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黑吻在2005-12-23 19:39:00的发言: 这是典型的作秀用的装备,实际的战术价值远远低于其宣传价值。有留心的朋友去找找“国际展望”2005年第21期,上面有篇很有见地的文章:《地狱特快》,作者从战术效果的层面彻底检讨了空降兵的战役和战术运用,同时也从武装力量的维持成本和完成任务手段选择多样性的角度否定了空降兵的战略价值,观点可能有些前卫但论据充足,得出的结论也比较恰当,伞降作战作为一种作战方式,由于其无法克服的四点缺陷必然会被机降作战所取代。具体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国际展望上的文章已经快不行了,很多时候我甚至看见它用网上的帖子当文章。
伞降作战的确有很多缺陷不如机降,但是有一定是机降无法比拟的——投送量和突击能力。
在小规模作战种,机降可以通过小规模直升机隐蔽渗透,但在大规模战争中,开始仅仅能够控制空中制空权,无法控制地面的近程防空火力,直升飞机这时候的突防能力非常薄弱,简单的“毒刺”,甚至大口径机枪都可以将起击落。而固定翼运输机的突防能力着要强的多。而且固定翼运输机的运载能力大大高于直升飞机。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以中国现有的能力就可以一个波次向假想敌空投一个师的兵力和装备,24小时内可以空投一个军的兵力和装备。机降是无法完成这种大规模作战的。
机降发挥特长的场合是“蛙跳战术”,小规模渗透特种作战。
另外机降无法搭载重武器,连美国的上限也就是汗马了。而伞降可以直接空投装甲伞兵战车。 |