦克装备了炮长三向稳定瞄准器。和双向稳定瞄准具相比,三向稳定瞄准具在倾斜方向也进行了稳定。但这样以来,大大增加了稳定器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降低了它的可靠性。况且在倾斜方向实施稳定的意义也不太大,在后续的苏联坦克和世界其他各国研制的坦克,都没有采用三向稳定的瞄准具。277的炮塔也被安装在279工程重型坦克上。277工程的副武器是1挺14.5毫米КПВТ并列机枪。277工程的发动机为1台功率强大的海军船用M85012缸V型机械增压柴油机,功率为1090马力(800千瓦),动力传动装置则和T-10M的类似。277工程还配备有三防系统,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277工程坦克于1958年生产了2辆样车。

试验中的“277工程”  

贴子相关图片: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3 | 只看该作者
工程研制成功后,科京和克里莫夫(二战设计雅克系列飞机发动机的家伙)合作,在277上安装了ГТД-1燃气轮机,功率1000马力。详情和具体试验结果不详,不过想必不甚理想。以后苏联试制的ГТД-3只有350马力。应该怀念的是,278工程是科京牵头设计的最后一种重型坦克,也是第一种装备燃气轮机的苏联坦克。

279工程重型坦克
279工程重型坦克的总设计师是Л·С·托洛亚诺夫,当然它的开发工作仍然是在科京局的名义下进行的,从它的代号就可以看出来(科京局2XX)。这家伙的主要目的是在核条件下作战。1958年,设计工作全面开始。

279工程最耀眼的地方是它的4条履带、可调节液气悬挂、液力机械传动装置。为了缩短研制周期,279照搬了277的炮塔,火力方面和279一样。由于没有合适的发动机,279也选用了2ДГ-8М 16缸V型4冲程机械增压柴油机,功率1000马力。279装备了单功率流的液力传动装置,3自由度变速箱和2级转向行星排。由于采用了液力变矩器,279的档位和以前的苏联重型坦克相比少了许多,只有有3个前进挡和2个倒档,而且2个高速档还是自动变速的。279的行走装置则非常复杂,4条履带、4个主动轮、4个诱导轮、24个负重轮和12个拖带轮。但是由于苏联坦克设计师的不懈努力,279工程的行走装置居然比2条履带的T-10M还要轻0.5吨。由于采用了4条履带,279工程的单位压力小的惊人,只有0.6千克力/平方厘米,是所有重型坦克中单位压力最小的。这样279工程在泥泞路面和积雪地域具有极佳的通过性能。可调节液气悬挂可以使坦克在核爆来临时整车可以象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于倾覆,液压油则由主油箱供应。279工程的防护性能极为出色,车体分为4个装甲隔舱,车首前上装甲厚192毫米,倾角60度,将近T-10M重型坦克的2倍;侧面装甲厚182毫米,倾角60度,比T-54/55坦克的正面装甲还要厚的多;炮塔前装甲305毫米,倾角30度,这可能是坦克安装的最厚的均制钢装甲板。这在当时是可以毫不在乎的面对一切反坦克火力的。当然作为要在核条件下作战的坦克,279工程具备完善的三防系统。279工程还装备了潜渡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战斗室加温系统等特殊设备。

单从数据上279工程无疑是1款极具魅力且性能出类拔萃的坦克。但事实却不是这样,1959年279工程在库宾卡进行了全面试验。在试验中,279的缺点暴露无缺:战斗全重达60吨(注意!这一点在苏联坦克的定型中非常重要!);动力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可靠性不能让人满意;行走装置过于复杂,零件是其他坦克的2倍,乘员的保障工作负担太大;维护更换内侧负重轮和履带非常麻烦;良好的防弹和抗风暴外形使乘员的上下车以及弹药的补充都变的很不安全;最后279工程太贵了。
既然有了这么多理由,那么放弃279是很合情合理的了。279工程不符合苏联的坦克哲学的设计制导思想注定了它被抛弃的命运。

技术数据
战斗全重 60吨
乘员 4人

全长(炮向前) 10238毫米
宽 3400毫米
高 2475毫米

主武器 1门M-65 130毫米炮
弹药奇数40发
辅助武器 1挺КПВТ 14.5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基数300发

装甲防护
车首前上装甲 192毫米 倾角60度
车体侧面 182毫米 倾角45度
炮塔正面 305毫米 倾角30度
1台2ДГ-8М柴油机
功率1000马力  

试验中的“279工程”,这时的悬挂装置使车身达到最高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3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4 | 只看该作者
几乎在279工程项目开始的同时,车里雅宾斯克的П·П·伊萨科夫(Исаков)开始了自己的尝试。1958年,他设计的770工程重型坦克问世了。

由于277工程的炮塔过于完美(科京还是有些本事的嘛),770工程的炮塔也是在277的炮塔基础上梢加改进制成的。伊萨科夫对770工程的半装填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个炮弹取弹箱。弹箱内可以容纳18发炮弹及其装药,射速可达5-7发/分。这个射速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的。而炮塔前部为了容纳弹箱加宽了。770工程装1台功率为1000马力的ДТН-10 10缸水冷4冲程柴油机。动力传动系统则是更先进的双流功率液力传动装置!这意味了770工程甚至可以进行中枢转向,这在以前的苏联坦克上是从来没有过的。770行星变速箱有4个档位,3前1倒。它的操作装置是一个类似摩托车的驾驶杆(和M-1比较象?),和以往苏联的双杆机械式操纵系统简直是天壤之别。液压助力的驾驶杆极大的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负担。770工程采用的大直径内挂胶负重轮,每侧6个,没有拖带轮。履带也是挂胶式的。悬挂系统和279工程一样,也是液气式。770工程的防护和279相比更实用些:车首前上装甲138毫米,倾角60度;侧面上部105毫米’炮塔正面290毫米,倾角30度。这样苏联的122毫米火炮即使在200米距离也无法击穿770工程的正面装甲。770工程同样装备了潜渡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战斗室加温系统等特殊设备。

770工程在国家试验中表现出色,它轻松的达到了设计目的,性能大大超出军方的想象。车里雅宾斯克工厂已经做好了试生产的准备。但是赫鲁晓夫并不喜欢它,770和以上的那些家伙们一样下马了。今天在库宾卡博物馆,我们还可以看到770工程预生产型的样车。

技术数据
战斗全重 55吨
乘员 4人

全长(炮向前) 11333毫米
车体长 7280毫米
宽 3400毫米
高 2420毫米

主武器 1门M-64 130毫米炮
弹药奇数26发
辅助武器 1挺КПВТ 14.5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基数250发

装甲防护
炮塔正面 290毫米 倾角30度
车首前上装甲 138毫米 倾角60度
车体侧面 105毫米


1台ДТН-10 柴油机
功率1000马力
最大公路速度 55千米/小时
最大公路行程 300千米
过垂直墙高 1米

最大爬坡度 35度
单位压力 0.795千克力/平方厘米
电台 Р-113

试验中的“770工程”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6 | 只看该作者
新型超级巨炮。德国著名的的克虏伯兵工厂承担了这一艰巨的任务。经过7年的努力,1942年春,克虏伯兵工厂终于造出了一种800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尽管设计师把它命名为古斯塔夫·格拉持火炮,但德国炮兵更喜欢叫它“大多拉”炮。“大多拉”除了在身管长度和射程不如“巴黎大炮”外,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全炮约长43米、宽7米、高11米、重1350吨,几乎是“巴黎大炮”的两倍。炮弹也大得惊人,其中榴弹丸重4.81吨。另一种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部的弹丸则重达7.1吨,内装200公斤炸药。据说它的威力足以击穿 3公里以外厚度为850毫米的混凝土墙。不过,由于个头太大,“大多拉”的运输、操作、保障都极为不便,这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实战能力。仅就运输而言,需要首先把各部件卸下来分别装车,运炮车与两层楼的楼房相当。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车皮。而且,由于炮身过宽,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要专门铺设特制的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要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门巨炮,就需要大约1500人整整忙活3个星期。1942年4 月,德军进攻克里米亚受挫,德军高层遂决定把“大多拉”派上战场。从6月7日起,“ 大多拉”火炮向久攻不下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射了48发巨型炮弹。其中有一发击毁了埋在岩石下数米深的一个巨型弹药库。尽管“大多拉”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与人们对它的期望相差很远,与制造它的成本更是不成比例。后来,“大多拉”又连续参加了进攻斯大林格勒及莫洛托夫城的作战,但也没有建立什么特殊功勋。二战结束时,“大多拉”炮成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以后又被运到盟军占领区,成为盟军研究巨炮的样品。最后,这座空前绝后的超级巨炮被盟军拆解,结束了它短暂而奇特的—生。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6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7 | 只看该作者
要求他们设计出一种“可以穿透一米厚的钢、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德国弗里德里奇·克鲁普军火公司的武器专家们随即向希特勒呈献上了“古斯塔夫巨炮”———这是有史以来制造过的最大的大炮,包括运输车在内,它重达1344吨,整门大炮有4层楼高、20英尺宽、140 英尺长,可以发射4.6米长的炮弹,射程达48公里,炮弹发射频率为15分钟一枚,“古斯塔夫巨炮”直径近1米宽的炮膛可以容纳两发炮弹,一发10584 磅重的高性能炸药弹和一发16540磅重的混凝土穿刺弹。 Krupp兵工厂的设计师们光安装它就用了25火车车皮的器材和2000个劳动力,用了42天的时间才安装完成。这种武器恐怕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门火炮有1400人服役,他们由一名资格非常高的军官指挥。操作“古斯塔夫巨炮”简直是后勤部门的梦魇,因为需要500名士兵一起合作,才能搬运和移动这个“超级怪兽”,并向敌人发射出致命的炮弹。 Zq8-要找到一个值得“古斯塔夫巨炮”炮击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般的城市是不足以成为其炮击目标的,只有那种堡垒遍布的城市才值得“古斯塔夫巨炮”出马。最终原苏联的港口塞瓦斯托波尔被确定为炮击目标。运输“古斯塔夫巨炮”也是个非常大的难题,运输过程中光保卫它就动用了大批防空炮和两个连的警卫队。炮击时“古斯塔夫巨炮”由一架Fieseler Storch飞机为它定位,最高炮弹发射频率为15分钟一枚,即使这样,每天最多也才能发射14枚炮弹。“古斯塔夫巨炮”在离塞瓦斯托波尔25公里的地方炮轰了13天,随着一个一个的堡垒被“古斯塔夫巨炮”击得粉碎,塞瓦斯托波尔也被德军占领。 LW5
“古斯塔夫巨炮”共向塞瓦斯托波尔市发射了300枚炮弹,1944年,它又在波兰华沙发射了另外30枚炮弹,此后它再也没有被使用过。由于它实在太过笨重,运送起来相当麻烦,况且很容易成为敌方空军轰炸的目标,这个“超级怪兽”最后并没有让濒临灭亡的纳粹帝国起死回生,相反自己却在一次战斗中成了美军的战利品,美军士兵随后就将这枚“超级大炮”敲成了废铁。 p

16

主题

1371

帖子

2839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7-5-31
70#
发表于 2007-11-8 11:2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啊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8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29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30 | 只看该作者

16

主题

1371

帖子

2839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7-5-31
74#
发表于 2007-11-8 1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汽车人出发 于 2007-11-8 11:30 发表


这个图到底是多拉还是K12E????

16

主题

1371

帖子

2839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7-5-31
75#
发表于 2007-11-8 11:32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麻烦这位哥哥发个"莱茵之女"导弹的图嘛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36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38 | 只看该作者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38 | 只看该作者
突击虎”式自行火炮的设计思想源自于1942年秋斯大林格勒的残酷巷战。苏军利用断壁残垣的地利给予德军重大杀伤,而普通火力很难有效杀伤其中的目标。受此教训,德国急需为参加巷战的重装步兵配置足以杀伤结构复杂建筑内敌人的火力支援车辆。起初构想为“突击虎”装备210毫米榴弹炮,但当时这种火炮并未制造出来。1944年8月12日,“突击虎”式自行火炮被运输到波兰参加镇压华沙起义的行动,这是它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突击虎”能用一发火箭弹摧毁任何建筑或者其它目标,有报告称其一发火箭弹彻底击毁了美军3辆M4“谢尔曼”式坦克——威力超过了重型轰炸机!“突击虎”重达65吨,装备一门380mm  
   Stu M RW61 L/5.4臼炮。“突击虎”式自行火炮虽然威力强大,但出现时间过晚已无法影响战争历程,在整个二战中一共生产了18辆。
主要性能  
  
  自重: 65000 kg  
  全长: 6.28m  
  车高: 2.85m(无起重机)
  3.45m(有起重机)  
  车宽: 3.57m  
  武器: 380mm Stu M RW61 L/5.4 臼炮
  1门 7.92 MG34 机枪  
  主炮口径: 380毫米(14发/门)  
  车体装甲: 25~150毫米  
  发动机: Maybach HL 230 P45/12缸/700马力  
  路上最大时速: 36公里/小时  
  越野最大时速: 12公里/小时  
  路上最大行程: 100公里  
  越野最大行程: 60公里  
  乘员: 5人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7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45 | 只看该作者
M26“潘兴”坦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国陆军的重型坦克,专为对付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而设计,美国人于1943年4月开始改造搭载90毫米炮的T26新型重型坦克。后来的M26就是T26的改良型T26E3,这种车型勉强在二战结束前服役,1945年1月投入实战20辆。同时,为了抵抗德军神秘的“虎王”重型坦克,又急忙试制出在T26E3的基础上搭配长身管90毫米炮的T26E4,并于1945年3月投入了实战。比起高大的M4“谢尔曼”系列坦克,其低平而良好的防弹车形更具现代色彩,它的主炮威力和装甲厚度比起以往所有的美国坦克,都有飞跃性提高。M26“潘兴”由于服役晚,在二战中未发挥其作用,真正的活跃表现却是在朝鲜战争与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较量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以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数量优势来对付德国坦克的质量优势,但美国人并不甘心坦克技术上的劣势,于1942年,即研制出第一辆重型坦克T1E2,后来在该坦克的基础上又发展成M6重型坦克。该坦克的性能虽然优于德国的“黑豹”中型坦克,但却赶不上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为了改变M6重型坦克的劣势,美国发展了两种坦克,一种是T25,一种T26。这两种坦克都采用新型的T7式90mm火炮。其中T26得到了优先发展,其试验型有T26E1、T26E2和T26E3三种型号。其中T26E1为实验型;T26E2装一门105mm榴弹炮,后来又发展为M45中型坦克;T26E3在欧洲通过了实战的考验,于19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重型坦克,以美国名将“铁锤”约翰.J.潘兴将军命名。该坦克开始时是作为重型坦克定型的,到了1946年5月改划为中型坦克类。

   M26坦克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发动机室。该车有乘员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兼前机**)位于右侧,他们的上方各有一扇可向外开启的舱门,门上有一具潜望镜。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稍靠前,为了使火炮身管保持平衡,炮塔尾部向后突出。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手和装填手在左侧。指挥塔位于炮塔顶部右侧。炮塔顶部装有一挺高射机枪,炮塔正面中央装有一门火炮,火炮左侧有一挺并列机枪。

   潘兴”装载的发动机是由福特公司开发的GAF型V形8缸液冷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68千瓦,在转速2600r/min时,功率为500hp。该发动机的可靠性得到很高评价,被认为是装甲车的标准发动机,发动机因采用一种新型双室汽化器而降低了高度。其公路速度为48.3千米/小时,越野速度也达到20千米/小时以上。公路行程达到200千米,“潘兴”的机动能力较德国“虎王”强很多。  

   传动装置为液力机械式,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安装有液力变矩器,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动变矩,减少换档次数,从而可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行星变速箱只有3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操纵装置采用了一根既能变速又能转向的操纵杆,故容易操纵。行动装置采用独立扭杆悬挂装置和液压减振器,第1、2、4和6负重轮处均装有减振器。第1负重轮平衡肘和诱导轮曲臂之间装有补偿机构,用以自动调整履带松紧度。其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传动装置由行星减速器、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箱、双差速转向机构和单级齿轮式侧减速器等组成。传动装置的部件(侧减速器除外)都装在一个箱体内,该箱体与发动机曲轴箱固定在一起。行动装置每侧面有6个双轮缘负重轮和5个托带轮,履带裙板由4小块组成,仅遮住托带轮的上部。履带为金属-橡胶结构,履带宽为609mm或584mm。M26坦克的车体为焊接结构,其侧面、顶部和底部都是轧制钢板的,而前面、后面及炮塔则是铸造的。车体前上装甲板厚120mm,前下装甲板厚76mm;侧装甲板前部厚76mm,后部厚51mm;后面上装甲板厚51mm,下装甲板厚19mm。炮塔前装甲板厚102mm,侧面和后部装甲板厚76mm,防盾厚114mm。车内设有专用加温器,供驾驶室和战斗室的乘员取暖。

   “潘兴”T26E3的主炮为90毫米M3型坦克炮,T26E4为90毫米T15E2型坦克炮。两者都是美军90毫米高射炮的改造产物,这与德国坦克炮发展思路相似,起因无非是高射炮具有与坦克炮同样的高初速特征。M3炮身长50倍口径,T15E2炮身长70倍口径。如同德国的“虎”式装载56倍口径的KwK36,而“虎王”装载71倍口径的KwK43,“潘兴”火炮配用曳光被帽穿甲弹、曳光高速穿甲弹、曳光穿甲弹和曳光榴弹。弹药基数70发。其中被帽穿甲弹的弹丸重11kg,在914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22mm,在1829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6mm。高速穿甲弹的弹丸重7.6kg。914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99mm,1829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56mm。火炮射速为8发/分。比较双方的攻击力,若“虎”式KwK43和“潘兴”的M3都使用通常的穿甲弹的话,KwK43处于优势;都使用高速穿甲弹则不相上下。KwK43和T15E2相比,若都使用通常的穿甲弹,KwK43处于优势,使用高速穿甲弹则T15E2处于优势,但高速穿甲弹的弹芯需要金属钨做原材料,德国无此矿产,所以很少配发部队。但美军却大量装备,并特别强调:如果遇到德国的重型坦克,应大量使用高速穿甲弹火控装置包括炮塔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手操纵方向机、观瞄装置、象限仪和方位仪等。炮塔可由炮长或车长操纵,当车长发现重要目标需直接操纵炮塔时,炮长的操纵装置便自动切断。

780

主题

1990

帖子

4273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7-7-17
8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1:52 | 只看该作者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4 11:59 , Processed in 0.054466 second(s), Total 7, Slave 6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